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興安嶺,滾滾呼倫水,千裡草原鋪翡翠,天鵝飛來不想回。素有「綠色淨土」「北國碧玉」美譽的呼倫貝爾,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保持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探索走出一條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一幅生態美、產業興的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圍繞地方發展目標,國網呼倫貝爾供電公司充分發揮電力先行官作用,主動融入地方發展大局,加快建設生態和諧電網,積極促進新能源利用,深度推進電能替代,以綠色低碳高效的充足電能,助力北疆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清潔能源動力足 「風光」無限電添彩
有一種能源叫呼倫貝爾風光,這裡的太陽能裝機26.64萬千瓦,風電裝機76.22萬千瓦。驅車行駛在呼倫貝爾道路上,聳立在道路兩側的白色「大風車」剛勁有力的轉動,輸送著源源不斷地綠色電能,成為了大草原上亮麗的風景線。
「用大草原上的風點亮『十四冬'主場館的燈。」12月7日,在「十四冬」主場館檢查用電保障情況的工作人員於宏偉驕傲的說。為更好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綠色電力供給,呼倫貝爾供電公司根據「十四冬」主場館的建設地點,持續加大清潔能源風電的引入力度,選取哈克變、海東變兩座220千伏變電站作為主場館的主供電源,共計接入風電機組149兆瓦,確保實現「十四冬」主場館100%綠色電能供應。
為提升清潔能源送出能力,呼倫貝爾供電公司不斷強化網架結構,加強電網建設,確保新能源輸送通道暢通。「十三五」期間,新建交流500千伏電力外送通道2條,外送能力560萬千瓦,投資26.58億元。對促進地區節能減排、防治大氣汙染、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顯著的作用。
在大興安嶺深處鄂倫春蘭巴庫村,一大片排列有序的光伏板沐浴著陽光,悄無聲息地為村民們聚集著「陽光財富」。據悉,鄂倫春旗委、旗政府將光伏發電與脫貧攻堅相結合,呼倫貝爾供電公司積極配合地方政府紮實推進光伏扶貧產業發展,全面推進光伏扶貧電站併網發電工程建設。
2019年12月17日13時,隨著諾敏鎮蘭巴庫村光伏扶貧村級電併網發電,標誌著呼倫貝爾市鄂倫春旗"十三五」第二批7座光伏扶貧村級電站全部成功併網發電,項目總裝機2100千瓦。鄂倫春旗建檔立卡的21個村420戶貧困群眾將直接受益3000元以上,光伏扶貧讓村裡發展有了底氣。
十三五期間,呼倫貝爾供電公司精準服務14個集中式光伏項目、74個村級扶貧電站併網發電,呼倫貝爾地區光伏扶貧項目共涉及總裝機102.85兆瓦,涉及5852戶貧困戶,源源不斷的清潔電力,正在為經濟社會發展、打贏精準脫貧、汙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不竭動力。
清潔取暖滿格電 靚了天空暖了心
「今年冬天不用再燒煤爐了,我家安裝了蓄熱式電暖氣,按下按鈕,一會屋子就暖和起來,既乾淨又方便。」12月7日,家住新巴爾虎右旗芒來嘎查的牧民巴圖蘇開心的介紹「煤改電」給自家帶來的變化。告別燒煤取暖,感受到乾淨便捷的不止巴圖蘇一家。
在滿洲裡二卡村,蔬菜暖棚種植戶常佔林對「煤改電」感觸頗深。「以前,我們暖棚全部採用燃煤小鍋爐,晚上也要燒煤,溫度不好控制。改成電採暖後,溫度自動調節,非常環保,供電公司的黨員服務隊經常上門檢查用電安全問題,為我們省了不少心。」常佔林說。
為解決邊防官兵的取暖問題,呼倫貝爾供電公司送電到邊關,送暖到連隊,積極推廣「煤改電」改造,組織黨員服務隊深入滿洲裡、新巴爾虎右旗等地區開展現場勘查,詳細講解「煤改電」相關政策及影響,併到邊防哨所進行變壓器升級改造和線路檢修,全力保障邊防哨所的可靠供電。
不僅如此,呼倫貝爾供電公司進一步減輕部隊負擔,在原定電價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蒙東地區邊防旅冬季供暖「煤改電」用電價格,部隊用電費用按現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執行,讓「煤改電」工程真正成為助力邊防穩固的「強邊工程」和惠及邊防官兵的「暖心工程」。
