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發生弱拉尼娜事件的概率是多少?世界氣象組織發布通報

2020-12-22 北京日報客戶端

最近一段時間,「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的冬天、最嚴重降雪」「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等流言傳播於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氣象專家及時出面闢謠,指出這些不過是精心剪輯的謠言。

資料圖

今年8月,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一份有關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通報顯示,9月至11月期間發生弱拉尼娜事件的概率為60%。氣象專家表示,儘管拉尼娜現象總體上會對全球氣候有降溫作用,但預計高於歷史平均水平的全球氣溫仍將佔主導地位。

1 今冬會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現象指的是熱帶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下降的氣候現象,其名稱起源於西班牙語,意為「小女孩」。厄爾尼諾現象則是指與其相反的自然現象,意為「小男孩」。「簡單而言,我們所說的拉尼娜事件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與常年同期相比出現大範圍偏冷,並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現象。」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說,在業務監測標準上,有一些關鍵海區的監測指數,這一指數如果低於-0.5℃且持續五個月以上,就可以定義為一次拉尼娜事件。

從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情況看,從今年8月份開始,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溫度出現大面積偏冷,海溫關鍵區的監測指數是-0.6℃,已經超過了業務監測標準。9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在持續變冷,從業務監測標準來看,可以認定赤道中、東太平洋已經進入了拉尼娜狀態。

「預計到今年冬季會達到峰值,也就是到今年冬季會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研究員袁媛認為。

拉尼娜和厄爾尼諾往往交替出現,也就是說,在厄爾尼諾結束的一段時間之後,相伴隨就會進入拉尼娜狀態,從而完成一個由厄爾尼諾向拉尼娜的循環過程。

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並維持厄爾尼諾狀態,這次厄爾尼諾事件強度較弱。厄爾尼諾之後接著發生拉尼娜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歷史上,1983年、1998年都是典型的由超強厄爾尼諾轉變為拉尼娜的年份。一般來講,厄爾尼諾和拉尼娜完成一次循環過程是2-7年,平均周期是4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曾指出,厄爾尼諾和拉尼娜是在中、東熱帶太平洋,特別是赤道太平洋海溫的位相不斷轉換,是一種雙模態。從已有觀測資料來看,冷暖交替的海溫變化一直存在,這樣的冷暖轉化符合觀測事實和科學認識。

據統計,1951年至2019年,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有明顯的年際變化特徵,共發生了20次厄爾尼諾事件和15次拉尼娜事件。

2 不是每個拉尼娜年冬季我國平均氣溫都偏低

世界氣象組織稱,厄爾尼諾事件通常對全球氣候有增溫作用,而拉尼娜則相反。上一次拉尼娜現象出現在2017年至2018年,那是一次短壽命的弱到中度事件,從2017年11月開始發展,2018年4月衰落。

「關注拉尼娜,是因為它確實對區域全球一半以上的氣候造成了影響。拉尼娜發生在中、東部太平洋地區,導致了熱帶和熱帶外氣候的異常,這種異常不是三天兩天,而是長時間持續性的,而這種異常,進而會導致全球出現異常的天氣氣候,表現為乾旱、暴雨、洪澇等等。」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稱。

拉尼娜事件的出現常常與整體「更冷的冬天」連在一起。我國秋冬季關注比較多的是拉尼娜事件容易造成中高緯度地區的大氣環流經向度較大,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比常年更加頻繁,我國中東部地區會出現比往年同期氣溫偏低的情況。

丁一匯曾表示,從已掌握的一些規律來看,拉尼娜年我國容易遭遇冷冬。

2008年1月到2月亞洲地區發生一次大的冰雪凍雨災害。從中東、地中海開始,一直到西亞、中亞,再到我們國家,整個都遭遇冰雪凍雨災害。這次災害就發生在拉尼娜事件時,拉尼娜也確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當然,這次雨雪冰凍災害的發生,還有很多其他影響因素的作用。

從已有的統計情況看,2000年以來發生過5次拉尼娜事件,從5次拉尼娜事件的狀況而言,冬季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華北部分地區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低1℃-2℃,部分地區偏低2℃以上。

