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開始,為期三個月的暑期檔,影院有16部動畫上映,其中10部均屬於國產動畫。在這10部當中,有三部國產動畫備受矚目,它們分別是光線影業的《昨日青空》、華青傳奇的《風語咒》和中日共同製作的《肆式青春》。
然而三部影片中,《昨日青空》延檔、《風語咒》《肆式青春》上映後口碑平平。
《大聖歸來》式的爆款,在這個夏天依舊沒有出現。
三部備受關注暑期動畫
兩部低迷一部延檔
《肆式青春》是由繪夢動畫創始人李豪凌、導演易小星、新海誠御用CG大師竹內良貴三人聯合執導的長篇動畫。中國內容日本製造,在風格上延續「新海誠式」的溫暖清新,情感真實動人。但這樣的內容風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其小眾化的基礎,8月4日上映至今,《肆式青春》的票房僅達到222.9萬,豆瓣評分甚至跌至5.5分。
《風語咒》則主打中國武俠風,講述盲人少年朗明破解上古秘術「風語咒」的成長故事,也是國漫口碑系列動畫作品《畫江湖》團隊若森數字製作的首部動畫電影。《風雨咒》作為暑期最有可能成為爆款的動畫作品之一,先前上映日期飄忽不定,由開始的7月13日改到20日,最終定檔8月3日,上映後豆瓣評分僅維持在7.0分。
此前點映時,《風語咒》曾拿到貓眼9.2的高分。但從如今的評分與熱度來看,都不足以成為一檔暑期爆款。截止發稿為止,《風語咒》的票房也僅達到9419.6萬,不足1億。
與其他兩部接連碰壁的國產動畫相比,光線傳媒出品的《昨日青空》則是選擇在點映後直接延檔。雖然彩條屋相關人士表示延檔為了完善製作,更好地呈現作品內容,但不少業內人士懷疑此番舉措一則是點映成績不理想,二則是避開暑期幾部熱門電影的「鋒芒」,例如7月27日上映的開心麻花作品《西虹市首富》和徐克導演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8月10日上映的黃渤導演作品《一齣好戲》等。
然而以點映後「劇情拖沓」「畫風好看」等評價來看,延檔的舉措雖然使《昨日青空》避免了其他兩部低迷的遭遇,但究其影片本身,除非內容大改,否則也難以成為新的國產動畫爆款。
暑期檔動畫集結,也是看準了觀影群體,即青少年正值暑假,市場空間巨大。然而從已上映的7部動畫統計,總計票房3.93億元,沒有一部影片票房過億。
2015年,《大聖歸來》的上映使中國動畫市場逐漸復甦,此後,《大魚海棠》《大護法》等電影相繼成為中國動畫逐漸崛起的力作。值得一提的是,這三部動畫均來自同一個公司出品,即光線影業。
光線影業動畫成績慘澹
重頭戲仍待2019
光線影業的彩條屋成立於2015年10月25日,創始初期就包含了十月文化、彼岸天、玄機科技等13家公司,業務橫跨三維動畫、二維動畫、漫畫、遊戲等各領域,可以稱為國內最大的動漫集團,也被外界寄予厚望。
王長田在成立當天更是放出豪言稱,「我希望彩條屋在接下來3年能衝擊國產動畫半壁江山。」
但成立2年多以來,彩條屋在表現上稍微有些令人失望。
就作品而言,彩條屋出品的《大世界》《大護法》《精靈王座》等多部動畫電影,除了《大魚海棠》表現良好之外,其他作品票房都不理想。《果寶特攻之水果大逃亡》僅收穫票房800多萬,製片方分帳票房僅有200多萬,屬於嚴重虧損的項目。《星遊記之風暴法米拉》最終無緣大銀幕,轉戰愛奇藝播映,成為首款分帳動畫電影。
成績不好的同時,彩條屋體系內部的矛盾也日漸凸顯。
先前有傳聞稱彩條屋與旗下子公司的關係緊張。電影《精靈王座》上映期間,媒體爆出宣發方光線「出工不出力」,導致《精靈王座》首日僅有6%的排片,最終票房2500多萬,相當慘澹。《精靈王座》的製作方是米粒影業,也是彩條屋的13家公司之一。
與《精靈王座》命運相似的《我叫MT之山口山戰記》,也因製作方北京動感光播與光線在製作理念上的不合,導致光線將承諾的投資款遲遲不到位,在發行上處於放棄式發行,因此最終上映票房1200多萬,不及預期,創始團隊也因此出走,另謀它路。
最嚴重的是藍弧文化,2014年6月,光線傳媒以2.08億元獲得藍弧50.8%股權,並在彩條屋成立時納入到彩條屋體系內,但是因為藍狐動畫業績始終不及預期,光線最終在2016年底以2.4億元的價格將其股權 「清倉出售」。
就在今年5月,光線傳媒旗下公司彩條屋又宣布以自有資金3999.62萬元認購大千陽光本次發行的股票647.19萬股。本次認購完成後,彩條屋持有大千陽光20%的股份,大千陽光成為彩條屋的參股公司。
但大千陽光財務狀況不佳,淨利潤的70%依賴於政府補助。其出品動畫電影《玩偶奇兵》原本計劃2016年國慶檔上映的電影,因為複雜的原因拖到了2017年暑期檔上映,導致成本遠遠大於收入,在單個項目上虧損130多萬元。
