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於2020年12月3日至4日在成都舉行。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會議認為,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上來,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黨中央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在四川落地生根、開花結果。<br/><br/> 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是四川未來時期的發展方向。方向已明確,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全省黨員、幹部和群眾即將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的新徵程,牢牢執好四川發展"新"筆,書寫治蜀興川新篇。<br/><br/> 站在四川發展新起點。"十三五"時期,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四川視察指導,對四川工作多次發表重要講話、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新時代四川發展擘畫了美好藍圖、指明了前進方向。在全省黨員、幹部和群眾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四川全省人均GDP達55774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著,三次產業結構從2015年的12.1:43.5:44.4調整為2019年的10.3:37.3:52.4。城鄉區域發展更加協調, 2019年成都經濟總量達17012.7億元,其"主幹"引領作用明顯,全省經濟總量千億以上市州個數達到15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3.8%。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161個有貧困人口的縣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1501個貧困村全部退出。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創新活力不斷釋放,三新經濟加快發展,截止2019年全省有高新技術企業5669家。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全面依法治省取得重大進展,全面從嚴治黨縱深推進,民生和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的即將完成,為"十四五"四川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使四川發展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站在新起點,全省幹部、群眾更加增強了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的信心和力量。<br/><br/> 對標四川發展新目標。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就四川未來5年乃至15年的發展制定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的新目標,明確了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全局,統籌推進發展、治理和民生,牢牢守住安全發展底線的新要求。因此,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通過學習宣傳,悟透精神內涵,對標新目標新要求,把準新任務,將新的目標要求體現到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深入實施"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主動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統籌發展和安全等方方面面,細化落實到各項具體工作中,真正把規劃與建議轉化為行動綱領。<br/><br/> 開啟四川發展新局面。無論是"十四五"規劃,還是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其實就是為四川在未來五年乃至更長一個時期明確了怎麼幹的方向和路徑。當前正處於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轉換期,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胸懷兩個大局,把握髮展規律,保持戰略定力,增強發展的前瞻性,努力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牽引,探索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以發展實體經濟為抓手,著力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和經濟承載能力。以構建"一軸兩翼三帶"區域經濟布局著眼,不斷深化拓展"一幹多支、五區協同"戰略部署。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著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以大力推動科教興川和人才強省為載體,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以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四川和平安四川,為推進現代化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從而實現全省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開好局、起好步。(作者系天府評論特約網評員)<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