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檢測再獲早期巨額融資!高營收背後系運維成本增加,行業...

2020-12-22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任飛 每經編輯:肖芮冬

隨著專業檢測機構內生需求的不斷加大,融資需求逐漸從早期就開始吸納巨額資金,繼年初嘉檢醫學完成B輪1.1億元融資後,環保檢測領域康達檢測昨日(3月24日)完成A輪7000萬元融資。從企業早期發展的融資規模來看,類似融資數額在其他行業中並不多見。

有分析指出,由於檢測行業地域分散,本地化特徵明顯,檢測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資產擴張成為其主要的資金需求內因。而整個行業目前也在加速整合,外延併購的趨勢或加速行業「大魚吃小魚」情形不斷上演。

檢測企業高營收的背後

近日,國內公共服務性質第三方檢測機構「康達檢測」完成7000萬元A輪融資,國發創投,毅達資本,弘德投資紛紛站臺。外界對相關企業融資背後的實際需求尤為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康達檢測成立於2006年,主營業務有環境檢測、土壤與地下水檢測、環境損害司法鑑定、固廢檢測與危險廢物鑑別檢測、二噁英檢測、職業衛生檢測與評價等服務。

有分析認為,檢測機構的規模與營收增長率呈現正相關性。東吳證券表示,檢測行業規模效應顯著,機構規模越大,其生產能力和競爭能力越強,因此年收入增幅也會越高。據統計,2018年,國內營收1000萬元以上的檢測機構數量為5051家、僅佔全行業的12.8%,但營業收入合計2148.8億元、營收佔比達到76.5%。

然而,在企業規模增長的背後,依然是內生增長要素的必要積累。換句話說,企業要想實現規模的擴張,就需要在固定資產支出、在建工程投入等方面花重金打造。從國內外檢測企業發展歷程看,企業早期往往需要通過新設實驗室、併購優質標的的方式擴大規模、完善產品線、擴張服務網絡、構建公司品牌和公信力的先發優勢。

不過如此一來,企業的運維成本也隨即增加。以康達檢測為例,該公司2018年披露中報時統計,營業收入可達5313.13萬元,同比增加2660.73萬元,增長幅度超過100%。取得這樣的營收業績是因為,該公司擴大了生產經營規模,子公司業務量才有所增加。而與此同時,企業營業成本推高到了3071.07萬元,同比增加了110.11%,超過營收增速。彼時,該公司坦言,主要原因是隨著營業收入的增長,營業成本隨之增長,公司處於發展上升階段,前期投入較多,因此本期主營成本較上期大幅增加。此外,包括銷售費用和其他管理費用的支出,康達檢測的企業毛利水平進一步被收縮至42.20%,低於同期水平,也與檢測行業頭部企業相形見絀。

對於上述情形,業內常抱以寬容的態度,特別是對企業資金需求量大這件事,投資人往往從長計議。

東吳證券分析稱,由於目前檢測行業呈現碎片化經營態勢,地域性特徵明顯,導致檢測機構的功能定位單一,因此企業需要擴大專項檢測服務的廣度來提高市場佔有率,才能進一步鞏固行業地位。所以在布局階段,實驗室投入、設備更新等重資產投入量巨大。

僅以國內第三方檢測龍頭華測檢測為例,截至2019年底,上市以來通過資本市場累計融資達33.1億元,其中IPO融資5.4億元、定增11.04億元、間接融資16.6億元,實驗室數量也從2009年上市初的30個增長到2018年的133個。

可見,隨著國內檢測行業從單一政府檢測向第三方檢測機構下沉,本土第三方監測機構搶灘市場的節奏明顯加快。企業擴張以獲得更高營收的同時,也在消耗巨量的產業資本投入,競爭日益激烈。

行業"大魚吃小魚"現象明顯

儘管規模效應下的企業營收在飛速增長,但另一方面,相關機構種類、數量龐雜也在促使行業自上而下進行整合,「大魚吃小魚」的現象明顯。

據東吳證券統計,在當下的國家檢驗檢測服務業中,規模以上(年收入1000萬元以上)檢驗檢測機構數量達到5051家。需要指出的是,規模以上檢驗檢測機構數量僅佔全行業的12.8%,全行業機構或數以萬計。

