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切爾說:喜歡聽到關於我的負面言論,這是我前進動力。
負面言論並非虛假言論,工資低、福利差、加班多、漲薪慢是不是事實?從HR得出的結論看,雖然無法和行業中的好企業相比,但也不會特別差,其實也在變相承認這位員工的負面言論並非空穴來風。
不要視員工的負面言論為洪水猛獸,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員工有負面言論很正常。員工口頭說出來,總比在網上宣洩影響好吧。就像崑山世碩的扔員工證件事件,現實中並未出現負面言論,卻在網上突然點燃了眾怒。
堵不如疏,負面情緒總要找到一個宣洩口。如果沒有入口讓企業知道,不解決的話會造成更大的影響的。
我不想將負面言論上升到價值觀差異的高度,工資低、福利差、加班多、漲薪慢,只是壓榨員工剩餘價值的一種手段,大部分人已經麻木,習以為常,只有這名員工意識覺醒,他當然需要得到認同和共鳴,有錯嗎?
難怪有人說HR不是幹人事的。出現負面言論,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如何解決問題,而是如何辭退這名員工。你以為辭退這名員工,就不會有第二個人質疑工資低、福利差、加班多、漲薪慢了?
當然,這個HR最難能可貴的,是數據分析,以及對員工為什麼傳播負面言論追根溯源。但說實話,發現問題卻不能解決問題,結果等於零。
結合HR的調查,我們發現企業有以下問題:工資低、福利差、加班多、漲薪慢;非按能力付薪;未實行密薪制……
該如何解決?如果我們只是想解決負面言論,很簡單,快刀斬亂麻,我不敢你能力是否達標,也不考慮抱怨能不能成為合同解除的理由,一句話,幹就對了,即使支付補償金,也一定要殺雞駭猴。
如果企業實行密薪制,隨意透漏與薪酬相關的信息,可是被列為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的,辭退還是問題嗎?身邊很多企業實行密薪制,一個大集團為了薪酬保密,一直是人資總監核算工資,就是為了起到保密的作用,也曾因為員工質疑工資和某某人有差距而直接辭退的。沒辦法,我們就這種國情,不患多寡而患不均,薪酬保密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我們要解決未按能力付薪,其實辦法非常多,基於能力的薪酬體系在網際網路公司或扁平型組織中較為常見,但不一定能在這個公司實施下去。不要因此而質疑推行者的能力,我們更應該反思企業的文化是否出現問題。
如果我們要解決的是工資低、福利差、加班多、漲薪慢,不亞於對企業付薪理念顛覆性的改革。付薪理念,指的是公司依據什麼向員工支付薪酬。當前主流的是「3P1M付薪理念」,即公司依據崗位價值、個人能力、工作業績、市場行情等4個因素向員工支付薪酬。改革必然損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我們很可能成為炮灰。
如果不改變工資低、福利差、加班多、漲薪慢的現狀,如何讓員工的負面言論銷聲匿跡?作為HR,我們必須承認,出現一個「典型」,要好好的研究,好好的解決,防止「隱形問題」擴大,才是我們能做的事。
事實上,我們的觀念正面臨環境變化的挑戰。尤其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與成熟,發布消息的門檻很低,信息傳播很可能在短時間內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像前段時間的椰樹集團招聘,近期的扔身份證時間……
如果企業本身沒有致命缺陷,的確是員工的言論太負面,我們有必要針對性地做一些法律普及,因為無知者無畏,讓員工了解「言論自由」並非無任何束縛與限制。如果因此造成企業損失,不僅丟飯碗,還有可能需賠償損失,甚至是刑事責任。
最中庸的辦法就是開民主生活會,但顯然沒有人在會上暢所欲言,基本都是無關痛癢的問題,來做批評和自我批評。因為員工知道,工資低、福利差、加班多、漲薪慢,在民主生活會上不可能得到解決,他也壓根沒想過去解決。
和上面的密薪制類似,我們也可以將企業文化與負面信息聯繫起來,寫到公司制度裡,成為員工不能觸碰的高壓線。
這種負面信息傳播,幾乎都是同等級傳播,如員工與員工之間。我們是不是可以換一種思維,如果對這個員工進行職務上的提升,把他與員工拉開距離,壓縮他的傳播渠道和空間,再控制這類負面言論就相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