有研究指出,未來氣候變暖的趨勢下,極端厄爾尼諾事件機率增加將引起更多極端拉尼娜事件。極端厄爾尼諾與極端拉尼娜之間的隔年切換將更加頻繁。

當然,影響我們國家冬季氣候的因素非常多。袁媛認為,每次拉尼娜事件的影響其實不盡相同,不是每個拉尼娜年冬季我國平均氣溫都偏低。在全球變暖背景下,影響我國冬季氣候的因素更加複雜,北極海冰融化、歐亞積雪變化等因素都會影響東亞冬季風環流的變率,進而影響我國冬季的氣候。可見,不能僅通過拉尼娜的有無就斷言一定會使某個地區氣候發生某種特定異常。

3 拉尼娜帶來的降溫信號難以阻擋全球整體變暖

事實上,從歷史上的拉尼娜年看,1998年的冬季是嚴重偏暖的,其餘年份多數都偏冷。為什麼1998年的冬季很暖呢?專家認為,1998年我國正處在增暖快速發展期,而且氣候變暖速率也非常快,且1998年處在快速增溫的後期,整個增溫非常快。即使是到了冬天的時候,這個暖的背景都沒有退掉。丁一匯認為,拉尼娜產生的降溫要比大的氣候背景下的升溫小得多,所以那一年繼續維持暖冬的狀態。

從全球看,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的變化會影響到全球氣候。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說,「即使拉尼娜現象確實發生了,其降溫信號也不足以抵消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暖影響。2020年仍將是有記錄以來最暖的年份之一,從極端熱浪、野火到嚴重的洪水和海洋熱浪,眾多極端天氣都會出現。」

氣候變暖一般可分為自然和人為因素兩大類。自然原因包括太陽、火山等活動變化,以及氣候系統內部變化;人為原因則是人類燃燒化石原料及毀林等活動,引起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增加和氣溶膠變化,這些複雜因素構成氣候變化主因。不僅如此,全球變暖是指全球各點上的平均值,是一個逐漸增溫的趨勢,雖然這種趨勢也會在某年或某點上有高低起伏。由此可知,拉尼娜並不影響全球整體變暖的趨勢。

根據今年8月發布的《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顯示,全球變暖趨勢在持續。過去五年(2015年至2019年)是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暖的五個年份;20世紀80年代以來,每個連續十年都比前一個十年更暖。中國作為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氣候極端性增強,降水變化區域差異明顯、暴雨日數增多。

4 極端低溫事件在減少

人們對冷空氣的「升級版」寒潮並不陌生。當大規模強冷空氣集結南下,並對較大範圍地區造成影響,導致劇烈降溫天氣時被稱為寒潮。

《冷空氣等級》國家標準中規定:某一地區冷空氣過境後,日最低氣溫24小時內下降8℃及以上,或48小時內下降10℃及以上,或72小時內下降12℃及以上,且日最低氣溫下降到4℃或以下時,可認為寒潮發生。

最近幾年,幾次強的寒潮天氣帶來的冷也的確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2016年1月下旬,我國遭受強寒潮天氣襲擊,華北、黃淮、江南、華南及四川等地共有179個市縣最低氣溫跌破當地建站以來1月份的歷史極值;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四川等19個省(區、市)的82個市縣氣象站最低氣溫跌破歷史極值。寒潮過程中最低氣溫達0℃以下的國土面積佔全國面積的98%。

再如,2018年冬季首場寒潮讓「冷冷冷」一躍成了熱門話題,從這一年12月4日開始中央氣象臺連發8天寒潮預警,直至11日晚解除。據統計,這次寒潮過程降溫幅度超過8℃的範圍佔我國國土面積的78.7%,降溫超過12℃的範圍佔國土面積的50.1%,比2016年下旬的寒潮影響範圍更廣。其中,北京、新疆、甘肅、陝西、湖北、江西等13個省(區、市)的27個縣市日最低氣溫跌破12月上旬歷史極值,北京南郊觀象臺最低氣溫達-11.7℃。

儘管如此,從監測數據看,極端低溫事件仍然在減少。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1961年至2019年,我國極端低溫事件顯著減少,極端高溫事件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明顯增多,極端強降水事件呈增多趨勢。以極端低溫事件發生頻次為例,平均每十年減少239站日。2019年,我國共發生極端低溫事件39站日,較常年值偏少228站日。

專家認為,就人體感知而言,在變暖背景下,一次極端冷事件將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不論是氣候模式還是觀測結果都能清楚看到極端暖事件的增加、冷事件的減少,但這並不意味著冷事件不會出現,只是它的發生強度和頻率有所減少。

(原標題:拉尼娜將帶來更冷的冬天?)

