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秀大會是NBA每年的一大盛事,其中,最受人關注的絕對就是狀元榜眼探花等前幾的球員了。
能夠在首輪前幾位被選中的球員,絕對都是天賦異稟的。比如,勒布朗·詹姆斯,阿倫·艾佛森,沙奎爾·奧尼爾等傳奇就是其中的代表。
然而,這不代表,越後面被選中的球員就越差勁,在NBA歷史上就有不少上演逆襲好戲的二輪秀。 曾經公牛三連冠王朝的籃板王丹尼斯·羅德曼,就是一名二輪秀。如今的掘金當家核心,尼古拉·約基奇也是在第41順位才被選中。
不過要說NBA歷史上最偉大的二輪秀,那毫無疑問,必須是馬刺隊的馬努·吉諾比利。
吉諾比利是1999年選秀大會中在第57順位才被選中也就是說倒數第二位被選中的球員。
我們先來看看那一屆選秀大會有哪些球員?
狀元:埃爾頓·布蘭德。曾經兩次入選,全明星陣容,但縱觀其生涯只能說中規中矩。
榜眼:史蒂夫弗朗西斯。司職控衛的他,曾經入選過全明星三次,生涯最高峰的時候就是在火箭時期弗朗西斯曾經是姚明的大哥,但火箭為了得到當時的得分王麥迪而交易掉了弗朗西斯,隨後傷病纏身的他就這樣淡出球迷們的視線
探花:拜倫·戴維斯。曾經入選過兩次,全明星陣容生涯最巔峰的時候就是當年帶領勇士完成奇蹟般的黑八,淘汰了由諾維斯基領銜的獨行俠。
以上三人的成就與吉諾比利相比實在是差太遠了。
為什麼在1999年這樣的選秀小年,妖刀會在第57順位,即倒數第二籤才被馬刺選中呢?
1999年馬刺在石佛蒂姆·鄧肯以及海軍上將大衛·羅賓森的帶領下贏得了那年的總冠軍。
與此同時,那是妖刀去義大利聯賽的第一個賽季。他當時表現非常出色,帶領球隊從乙級聯賽升上了甲級。
也是那一年馬刺在選秀中選中了吉諾比利,但他並沒有急著來到NBA,他繼續在義大利呆了三年,並帶領球隊連續兩年贏下聯賽冠軍,還有歐洲聯賽冠軍,自己更當選了那屆賽事的FMVP。
此時此刻,妖刀已經開始打出屬於自己的名堂了,但在NBA眼裡這還不夠,一個非美籍的球員,是不可能在NBA賽場上生存的,當時很多人都是抱著這樣的心態去想。
直到2002年的世錦賽,吉諾比利率領的阿根廷在那屆賽事中,曾以87:80打敗不可一世的美國夢之隊。
那個時候妖刀的名號才算真正打響了,換言之,如果吉諾比利參加了2003年的選秀大會,那麼,馬刺恐怕不到這個便宜了。
那年過後,吉諾比利終於來到了馬刺並很快地站住了陣腳,他獨特的打法很快為他帶來了無數的粉絲,他的獨門絕歐洲步更是成為了許多球員模仿的招式。
在馬刺,吉諾比利和蒂姆·鄧肯以及託尼·帕克組成了GDP組合,就此馬刺開始了,長達20年的王朝,連續22年不曾缺席季後賽的紀錄,與GDP三人的貢獻脫不了關係。
縱觀吉諾比利的職業生涯,他贏得了最佳第六人,四座總冠軍,入選全明星,還得到球衣退役,這些成就甚至有些狀元都無法完成的。
所以說,吉諾比利絕對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二輪秀,沒有之一。
最後在要到球衣退役儀式當天他的好友,鄧肯,分享了一件趣事。
鄧肯說道:「當時我坐在家裡的電視前,打算看看我們會選中什麼樣的球員。我看到了他的名字吉諾比利,一個我從未聽說過的球員。」
那麼問題來了若重排1999年選秀大會,吉諾比利能否逆襲到狀元秀呢?你們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