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歡看推理系列作品,
那就不要錯過東野圭吾系列。
如果要問東野圭吾系列,我會推薦哪部,
那就首推《白夜行》給喜歡推理的你們。
1
這部應該說是東野圭吾書迷心中的無冕之王,
一部口碑爆棚的長篇傑作。
故事開頭的一宗離奇命案,
牽出了一個跨度20年的步步驚心的故事:
悲涼的愛情、弔詭的命運、令人髮指的犯罪方式,以及複雜人性的對決與救贖……
對於這部作品,
讀者幾乎一致地將故事基調定義為黑暗和絕望。
女主雪穗的那句經典臺詞
「我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不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男主亮司最大的心願,也是同樣的 ——
「想要在白天走路」。
2
有人說,
《白夜行》講述了一個為愛犧牲的故事。
但事實上,
在男女主角兩人的生命裡,
除了兒時仇恨而產生的同命相憐,
幾乎已經剩不下什麼別的感情了。
如果說這也算是一種愛的方式,
那麼,這種愛並不能單純的定義為「愛情」。
一直跟蹤了此案件20年的老警察,
對於他們的形容——
這是一種「互利共生」的關係。
用他的話說,
這兩個人的關係,就像是槍蝦和蝦虎魚。
然而這部小說最厲害的地方在於,
女主雪穗和男主亮司在整部小說裡,
從未有過任何一次正式的碰面。
對於他們的關係推測,有的只是幾處暗示而已。
雪穗給亮司做過一隻繡著RK字樣的手袋;
雪穗給她的連鎖店品牌,起名叫 R & Y;
亮司剪過一個男孩和女孩牽手的剪紙。
整部小說裡,這麼幾處輕描淡寫,
卻觸發了讀者的推理神經。
讓讀者對於他們之間若有若無的聯繫,
有著越來越多的推敲和猜測。
而這,正是作者的厲害之處。
3
小說的結尾處,
面對著警察們的圍追堵截,
知道自己無處可逃的亮司,
從剛剛開業的商場樓梯上跳下,
鮮血染紅了他的身體。
面對旁人的紛紛詢問,
「雪穗像人偶般面無表情。她冰冷地回答:『我不知道。』」「只見雪穗轉身沿扶梯上樓,背影猶如白色的幽靈。」「她一次都沒有回頭。」
正是因為讀到了結尾的這幾句,
讓讀者感受到了一種冰冷的寒意——
無法原諒雪穗的冷漠。
但也有讀者給出解讀,
雪穗正是為了不辜負亮司的犧牲,
才一次都沒有回頭。
在她那幽靈一般的背影后面的,
一定是一張淚流滿面的臉龐。
雪穗一直都是個表演的天才。
整部小說中,
她時時刻刻都讓自己展示的恰到好處,
心思縝密的她,從不輕易露出絲毫破綻。
給別人的印象,
永遠是溫柔的,體貼的,得體的,
即使委屈跟哭泣,她也能做到以假亂真。
但她唯獨沒有出現過的情緒,就是冷漠。
如果說,
情感的表露,是對於情感的掩藏,
那麼,
冷漠的神情才是對情感的真正展現吧。
對雪穗來說,
亮司就是她黑夜中唯一的那點光,
也是她在經歷了黑暗的童年後,
唯一殘存的人性和靈魂。
正是如此,亮司的死給雪穗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使得她沒有辦法再表現出面對死亡該有的驚慌。
亮司的死帶走了她最後殘存的靈魂,
亮司死去的瞬間,
雪穗的靈魂其實也就已經死了。
所以,當她離開的時候,背影就像個幽靈。
只是這個幽靈,
不再有留戀,不再有人性,不再有靈魂。
這樣的一個幽靈,當然不會再回頭。
4
雪穗想要什麼?
