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正能量#
在看《陳情令》之前,「耽美」這個詞並不在我的字典裡,《魔道祖師》這樣的網文也不在我的閱讀書目中。後來在網友的安利下,看了《陳情令》。可能每個年齡段看劇關注的點不一樣,我曾經寫過一篇《陳情令》的觀後感,大家往前翻翻看看就知道了,我關注的並不是耽美圈的小朋友津津樂道的神仙愛情,我關注的是這個劇所傳導出來的思想和觀念,是否對我們的現實生活有價值。

當然,我喜歡《陳情令》這部劇,並因為這個,特意去網上看了原著《魔道祖師》,所以也喜歡上了原著小說。站在一個成年人的角度,這部小說文筆優美、立意新穎、角色個性分明、故事不落俗套、除了小情小愛、更有江湖大義。裡面的每一個角色拿出來都可以進行獨立、深入的人格剖析,並且可以引申出很多和現實教育相關的論文來:比如《一個人的人格和原生家庭、成長環境等方面的關係》、《論人格的多面性》、《孰正孰邪,如何評說》……等等。
尤其是文中有一些經典的對白,它們傳導給讀者的價值和意義,提升了《魔道祖師》的格局,這也是這部小說受那麼多讀者喜愛的原因。

本來喜歡一本書是一件好事,可是有些偏激的書粉卻因為過度完美化原著,完全失去了理智。引發了一些極端的行為,引起媒體的關注,並點名批評,《魔道祖師》也被緊急下架(後來又重新上架了)。看網上的報導,這些極端的粉絲都是學生,就因為有網友(據說是老師?)發表了一些對於《魔道祖師》的批評的言論,就被偏激的書粉人肉併網暴。看到這裡,真心地為我們這些祖國未來的花朵擔憂,這些孩子到底怎麼了?戾氣如此之重?性格如此極端?

因為我自己也喜歡這部原著,因此特意去考古了《魔道祖師》的作者墨香銅臭的微博,才知道原來作者本人也遭遇過網絡暴力,因為部分魔道粉的極端行為,作者本人被廣大網友抵制。但從她的微博來看,她應該也是一個擁有健康三觀的作者,也一直在引導粉絲不要和其他書粉去爭吵,不要因為維護原著和作者本人而做出傷害其他人的事情,甚至特意到粉絲群去勸解,想以此來約束粉絲行為,結果適得其反,以失敗告終。最後的結果就是,墨香的微博更新至2019年2月份,之後微博再無更新。

從微博看,墨香的粉絲不到200萬,為了約束粉絲行為,自己也做了很多努力,但是都以失敗告終,更何況幾千萬粉絲的明星呢?我不同意有些網友的建議:當粉絲吵鬧時,讓偶像出來引導粉絲。因為,粉絲群體非常複雜,活躍的未成年粉絲又較多,他們本身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無法支撐他們去正確解讀偶像所說的話。而且當網友和粉絲都處在發洩自己情緒的高峰階段時,每一個人都不能理智地去思考問題。對於明星在公眾平臺發表的言論,大家有各種各樣的的解讀方式,而且都是按自己想要的去理解,往往會斷章取義、曲解原意,對於平息網絡暴力沒有好處,反而會讓網暴更加激烈。
通過上面的剖析,我們再來看《陳情令》。由於該劇把原著能還原都儘量還原了,吸引了一批原著粉、動漫粉和劇粉,陳情令官微的粉絲超500萬,可見大家對《陳情令》的喜歡程度。加上主演的爆紅,令陳情令的粉絲群體更加複雜起來:書粉、劇粉、演員唯粉、CP粉……,於是各類粉絲在網上一直掐架不斷。從書、劇,甚至遷移到了演員身上,甚至有些人開始人身攻擊演員,給現實中的演員帶來不同程度的傷害。這些網上到處都是,我就不截圖了,不想這些信息到處流傳。
作為一個孩子的媽媽,看到這些現象是非常痛心的。我常常會想,這些暴戾的孩子,他們的父母是怎麼和他們相處的?如何教育他們的?他們是怎麼理解喜歡和愛的?沒人教育他們如果去欣賞他人的優點嗎?沒人告訴他們分享是一種美德?沒有人告訴他們尊重是什麼嗎?沒有人告訴他們演員一個人不能完成一部作品,需要其他演員和工作人員的配合,喜歡這個演員,就要尊重和他合作的演員和工作人員?沒有人告訴他們演戲是演戲,現實是現實,離作品近一些,離演員遠一些嗎?這些教育在哪個環節缺失了呢?

通過這篇文章,我想和這些粉絲說:原著、影視劇、演員是互相成就的。影視劇的大火給原著帶來更多的書粉,而優秀的原著又是影視劇成功的關鍵因素,演員的優秀演繹讓影視劇和原著更加的深入人心,走入更多人的視野。這才是健康的關係。
我還想和這些孩子說:你如果喜歡一本書,或者喜歡一部劇、又或者喜歡一個演員,請多去關注這本書、這個劇、或者這個演員給你帶來什麼好的影響,請多去關注他們背後帶給你的正能量,別去管別人如果評價。一本書再好,哪怕是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也照樣有人批評;一部劇再火,也有人欣賞不來,而去打低分;一個人再好,也有人不喜歡,何況本來就人無完人。書寫出來、劇拍出來、演員演出來,本來就是要接受大眾的檢驗,有讚揚的,就會有批評的,有喜歡的,就會有討厭的。作者、導演、演員都能夠平靜地接受,我們作為讀者、觀眾、粉絲有什麼不能接受的?
畢竟,無論是一本書,還是一部劇,對作者和演員來說,那只是他們演繹出來的虛構的作品, 如果論情感聯結,可能作者和演員和作品連結更加緊密,畢竟他們為此投入了很多的時間和情感。但對於讀者和觀眾而言,那就是一本書、一部劇,學習和工作之餘,用來放鬆、消遣的一個工具,喜歡看,就多看看,但書裡、劇裡的情節和人物終究是虛構的,不是現實,我們不要把感情遷移到現實中的作者和演員身上。
對他們而已,那只是他們眾多作品中的一個,而不是全部。現實生活中,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優秀而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