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宅男,把自己媽媽的名字標註為母親大人。這是對母親的崇敬,還是對母親的敬畏,還是敬而遠之的稱呼,亦或是調皮的孩子氣?
雖然說孩子從小就一直跟在父母的身邊長大,但是很多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卻很少。
不知道他什麼時候長大了,什麼時候開始發育了,什麼時候開始關心女生了,什麼時候開始戀愛了,什麼時候不想工作了,什麼時候又為什麼出去工作了?後來又為什麼反反覆覆地工作不工作了?
一連竄的問題能夠問倒許多的家長吧?正因為孩子每天都在身邊,所以對孩子的生活熟視無睹,甚至每天說的話都很少。
所以缺少關愛的孩子就總想著做些什麼事引起家長的關注。可惜的是就算自己做了許多想引起家長關注的事,但是家人依然不聞不問,於是他就破罐破摔乾脆不出門了。
什麼對身心不好?什麼影響健康?什麼缺乏對社會的認知,越來越脫離社會,慢慢由自閉變成抑鬱,越來越嚴重,越來越不想出去?管他呢!
真的是這樣嗎?按照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孩子做每件事都是有目的的,宅在家裡就是想引起家人的注意。或者是想報復家人對自己的不關心,故意讓自己生病好讓家人擔心。如果家長不理呢?就會變本加厲,直到成功引起家人的注意為止。哪怕是被家人教訓一通,也是孩子的目的得到了,畢竟家人注意到他的表現了。他自認為成功了。所以繼續用這種方式來引起關注。
對於這樣的孩子家人該怎麼辦呢?多關心,多照顧,給他滿滿的愛。讓愛將他轟出家門,讓愛給他走出家門的力量,相信父母的愛會讓孩子們認識到自己的幼稚不成熟,會讓孩子們成長起來的。
就像寒風和太陽誰會把行人的大衣脫下來一樣,寒風只會讓他裹得更緊,而太陽卻能夠用自己的溫暖讓他放鬆身心,脫下大衣,徹底對外界敞開心扉。
願每一位宅男宅女的父母大人都能讓孩子從宅在家裡走出門去,走在陽光下,也讓大家的心情充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