從優化管理,帶動檢測效率與服務質量的角度來看,無論是縱向的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併,亦或是橫向的市場資源整合。多層次檢測服務輸出的生產資料都在被產業資本和檢測機構管理者覬覦。

據統計,對標SGS、BV、Eurofins和Intertek四大國際檢測龍頭的擴張勢頭,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均已超過60%;而國內檢測企業華測檢測、廣電計量、國檢集團、安車檢測的資產負債均值僅為37.3%。不難發現,國內檢測企業的融資力度與行業整合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需要指出的是,僅以目前國內機構的體量與效率來說,最新一期的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華測檢測、廣電計量、國檢集團、安車檢測的營收規模分別26.8億元、12.3億元、9.4億元、5.3億元;而國際檢測龍頭SGS、BV、Intertek的營收規模分別為464.9億元、378.0億元、259.1億元人民幣。

可見,國內檢測企業提升空間廣、增速快,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華測檢測在過去8年時間內共計併購90家陌生領域公司,成為中國領先的第三方檢測機構;蘇州蘇試試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斥資2.8億元收購宜特(上海)檢測技術有限公司100%股權;金域醫學董事長梁耀銘也曾公開表示,公司將可能通過設立孵化器、成立產業基金、海外投資併購等方式,向醫療服務產業鏈上下遊延伸,完成綜合醫學服務提供商的初步探索。

此外,據東吳證券統計,2013年~2018年間,國際主要檢測企業共完成併購397起。通過併購快速切入新地域與新業務,已成為檢測行業的發展趨勢。

而隨之而來的是潛在的股權投資紅利。此前金域醫學在上交所上市,就為安超投資帶來60.56倍的帳面回報率,成為2017年股權投資界最高的帳面回報案例之一。未來,隨著國內檢測行業的加速整合,資金充裕且資產負債率可控的龍頭企業或將在擴充產品線、切入新市場的過程中,給子行業檢測機構的股權投資帶來機遇。