來源 北京日報

作者 郭樹人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你覺得今年冬天更冷? 因為「冷美人」拉尼娜
    從全國範圍來看,各地都開始氣溫驟降模式,北方多地出現大雪,南方氣溫斷崖式下跌,全國正式進入0度世界。但是2020年冬天是不是「60年以來最冷寒冬」呢?對此,大河網記者採訪了鄭州市氣象局氣象服務中心主任戴瑛。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來源:央視網當地時間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繼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根據最新報告,2020年海洋熱量處在創紀錄水平,全球80%以上的海洋均在某些時段經歷了海洋熱浪,對已因吸收二氧化碳而遭受更多酸性水域的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廣泛影響。
  •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聲明:2019年全球再次受到氣候災害沉重打擊
    來源:經濟日報日前,在西班牙馬德裡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第25次締約方會議期間,世界氣象組織發布關於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聲明稱,根據世界氣象組織數據,以2019年為節點,過去十年來全球異常高溫、冰川消融和海平面上升等均達到創紀錄水平,2015/2019年和2010/2019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將成為最溫暖年份之一,說好的冷冬去哪了?
    結合今年9月份的相關新聞,有人認為今年會受到拉尼娜的影響,迎來我國的又一個寒冬。從國慶開始,我們確實也已經感覺到今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更為寒冷一些,在這些年來由於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冬天變得越來越溫暖,似乎沒有了往年冬天的感覺,都在盼望著今年的冬天會寒冷一些,雪會降得更多一些。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
    當地時間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繼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根據最新報告,2020年海洋熱量處在創紀錄水平,全球80%以上的海洋均在某些時段經歷了海洋熱浪,對已因吸收二氧化碳而遭受更多酸性水域的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廣泛影響。
  • 今年的雨為何這麼多?氣象預報預警為何如此精準?中央氣象臺專家...
    副高偏強、入梅較早成暴雨主因今年的雨為何這麼多?大氣環流形勢是最直接的影響因素。今年我國南方的強降雨發生頻繁、間歇期短,與6月以來的大氣環流形勢密切相關。TS評分,是世界氣象組織在全球對定量降水預報準確率的評分標準,王建捷透露,在1998、1999年,我國評分僅為零點零幾,現在已經達到0.2,指數有成倍地增加,而且我國目前暴雨預報準確率TS水平已經和美國相當。同時,我國天氣預報的晴雨預報準確率已達到88%。
  • 昆明今年冷冬?氣象局:遇強冷空氣概率超80%,明顯降雪,或有雨雪冰凍...
    通報會上對今冬明春氣候趨勢進行預測,並對今冬明春氣象災害風險進行分析。昆明市氣象臺臺長李曉鵬介紹,受「拉尼娜」現象影響,今年冬季昆明遇到強冷空氣的概率超過80%,也就是說,今年冬季昆明有概率出現明顯降雪。
  • 今年冬天昆明可能會下雪!
    通報會上對今冬明春氣候趨勢進行預測,並對今冬明春氣象災害風險進行分析。昆明市氣象臺臺長李曉鵬介紹,受「拉尼娜」現象影響,今年冬季昆明遇到強冷空氣的概率超過80%,也就是說,今年冬季昆明有概率出現明顯降雪。
  • 博野縣人民政府關於東街村爆炸事件的情況通報
    博野縣人民政府關於東街村爆炸事件的情況通報 2020-04-22 2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秋天的第一杯「氣象奶茶」:盤下今年汛期的黑科技