表面看來,她想要的東西很多。
金錢,名譽,地位,權利,家庭,尊敬,愛慕,嫉妒……
但其實,她只要一樣東西——
她小時候沒有得到過的東西。
小時候所欠缺的東西,
她都用加倍補償的方式獲得。
所以,她要的並不是東西本身。
比如金錢,雪穗斂聚了那麼多錢,我們卻沒看到她對金錢的揮霍;
比如權力和地位,可以向別人發號施令,但她始終表現的謙卑有禮;
比如愛慕和嫉妒,可以獲得心理上的滿足,但她似乎並不陶醉其中。
雪穗所做的,僅僅是在「奪取」。
一個生命裡幾乎沒有了靈魂的人,
她只對兩樣東西有興趣:
「奪取」和對亮司的愛。
雪穗是真正的沒有了人性,
所以,她讓亮司加害江利子,加害都子,
目的只有一個:
剷除在她「奪取」道路上的一切絆腳石。
一成因為懷疑雪穗,
所以找來偵探今枝幫忙調查。
一隻限量版的卡地亞手錶卻讓今枝暴露了身份,被雪穗一眼看穿,
今枝也因此被亮司用氰酸鉀殺害。
5
亮司想要什麼?
亮司要的是「贖罪」。
兒時那個布滿灰塵的房間裡發生的一切,
早已讓他的心崩潰。
當他把剪刀插進父親心臟的時候,
他的靈魂早已逝去。
於是亮司的生命中也只剩下兩件事:
「贖罪」和對雪穗的愛。
亮司對雪穗的贖罪行為:
就是盡一切可能滿足雪穗的「奪取」。
為了這個目的,
任何人都可以傷害,任何罪行都可以實施。
亮司利用著他的高智商和異常冷靜的性格,
不停地在做斂財和殺人的事情。
雪穗不斷「奪取」的過程,
就是亮司不斷「贖罪」的過程。
兩個看似沒有任何交集,
一直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
做著各自的事情的人,
其實一直都是在為對方做事。
書中有一段,
偵探今枝在跟蹤調查亮司時,說出的感嘆:
「這個人活著到底有什麼樂趣?簡直孤獨得要命。」
是的,亮司什麼都不需要。
那些一般人的感情對他來說毫無意義,
他也不懂得去享受這些。
他的生命中,
只有「贖罪」這麼一件事情而已。
在小說的最後,
當他用那把殺死了父親的剪刀,
刺進了自己的心臟。
十九年前就該有的結局,
十九年後終究還是到來。
亮司用死完成了他的救贖。
6
雪穗說過:
「我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
那麼,雪穗所說的太陽是什麼?
我對此的理解,是「人性」。
雪穗和亮司的頭頂上沒有太陽,
在他們小的時候就已經沒有了。
他們對彼此的愛代替了太陽,成了唯一的光亮。
這是他們殘存的最後一絲光亮,
正因如此,他們有過「想要在白天走路」的渴望。
在《飄》的結尾,白瑞德也有過一段很著名的話:
「思嘉,我從來不是那樣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片碎片,把它們湊合在一起,然後對自己說這個修補好了的東西跟新的完全一樣。一樣東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我寧願記住它最好時的模樣,而不想把它修補好。我會用終生看著那些碎了的地方。」
所以,「想要在白天走路」這句話,
對於他們,終究成了一種不可得的奢望。
洋介的惡行,亮司的弒父,雪穗的殺母,以及之後所有的罪行……
如果一切都不曾發生,
如果他們只是兩個普通的孩子,
頭頂有太陽,可以牽著手,在白天散步。
失去了太陽的他們,
一個不斷的「奪取」,
一個不斷的「贖罪」,
如同行走在白夜裡的兩個孤魂野鬼。
所以說,東野圭吾所寫的,
其實是一本關於人性的推理小說。
小說的最後,
亮司的死,帶走了雪穗的靈魂。
當光亮消失了,故事也就結束了。
文:來自N次元
圖片:來源網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