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按鍵精靈中文教程」關注公眾號
按鍵精靈是模擬手動操作的工具,對於重複性的操作都可以用它來代替,包括電腦端和手機端。
通常我們會把按鍵精靈做出來的「軟體」稱之為腳本,
比如遊戲腳本,app腳本等等。
最近這幾年移動端使用率要大於電腦端,所以按鍵精靈手機助手也變得熱門起來。
很多手機遊戲腳本、引流腳本、刷視頻腳本大量出現,
伴隨著需求,也有很多人開始學習這方面的內容
學習按鍵精靈手機助手的入門方法:
1 時刻記著按鍵精靈是為了代替人來操作,本質上就是把人的操作轉化成代碼
2 人在玩手機的時候有哪些常見操作:
點擊屏幕,滑動屏幕,輸入文字
對應的代碼是:
點擊----tap
滑動----swipe
輸入文字----inputtext
3 人在操作手機的時候的觀察過程和思考過程
觀察過程其實就是用眼睛看:
比如我們要點擊按鈕,就要先用眼睛看到按鈕在什麼位置。
對於代碼來說,「看到」按鈕的方式就是找圖命令、找色命令這些
思考過程就比較複雜了:
①先幹什麼後幹什麼,也就是先後順序
在編寫腳本的時候,代碼是從上往下逐行執行的,先執行的代碼要寫在上一行,後執行的代碼要寫在下一行,順序不能錯。
②屏幕上有還是沒有?
一個內容在屏幕上有沒有,我們是通過找圖、找色相關的命令去查看,但是這些命令只是查看,到底有還是沒有,是需要做判斷的。
也就是if判斷,選好判斷的依據是需要新手朋友多去琢磨的。
③邏輯的「樹形」結構
還是以按鈕為例,如果屏幕上出現按鈕我們點擊,如果沒出現就等著,看下圖
這種就是樹形,也就是一個節點分成兩個分支(或者更多)。
這幾行代碼就是「樹形」的邏輯,學習的時候一定要知道樹形的分支還可以無限再分支的。
④重複幹一件事
我們做腳本的目的是啥?是不是就是幫我們完成重複枯燥的操作。
能夠實現重複的命令代碼有 for循環、do循環、while循環,goto和rem命令
我們在用循環的時候,一定要首尾能連上。
開始第一個畫面一定是循環一次以後的結束畫面,這樣才能保證循環第二次開始時順利銜接上。
4 會自己找錯誤
沒有誰敢說寫代碼一定不會出錯,對於代碼報錯或者代碼沒有實現自己想要效果的情況,我們該怎麼處理?
最最最常見的方式就是用traceprint命令調試輸出!
幾乎所有的程式語言都會用類似的命令找錯。
它能幫你幹啥?①哪裡出錯 ②出的什麼錯 ③代碼運行中變量的內容是啥 ④某行代碼有沒有執行
對於初學者來說找一套教程(公眾號「按鍵精靈中文教程」回復教程)學習一下基礎命令,學的時候參照我說的學習重點,相信很快就能入門了。
最後還是一句老話,想學好就是多學多練多思考。
這是郭立員的公眾號小號,如果你還沒有關注,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這個公眾號主要是問答文章,更新平時大家問我的一些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如果需要基礎教程,可以在公眾號首頁回復「教程」獲取下載連結。
微信:xiaomu86119
QQ:453485278
按鍵精靈交流群10群:66137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