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企業創始人都有一個上市夢,高調的馬雲是也,低調的鐘睒睒同樣如此。
「辣條也有一個上市夢」,衛龍創始人劉衛平也不掩飾自己的夢想。
近日,有消息稱,國內「辣條一哥」衛龍計劃明年於香港IPO,募資10億美元。如不出意外,衛龍將於明年下半年登陸港股,成為辣條第一股。
湖南的高中生跑到河南做辣條,硬生生將不起眼的1元小生意做成了年入49億的大企業,而且馬上就上市了。
這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勵志故事?奇蹟的產生是憑實力還是靠運氣?
湖南高中生,在河南奮鬥21載,成功了
湖南平江縣有一道特色小吃,就是用大豆為原料做的醬幹,當地很多人都有這門手藝。
這種醬幹本來世世代代都以大豆為原料,但一切在1997年變了,當時國內大豆價格暴漲,平江也發洪水,為了應對此種局面,平江人民改用麵粉替代大豆生產醬幹。
沒想到口味、口感不輸大豆製品,就這樣歪打正著造出來了最早的「辣條」,大受平江人民喜愛。
機會是留給有心人的。高中畢業不久的小鎮青年劉衛平發現了裡面潛藏的商機,他要將家鄉的小吃發揚光大。
但平江太小了,他需要找一個大的平臺,於是他相中了600公裡之外的河南漯河,那裡有完備的食品供應鏈和生產基地。
1999年,21歲的劉衛平帶著弟弟劉福平來漯河開啟夢想之旅。他們利用湖南代代相傳的醬幹手藝結合現代工藝,反覆試驗、經過多次改良,終於在2001年產出了第一根真正意義上的辣條,標準制定後,他們開了一家辣條小作坊開始批量化生產。
口感好,工藝先進,自然訂單就如雪片飛來,此時劉衛平覺得是時候幹件大事了,於是創立漯河市鐵東開發區平平食品加工廠,註冊「衛龍Weilong」商標,衛龍辣條橫空出世。
萬事開頭難,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有了企業和品牌後,劉衛平只需按照夢想的樣子來勾勒衛龍的輪廓。
從此衛龍進入到發展、擴張,發展,再擴張的規模爆發期。短短幾年,衛龍食品就在漯河、駐馬店、周口等地建立了多家工廠和生產基地,員工多達2000人。
此後,衛龍食品逐漸成為全國知名食品品牌,在江湖中奠定了辣條「一哥」的地位。
在電商浪潮洶湧來襲之際,衛龍也與時俱進,建立了自己的電商渠道,同時進駐京東、天貓和拼多多等各大電商平臺,在新形勢下,逐步將自己打造成了網紅品牌,成為三代人喜愛的食品。
2019年,衛龍銷售額49億,預計今年增至72億,明年達100億,妥妥地站穩「辣條一哥」的位置。
1元的小生意是如何成就百億營收的?
有數據顯示,在河南與湖南兩大食品聚集地,全國從事麵筋辣條生產的廠家最多時有2000多家。
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一套打法,衛龍能在這麼多企業中脫穎而出,成為辣條「一哥」,必有與眾不同之處,它有哪些值得借鑑的成功經驗?
首先,美團式的地推,迅速搶佔全國線下市場,俘獲8090的胃。
2010年,美團開始擴張,王興派王慧文去天津坐陣,瘋狂地推。同一時期,為了打開市場,衛龍銷售團隊地推的瘋狂絕不遜於美團。
地推的對象不僅有家樂福、沃爾瑪這樣的大型商超,也有24小時的連鎖便利超市,更有學校及社區的小型便利店。特別是學校周邊的小店,俘獲了一代人的記憶,成為忠實的「吃貨」。
憑藉快速有效的搶佔攻略,衛龍迅速佔領了全國主要的線下渠道,很快建立起了全國性的經銷商網絡,為衛龍的崛起搶佔了先機。
其次,注重形象設計,即使撕不下「垃圾」的標籤,也要儘量淡化。
地推為衛龍贏得線下商機,在移動互聯時代,熱點營銷更能出奇制勝。
新時代要有新包裝,即使「土」,也要土得精彩。衛龍從改變包裝開始進行消費升級,將透明的包裝改為有顏色的鋁箔、鋁膜包裝,讓產品外觀更加乾淨。
在配合專業的拍攝團隊進入生產車間拍攝宣傳,組合拳打下後,「垃圾」食品的標籤被淡化了不少,個性化的包裝以迎合了Z世代的審美需求。
最後,擁抱明星、蹭熱度,製造話題,實現鬼才營銷。
為了藉助明星效應打響品牌知名度,衛龍不惜重金拿下趙薇,降服楊冪,請來網紅。2010年,衛龍聯手趙薇,推出"衛龍"經典系列;2012年,楊冪加盟,代言"親嘴燒""親嘴豆乾"系列產品;2016年,網紅張全蛋到衛龍車間直播, 展示廠房生產全貌。
2016年,蘋果7上線,衛龍蹭熱度複製其產品包裝,推出「蘋果版辣條」 Hotstrip 7.0,配上「改變食界,條條是道」,果粉直呼有創意。
嘗到甜頭的衛龍,其後又打起了小米的主意,將店鋪裝成大紅,口號成了「為辣味零食發燒友而生」。
此外只要是網絡熱搜詞彙,沒有能逃得過衛龍的「借勢」的,比如「對方不想跟你說話,並向你扔了一包辣條」「吃包辣條壓壓驚」等。
短短數年,衛龍通過「鬼才」營銷系列組合拳,借明星效應出圈,蹭熱度營銷製造話題,讓一家傳統食品企業搖身一變成為食品界第一網紅,不成功才怪?
衛龍的破局之戰,都壓在上市上
擁有辣條「一哥」的美譽,未來還是辣條第一股,那衛龍真的可以高枕無憂嗎?
難!
無論把衛龍捧得多高,但一個不容忽略的事實是,在辣條市場,衛龍雖然一直被模仿,但其市場份額從未超過10%,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龍頭地位。此次上市或許就是以資本來助推登上龍頭之位。
但能用錢解決的事大家都能想到,三隻松鼠、良品鋪子、金絲猴為首的休閒零食巨頭在資本的加持下,正跑步進入辣條市場。鹽津鋪子推出「小新王子」辣條,「金絲猴」推出「辣辣怪時空」辣條,與衛龍正面交鋒。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既然你們殺入辣條領域,那我也得擴張到其他領域。
2014年,衛龍建立了乾脆麵生產線;2017年,衛龍推出了自熱火鍋品牌;2019年,衛龍開始售賣酸辣粉和炭烤小香腸;2020年,衛龍更是推出了溏心滷蛋系列。
在「大本營」之內遭遇強敵,可在「大本營」之外的多元化之路也沒有激起多大浪花。
今時今日,提起衛龍,人們想到的還是辣條。
上市既是企業的終點,也是企業的起點,對衛龍而言,能否藉助資本的力量打一個翻身仗,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