截至2018年底,國內檢測龍頭企業中,華測檢測、廣電計量的投資性現金流支出均已超過4億人民幣;而子行業檢測機構也在積極謀求上市或尋找其他發展機遇,比如2018年底康達檢測為配合公司經營發展和戰略需要轉讓系統掛牌,現已從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中退出。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第三方檢測加速擴張|國資|械企|擴張|醫療|非公開|醫學檢驗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發行系迪瑞醫療自2014年9月發行上市以來首次啟動再融資。➩ 2018年12月28日,迪安診斷正式發布了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在當時用了將近1年半,公司上市後首次的市場化股權再融資成功完成。
  • 【國金研究】萬國數據公司深度:第三方IDC龍頭,資源與運營驅動未來...
    運營能力、項目管理、成本控制是拉開IDC廠商競爭的關鍵,公司能源使用效率處於行業領先地位,自建IDC的平均PUE在1.25-1.4,顯著優於全國平均水平(1.7);在運維管理和穩定運行方面獲得最多權威認證,保持行業領先。公司著重發展批髮型業務,客戶主要為阿里、騰訊等雲服務巨頭,穩定的客戶資源、持續提升的籤約率與上架率保障未來收入增長與現金流穩定。
  • 在線少兒英語行業「逆勢吸金」的背後
    儘管這一成績無法與過去4年「45家機構融資超120億元」的盛況相提並論,但在經歷風口消亡、外敵環伺以及疫情衝擊等事件的輪番考驗後,在線少兒英語賽道依然能吸引一批知名創投加碼下注,背後的原因耐人尋味。一種說法是,K12等熱門賽道的頭部玩家紛紛獲得巨額融資,無形中抬高了投資門檻,一些投資人被迫轉投在線少兒英語賽道。
  • 多保魚早期無證展業終被罰,195萬元罰單給第三方網絡平臺敲響警鐘
    巨額罰單又來了! 01 非法從事保險中介業務,保險購買決策平臺多保魚主體公司領巨額罰單 據了解,凡聲科技正是保險購買決策平臺「多保魚」的主體公司,旗下品牌多保魚成立於2017年6月,其創始人兼CEO章垚鵬曾為泛城科技早期核心成員。
  • 廣電計量-處於拐點前夜的第三方檢測業潛力股
    第三方檢測與企業和個人密切相關檢測行業是與企業和個人息息相關的一個行業。很多企業為了證明自己達到某種標準,需要將自己的產品送到專門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讓其出具相關報告。第三方檢測行業是優異賽道第三方檢測是toB、toG的生意,但是卻有具備不少消費品行業屬性即toC的特徵。
  • ...環比下降約25%,國內健身應用Keep獲8000萬美元E輪融資|鈦媒體...
    >5 行業政策上周回顧 新消費行業周報:第20周總融資額約106億人民幣,環比下降約30%,國內樂禾食品獲4億C輪融資|鈦媒體Pro周報尋求項目曝光、採訪可發BP資料到:tmtpro@tmtpost.com重·點·導·讀1.本周「新消費」領域全球共收錄
  • 東興鋼結構需要檢測第三方檢測單位
    東興鋼結構需要檢測第三方檢測單位,中鋼鋼結構檢測介紹:檢測領域:鋼結構檢測檢測產品:承壓設備、壓力容器、工程機械焊接件、高速公路交通工程鋼構件、鋼結構焊接工藝評定等。
  • 創投日報|「斯坦德機器人」獲1億元B輪融資,「圖格醫療」獲5000...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新工業融資披露:36氪首發 | 「斯坦德機器人」獲1億元B輪融資,引領工業柔性物流多行業落地上述兩輪融資也均為首次對外披露……(查看更多請點這裡)企業服務融資披露:36氪首發 | 為傳統企業提供一站式IT綜合運維系統,「智象科技」獲千萬元A輪融資36氪獲悉,一站式IT綜合運維產品供應商深圳市智象科技有限公司
  • 第三方醫學檢驗未來或迎行業整合期
    這其中又以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最具代表性。 作為醫學診斷市場專業化分工的產物,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在社會辦醫、醫保控費等政策的推動下,進入快速成長期,行業蛻變趨勢已十分明顯,連鎖化和集團化經營成為大勢所趨。尤其是在本輪新冠疫情期間,在前所未有的防控形勢下,第三方檢測機構作為生力軍浮出水面,有力支持了疫情防控,在後疫情時代或將迎來更大發展。
  • TransfrVR獲1200萬美元融資,旨在進軍下崗再就業培訓行業
    TransfrVR獲1200萬美元融資,旨在進軍下崗再就業培訓行業疫情期間,冠狀病毒導致全國數百萬工人流離失所。為了復甦經濟,企業必須以一種謹慎可持續的方式,集中精力對員工進行重新培訓。然而,企業的培訓和招聘成本可能高達數十萬美元,在經濟動蕩時期,這種巨額投資很難持續。對於Transfr的創始人巴拉尼拉賈庫瑪(Bharani Rajakumar)來說,失業工人的困境是虛擬實境技術的完美案例。Transfr利用虛擬實境創建製造工廠、車間或倉庫,進行模擬培訓。該平臺的為入門級員工提供了一種安全有效地學習一門手藝的途徑。
  • 公共服務性質第三方檢測機構「康達檢測」完成7000萬元A輪融資
