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院2020年預測:人工智慧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演進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1月2日,阿里巴巴達摩院2020年十大科技趨勢對外發布,這是繼2019年之後的第二次年度科技預測。

2020年十大科技趨勢分別為:人工智慧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演進、計算存儲一體化突破AI算力瓶頸、工業網際網路的超融合、機器間大規模協作成為可能、模塊化降低晶片設計門檻、規模化生產級區塊鏈應用將走入大眾、量子計算進入攻堅期、新材料推動半導體器件革新、保護數據隱私的AI技術將加速落地、雲成為IT技術創新的中心。

達摩院方面告訴第一財經記者:「(2020年)十大趨勢的形成,先後經歷了前期準備、觀點搜集、整合提煉、討論聚焦、內容產出等過程,達摩院內部和外部共有80餘位從事一線科研工作的專家學者參與其間,達摩院同時還與IDC、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等諮詢機構作了深入的探討,獲取科研領域的最大共識。」

以「人工智慧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演進」為例,人工智慧已經在「聽、說、看」等感知智能領域已經達到或超越了人類水準,但在需要外部知識、邏輯推理或者領域遷移的認知智能領域還處於初級階段。認知智能將從認知心理學、腦科學及人類社會歷史中汲取靈感,並結合跨領域知識圖譜、因果推理、持續學習等技術,建立穩定獲取和表達知識的有效機制,讓知識能夠被機器理解和運用,實現從感知智能到認知智能的關鍵突破。

當今,城市正成為產業網際網路最大的應用場景,隨著5G、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技術的不斷完善與場景化落地,人們看到了更多的發展前景。以城市視頻多維數據為核心,融合智能社區、軌道交通、醫療、教育等多種場景,各行各業積極利用多種前沿技術,不斷加快創新,構建城市級的數據平臺,打破不同場景的數據孤島,打造面向城市智能的數據湖、算力中心和AI賦能平臺,並實現城市智能的不斷升級,實現城市智能的自主進化,打造新一代的智能城市。

事實上,對於智慧城市的打造,阿里巴巴早有實踐。以中控信息與阿里巴巴合作的一項綠波帶提升改造工程為例,杭州濱江區江南大道,全場10公裡,設有13個交叉路口。如果幾年前你駕車通過這個路段,全程需要13分鐘,如今減少到9分鐘,停車等紅綠燈的次數減少到1~2次。

"綠波帶",是通過信號燈控制,使汽車在按照建議的速度行駛時,能實現在設定的區域內一路綠燈通行的一種設置規則。簡單來說就是,根據兩個路口之間的距離和設計的車速,計算出兩個路口之間的綠燈間隔時間,如果車輛在上一路口綠燈後按照設計的車速行駛,那麼達到下一個路口的時候剛好也是綠燈。

「我們在杭州參建了眾多智能基礎設施,包括城市交通、軌道交通、公用工程等。在城市智能交通方面,大杭州地區的濱江區、蕭山區、餘杭區、高架匝道及部分主城區等,共有約2700多個路口採用中控信息自主研發的Intellific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同時我們有十多年交通信號控制算法的積累和沉澱,對結合網際網路數據進行交通信號優化控制具有一定基礎。」中控信息總裁、教授級高工趙鴻鳴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與阿里之間的分工合作能夠凝聚成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來給一些中小的城市提供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案。

人工智慧最早是在1956年提出的,最早提出是希望機器具有人的感知、行動、推理與決策的能力,而隨著時代的演化,目前從研究領域講,希望機器能夠擁有自主的智能,機器在數據與場景的基礎上,不僅能夠代替人類重複性的勞動,同時能夠和人一樣進行自我進化、思考,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進行轉變,同時自主進化和混合智能的發展也在不斷完善和成熟,這是目前人工智慧領域對人工智慧新的定義,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是人機混合智能階段。

