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整理:金庸武俠裡的詩詞

2020-12-24 騰訊網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談金庸就不能不談武俠,而金庸武俠中除去人物、故事情節、武功招式以及情義、大義之外,詩詞亦是一大亮點哦。

金庸武俠中詩詞不少,有借用也有原創,其中如「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以及《天龍八部》章節名稱的詞等,無一不是精品。

《人民日報》整理了這些時常,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相關焦點

  • 人說梁羽生原創詩詞千百,不抵金庸引用一首,事實果真是如此?
    在人們心中留下許多不朽的江湖角色,對武俠的影響程度之高,被人們稱作是新武俠小說的集大成者,以情節曲折、豪情俠義打動讀者。兩人並駕齊驅,帶領中國武俠走向新高度,同為武俠泰鬥的兩位,不免被人拿來比較,更有甚者稱,梁羽生原創詩詞千百,不抵金庸引用一首,事實果真如此?
  • 你是為什麼喜歡金庸武俠?
    初遇武俠,如獲至寶2018年10月30日,金庸離世。至此,金庸、古龍、梁羽生,中國武俠小說界盡失泰山北鬥。武俠開始淡出人們的視線,更多的人喜歡閱讀的是網文,什麼玄幻,穿越,修仙等小說佔據主導。然而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國,能讀上一本金庸武俠,是何其快哉的事情。八九十年代的農村,條件是相當落後的,什麼彩電、音響、學習機那都是奢侈品,農村壓根就難見到。
  • 中國武俠與武俠小說的鼻祖
    這個越國女子可以說是中國武俠的老祖宗了。《吳越春秋》記載有這個越國女子與白猿相鬥的故事。金庸曾據此寫成武俠短篇《越女劍》,《射鵰英雄傳》中的韓小瑩,外號也叫做「越女劍」。中國武俠小說的鼻祖——《虯髯客傳》。
  • 細說武俠美學:金庸,帶走了整個江湖
    很早之前,就曾考慮過對「武俠」的作品和作者進行一次整理,在我認為能和西方魔幻史劇抗衡的中國武俠是不可缺席的。50歲是武俠作家的一個魔咒:「過了50歲,不適宜寫愛情小說,不適宜寫武俠小說。」梁羽生曾為武俠創作立下一個魔咒。50歲對武俠小說作家來說,是一個坎兒,過了50歲,幾乎沒有作家能繼續創作出更好的武俠。
  • 2本金庸武俠的續集小說,雖然是魚目混珠,卻比同人文好看許多
    眾所周知,金庸是武俠小說的泰山北鬥,金庸小說是流行多年的通俗文化符號。所以,網絡上有大量金庸武俠的同人小說,什麼穿越倚天世界變成張無忌,什麼穿越射鵰世界結識黃蓉,許許多多,怪怪奇奇,滿足了一些武俠迷的幻想。但不得不說,多數同人小說水平低劣,文字粗糙,簡直無法讓老牌武俠迷滿意。
  • 金庸武俠世界中隨處可見的道家風骨
    10月30日,陪伴我們很多人成長的一代武俠文學巨匠金庸先生去世,不得不感慨,在剛過去的幾個月時間裡,喜歡的球星退役了,看過的漫畫完結了,聽過的歌手隱退了,笑過的主持人和讀過的大師也都去世了,一個個青少年時就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們都開始不得不離我們遠去...
  • 金庸小說中令人驚豔的詩詞
    金庸,想必是無數人的記憶吧。都說武俠是成年人的童話,江湖之中,刀光劍影,來去如風。多麼精彩!多麼浪漫啊!試問誰不嚮往江湖自在呢?我記得小時候在農村生活,沒有玩具,沒有網絡,唯一能娛樂的,就是扮演俠客,撿起一根隨處可見的枯枝,在手中盡情揮動,聽枯枝劃破空氣的聲音,幻想自己是武林高手。
  • 知道這首詞,證明你不僅看過金庸,而且讀過金庸
    小時候,聽爸爸講梁羽生、古龍、金庸,感覺那是一個個充滿幻想而又很遙遠的世界,每個世界都豐富得分分鐘充滿了緊張和刺激。長大後一頭扎進《射鵰》三部曲、《白髮魔女》《多情劍客無情劍》等武俠小說中不能自拔。攢零花錢、逛書店、被老師揪起來沒收掉書挨批評的情景,依舊曆歷在目。
  • 金庸小說為何在武俠電影史上有如此大的影響力?
    在華語電影的演變進程中,金庸式的武俠已然給一個時代的人留下了一段特別的專屬記憶,金庸小說作為武俠電影最為流行的素材源,越來越多的俠客形象被搬上大銀幕,金庸老先生的小說在武俠領域的創作堪稱典範,金庸也是武俠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頂峰創造者。
  • 金庸武俠與古龍武俠的第一高手是誰?誰更厲害?
    金庸武俠與古龍武俠都是武俠經典,一時瑜亮。兩人的寫作風格不同,一個寫實一個寫意。在金庸武俠中有非常多的高手,若論第一高手,當屬張三丰。古龍武俠中的第一高手,則是名不見經傳的謝王孫。先說金庸武俠,金庸武俠中的絕頂高手有張三丰、掃地神僧、劍魔獨孤求敗、王重陽、石破天,比較一下這幾人的武功層次。張三丰武功已臻化境,以柔克剛,陰陽並濟。創九陽神功的鬥酒僧原本想創出一門陰陽並濟的絕學,可是九陽神功還是偏向於陽剛,真正做到陰陽並濟是張三丰。
  • 金庸武俠《劍破九重天》是白虹作品,講述了宋代武林一段傳奇故事
    那些年,那些掛名金庸的武俠小說偽作系列第三十九部:《劍破九重天》正式登場。整理些手中掛名金庸的武俠小說作品,主要包括內容簡介,出版社,出版時間,冊數,以及作品的真實面目和相同內容不同名字的各種掛名武俠小說偽作,部分圖片取自網絡。(