    )北京】3月25日報導獵雲網近日獲悉,公共服務性質第三方檢測機構「康達檢測」宣布完成7000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由國發創投、江蘇毅達、廣東弘德共同投資。康達檢測專注於環境、健康和安全領域,康達檢測提供環境檢測、土壤與地下水檢測、環境損害司法鑑定、固廢檢測與危險廢物鑑別檢測、二噁英檢測、職業衛生檢測與評價等服務,在西北、華中、華東等地擁有五家控股子公司。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公司已經發展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環境檢測機構之一。
  • 第三方檢測SW-LIMS微服務架構部署
    第三方檢測SW-LIMS微服務架構部署 隨著人們的消費意識和權利意識逐漸增強,第三方檢測行業得以迅速發展,其市場競爭也越發激烈。第三方檢測機構實驗室檢測系統化、標準化、精細化、專業化已成為在行業內立足與發展的有效競爭力。而科學充分運用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LIMS)提升內部工作效率和檢測規範性是保證服務與質量的必然方式。
  • 重點企業融資成本低於1.6%,餐飲住宿等行業獲稅費幫扶
    比如,口罩、防護服等重點物資生產企業,在原本獲得貼息貸款的基礎上,這次明確其融資成本要降至1.6%以下;根據社會捐贈物資的實際,政策明確企業或個人向醫院直接捐贈的,可獲全額稅前扣除;除了保障重點物資供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比如住宿、餐飲、旅遊、快遞、交通等,將獲得稅收優惠,幫扶相關企業度過困難期。
  • 毅達資本領投康達檢測7000萬元 A輪融資
    近日,第三方檢測機構——江蘇康達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康達檢測」)完成7000萬元A輪融資,毅達資本領投,國發創投、廣東弘德跟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新環境實驗室建設以及重點區域布局、全國性品牌的打造。
  • 尋找工業網際網路獨角獸:年收入增速普遍超2倍,營收過億玩家已顯現
    水面之上,從去年12月至今,已有十幾家公司公布新一輪融資,而在水下多家公司也已完成新一輪融資。 在創投圈,有人認為工業網際網路是萬億藍海市場,有人講這個市場只有不到50億規模;有人預測這裡能成長出下一個GE,有人擔心數億營收是行業天花板;有人分析業務難標準化、產品化是行業常態,有人堅持得大客戶者得天下。
  • 第三方支付行業發展已到下半場,產業服務商成為升級方向
    編輯導讀: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這些常見的支付方式都屬於第三方支付,而在網際網路發展的下半場,第三方支付會走向何方呢?本文以第三方支付未來發展變遷方向洞察為重點,分析內容主要包括了第三方支付行業發展變遷盤點和第三方支付行業變遷方向預判。
  • 試管嬰兒基因檢測是門好生意嗎?滲透率低、缺錢、難盈利三座大山...
    來源:貓財經在錦欣生殖(1951.HK)的招股書中提到,2017年時我國大約有4770萬對不孕症夫妻,預計2023年將增加至5620萬對,時隔一年後,輔助生殖的上遊檢測試劑生產商貝康醫療也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
  • 「怪獸充電」獲軟銀5億元投資,行業競爭加劇融資放緩
    12月24日,共享充電寶品牌怪獸充電宣布正式完成5億元C輪融資,這已是其在兩年多內的第5輪融資。然而與2017年的融資熱潮相比,整個行業融資放緩。 這種情況與2017年的融資熱潮形成鮮明對比。天眼查數據顯示,在2017年,街電7個月內獲得4輪融資,小電3個月內獲得3輪融資,怪獸8個月內獲得3輪融資。 多位業內分析人士表示,怪獸充電的快速擴張,是共享充電寶行業的一個縮影。在共享雨傘、共享籃球等眾多玩法被淘汰後,共享充電寶卻活了下來,並且頭部玩家「三電一獸」已實現盈利。
  • 第三方檢測的新「玩法」 這家香港公司想用小魚為用戶打消顧慮
    一家名為「水中銀」的香港生物科技公司,希望藉助近年的消費升級浪潮,來搶佔第三方檢測市場。水中銀於2010年成立。發展初期,它們得到了來自香港政府的場地以及部分資金支持,並於2011年3月在香港科學園設立科研基地。公司創始人兼CEO杜偉梁表示,截至2018年3月,它們已經完成了B+輪融資,現有的投資方包括香港南豐集團、英諾資本、香港城市大學投資基金等等。
  • 物業公司獲紅杉、騰訊$2.44億戰略投資;達觀數據獲¥2.7億融資 |...
    公司自主研發的3D機器視覺模組採用雷射/DLP白光編碼光柵結構光+雙工業相機方案,還原物體三維信息,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領域(3D人臉識別、醫美整形等)、工業領域(3D無序抓取、拆垛碼垛、上下料、3D檢測等)和安防領域(公安刑偵、公安交通等),具有精度高、速度快、成本低的優勢。近日獲同創偉業千萬級融資,本輪融資由同創偉業領投,石湖基金跟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