「基於智能城市的自主進化模型,實現知識和數據聯合優化的人機混合智能,用以驅動城市治理和管理決策,實現服務城市規劃、政務、產業、民生的價值輸出。隨著人工智慧、邊緣計算、晶片等技術發展,能從視頻中提取的有價值的內容會越來越豐富、快速和準確,視頻數據必將成為未來城市治理核心數據之一。」中科院自動化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王金橋認為,隨著持續增加的海量數據的積累,給智能城市計算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因此海量視頻數據實時性端邊雲的融合計算、自主進化、人機混合智能成為城市數據治理關鍵,通過深層應用價值和行業數據融合應用實現智能城市建設。

附:達摩院2020十大科技趨勢

趨勢一、人工智慧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演進

人工智慧已經在「聽、說、看」等感知智能領域已經達到或超越了人類水準,但在需要外部知識、邏輯推理或者領域遷移的認知智能領域還處於初級階段。認知智能將從認知心理學、腦科學及人類社會歷史中汲取靈感,並結合跨領域知識圖譜、因果推理、持續學習等技術,建立穩定獲取和表達知識的有效機制,讓知識能夠被機器理解和運用,實現從感知智能到認知智能的關鍵突破。

趨勢二、計算存儲一體化突破AI算力瓶頸

馮諾伊曼架構的存儲和計算分離,已經不適合數據驅動的人工智慧應用需求。頻繁的數據搬運導致的算力瓶頸以及功耗瓶頸已經成為對更先進算法探索的限制因素。類似於腦神經結構的存內計算架構將數據存儲單元和計算單元融合為一體,能顯著減少數據搬運,極大提高計算並行度和能效。計算存儲一體化在硬體架構方面的革新,將突破AI算力瓶頸。

趨勢三、工業網際網路的超融合

5G、IoT設備、雲計算、邊緣計算的迅速發展將推動工業網際網路的超融合,實現工控系統、通信系統和信息化系統的智能化融合。製造企業將實現設備自動化、搬送自動化和排產自動化,進而實現柔性製造,同時工廠上下遊製造產線能實時調整和協同。這將大幅提升工廠的生產效率及企業的盈利能力。對產值數十萬億乃至數百萬億的工業產業而言,提高5%-10%的效率,就會產生數萬億人民幣的價值。

趨勢四、機器間大規模協作成為可能

傳統單體智能無法滿足大規模智能設備的實時感知、決策。物聯網協同感知技術、5G通信技術的發展將實現多個智能體之間的協同——機器彼此合作、相互競爭共同完成目標任務。多智能體協同帶來的群體智能將進一步放大智能系統的價值:大規模智能交通燈調度將實現動態實時調整,倉儲機器人協作完成貨物分揀的高效協作,無人駕駛車可以感知全局路況,群體無人機協同將高效打通最後一公裡配送。

趨勢五、模塊化降低晶片設計門檻

傳統晶片設計模式無法高效應對快速迭代、定製化與碎片化的晶片需求。以RISC-V為代表的開放指令集及其相應的開源SoC晶片設計、高級抽象硬體描述語言和基於IP的模板化晶片設計方法,推動了晶片敏捷設計方法與開源晶片生態的快速發展。此外,基於芯粒(chiplet)的模塊化設計方法用先進封裝的方式將不同功能「晶片模塊」封裝在一起,可以跳過流片快速定製出一個符合應用需求的晶片,進一步加快了晶片的交付。

趨勢六、規模化生產級區塊鏈應用將走入大眾

區塊鏈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服務將進一步降低企業應用區塊鏈技術的門檻,專為區塊鏈設計的端、雲、鏈各類固化核心算法的硬體晶片等也將應運而生,實現物理世界資產與鏈上資產的錨定,進一步拓展價值網際網路的邊界、實現萬鏈互聯。未來將湧現大批創新區塊鏈應用場景以及跨行業、跨生態的多維協作,日活千萬以上的規模化生產級區塊鏈應用將會走入大眾。

