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欲升格為「都」,不是要成日本第二首都

2020-12-03 新京報

▲資料視頻截圖

9月3日,一則「大阪有望成為日本『第二首都』,將於11月舉行公投」的消息不脛而走,引發國際輿論的關注。

但不得不說,很多人對這則新聞理解存在偏差:日本的確有過「第二首都」的規劃和討論,但大阪這次公投與此無關。

「大阪都」公投的來龍去脈

據日本英文《日本時報》報導,8月28日,大阪府議會批准了舉行第二次有關升格大阪為「大阪都」公投的動議。

動議建議在府議會通過後60天內舉行公投,如果新冠疫情影響屆時不構成阻礙,公投將於11月1日舉行。

所謂「第二次公投」,是因為2015年5月已經舉行過一次一模一樣的「『大阪都』公投」,但那次由時任大阪市長橋下徹提出的「大阪都」構想公投,最終以微弱劣勢遭否決。

由於此後兩任市長吉村洋文、松井一郎和橋下徹均屬於大阪府地方政黨——大阪維新會,因此「大阪都」構想及相關公投倡議,被三屆大阪市政府一脈相承。

此次「第二次公投」動議,就是由大阪維新會發起、現任市長松井一郎領銜提出的。

但相對於橋下徹和現任大阪府知事的吉村洋文,松井一郎顯得更為穩健。在回應大阪府議會內反對黨和反對派市民「當前應該防疫為重、公投為輕」的意見時他暗示,「屆時如疫情形勢不許可,將不會強行舉行公投」。

此「都」非彼「都」

值得注意的是,「大阪都」的「都」,可不是「首都」。

日本也是漢字文化圈的城市,「京」和「都」在日語中都是中國文言古意,「都」表示「人口眾多的城市」,「京」則是「大城市、首都」之意。

在日本歷史上,但凡首都都稱「京」,如平成京、東京;「都」則泛指大城市,而不專指首都,如在江戶時代(即德川幕府時代),日本有所謂「三都」之稱,「三都」指當時最大的三個城市京都、大坂(也就是今天的大阪市)、江戶(今天的東京市)。

當時「三都」中僅京都是首都,江戶是實際的政治權力中心(德川幕府駐地),卻並非法定首都,大坂則只是普通城市。

日本明治維新後,為實現中央集權,於1871年將日本原本的令制國-郡-町村行政區劃,改變為府縣制,史稱「廢藩置縣」。當時在日本全國設置了三府(京都、東京、大阪)72縣,作為第一級行政區劃。

自平安京時代起,大阪就是日本最重要的商業中心之一。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的豐臣秀吉時代,這裡一度成為全國最大城市和實際上的政治中心。

德川幕府創始人德川家康於1615年消滅豐臣氏,大阪政治地位大幅下降,但商業地位依舊優越,19世紀時曾有「大阪富豪一怒,天下諸侯驚懼」的諺語。

明治維新後,東京都不但一舉奠定日本政治中心地位,更在短短一百多年間取大阪而代之,成為日本商業、產業中心,令大阪相形見絀。

傳統上,東京屬於日本「關東」地區,大阪則屬於「關西」地區,兩地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甚至飲食和口音都大相逕庭,存在有趣的「相互鄙視鏈」。大阪府至今對最輝煌的豐臣秀吉時代津津樂道,並沿用豐臣氏的「千葫」徽章作為地方標誌。

百餘年來,許多大阪人夢寐以求的,就是能恢復昔日榮光,至少在行政區劃上和東京都「平起平坐」。

▲日本大阪。資料圖 圖/視覺中國

如果大阪府真的能變成「大阪都」,且像東京一樣下轄特別區,那就可以大大滿足大阪人「終於可以和東京人平起平坐」的自豪感,或者說虛榮心。

因此,「大阪都」並不是讓大阪變成日本第二個首都,而是希望把「大阪府」改成和「東京都」一樣的一級行政區劃「都」,以提升大阪的城市地位。

不過大阪地方反對「大阪都」動議者也不少,主要黨派中,包括全國性執政黨自民黨的地方機構都反對「大阪都」,而附和大阪維新會者寥寥無幾。

許多反對者認為,「大阪都」只能掙到一些「虛體面」,卻可能令大阪府、大阪市居民市政服務狀況惡化,是「口惠而實不至」的瞎折騰。第一次公投5年前已然碰壁,這一次同樣前途未卜。