  • 武俠帶給了我們什麼?
    武俠帶給了我們什麼?於恢曾經一度迷戀過金庸的《射鵰英雄傳》,那是剛下學步入社會的時候。金庸的小說之所以耐人尋味,是因為他在繼承古典小說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巧妙地運用了詩詞來進一步豐富人物內心的情感。例如瑛姑念念不忘的「鴛鴦織就欲雙飛」,還有黃蓉在鐵槍廟裡,想到被郭靖誤會,深夜輾轉反側時,也在反覆吟哦咀嚼這首《四張機》。通過借用詩詞,極大地渲染了人物內心複雜哀怨的情緒。讀者在讀到這些詩詞時,也一樣心潮澎拜,與書中的人物產生強烈的共鳴。
  • 金庸武俠世界最出名的六種掌法
    在我看來在金庸先生武俠小說裡名氣最大、攻擊力最大的基本上都是掌法,但是金庸先生小說裡的掌法很多,我只選出其中了六個:第一、降龍十八掌在金庸先生小說裡出現率最高,攻擊力最大的莫過於降龍十八掌了,而且使用降龍十八掌的蕭峰、郭靖、洪七公等都是一等一的高手,還有金庸武俠世界裡頂級高手掃地僧所評價:「好俊的功夫,降龍十八掌,果然天下第一。」
  • 金庸小說中,這幾個人物名字,都來源於古典詩詞!
    金庸老先生一生致力於自己的寫作,並且,整個武俠精神在他的筆下也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和姓名,也早已深入人心,婦孺皆知,不論是主角,還是配角,其起名都形象生動,背後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有的也成為了華人世界裡的文化符號。
  • 金庸武俠世界中最別具一格的武功與門派:唯一的玄幻派代表逍遙派
    金庸武俠世界中最別具一格的武功與門派:唯一的玄幻派代表逍遙派文/無計讀書在江湖和武林組成的世界中,金庸老先生的作品以中國歷史上的數個朝代更迭作為大的歷史背景,嵌入了無數個門派和形色各異的武功,架構起了一個有著金庸老先生個人獨有印記的江湖和武林
  • 2018,金庸已逝江湖遠 武俠誰堪接班人
    1955年2月8日,《書劍恩仇錄》開始在《新晚報》連載,從此,金庸成為更為人所知的名字和身份,以及一個符號。那一年,金庸三十一歲。1960年代的金庸與電影《神鵰俠侶》的演員合影內地開禁其實,此類題材,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史記》中,還專門為荊軻、聶政等刺客立傳。
  • 武俠巔峰金庸群俠傳:96年做開放地圖,現今的武俠遊戲怎麼比?
    武俠是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浪漫。每一個小孩心中都有一個大俠夢,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小說的主角闖蕩江湖,而遊戲則成了每一個人實現夢想的載體。在1996年,一款名叫《金庸群俠傳》的遊戲橫空出世。超前的開放性世界玩法,鑄就了25年來最令人不可思議的國產單機武俠遊戲,成就一代人的武俠夢,影響力可以說吊打現在一眾武俠遊戲。
  • 金庸武俠中外號帶龍的高手,武功有高有低可謂魚龍混雜,令人唏噓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一副楹聯幾乎囊括了金庸所有的佳作。金老作為武俠小說界的泰山北鬥,三座豐碑之一的大神。其作品部部經典,篇篇驚世,書中涵蓋了詩詞歌賦,經史子集,於諸子百家,三教九流也皆有涉及。他老人家以一桿豪俠之筆,寫就了錦繡江湖,為讀者描繪了不一樣的武俠世界。
  • 金庸以後還有哪些武俠值得回味?這份雜誌值得武俠迷們緬懷
    對喜愛武俠的書迷們來說,金庸武俠是可以流傳於世的永恆經典。在此之後,再沒有任何一位武俠小說作家能有金庸武俠的影響力之大。不過這也不意味著,在金庸之後,喜愛武俠的人就不讀其他人的武俠作品了。金庸以外,最鍾愛《武俠故事》除了金庸武俠以外,有的人喜歡古龍的浪子江湖,有的人欣賞梁羽生的文筆,有的人痴迷黃易的奇思妙想,有的人傾倒於溫瑞安的曲折離奇……不過,靈衝霄個人除金庸武俠以外最喜歡的武俠卻並非哪一位具體作家的武俠小說,而是一份雜誌。
  • 金庸武俠改編了這麼多次,卻只有這一部拍成了動畫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他以「金庸」為筆名,創作了包括《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笑傲江湖》《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鹿鼎記》在內的十五部長、中、短篇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不僅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同時也與古龍、梁羽生合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劍客」,素有「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的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