趨勢七、量子計算進入攻堅期

2019年,「量子霸權」之爭讓量子計算在再次成為世界科技焦點。超導量子計算晶片的成果,增強了行業對超導路線及對大規模量子計算實現步伐的樂觀預期。2020年量子計算領域將會經歷投入進一步增大、競爭激化、產業化加速和生態更加豐富的階段。作為兩個最關鍵的技術裡程碑,容錯量子計算和演示實用量子優勢將是量子計算實用化的轉折點。未來幾年內,真正達到其中任何一個都將是十分艱巨的任務,量子計算將進入技術攻堅期。

趨勢八、新材料推動半導體器件革新

在摩爾定律放緩以及算力和存儲需求爆發的雙重壓力下,以矽為主體的經典電晶體很難維持半導體產業的持續發展,各大半導體廠商對於3納米以下的晶片走向都沒有明確的答案。新材料將通過全新物理機制實現全新的邏輯、存儲及互聯概念和器件,推動半導體產業的革新。例如,拓撲絕緣體、二維超導材料等能夠實現無損耗的電子和自旋輸運,可以成為全新的高性能邏輯和互聯器件的基礎;新型磁性材料和新型阻變材料能夠帶來高性能磁性存儲器如SOT-MRAM和阻變存儲器。

趨勢九、保護數據隱私的AI技術將加速落地

數據流通所產生的合規成本越來越高。使用AI技術保護數據隱私正在成為新的技術熱點,其能夠在保證各方數據安全和隱私的同時,聯合使用方實現特定計算,解決數據孤島以及數據共享可信程度低的問題,實現數據的價值。

趨勢十、雲成為IT技術創新的中心

隨著雲技術的深入發展,雲已經遠遠超過IT基礎設施的範疇,漸漸演變成所有IT技術創新的中心。雲已經貫穿新型晶片、新型資料庫、自驅動自適應的網絡、大數據、AI、物聯網、區塊鏈、量子計算整個IT技術鏈路,同時又衍生了無伺服器計算、雲原生軟體架構、軟硬一體化設計、智能自動化運維等全新的技術模式,雲正在重新定義IT的一切。廣義的雲,正在源源不斷地將新的IT技術變成觸手可及的服務,成為整個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著作權歸第一財經所有。未經第一財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繫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相關焦點

