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迦奧特曼》是誕生於90年代的「平成系奧特曼」劇集,由日本圓谷英二出品製作,時至今日,它依舊是奧特曼劇集中的經典之作,已然成為許多人的童年記憶。
1998年,憑著極其獨特的世界觀設定和完美的劇情,《迪迦·奧特曼》榮獲了日本SF星雲賞媒體部門獎,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唯一獲得此獎項的奧特曼作品。
和以往單純地以「奧特曼打怪獸」的劇情不同的是,《迪迦奧特曼》足夠接地氣;畫質的極大提升使得本劇極具觀賞性,而豐富的故事線也成為迪迦劇集的亮點之一。
但許多人一聽到「奧特曼」三個字,大多會覺得它是一部只是面向於孩童的低幼片,
特別是對於許多家長而言,在他們的眼中,奧特曼已經完全等同於了低幼片,忽視了其所具有的人文價值。
事實上,《迪迦奧特曼》不僅教會孩子們勇敢、善良與正義,劇中許多對於現代社會的隱射同樣值得每一個成年人思考。
這也是《迪迦奧特曼》為何能成為歷史最經典的奧特劇集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迪迦奧特曼》第十七集,儘管依舊緊緊圍繞奧特曼與怪獸鬥爭的主題,但這一集中卻隱射了現實中嚴峻的空巢老人問題。
故事開始於一系列的失蹤事件。
勝利隊發現,接連發生的幾起失蹤事件有著許多共同點,
失蹤時間都在晚上、大都是強壯的青年人,
直到僥倖逃脫的一對情侶給勝利隊來電話,真相才漸漸明了。
原來,斯坦德爾星人來到地球,試圖抓捕人類並加以洗腦,進而控制人類成為斯坦德爾星人的戰士。
斯坦德爾星人分為兩派,一派是白天的斯坦德爾星人,一派是夜晚的阿伯巴斯人,後者妄圖取代前者,於是來到地球尋找可以在白天進行戰鬥的人類,以代替自己與白天的斯坦德爾星人戰鬥。
為了阻止阿伯巴斯星人,斯坦德爾星人中的雷德爾也來到地球,也想擄走一些地球人以和阿伯巴斯人戰鬥。
此時的雷德爾由於之前與阿伯巴斯星人戰鬥而受傷,流落在一個老奶奶的家裡。
老奶奶是一位空巢老人,劇中並沒有交代她的子女在哪,而丈夫也早已離她而去,孤獨的老奶奶獨自生活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老奶奶並沒有將雷德爾視為怪物,反而認為他是一個穿著皮套的年輕小夥子。
難得有客人到來,儘管是不知道從哪撿來的,但老奶奶沒有任何防備地給予救助。
雷德爾的陪伴給老奶奶的生活帶來了一絲活氣,也令老奶奶對雷德爾產生了依賴,而老奶奶對雷德爾的精心照顧也令雷德爾原先抓捕地球人的想法。
老奶奶又開始了獨居生活,她常常在熱鬧的公園裡獨自一人餵鴿子,在擁堵的超市獨自購物,
從這點看出,老奶奶的世界與外界嚴重割裂,沒人陪伴的她常常回憶過去,以獲得心靈的慰藉。
一天,老奶奶在江邊發呆,似乎在想念前天的雷德爾,旁邊的一對情侶一位老奶奶要跳江自殺,慫恿老奶奶跳下去。
老奶奶和他們起了爭執,好在雷德爾趕到,教訓了這對情侶。
而此時的勝利隊也找到了雷德爾,看到雷德爾身上背著老奶奶,還以為是雷德爾將老奶奶綁架了。
老奶奶毫不顧忌地護住雷德爾,不希望雷德爾受到傷害,好在雷德爾說明了來到地球的原因,以及斯坦德爾星的事情,這才令勝利隊收槍。
在雷德爾和勝利隊的合作下,成功打敗了阿伯巴斯人,粉碎了他們的陰謀。
《迪迦奧特曼》幾乎每一集都有一個主題,正義和邪惡的鬥爭是《迪迦奧特曼》的整體主旨,而每一集對於現實社會的人文關懷同樣是不可忽視的焦點。
本集中,聚焦的便是當今社會日益嚴峻的空巢老人問題,儘管反映的是日本社會,但對於我國又何嘗不是一種警醒?
據估計,到2050年,我國80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將達到1.08億,臨終無子女的老年人將達到7900萬左右,失能老年人將達到1億左右,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佔54%以上。
精神上的空虛對於老年人的傷害遠比身體上病痛更加嚴重,疾病可以被治癒,但精神上的空虛卻需要人為地幹預。
關愛空巢老人需要的不僅僅是社會所要承擔的責任,更是政府需要慎重考慮的事情。
在生命的最後火光裡,沒人能夠忍受悄無聲息地死去而沒能留下半點痕跡,而那些游離於社會邊緣的空巢老人值得我們拋去一絲愛的光明。
蠟炬成灰淚始幹,如何喚起公眾對空巢老人的關愛,正是《迪迦奧特曼》這一集所引人思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