日本真有「第二首都」計劃

雖然「大阪都」動議和日本「第二首都」無關,但日本還真的有「第二首都」計劃。

實際上,由於東京人口、城市規模迅速膨脹,城市功能不斷擴張,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有許多人驚呼「長此以往將不堪負荷」,提議設置「副都」,將政治功能和經濟功能分離。

但鑑於巨額成本、地方勢力、政黨及財閥阻力等多方面原因,最終日本的「副都」並未如最初提議者所構想的,選擇一個遠離東京、人口密度較小的地方構建新的政治中心,而是在離東京市區不遠的東京灣填海造地,建立了一個和老市中心拉開一段距離的「政府城」。

這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首都功能分離」的要求,又避免了前述巨額成本和巨大阻力。

儘管如此,「東京實在太大太擠」的「吐槽」始終不絕,且不少學者認為,東京位於地震帶上,又瀕臨大海,安全係數過低,「第二首都」即日本全國政治中心,還是遷到一個人口密度較低且遠離海岸線的地方才比較保險。

很顯然,這個僅僅停留在討論範疇的「第二首都」,不過是「副都」概念的拉遠和延伸。即便落實,也勢必會在人口少且不靠海的地方選擇,無論如何,大阪都很難躋身候選地方之列。

一旦以「分流東京日本政治和行政管理中心功能」為目的的「第二首都」,被定為當今日本第二大城市、人口和工商業高度發達的大阪,那就又會形成一個和今天東京一樣、集政治經濟功能於一身的「超級都城」。

這樣做,不過把「大首都」從日本的關東搬到關西,卻完全無法實現「第二首都」的初衷。

□陶短房(專欄作者)