  • 達摩院2020十大科技趨勢發布:科技浪潮新十年序幕開啟
    文丨獵雲網 ID:ilieyun作者丨趙家雲 編輯丨艾範巴黎近日,「達摩院2020十大科技趨勢」發布。這是繼2019年之後,阿里巴巴達摩院第二次預測年度科技趨勢。回望2019年的科技領域,靜水流深之下仍有暗潮湧動。
  • 達摩院預測2020十大科技趨勢:日活千萬區塊鏈應用將走進大眾
    這是繼2019年之後,阿里巴巴達摩院第二次預測年度科技趨勢:人工智慧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演進、計算存儲一體化突破AI算力瓶頸、工業網際網路的超融合、機器間大規模協作成為可能、模塊化降低晶片設計門檻、規模化生產級區塊鏈應用將走入大眾、量子計算進入攻堅期、新材料推動半導體器件革新、保護數據隱私的AI技術將加速落地、雲成為IT技術創新的中心。
  • 達摩院2020十大科技趨勢發布!這些將成為現實
    都市快報訊 2020年,科幻作家們筆下的世界能在這一年實現嗎?昨日,「達摩院2020十大科技趨勢」發布,包括AI、晶片、雲計算、區塊鏈、量子計算等在內的多個技術領域,都將在2020年出現顛覆性突破。晶片技術突破的背後是「算力爆炸」,而人工智慧無疑是未來最重要的算力需求方和技術牽引者。儘管AI當前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達摩院認為,在不久的將來,AI有望習得自主意識、推理能力以及情緒感知能力,實現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的演進。AI的認知演進,使得機器間的「群體智能」成為可能。
  • 達摩院2020十大科技趨勢發布:多個技術領域將現顛覆性突破
    2020年第一個工作日,「達摩院2020十大科技趨勢」發布。這是繼2019年之後,阿里巴巴達摩院第二次預測年度科技趨勢。科技浪潮新十年開啟,圍繞AI、晶片、雲計算、區塊鏈、工業網際網路、量子計算等領域,達摩院繼續提出最新趨勢,並稱多個領域將出現顛覆性技術突破。
  • 權威專家點評達摩院2020十大科技趨勢,晶片、人工智慧領域將實現大...
    1月2日,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了2020十大科技趨勢,對AI、晶片、區塊鏈、量子計算等領域的發展做出新預測。趨勢觸動業界神經,也引發了研究者關注。來自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科院自動化所、中科院計算所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從科研和產業等維度對整體趨勢進行了點評。
  • 達摩院公布2020十大科技趨勢,這些領域將被顛覆
    1月2日,阿里達摩院公布2020十大科技趨勢。圍繞AI、晶片、雲計算、區塊鏈、工業網際網路、量子計算等領域,提出了將出現顛覆性技術突破的趨勢預測。這十大趨勢包括:人工智慧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演進;計算存儲一體化突破AI算力瓶頸;工業網際網路的超融合;機器間大規模協作成為可能;模塊化降低晶片設計門檻;規模化生產級區塊鏈應用將走入大眾;量子計算進入攻堅期;新材料推動半導體器件革新;保護數據隱私的AI技術將加速落地;雲成為IT技術創新的中心。
  • 達摩院預測2020年十大科技趨勢:晶片、AI等都將迎來大突破!
    2020年的第一個工作日,阿里巴巴達摩院公布了2020十大科技趨勢預測。回頭看看達摩院在2019年有關AI晶片、5G等科技趨勢的預測,正一一變成現實。隨著2019年5G、區塊鏈以及量子計算等領域的突破,這一次達摩院又做出了哪些預測呢?
  • 達摩院2020十大科技趨勢發布:日活千萬區塊鏈應用將走進大眾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雲山「達摩院2020十大科技趨勢」今天發布,這是繼2019年之後,阿里巴巴達摩院第二次預測年度科技趨勢。達摩院預測,包括AI、晶片、雲計算、區塊鏈、量子計算在內的多個技術領域,將在2020年出現顛覆性突破。去年,達摩院首次發布十大科技趨勢預測,提出區塊鏈商用提速、AI晶片崛起、智能城市誕生、5G催生全新應用場景等趨勢……這些預測已經一一變為現實。以區塊鏈為例,去年,達摩院提出,區塊鏈的商業化應用將加速,這一論斷得到了現實驗證。
  • 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2020十大科技趨勢:區塊鏈、量子計算等上榜
    2020年第一個工作日,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了「達摩院2020十大科技趨勢」:科技浪潮新十年開啟,阿里巴巴達摩院圍繞AI、晶片、雲計算、區塊鏈、工業網際網路、量子計算等領域提出2020十大科技趨勢,並斷言多個領域將出現顛覆性技術突破。
  • 達摩院發布2020年十大科技趨勢
    近日,阿里巴巴集團前沿科技研究機構達摩院發布了2020十大科技趨勢,涵蓋了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區塊鏈等前沿科技及技術熱詞。業內認為,達摩院發布的趨勢內容聚焦了正在走進現實生活的前沿技術,成為相關行業一種有益的展望。
