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裡為什麼皇帝被稱為官家,官家是何意思?有什麼寓意?

2020-12-06 陳子帥菌讀文史曰

《清平樂》的開播使得宋仁宗趙禎這位歷史上著名的仁皇帝重新走到了人們的視線中。

在這部電視劇裡面,都稱呼皇帝為官家,這是為什麼呢?官家到底什麼意思?

官家一詞最早來源於曹魏時期蔣濟的《萬機論》,書中寫道:「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

而最早用官家稱呼皇帝也不是從宋朝開始。《晉書.石季龍載記》就寫道:「官家難稱,吾欲行冒頓之事,卿從我乎?」石勒的侄子石虎對石勒不滿,想要取而代之。所以稱呼皇帝為官家在魏晉南北朝就已經有了。

蘇東坡在《初到黃州》中寫道: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

這裡的「官家」指的就並非皇帝本人,而是指朝廷。這說明官家最早的意思可能指的是朝廷和皇帝的混用。

直到宋朝,官家才逐漸變成了皇帝的專門稱呼。

宋太祖趙匡胤,在其繼位後,手下幾位有從龍之功的兄弟藩王有些漂了,竟然連平時的君臣禮節都不太在乎了,於是趙匡胤就把他們約在一起打獵,每人都授以弓箭等武器,大家騎著馬來到一個樹林中。趙匡胤下馬給大家倒上酒說:「此處無人,你們誰要做官家,可以把我殺掉,自己來當。」

大概是宋太祖張匡胤陳橋兵變,怕堵不住天下人的悠悠眾口,於是自稱官家,表明自己是天下唯一的公家,也表明了自己的至公無私。

官家這個稱呼兼顧了三皇五帝的美名,和秦始皇發明皇帝一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而且官家給人的感覺給親民,沒有皇帝那麼高高在上的感覺。

當代學者薛兆瑞、王育濟等認為從「天子」到「皇帝」,再到「官家」的稱謂變化,反映出「君權神授」觀念的淡化。

宋朝稱「官家」多少有點職業分類的意味,就如同稱醫者為「醫家」,詩人為「詩家」,農人為「農家」一樣,官家就是指皇帝這個職業。

這代表著道統和皇統之間的分離,也就是說在宋朝士大夫心裡皇帝雖然是最大的,卻不一定代表著真理,還有堯舜禹湯周公孔孟一系的道統,老師和天子是同一等級的存在,這蘊含著士大夫與皇帝共治天下的寓意。

在這樣的文化思想心態下,宋朝君臣才會有蘇軾用官家代指朝廷的詩句,趙匡胤與開國功臣趙普的那段「天下何物最大」,「道理最大」的討論,以及「不以天下奉一人」的朝野共識。

