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慕斯不算法式甜點,芝士蛋糕也不算。
走進一家昂貴的法式甜點店,如何一眼識破它的不靠譜?
法式甜點在整個甜品界都是很有牌面的,就在法國本土,還會每兩年舉辦甜點的世界盃,其實就是給自己增光。而在日本的東京,法式甜品也是高端的代名詞,許多上流階層趨之若鶩。
之前我們也說過法式甜品的分類,比如千層酥,泡芙,塔式,蛋撻,慕斯蛋糕,馬卡龍,冰淇淋,巧克力。只是分類,並不是說一旦沾邊就是法式甜品。
芝士蛋糕在許多的糕點店會看到有它的影子,但芝士蛋糕並不是法式甜品。法式甜品的種類多得有點像我們的八大菜系,一個蛋糕需要5種以上原料組成,所以海綿蛋糕,芝士蛋糕,這些比較單一的,都不是法式甜品,只是一部分。
那麼怎麼品鑑法式甜品呢。首先學會看,看啥,看溫度,大部分的甜點製作的和保存比重就佔一半,保存不好,材料白搭。從專業的角度來說,蛋糕的是4度,而馬卡龍是10度,這樣子能保證鬆脆和綿軟。
那麼就算是冰箱溫度達標了,也未必是合格的法式甜品店。法式和日式有個共通之處,那就是從最簡單的開始嘗試,比如日本的壽司要看玉子壽司做得如何,而法式甜品也一樣,可以從最簡單的她開始嘗試,比如荔枝玫瑰覆盆子,咬下去慕斯奶油水果都恰到好處的話,那麼就不會膩,反而還會像是喝甜茶一樣,巴適。
荔枝玫瑰慕斯不算是很新鮮的東西,但是如何搭配出爽口不油膩的口感就很重要了,一些其他的店面,只會用奶油或者是水果奶油代替水果本身,水果就很少,撻皮就很厚,一下子就油膩了。
國人的口感通常都喜歡軟一點的甜品,所以甚至吐司之類的都是直接去皮,風味也會損失一些。當然有些可能就根本沒有風味。
那麼基本的合格的撻皮應該是怎麼樣的呢,合格的應該是3毫米,也就是烤制要到深棕色,口感鬆脆酥軟,然後可以一手拿起來是那種。
法式甜品和美國的不一樣,美國的基本上是能夠直接堆砌,不考慮美感,總是就是要巨大,調料使勁放,給你一口糖霜一口糖。法式的蘋果塔都是有自己的擺盤規則,但時長會比較久些。
店裡面還有個不可或缺的小可愛——泡芙,因為泡芙的保存時間短,基本上兩小時就會冷卻,變得比較軟,所以有些店面都不做泡芙,而這類店面通常生意也不怎麼好。
泡芙的表皮結構決定了是一個必須要出爐就吃的一種甜品,不能長時間存放,而修女泡芙也是如此。正宗的一般會用到指定的醬料,比如卡仕達醬料,但省錢的店面採用的是鮮奶油打出來,就是味道會比較淡。
無論吃慕斯蛋糕還是任何一種法式甜點,都像參加一場愉快的靈魂派對,被各種美好和驚喜衝擊著,忍不住就想分享給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