    壯實從多條江河同時發生流域型洪水,到頻繁襲擊東北的颱風,今年我們度過了一個不平凡的汛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勝利離不開那些在汛期發揮出巨大作用的氣象科技。在7~8月的幾次強降水預報服務中,X波段相控陣陣列雷達提前4~6分鐘識別出新生的對流單體,為預報員及時發布災害性天氣預警搶出提前量;風場資料的加入也為強降水的準確識別,提供了強有力支撐;通過三維剖面產品獲得對流單體精細且完整的立體結構,預報員可據此預判可能發生的強對流天氣類型。
  • 成都市發布「毛洪濤事件」最新通報,王清遠校長終於「清白」了!
    就在今日,成都市發布了有關毛洪濤事件的最新通報,想必這也是眾人所期待的一個結果,成都大學的王清遠校長終於清白了。但是都沒有任何相關證據去證明這一切都是真的,而就在今天,成都市發布了有關毛洪濤事件的最新通報,該通報結果也是也是很多人之前就已經猜到了,這一次是真的冤枉了王清遠校長,王清遠校長終於「清白」了。從成都市所發布的通報中,已經說明了毛洪濤事件並非是刑事案件。
  • 世界氣象組織發現兩個「超級閃電」,橫跨數百公裡,電流電壓極強
    雷電是自然界中常見的放電現象,地球上每年發生的閃電次數達幾十億次,每時每刻,地球上都有上千個雷電正在發生,每秒鐘都大約有100次閃電正在擊中地球。
  •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溫室氣體濃度逐年增加 積極讚賞中國致力實現...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近日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巴黎協定》達成五周年紀念日前夕發布的《2020排放差距報告》指出:「大氣中主要溫室氣體濃度每年都有所增加,海洋熱量也逐年上升。2020年預計將是有記錄以來最熱年份之一。」
  • 2020年入汛以來 西藏已發生7起雷擊事件
    每年汛期是西藏雷電天氣高發期,也是雷擊事件的多發期。8月17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氣象局氣象災害防禦技術中心(以下簡稱「氣象災防中心」)了解到,今年入汛以來,西藏已發生7起雷擊事件,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較大損失。
  • 異常氣象變化對人的生理和心理影響大
    氣象是組成人類生活環境的重要要素之一,也是變化最快、最複雜的要素之一。人類生活在這種氣象多變的環境中,生理和心理時時都在受其影響。劇烈的氣象變化甚至會使部分人產生生理和心理疾病。
  • 我的世界發生的隨機概率事件大全!你中了幾個?
    今天Creepar來給大家帶來我的世界發生的隨機概率事件。其發生的概率我會用分數來表示。廢話不多說,直接開始!普通(概率為1/2~1/100)潛影貝掉落潛影殼的概率:1/2幼年驢的生成概率:1/5>兔子或者狐狸掉落兔子腿的概率:1/10牛、狐狸等生物群體生成幼崽的概率:1/20
  • 中廣核旗下核電站今年第三次發生運行事件,這次是因為水母
    根據《核電廠營運單位報告制度》準則4.1.4「導致專設安全設施和反應堆系統自動或手動觸發的事件」,本事件被界定為運行事件。按照國際原子能機構「國際核事件分級表」的規定,核安全事件共分為7級,其中1級至3級為事件;4級至7級為事故。運行上存在偏差,但對安全沒有影響的事件被劃分為0級。根據《國際核與輻射事件分級手冊》,該事件分級初步界定為0級。
  • 一分鐘了解湖北今天發生了哪些事|12月04日
    湖北冬春救助確保受災群眾溫暖過冬今年,針對湖北省嚴重災情和受災群眾救助需求,中央和省級已累計下撥6.3億的救災資金和物資支持各地開展災害應急救助、倒房重建和備災能力建設,近期還要下撥大量冬春救助資金。湖北省應急管理廳廳長施政要求,千方百計地做好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確保受災群眾安全溫暖過冬過節。
  • 男子報警稱家裡發生靈異事件,結局反轉
    8月7日,靈壽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發布關於景區恢復開放的公告。經過景區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結合當前氣象預報,近日當地已無強降雨、強對流天氣。(河北日報) 河北任丘13歲女孩遭綁架殺害 警方懸賞5萬徵集線索 河北長安網微博8月7日15時6分發布消息稱,河北任丘市麻家務鎮發生一起綁架案,一名13歲女孩遭綁架,警方正在抓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