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用相機拍照,一般都會有存儲格式選擇,如尼康單反:RAW+JPEG精細;RAW+JPEG標準,RAW+JPEG基本;RAW;JPEG精細;JPEG標準;JPEG基本。這些選項代表,你可以選擇RAW+JPEG兩種格式同時存儲,也可以選擇存儲單一的RAW格式或者單一的JPEG格式,JPEG現在大多簡寫為JPG。尼康相機的RAW格式一般是全尺寸的精細品質,只有JPEG格式才有品質和尺寸設置,但是也有些品牌的相機RAW格式有尺寸設置,建議都設置為全尺寸的。至於JPEG格式可以設置為精細品質的中小尺寸,這樣一般的用途已經夠了,可以直接使用,當需要高品質全尺寸時可由RAW格式導出。
JPEG是一種通用格式,幾乎所有的顯示中端和網頁都可以直接顯示出來,但是它是一種有損壓縮格式,因為有損壓縮造成部分數據丟失,所以在後期修改時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如出現色彩斷層等。而RAW格式存儲的則是相機在拍攝時的原始數據,所以後期修改的空間就會大得多。
我們來看一個比較極端的實例,如圖一。圖一的水果圖片來自於其右上角那張一片黑的照片,存儲RAW格式後再Lr中提升曝光度等參數,一張黑板照片又奇蹟般地滿血復活了。可能有人會說JPEG格式照樣可以修改呀,是的,JPEG格式也在一定範圍內可以修改,那我們就用原照片的JPEG格式修改一下,看有什麼區別。圖二就是以相機儲存的JPEG格式經過後期修改的,很明顯畫質相差很大,放大來看就更加明顯了,如圖三。
圖三的左邊和右邊分別是用JPG格式和RAW格式修改後放大的局部,很明顯JPEG格式已經丟失了很多細節,不少地方就是色塊了。
還有就是圖一輕鬆修改了一下白平衡,JPG格式基本只能通過修改色彩平衡來修改白平衡,既麻煩效果也不好。
當然因為曝光嚴重不足,照片拉亮以後會產生噪點,如圖三的右圖噪點還是不少的,但是為了與JPEG格式比較,沒有在Lr中進行降噪修改。如果進行降噪修改以後效果更好。
當然這只是一個極端的例子。我們來用一張經常遇到的大光比場景拍攝的照片比較一下。圖四拍攝時保留了高光部(天空、尤其是太陽),但是地面景物欠曝非常嚴重,即使作為剪影照片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我們將其RAW格式文件導入到Lr中修改一下,看看有什麼變化,圖五是修改後的照片。
怎麼樣?圖五是不是要比圖四地面景物黑乎乎的一片要好多了。同樣這種暗部欠曝很嚴重的情況如果是用JPEG格式修改,由於暗部細節的丟失會呈現出色塊。
所以,攝影人如果嘗到照片RAW格式的甜頭之後,一般來說就再也不會存儲單一的JPEG格式了。當然對於一些不太重要的任務式拍攝,或者光差很小場景拍攝,僅存儲JPEG還是可以的。
另外不要以為RAW格式後期修圖很難,其實挺簡單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作者LR視頻教程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