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裡拉飛羽天堂——每日觀鳥臺》——「鳥中熊貓」黑鸛

2021-01-14 騰訊網

(第2期)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和認識一下「鳥中熊貓」——黑鸛。

(黑鸛▲錢斌/拍攝於香格裡拉納帕海)

黑鸛屬於鸛形目鸛科,是體形與鶴近似的大型涉禽,全長約100釐米,站高能達120-130釐米。成鳥喙、腳及眼周裸露皮膚鮮紅色,腹部純白色。飛行時翼下黑色,僅三級飛羽及次級飛羽內側白色。幼鳥暗褐色,嘴和腳暗綠色,羽毛沒有成鳥羽毛的紫色和綠色金屬光澤。

(黑鸛▲李斌/拍攝於香格裡拉納帕海)

黑鸛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全球數量約2000至3000隻,中國僅有1000多隻,數量極其稀少。繁殖於北方,在長江以南地區及臺灣等地越冬,有 「鳥中熊貓」之稱。

(黑鸛▲陳志明/拍攝於香格裡拉納帕海)

如何找到專欄

來源/迪慶州廣播電視臺

編輯/徐美玲

責編/牛峰

雲視新聞七彩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視頻丨冬季到香格裡拉觀鳥 感受「飛羽天堂」的魅力
    26 來源: 雲南網 舉報   草原溼地、高原雪山、深山峽谷、森林湖泊、金沙流水,組成了香格裡拉豐富獨特的自然景觀
  • 《香格裡拉飛羽天堂——每日觀鳥臺》——「三有動物」紫水雞
    (第8期) 今天,《觀鳥臺》帶您來認識和了解一下「三有動物」——紫水雞 (紫水雞▲香格裡拉觀鳥節組委會/拍攝於納帕海) 紫水雞是「三有動物」(即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有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 《香格裡拉飛羽天堂——每日觀鳥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翅鳶
    黑翅鳶▲香格裡拉觀鳥節組委會 拍攝於納帕海 黑翅鳶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鷹科黑翅鳶屬的猛禽,是一種身長約成鳥頭頂、背、翼覆羽及尾基部灰色,臉、頸及下體白色。虹膜為血紅色。
  • 百鳥齊聚香格裡拉!你還不來?
    經過了一年的漫長等待 我們將再次相遇在美麗的香格裡拉 繼續追尋我們的高原飛羽夢想 初冬之時,大批候鳥陸續飛抵香格裡拉過冬
  • 留下萬鳥棲息身影 第五屆香格裡拉冬季國際觀鳥節即將舉辦
    初冬之時,大批候鳥陸續飛抵雲南省迪慶州香格裡拉市過冬。草原溼地、高原雪山、深山峽谷、森林湖泊、金沙江畔,組成了香格裡拉豐富獨特的自然景觀,原始純淨的自然生態環境讓香格裡拉擁有非常多樣性的鳥類,包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頸鶴、黑鸛、白尾海雕等珍稀鳥類在內的大批候鳥在此越冬。
  • 《香格裡拉飛羽天堂——每日觀鳥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普通鵟
    普通鵟▲拍攝於香格裡拉納帕海 普通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屬鷹形目鷹科,體長50-59釐米。飛翔時兩翼寬闊,初級飛羽基部有明顯的白斑,翼下白色,僅翼尖、翼角和飛羽外緣黑色(淡色型)或全為黑褐色(暗色型),尾散開呈扇形。翱翔時兩翅微向上舉成淺「V'字形。
  • 第三屆香格裡拉觀鳥節圓滿落幕 數十位「鳥人」齊聚高原與鳥共舞
    伴隨著2018第三屆香格裡拉冬季國際觀鳥節的圓滿落幕, 16支參賽隊經過三天激烈的觀鳥競技比賽活動,共觀測記錄鳥種170種,成績突破前兩屆觀鳥節所創造的鳥種記錄數量,將香格裡拉冬季國際觀鳥節總記錄鳥種數量增加至206種,並且令人激動的是在本屆觀鳥節中還發現記錄了兩個「大熊貓」級別的極稀有鳥種,
  • 秋冬季節到香格裡拉觀鳥祈福,獨克宗探索非遺
    ,在本期重點推薦廣州-香格裡拉,秋冬旅遊路線。每年10-12月是梅裡雪山「日照金山」最佳觀賞時節,秋冬的香格裡拉也是美成一幅畫。認識香格裡拉,從獨克宗開始香格裡拉,被譽為離天堂最近的地方,是人一生當中,必須要去光顧一次的地方。這裡有著世間罕見的風景,寧靜遼遠的普達措國家公園,有「小布達拉宮」之稱的松贊林寺、秀麗的納帕海、民風淳樸藏文化村落-布倫村以及神秘「月光之城」獨克宗古城。
  • 「鳥中大熊貓」飛抵雲南香格裡拉 數量突破400隻 創下保護區紀錄
    近日,雲南香格裡拉納帕海自然保護區迎來候鳥遷徙高峰。隨著近年來納帕海溼地生態環境日益向好,來此越冬的候鳥數量持續增長,目前,已監測記錄到鳥類179種,越冬候鳥數量達5萬餘只。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鸛種群數量達到416隻,創下保護區成立以來最高紀錄。
  • 香格裡拉 飛羽天堂
    (香格裡拉觀鳥節組委會 拍攝於納帕海)   紫水雞屬於鶴形目秧雞科,全長約44釐米,羽色以紫藍色和藍綠色為主,嘴紅色,粗壯發達,具一寬闊的紅色額甲,除尾下覆羽為白色外,整個體羽藍黑色並具紫色及綠色閃光
  • 「生態迪慶、飛羽天堂」 雲南香格裡拉舉行冬季國際觀鳥節
