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馬夢飛 陳怡然 攝影 魏唯 歐陽晨雨
12月3日,位於成都二環路西一段附近的譚滋魚火鍋店裡,店員正在將一個個相框釘到牆上,相片都是譚長安和明星的合影,有周潤發、郭富城......
譚長安是這家店的舉旗人,但他已經不是老闆。從譚魚頭到譚滋魚,從老闆到顧問,這些年來,隨著譚長安一手締造的譚魚頭帝國從平凡到輝煌再到落幕,他也經歷了一次精彩的反轉人生。
走過很多人一生都不會經歷的高峰和低谷之後,在經了多年的沉寂之後又高調復出,譚長安甚至連曾經締造無數輝煌的「譚魚頭」招牌都一併捨棄了。他說:「我永遠都不後悔,該你的就是你的,不該你的跟你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01
遠走六年後譚長安「重出江湖」
自認三大原因致譚魚頭落幕
2020年8月中旬,成都最後一家譚魚頭火鍋關閉,承載了整整一代人味覺記憶、創下無數商業傳奇的譚魚頭招牌就此封存。此時距離創始人譚長安以20億財富殺進福布斯富豪榜,相隔整整十三年。十三年間從頂峰到低谷,譚魚頭的每一次起落都備受關注,譚長安的商業故事演繹出了無數版本:債務危機、IPO對賭失敗、賭博敗家……惟有身處風暴眼中心的譚長安本人始終沉寂。
曾經的譚魚頭已經開始準備自己IPO。
譚長安講述了那段過往,「在12年或13年的時候,香港的一個風投,當時說給我們投2000萬美金,一次性投入,他投了500萬美金後,我們溝通了下,覺得一下用不了這麼多,堆在帳上也是浪費,剩下的1500萬美金就沒投過來。」
譚長安
之後,因為對方一直沒有投剩下的1500萬美元,譚長安迫不得已自己填上了這個窟窿,因此導致譚魚頭後續資金鍊出現了問題。「不該輕易相信別人。」譚長安感慨道。
回到現在,在最後一家店關閉僅僅三個月後,譚長安不再沉寂,甚至是以一種較為高調的姿態回歸。 「我是譚長安,當年中國火鍋的領頭人,潮起潮落,千金散去,但我依然壯志豪情。」11月24日,譚長安在抖音上發了第一條視頻。隨後,他開始接受媒體採訪發聲,並不諱言過去。就在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他還告訴記者,有七八家媒體都在等著採訪他。
這些年為何從公眾面前銷聲匿跡?譚長安說,主要是在香港處理之前公司遺留下的問題,同時也在對過去反思。「這個商業帝國的落幕,讓我都意想不到。」對於譚魚頭的結局,譚長安自己總結了3個原因。
第一,他出身於部隊,有著認定目標、勇往直前、絕不回頭的性格,因此他決定要上市後,便始終朝著這個目標前進,雖然中間出了不少意外。
第二,是譚魚頭從創始到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其實一直就是在問題中發展,埋下了不少隱患。
第三,譚長安歸咎於自己。「我要檢討自己,沒有準備應付突發情況的『備胎』,這點我很敬佩華為,應該向華為學習。」
沉寂多年後的高調回歸又是為什麼?