根據資料,2017年大千陽光扣費淨利潤27.09萬元,相比較於2016年的60.67萬元,下降幅度超過70%,如果不是來自政府補助73萬元及時續命,這次年報的數據會相當難看。
由此可見,儘管光線傳媒在國產動畫方向有著宏大的布局,近兩年影片收益卻並不可觀。《大聖歸來》後,除過《大魚海棠》與引進的《你的名字》兩部電影破5億票房以外,其餘動畫在市場上均沒有較大反響,
王長田對媒體說:「2017年動畫市場會比較低迷,但2019年會迎來國產動畫電影大爆發。」
在光線彩條屋發布的2019國產動畫片單中,可以看到繼國產動畫「三大」系列(《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大護法》)合作後,彩條屋再一次公布了三部國產原創動畫。其分別是國產動畫「神話三部曲」《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和《鳳凰》。
根據海報風格我們不難發現,這三部影片意在打造具有「新鮮感」的多樣化中國風動畫。它們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並大膽作出原創性改編。對於這樣的三部影片是否能續寫《大聖歸來》的傳奇,眾人也早已拭目以待。
中國動畫IP虛熱
劇情空洞、內涵缺失
近年來,故事低幼、角色扁平、市場定位模糊等,已成為國產動畫片被眾所周知的頑疾,回顧2018年動畫票房,排在首位的是《熊出沒之變形記》,票房達到60551萬。但追其高票房的原因,也是因為影片本身IP具有較高的吸引力,另外大年初一合家歡電影更受青睞,上映時機佔據天時的有利因素。
現如今,市場上的動畫片大多以動畫連續劇等大IP作為主打,或是面向低齡化兒童的幼齡動畫。這類劇情多數經不起推敲,且畫風幼兒向,不符合成人審美,難以在市場上佔據很大份額。
另一方面,不斷崛起的中國風動畫也存在諸多問題。
一則類似於《大魚海棠》,被評美工大於劇情,將作品重心放在美術畫面美觀上,卻缺乏中心的劇情架構,人物描述等。
作為國產動畫,大多數人都將其定義在了畫面具有中國特色的動畫上。因此,近兩年的中國動畫都以「畫面精美」「畫面中國風」為噱頭,忽視了作品本身的內容是否被美工所掩蓋。好的動畫不僅通過精美的畫面表現,更重要的是其中傳達的思想與情感。
《大魚海棠》就曾被評價為「每一幀畫面都足以截屏作為壁紙」,但評價後無法掩蓋的是被質疑「觀念有問題」「劇情發展有問題」等不足。
一則是含義過於成人化,晦暗難懂,類似於《大護法》此類的動畫。此類影片雖然分類歸納為動畫,但情節蘊含深意,且畫風簡潔直接,不適於18歲以下兒童觀看。雖然飽受口碑好評,但因其小眾化的格調票房並不突出。
回顧近兩年從國外傳入的爆款動畫《瘋狂動物城》《尋夢環遊記》《歡樂好聲音》,均是合家歡類型的動畫製作,既富有教育意義,又包含觀賞性,面向各年齡段人群。雖然是動畫片,但其劇情與臺詞同樣達到成年人的觀影標準。
《大聖歸來》時,眾人曾一度以為國產動畫重新迎來了市場熱潮。但或許是「大聖」從一歸來就將中國動畫引到了頂峰,之後的動畫市場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媒體評價2017-2018年是動畫低谷的兩年。
爆款並不是來源於機緣巧合,更多的是厚積薄發的沉澱。從今年暑期的三部中國動畫來看,《昨日青空》《風語咒》《肆式青春》畫面製作方面多受好評,卻在劇情方面飽受詬病。正是因為中國動畫在美工與畫面技術方向逐漸趨於成熟,所以優秀的劇情搭配迫在眉睫。
南朝著名書畫家張僧繇在安樂寺畫了四條龍栩栩如生,但都沒有點眼睛。眾人不解,慫恿他點上龍眼,他剛剛點了兩條龍的眼睛,頓時閃電四起,兩條龍騰空而去。
現在,中國風動畫的「龍」也將要畫好了,點睛的「筆」又在哪裡呢。
贈書福利
儘管中國動漫的真正崛起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努力,但令人感動的是,我們在一點一點地進步。
今年5月,「國漫之光」《鏢人》單行本在內地出版。作為一部「轟動日本的中國漫畫」,3次登上日本央視NHK,被盛讚為「世界級的中國漫畫精品」!高橋留美子(《犬夜叉》)、藤澤亨(《麻辣教師GTO》)、慄原一二(《蠟筆小新》編輯)等眾多漫畫大師都極力推薦。
現如今,《鏢人2》再度來襲。第2部秉承第一本硬朗的熱血武俠風,繼續依據真實隋唐歷史,創造出一個更宏偉的江湖世界!
中國的漫畫並不是一片荒漠……從作者到出版商再到讀者,這也是一場護鏢,一路護送著《鏢人》走出大漠走向大興,從黑暗走向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