    12月11日-13日,為期三天的,以「生態迪慶、飛羽天堂」為主題的2019第四屆雲南省香格裡拉冬季國際觀鳥節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舉行。「生態迪慶、飛羽天堂」 香格裡拉舉行冬季國際觀鳥節  據悉,香格裡拉冬季國際觀鳥節已累計發現記錄鳥種206種,如:黑頸鶴、青頭潛鴨、中華秋沙鴨、高山雀鶥、長尾雀、白肩雕、短耳鴞、大沙錐
  • 這份崇明冬季最強觀鳥攻略,帶你探秘飛羽世界~
    觀鳥攻略  技能裝備  在經濟日益發展的現代大都市裡,生態城市的建設更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關注,鳥類在城市生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已越來越多的被重視,呼籲市民參與觀鳥活動、關注城市生態中的鳥類,讓我們與鳥兒和諧共處,擁抱同一片藍天!
  • 香格裡拉:納帕海溼地百鳥齊飛
    央視網消息:近年來,雲南香格裡拉納帕海溼地的生態環境有了明顯改善。在這裡,許多冬季候鳥變成了留鳥。納帕海是香格裡拉麵積最大的高原溼地。進入秋季,在這裡能看到一群群候鳥或低空翱翔或悠閒覓食。溼地、草原、湖泊、社區牧區融為一體,納帕海的獨特生態環境成為許多遊客遊覽香格裡拉的首選之地。從2016年開始,保護區管護局對所涉及的3個行政村飼養牲畜的方式進行了說服勸導,該地區放養牲畜情況得到有效控制。同時通過環境綜合整治、生態文明教育等活動開展,截至2019年底,納帕海保護區恢復溼地面積總計6366.6畝。
  • 精彩分享丨最佳觀鳥季就來上海植物園賞飛羽
    精彩分享丨最佳觀鳥季就來上海植物園賞飛羽 2021-01-02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普宣教動畫片《黑鸛小西的一天》在常德首發
    科普宣教動畫《黑鸛小西的一天》首發儀式現場。紅網時刻12月7日訊(記者 廖晨昊 通訊員 餘汝心)12月7日上午,在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常德分會場上,舉行了科普宣教動畫《黑鸛小西的一天》首發儀式。這是一部以黑鸛為主角的科普動畫,講述了黑鸛小西從雛鳥到成鳥,並繁衍生息的故事。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因其珍惜程度不亞於大熊貓,所以黑鸛又被稱為「鳥中熊貓」。2005年,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5隻黑鸛,那是黑鸛時隔20年後在西洞庭湖首次現身。2007年11月,又有23隻黑鸛來到西洞庭湖過冬,當時黑鸛在全球的數量約為3000隻,東部種群僅存100餘只。
  • 武漢三環線內有野生鳥類穩定棲息地 黑鸛連續7年來天興洲越冬
    天興洲洲灘越冬的黑鸛。 武漢市觀鳥協會供圖蘆花開了,各種越冬水鳥如期抵達了天興洲。18日,市園林和林業局在天興洲溼地組織開展武漢市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主題宣傳活動。現場,武漢市觀鳥協會會員明亮在洲頭又發現了黑鸛的身影,他通過單筒望遠鏡仔細觀察後,欣喜地告訴大家:「有32隻。」天興洲是長江武漢段最大的江心洲。根據市觀鳥協會的長期跟蹤記錄,在天興洲共分布野生鳥類219種,佔武漢市分布鳥類的52.26%,包括國家Ⅱ級以上重點保護野生鳥類27種,省重點保護野生鳥類49種。其中,國家I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黑鸛已經連續7年在此越冬。
  • 武漢光谷觀鳥地圖:十幾個觀鳥點,200餘種鳥,還有「水中鳳凰」
    其實,四月除了看風景、賞繁花與新綠,也是觀鳥的好時機。湖北省的「愛鳥周」是在每年4月份的第一周。這段時間,枝頭上、小河旁到處都是鳥的蹤影,唧唧喳喳的鳥鳴終日不息。無論你是一位想尋找稀有品種的發燒級愛鳥者,還是只想用鳥鳴潤潤耳朵,都不妨嘗試用觀鳥的方式來親近自然。
  • 當「東方寶石」遇見「鳥中熊貓」
    翱翔後駐足水面的瞬間,黑色的大翅膀強勁而有力,卻與纖細的四肢、細長的尖嘴形成一種反差美。
  • 2020西安城市觀鳥指南
    鴻雁張開翅膀此飛彼伏逗著樂子,水鴨、鸕鷀愜意地在水面遨遊……這種鳥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會讓久居城市的你也能感受一種久違的澎湃與寧靜。鳥類是我們最容易接觸卻又最容易被忽視的朋友,希望我們能在城市的角落裡經常駐足,留意看看這些精靈朋友,打開又一扇通往自然的神奇大門——精靈們的樂園、城市觀鳥的好去處 。
  • 小區裡的觀鳥人:記錄北京城的「鳥跡」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這樣適合抓拍天空中的飛鳥。 他不怎麼追求「鳥片」的美感,更在乎圖拍得清不清楚,能不能看出是什麼鳥種。這是他觀測和記錄小區鳥種的重要手段。 小區0.33平方公裡的範圍,是王曉波6年來固定的觀鳥「寶地」。到目前為止,他在小區記錄到的鳥種已達174種,今年新增36種。大鴇、黑鸛、草原雕等國家保護動物,被他稱為小區的「明星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