譚長安說,是因為去年幾個戰友的後輩想出來創業,戰友們怕孩子們搞不好,就請他出來「舉旗子」幫一把,再加上過去的一些合作夥伴和老員工也一直有想法,於是才決定「重出江湖」,「做這個我不為錢。如果能做出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那就讓我很開心。」
02
「譚魚頭」品牌歸屬未定
「最後一家店」分文未取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譚魚頭的生意做到了盡頭,但譚魚頭的品牌其實仍然十分具有號召力,可譚長安這次回歸卻並沒有使用「譚魚頭」這塊招牌,而是打出了新品牌「譚滋魚」。
「這個我就要多說幾句了。」談到這個話題,譚長安有些忍不住了,「2013年因為我要去香港,所以這個店就託管給我們的房東。」原計劃是譚長安回來以後,房東應該無條件地還給他,可或許是出於別的利益關係考慮,他們不肯還給我了,「品牌做得好不好,房東並不關心,他只要能收到房租就行。」
反覆溝通了幾次之後,譚長安絕望了,決定乾脆全部都不要了,所以那個店所有的資產他一分錢都沒要。
至此,譚魚頭火鍋全部退出歷史舞臺。
現在,「譚魚頭」品牌還屬於譚魚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由於公司的經濟糾紛尚未解決完畢,所以「譚魚頭」最終的歸屬就連譚長安本人也不能確定。不過,停頓了一會兒之後,譚長安又不在意地擺擺手說;「這個不重要了,只要我譚長安在,譚魚頭就在。」如今略顯「佛系」的譚長安也沒有再打出「譚魚頭」的想法。
但說起這些時,譚長安的眼白微微泛紅,在微黃的燈光下,眼睛閃爍著光亮。
從「譚魚頭」到「譚滋魚」,變化的不僅僅是品牌。講情義的老闆,曾經是過去譚長安身上最為顯著的標籤。不過再次出現在公眾面前之後,他的想法已經發生了變化。「過去我總認為將心比心,我對別人好,別人總要對我好。但結果往往不是這樣,特別是在資本市場上,那是個『吃人』的地方!」經歷過大起大落,譚長安如此感慨曾經他將「情」看的比「理」更重,因此「吃了不少的虧」。
譚魚頭走向下坡路也有此原因,在譚長安的講述中,曾經他就是因為信任別人,從而導致資金鍊斷裂,龐大帝國因此出現蟻穴。
那麼如果今天再遇到「情」與「理」的衝突你怎麼選?「我選理!」沉默片刻,譚長安說。曾經一心想上市的譚長安如今也說出了「上市沒有那麼好」的話。
03
從老闆到顧問
依然是「一個喜歡鬧騰的人」
心境的變化或許也與譚長安身份的變化相關。以今年為界限,譚長安的人生有兩個重要身份,前半段是譚魚頭的老闆,忙碌且辛苦;後半段暫且是譚滋魚的顧問,愜意而隨性。
譚長安是一個非常細緻的人,曾經管理譚魚頭時,他甚至連廚房水龍頭滴水都要管,也正是這種精細化的管理讓譚魚頭不斷邁向高峰。但進入新的身份後,譚長安開始「放縱」了,「在這我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我又不要工資。」
是的,雖然譚滋魚火鍋同樣打著「譚」字旗,創始人團隊也是靠譚長安舉旗,但譚長安卻只幹著顧問的活,「我只抓味道,發展、招人、決策我都不管。」
但對這家新店,譚長安顯然是有很深的感情。大堂裡有一整面牆都是是譚魚頭曾經各個分店的照片,還有他和各路明星的合影。採訪時他又特地擺了擺位置,一定要確保「譚」字招牌能夠和他一起出鏡。
繼承了譚魚頭血統的譚滋魚能夠在當今餐飲旋渦中拼殺出來,這是譚長安堅信的,「現在餐飲很多都走網紅流量路線,但我認為餐飲的味道、服務、品質仍然是最重要的。」譚長安是有底氣說這樣的話的。
他講了一個印象深刻的小插曲。曾經譚長安接待過一家臺灣食客,這家人是譚魚頭的「鐵粉」,曾多次乘飛機到北京再轉到成都,就為了吃一口譚魚頭,甚至還要打包一份鍋底回去繼續吃。這是譚長安和譚魚頭的高光時刻。
最忙時,譚長安一天要趕四個地方去給譚魚頭新店剪彩。至於物質和金錢,更是從不匱乏。「每天一覺醒來帳上就多幾百萬,十幾年前買的衣服到現在都還穿不完,當然也是因為發福穿不下了。」譚長安半開玩笑著說道。
但現在,譚長安的生活清閒了不少,對物質的欲望也降到了最低。他最新的樂趣是玩抖音,抖音帳號的每一期出什麼內容都是譚長安親自包攬,在抖音裡他毫不避諱地講起自己大起大落的過往,並以這段經歷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故事,「我有這麼多經歷,分享給大家,可以助他們一臂之力嘛。」譚長安說。畢竟,他給自己的終極定義是「一個喜歡鬧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