編輯 胡博陽 校對 危卓

相關焦點

  • 「大阪都」——日本真要有「第二個首都」麼?
    9月3日,一則「大阪有望成為日本『第二首都』,將於11月舉行公投」的新聞在漢語圈不脛而走,引發國人濃厚興趣。其實這則中文新聞理解存在偏差:日本的確有過「第二首都」的規劃和討論,但大阪這一次公投卻與此無關。
  • 「大阪都構想」公投是將大阪打造成日本的「第二個首都」嗎?
    不過,最近不少媒體都在討論大阪能否成為日本"第二首都"的問題,9月初網上就有不少傳言,很多網友對此事也非常感興趣。 因此我們這次就從"大阪都構想"公投,談談日本首都變遷的歷史,當然今年的"大阪都構想"公投能否成功也是我們要討論的話題。
  • 看世界丨大阪欲建日本「第二首都」 東京同意了嗎?
    大阪欲建日本「第二首都」 東京同意了嗎?「一都、一道、二府、四十三縣」,日本的行政區劃,對於日本人來說可謂深入人心。然而,這種區劃格局在未來有可能被打破。當地時間9月3日,大阪市議會通過相關決議,將就「大阪都構想」方案舉行市民投票,投票和開票時間暫定為11月1日,如果投贊成票者超過半數,大阪市將從2025年1月1日起升級為「大阪都」。詳情》》「一都」指的是東京都,再加個「大阪都」,是不是意味著日本將要有兩座首都了呢?
  • 欲成為日本第二首都,大阪將公投
    作者 | 吳倩▲資料圖:大阪市政府。(圖源:朝日新聞)在日本江戶時代,大阪曾和京都、江戶(東京的舊稱)並稱為「三都」,是當時日本經濟發展最活躍的都市。最近,大阪府及其府廳所在地——大阪市方面通過了一項方案,如能在之後的公投中通過,很可能將改變整個大阪的未來軌跡。
  • 大阪或成為日本的第二首都,它的投資價值你真的了解嗎?
    日本共同社等媒體報導,大阪法定協議會通過了廢除大阪市,並將其重組成四個特別區的「大阪都構想」制度設計方案。市長松井一郎表示,力爭在11月1日就此舉行全民公投,所有大阪市的選民都可參與。此舉也旨在將大阪建設成日本除東京都外,第二個「具有首都職能的城市圈」,以便在東京都遇上天災等事故打擊時,暫時取代其行政首都的職責。
  • 大阪,想做日本「副首都」!
    如果公投能夠順利通過,那麼將大阪建設成日本第二個具有首都職能的城市圈,以便在東京都遇上天災等事故打擊時,暫時取代其行政首都的職責的提案將會得以實現。  什麼是「大阪都構想」  作為日本關西地區經濟實力最強的城市,大阪一直以來都心心念念地想恢復曾經日本首都的政治光環。
  • 大阪將成為日本第二個首都?2020版大阪投資指南請收藏
    大阪將成為日本第二個首都?2020版大阪投資指南請收藏!YES,在大家為健康安全滿目愁雲時,大阪人民已經在實現政治理想了:不再滿足當關西的老大,而是想把大阪直接變成日本第二個「首都」。這似乎只存在於空想和傳聞裡的舉措,竟然真的要放在明面上來討論了。甚至在今年11月1日,關於廢市建都的提案,就要進行全民公投了,若通過,可能真的就要實現,想想都覺得刺激!
  • 日本「大阪都構想」公投進入倒計時,大阪都如實現將意味著什麼?
    10月12日,日本大阪市就「大阪都構想」發布公告,於11月1日進行公投,如果投贊成票者超過半數,大阪市將從2025年1月1日起升級為「大阪都」。 最近在日本的小夥伴,應該常常可以在街邊看到各種關於「大阪都」構想的宣傳,那麼「大阪都」究竟是什麼?如果實現將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 東京居然不是日本首都?還有國家竟然有好幾個首都?
    說起首都,大家都不陌生,小學地理課上就學過不少。比如中國的首都是北京,泰國的首都是曼谷,英國的首都是倫敦,俄羅斯的首都是莫斯科,日本的首都是東京…… 日本的首都真的是東京嗎? 並不是! 可能有的同學會說,那是大阪?
  • 日本打造第2首都?地位與東京並駕齊驅,什麼是「大阪都構想」?
    爭取將大阪升級為大阪都,令大阪地位與東京都並駕齊驅的「大阪都構想」, 第二次公投再遭否決。為什麼會有「大阪都構想」?第一次「大阪都構想」公投的結果是怎樣?為何又再重提「大阪都構想」?什麼是「大阪都構想」?把大阪府升級為都, 把大阪府及大阪市合併成大阪都,令地位與東京都並駕齊驅。
  • 為何有人說東京不是日本首都?那麼日本首都到底在哪裡?
    我們就根據日本首都的變遷史來理一下吧。圖為東京全景,這座城市是日本的政治和經濟中心,也是亞洲最有全球影響力的城市。奈良春日大社最初,日本列島上並未形成統一的政權,各方勢力群雄割據,部族之間紛爭不斷,也沒有首都這一概念,直到公元7世紀,大阪逐漸成為日本的權力中心。