內蒙古呼倫貝爾地區邊境線長達1723公裡,冬季寒冷漫長。今年入冬之前,呼倫貝爾地處偏遠地區的18個邊防連隊19個邊防哨所全部告別鍋爐自供暖,改用綠色環保的電供暖。新增電採暖容量10400千伏安,新增電採暖面積8.48萬平米。
針對呼倫貝爾地區冬季寒冷漫長的氣候特點,呼倫貝爾供電公司組織黨員服務隊為客戶監測入戶設備,排查安全隱患,宣傳安全用電和節能攻略,加強「煤改電」線路、臺區負荷的監測,保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同時,不斷為客戶提供溫暖、貼心的供電服務,確保客戶溫暖度冬。
綠色出行有保障 電動汽車全力跑
「充電樁指示燈狀態正常,操作界面顯示正常......」12月6日,呼倫貝爾供電公司組織黨員服務隊對電動公交車充電設施進行全面巡視檢查,確保充電樁安全運行,便捷客戶綠色出行。
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滿足客運需求。2019年,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購進了90輛新能源純電力公交車,保障綠色出行。電力作為清潔能源,是電動汽車運行的前提和保障,呼倫貝爾供電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新能源汽車用戶提供優質的電力服務。
「太感謝你們了,不僅指導我們充電樁的使用注意事項,還幫助我們查找用電安全隱患,在確保綠色出行的基礎上又多了一道安全保障。」12月7日,呼倫貝爾中心城公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劉鑫激動的向呼倫貝爾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成員說道。
為確保新能源公共汽車早日投入運行,呼倫貝爾供電公司主動服務,積極與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和呼倫貝爾中心城公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溝通聯繫,及時掌握相關技術參數,規劃充電樁站點位置,縮短接電時間,確定電源並儘早對線路進行敷設。
「2019年10月10日,位於海拉爾河西區公共汽車服務站點的充電樁安裝建設正式開工,當時的呼倫貝爾已經天寒地凍,給施工帶來嚴峻考驗,但是咱們電力員工是好樣的,克服天氣寒冷和施工條件不便等困難,於11月22日提前建設完成。」親歷了施工過程的劉鑫對供電公司的服務讚不絕口。
新能源公共汽車正式投入運行前期,呼倫貝爾供電公司組織黨員服務隊對新能源公交車運行中所涉及的變壓器、線路、充電樁等設施進行安全檢查,並走訪呼倫貝爾中心城公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進一步了解客戶需求。對於河西供電服務中心松山供電營業站副站長馬振開來說,這樣的交流與檢查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回。
據悉,新能源公交車配置90個充電車位,建設5臺充電箱變,用電容量約3000千伏安,以提供90臺純電動公交車充電服務。在滿足充電服務的同時,還建設2臺電採暖箱變,用電容量約2500千伏安,為7座車庫、1座辦公樓、1座車間進行供熱。
「沒想到我能在這麼寒冷的呼倫貝爾乘坐新能源公交車,新能源公交車行駛平穩,噪音小,車內空氣清新,沒有汽油的味道,給我們這些乘客帶來了全新感受。」在零下24攝氏度的海拉爾,63歲的張大爺激動的說。
生態是呼倫貝爾的根基,綠色是呼倫貝爾的底色。接下來,國網呼倫貝爾供電公司將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用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助力地方綠色發展,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強有力的電力保障。
作者:宋天培
編輯:王萍
校對:於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