相關焦點

  • 清平樂中被寵愛的壞女人,張貴妃與官家的愛情故事,成了一大看點
    《清平樂》在劇情不斷深入後,不難發現張貴妃與官家的愛情故事,成了這部劇的一大看點,觀眾都很納悶為什麼官家會喜歡張貴妃這樣的壞女人呢?其實這個話題很有意思,不得不說無論是那些部古裝劇,其中的那些寵妃,十個裡有九個都是驕縱跋扈的,那麼她們到底是得寵後才變成了這個樣子還是因為她們原本就很嬌縱才得寵這個問題值得思考觀眾都認為她原本可能是一個身份比較卑微普通的人,然後因為得寵才一朝升天所以張貴妃的精神建設完全跟不上她的地位變化,所以當了貴妃後自然就會變得十分嬌縱但歷史上有很多的寵妃她一開始就不是什麼特別賢良淑德的女子,張貴妃就是這樣的人
  • 為什麼宋朝稱呼皇帝不叫天子陛下,而叫官家?
    隨著歷史劇清平樂地熱播,我們發現,劇中對皇帝的稱呼是有別於其他朝代的,雖然皇帝還是以朕自稱,但無論宮嬪臣子,王侯草民,都稱皇帝為官家,而非臣子,這究竟是為何呢?都說五帝官天下,三皇家天下,皇帝名稱地由來就來自三皇五帝,而官家就取自官天下三字。
  • 《清平樂》官家獨寵張妼娢表面是愛,實質是對無法隨心而活的補償
    有的人很糾結 ,身邊的親人,特別是父母對自己滿懷期待,而自己卻另有期待。究竟是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還是為了能讓他人滿意,活成他人想要的樣子?最近正在熱播的《清平樂》中,王凱飾演的官家趙禎,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
  • 《清平樂》裡的大宋官家為什麼不穿龍袍?
    《清平樂》已經播出了19集,我們看到大宋官家沒穿龍袍,和我們在清宮戲裡看到的情況不一樣,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先來看看宋朝官家都有哪些衣服。根據記載,這個衣服出席的場合就很多了,在《清平樂》的最新預告裡,宋仁宗就穿了履袍。這個衣服和大臣的紅色公服很像,顏色還是有區別的,皇帝的是絳色,是大紅色,大臣的是緋紅,是深紅色。而且衣領和衣袖也都是有區別的。第五種衫袍,唐因隋制,天子常服赤黃、淺黃袍衫,折上巾,九還帶,六合靴。宋因之,有赭黃、淡黃袍衫,玉裝紅束帶,皂文鞸,大宴則服之。
  • 《清平樂》收官,懷吉出宮,徽柔瘋了,官家下線意難平
    電視劇《清平樂》虐心了幾個月終於迎來了大結局,這個結局跟我們想的不太一樣,官家最後還是死了,但是改編後懷吉出宮隱居了,徽柔精神崩潰瘋了。官家到底是沒有等到太醫,曹皇后還是在茂則和撩子提醒下才恢復神志,處理起官家的後事也是遊刃有餘,幾句話就把一個朝代交替安排好了。宋仁宗駕崩,萬民悲痛,連在遠方的精神之交耶律洪基都跪拜他,趙宗實也在不舍中坐上了皇位,那把龍椅還在那裡,只是上面坐的人已經物是人非了。
  • 歷代皇帝的特殊稱呼,宋朝叫官家,有的朝代更有趣
    自從《清平樂》播出以後,大家對於劇中一個細節就非常感興趣,那就是裡面對於皇帝的稱呼並非「皇上」、「陛下」之類的,而是稱為「官家」。其實不只是宋朝,不同的時期,對於皇帝的稱呼都有所不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歷代皇帝的特殊稱呼,宋朝叫官家,有的朝代稱呼更有趣。
  • 官家是個大豬蹄子,妃子都美得冒泡,《清平樂》「亂花」怎麼選?
    正在湖南衛視熱播的電視劇《清平樂》,由王凱、江疏影領銜主演,以北宋皇帝宋仁宗的一生為線索,為觀眾們娓娓道來了那個時代的前朝後宮,展示了那個時代,即便身為帝王,也有的個人無奈。雖然故事背景聽起來,就感覺是龐大的歷史觀向我們撲面而來,時間的車輪滾滾向前,任何人都只不過是車輪下飛揚起的塵土,但是看到目前為止,觀眾還是發現了,皇上果然還是皇上,男人都是大豬蹄子,有啥無奈的,還不是見一個愛一個!先說剛剛出場的張貴妃,被網友稱為「北宋嗆口小辣椒」,早在少女之時,便初遇官家,為自己小兔子的死喋喋不休。
  • 清平樂結局「晨坐太極,晝開閶闔」,再見官家放心去守護江山如畫
    由王凱,江疏影主演的電視劇《清平樂》呼嚕迷迷糊糊的腦袋中也很長時間沒有關注了的樣子。劇中的前夕部分追劇的小夥伴們一直盼望著官家和丹姝能夠撒糖撒糖撒糖,一集一集的追一集一集的熬,可是他們倆心中永遠都在高舉著那名為「事業」的大旗,以至於到了兩人能夠「平心靜氣」的說一會話都讓小夥伴感覺是在撒糖了的樣子,實在是不容易!
  • 四方城中紅玫瑰:《清平樂》官家後宮的3個女人之曹皇后
    NO.1「敬愛」皇后曹丹姝《清平樂》劇照之曹皇后著官服曹丹姝出身名門,家室顯赫丹姝有治國之才,治理後宮當然手到擒來,有智謀、懂分寸、知進退,靠德行讓上下賓服。官家對他的尊敬看中多於愛,帝王夫妻,縱使舉案齊眉,也有意難平。因為丹姝要做一個賢德的皇后,所以只能克制自己對官家的兒女之情愛。即便是表達委屈也是以大臣般勸諫官家的方式,「公事公辦」的態度,把官家無數次剛剛萌發的愛情給堵了回去。
  • 憨憨張貴妃傻得有點可愛,官家和貴妃的糖有點甜——《清平樂》