  • 1978年,此城超越大阪,成為日本第二大城市
    日本第一大城市是哪裡?這個問題大家基本都知道,東京,但若是問日本第二大城市是哪裡,可能很多人就會答錯了,因為,通常大家會認為是大阪。這其實也很正常,因為大阪這個城市在日本的地位確實也是相當高,某種程度來說是僅此於東京,如果把日本分為東西兩部分,那東部中心就是東西,而西部就是大阪。7世紀中期,在大化改新之後,當時的政府在大阪修建難波長柄豐埼宮(難波宮),定大阪為難波京,大阪一度是日本的首都。在江戶時代,大阪和江戶、京都並列為「三都」,是日本人口最多的都市之一,1750年,大阪市人口超過41萬!
  • 「大阪都構想」2.0:建設日本「副首都」是藍圖還是噱頭?
    明治維新後,東京、大阪、京都因其重要地位被稱為「府」,直到二戰時期,東京府與東京市為避免雙重行政而進行合併,誕生了東京都,隨後都內整合成23個特別區進行管理。10年前,時任大阪市長橋下徹提出仿照東京那樣的「都-區」體制,取消大阪府下轄的大阪市、堺市兩個政令指定市及鄰近市,重組為特別區,打造繼東京都之後的第二都——大阪都,促進經濟發展,這也是 「大阪都構想」的最初版本。
  • 日本「大阪都構想」公投進入倒計時——日本副首都全面啟動!
    前不久,日本大阪市就「大阪都構想」發布公告,於11月1日進行公投,如果投贊成票者超過半數,大阪市將從2025年1月1日起升級為「大阪都」。日本的小夥伴,最近在街邊常常看到各種關於「大阪都」構想的宣傳吧,「大阪都」究竟是什麼?如果實現將帶來怎樣的影響呢?什麼是「大阪都構想」?
  • 你知道日本的首都是哪裡嗎?不是東京,不是京都,也不是大阪!
    日本這個國家大家都不陌生,總是侵略這,侵略那的,但是哪次都被正義打敗。日本位於亞洲東部,國名意為「日出之國」,由四大島及7200多個小島組成。所以國土面積有限,僅為37.8萬平方公裡,人口1.26億。日本最大的城市是東京,東京幾乎決定著日本的經濟命脈,也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城市之一。
  • 日本的首都不是東京?!我竟然無知了這麼多年……
    如果被問起日本的首都是哪裡?可能你第一反應就是東京。一般情況下,人們都認為東京是日本首都,因為它是日本最繁華的城市,是日本政治經濟的中心。東京的確起到了首都的作用,但是實際上日本的首都並非東京。因為在日本憲法中,其實沒有關於首都的具體規定。
  • 5個容易被誤解的首都:日本首都不是東京?美國首都不是紐約?
    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是有自己的首都的,首都是一個國家的政治和經濟中心。一般來說,每個國家的首都,都是國內非常繁華的城市,在國外的知名度也更高一些。不過也有一些城市,因為經濟比較發達,知名度很高,導致一些人將它誤解成了這個國家的首都。
  • 雙首都,日本又一城市將躋身「世界中心」
    此舉也旨在將其建設成日本第二首都,以便在東京遇上天災等事故打擊時,暫時取代其行政首都的職責。這個方案一旦實現,大阪府的各項機能都會得到強化,專家預計經濟波效果將達到1兆日元以上。大阪將有望躋身倫敦、紐約和東京等國際大都會行列。
  • 日本「大阪都構想」二度公投遭否決,市長任滿將退出政壇
    日本大阪市11月1日二度舉行「大阪都構想」公民投票,結果顯示市民否決大阪市升格為類似東京都的大阪都,意味大阪市將維持現狀。推動有關計劃的大阪市長松井一郎表示,市長任期結束後將退出政壇。日本維新會黨魁兼大阪市長松井一郎稱,將在2023年4月完成任期後退出政壇,「我絕對接受大阪市民的意見」;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亦表示,不會再爭取成立大阪都。這是自2015年來大阪市第二次舉辦相同公投。
  • ...大阪都構想」將大阪市的24個轄區重新劃分為四個特別區,由...
    2020-09-03 16:37:21來源:FX168 【大阪有望成日本第二首都,將於11月1日舉行公投】當地時間9月3日,大阪市議會通過相關決議,將就「大阪都構想」方案舉行市民投票,投票和開票時間暫定為11月1日,如果投贊成票者超過半數,大阪市將從2025年1月1日起升級為「大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