  • 達摩院公布2020十大科技趨勢:率先讓部分機器人「瓦力」起來
    2020年1月2日,阿里達摩院公布今年的十大科技趨勢預測,包括:人工智慧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演進;計算存儲一體化突破AI算力瓶頸;工業網際網路的超融合;機器間大規模協作成為可能;模塊化降低晶片設計門檻;規模化生產級區塊鏈應用將走入大眾;量子計算進入攻堅期;新材料推動半導體器件革新;保護數據隱私的
  • 達摩院發布2020十大科技趨勢,預測保護數據隱私的AI技術加速落地
    阿里巴巴達摩院1月2日發布《2020十大科技趨勢》,預測蓄勢已久的智能革命將迎來顛覆性的技術變局。它們均與數據密切相關,所以這場「智能革命」是以數據資源為基礎,也可以稱之為「數據智能革命」。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和數據存儲公司2019年研究,全世界產生的新數據將從2018年33 ZB增至2025年175 ZB,中國將從2018年7.6 ZB增至2025年48.6 ZB,從而為數據智能革命的興起創造了堅實的基礎。
  • 馬雲巨資打造的達摩院,2年時間過去了,如今怎麼樣了?
    而在後悔創建阿里的同時,馬雲斥巨資打造的達摩院,卻絕對算是他的「得意之作」。據公開資料顯示:達摩院成立於2017年10月份,那麼2年過去了,如今達摩院怎麼樣了呢?在過去的2年間,致力於探索科技和未知的達摩院先是在多個領域拿下超40項世界第一,如今又在剛剛來臨的2020年發布了「達摩院2020十大科技趨勢」,為未來的科技發展指明方向。那麼下面先來細數一下達摩院近兩年來創下的搶眼戰績吧!
  • ...周報」達摩院、Gartner、埃森哲等研究機構發布2020科技趨勢預測
    本周(2019年12月30日-2020年1月5日),我們從2019年邁入新的一年,各大諮詢機構發布對2020年科技趨勢的種種預測。阿里達摩院公布2020十大科技趨勢:多個技術領域將現顛覆性突破1月2日消息,阿里巴巴達摩院第二次預測年度科技趨勢,「達摩院2020十大科技趨勢」於日前發布。達摩院認為,晶片領域的重大突破極有可能在體系架構、基礎材料和設計方法三處實現。
  • 2021年科技趨勢是什麼?達摩院預測了這十個方面
    以物聯網、人工智慧、雲計算等為代表的科學技術正在與農業產業深度融合,打通農業產業的全鏈路流程。結合新一代傳感器技術,農田地面數據信息得以實時獲取和感知,並依靠大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技術快速處理海量領域農業數據,實現農作物監測、精細化育種和環境資源按需分配。
  • 阿里達摩院發布《2020十大科技趨勢》
    但是,在2019這一整年,科技發展形勢「一片大好」的背後,我們也試圖追索那些深藏在暗處的隱憂,並為之提出更好的應對之策,對未來盡責。 2020年1月2日,一元初始、萬象更新的時刻,阿里達摩院又再度重磅向業界發布《2020十大科技趨勢》,對AI、晶片、雲計算、區塊鏈、量子計算以及工業網際網路等科技領域的未來發展做了重要預測。
  • 阿里巴巴達摩院預測 2020 十大科技趨勢
    IT之家1月2日消息 ,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了2020十大科技趨勢。這是繼2019年之後,阿里巴巴達摩院第二次預測年度科技趨勢。▲點一下直接播放趨勢一、人工智慧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演進【趨勢概要】人工智慧已經在「聽、說、看」等感知智能領域已經達到或超越了人類水準,但在需要外部知識、邏輯推理或者領域遷移的認知智能領域還處於初級階段。
  • 達摩院十大科技趨勢發布:2020 非同小可!
    【CSDN編者按】1月2日,阿里巴巴發布《達摩院2020十大科技趨勢》,十大科技趨勢分別是:人工智慧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演進;計算存儲一體化突破AI算力瓶頸;工業網際網路的超融合;機器間大規模協作成為可能;模塊化降低晶片設計門檻;規模化生產級區塊鏈應用將走入大眾;量子計算進入攻堅期;新材料推動半導體器件革新;保護數據隱私的AI技術將加速落地;雲成為IT技術創新的中心 。
  • 人工智慧2.0正在路上,人類和《黑客帝國》之間,只差2020
    2001年,中國提出用20年來實現十幾億人的全面小康,20年過去了,中國也實現了全面小康。人工智慧2.0正在路上2016年3月,阿爾法圍棋與圍棋世界冠軍、職業九段棋手進行圍棋人機大戰,以4比1的總比分獲勝;2019年,人工智慧Pluribus在德州撲克擊敗人類,完成了智力二次進化,這標誌著人工智慧從兩人世界向多人世界拓展
  • 人工智慧在智能製造的應用場景
    人工智慧在智能製造的應用場景 數位化企業 發表於 2020-12-17 15:15:20 人工智慧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是在20世紀50年代,距今已六十餘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