    《清平樂》主演是王凱和江疏影,主要講述的是仁宗皇帝時代的故事。這部電視劇由正午陽光出品,質量方面就有了保障。根據小說《孤城閉》改編,把其中的副線改為了主線。這部電視劇很是尊重歷史,沒有做太大的改動。最後一位與官方家族有牽連的女性張公主也在網上。她是個很放肆的女人,敢愛敢恨。永遠不要隱藏你的情緒,甚至是一些脾氣。正是這種性格深深地吸引了官員們。張貴妃對官家的愛是熾熱的,她一直明目張胆地愛著官家。他眼裡沒有規矩,只有官員。張貴妃的存在,就像是官員們絕望生活中的一縷救贖。
  • 皇帝叫官家,皇后是二婚:關於宋朝,這些常識你應該知道!
    為什麼叫皇帝「官家」?關於這個問題,宋代皇帝本人也問過。宋仁宗他爹宋真宗,有一次想試探下侍讀學士李仲容的酒量。李仲容大醉後,請辭說:官家還是命人撤下吧。真宗趁興而問:你說為什麼叫天子為官家呢?李仲容答: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天子有三皇五帝之德,所以被稱作「官家」。不過很顯然,這是給皇帝拍馬屁的一種說法。
  • 清平樂:自生母去世後,青梅竹馬的禾兒是官家唯一的親人
    今天阿豆要和大家說一說清平樂中的苗娘子苗心禾。苗心禾是宋仁宗乳母的女兒,自小便養在宮裡太后的身邊,和官家一起長大,二人青梅竹馬。官家親切地稱她為禾兒,禾兒稱官家為六哥。官家也一直視她為自己的親人。禾兒從小就十分喜愛六哥,一直把他放在心裏面。
  • 《清平樂》張貴妃勾結外臣,官家對她滿眼厭惡,帝妃感情要破碎
    《清平樂》張貴妃勾結外臣,官家對她滿眼厭惡,帝妃感情要破碎。這部劇由王凱和江疏影領銜主演,是一部很精彩的古裝劇。最新劇情中官家為了補償張妼晗失去女兒的痛苦,便和曹皇后商議冊封她為貴妃。張妼晗被官家冊封為貴妃後並不領情,她一直怪曹皇后和張茂則逼死了賈婆婆,揚言要給賈婆婆報仇。
  • 清平樂:官家取消公主特權,徽柔被迫復婚回李家,結局卻令人唏噓
    《清平樂》是大家非常喜歡的一部電視劇,但隨著劇情的播出,觀眾的情緒越來越壓抑了,看到官家強迫女兒徽柔嫁給不喜歡的表叔李瑋,婚後生活過得很不如意,真是太令人心疼了。徽柔因為是公主,所以嫁給李家還是有話語權的,但奈何婆婆性子太烈,在得知徽柔和李瑋沒有圓房時,竟直接下藥讓兒子強佔,真是太沒素質了,但徽柔也不甘示弱,一直和婆婆對著幹,不僅如此,和懷吉也越走越近,讓人誤以為懷吉才是駙馬,這些事傳到官家的耳朵裡後,他非常生氣,但徽柔是自己的女兒,他還是當著大臣們的面偏袒她。
  • 清平樂:張貴妃連失三女後不能身孕,官家封許蘭苕為妃,帝妃離心
    《清平樂》張貴妃連失三女後不能身孕,官家封許蘭苕為妃,帝妃離心。《清平樂》是由張開宙執導,朱朱編劇,王凱、江疏影、任敏、楊玏、王楚然、劉鈞等主演的古裝劇。最新劇情中張貴妃生下了第二個孩子,這個孩子和大女兒一樣從娘胎出來就有哮喘病,所以在養育的時候格外小心。
  • 為何《清平樂》中宋仁宗被叫「官家」?盤點皇帝稱呼進化史
    電視劇《清平樂》正在熱播,劇中,宋仁宗被人稱呼為「官家」。這個稱呼對不對呢?答案是對,宋時確實可以稱呼皇帝為官家。那麼自秦始皇以來,中國歷史上對皇帝的稱呼究竟有哪些呢?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吧。縣官縣官是西漢時期對皇帝的尊稱,一說出自《夏官》:「王畿內縣即國都也。王者官天下,故曰縣官也。」即帝王所居之地稱為「縣」。普天之下之下莫非王土,縣由此又可以引申為國家。另有一說,出自《史記》「中國名曰赤縣神州。
  • 清平樂:張妼晗諷刺皇后裝聖女,官家可算是要爆發,說她簡直是個潑婦...
    電視劇《清平樂》正在熱播中,故事主線圍繞宋仁宗一生展開,宋仁宗趙禎在位41年宋朝燦爛的文化成藝術成就,在宋仁宗時期達到了巔峰,劇中很多歷史人物,歷史上也明確有此人,最終的臺詞場景
  • 《長安十二時辰》紅了「聖人」,《清平樂》火了「官家」!
    《長安十二時辰》紅了「聖人」,《清平樂》火了「官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才德全盡謂之聖人」。聖人是指知行完備、至善之人。但是在古代,聖人也是皇帝的尊稱。唐代文人杜甫有一篇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聖人筐篚恩,實願邦國活。」
  • 張妼晗讓苕蘭在官家面前唱歐陽修的詞,卻不知替人做了嫁衣!
    《清平樂》中歐陽修提出官家對張娘子恩澤過頻,有汙聖德之事,難避天譴。這可把張妼晗氣得齜牙咧嘴的,說歐陽修是個口賤心毒的卑鄙猥瑣鬼。為了孩子為了不讓官家受他呱噪,她都自請降位了他們還不放過,如果她的孩子有個好歹一定不會放過歐陽修。
  • 清平樂:徽柔公主並不愛梁懷吉,官家說她像皇后,就連遭遇也一樣
    原著中徽柔公主跟梁懷吉之間的交集從巫蠱事件開始,但劇版卻是在徽柔公主剛出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梁懷吉因為一句"元亨利貞"被任守忠關進了柴房裡,原本梁懷吉很有可能被趕出宮,像他這種被去了勢的小黃門如果被趕出宮的話,基本上也是一條絕路了,張茂則借著公主出生大赦天下的機會向曹皇后求情,這才保住了梁懷吉,可以說從一開始徽柔公主就是梁懷吉的救命恩人了,所以向來很守規矩的梁懷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