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教足球的日本教練樂山孝志:能做而不全力做是罪過

2021-01-20 澎湃新聞

前深圳紅鑽隊球員周文評價隊友樂山孝志時,脫口而出兩個字——職業。說完又添三個字——特別地職業。

為保護心肺功能,樂山不抽菸不喝酒;一踏入足球訓練場的白線,立刻變嚴肅臉;賽前一定早睡,賽後要在筆記本上總結……

樂山孝志是首位在中國頂級職業聯賽效力的日本球員,效力三年退役後,留在深圳做青少年足球學校——樂山足球塾。

他說比起教孩子們怎麼踢球,他更希望通過足球教會孩子們做人的道理。

「踢球要用哪裡?」

5月末的深圳,太陽已經對著球場開啟烘烤模式。

熱身,技術訓練,打對抗賽。訓練節奏很快,教練在一旁,「GO GO GO」「拉開拉開」「好球」「漂亮」,聲嘶力竭。

喝水時間被嚴格控制在20秒,陪練的家長們趕緊遞上水,孩子們跑過來,抓起瓶子大口灌,有的索性把水從頭澆下。

訓練接近尾聲,樂山孝志帶著隊員做拉伸運動。

比賽結束後拉伸。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於亞妮 圖

孩子們大汗淋漓,趴下做平板撐。胳膊肘剛碰到草坪,就嗷嗷叫喚,「紅燒人肉啊」「是清蒸」,樂山穿梭其中指導,「屁股太高了!」

拉伸做完,孩子們聚到教練周圍集合,樂山彎腰和他們回顧這一天的訓練要點,問他們「踢球要用哪裡?」

他用手指著頭,孩子們早已習慣———「腦袋」。

比賽結束後樂山給幾名隊員點評。

立正,隊員教練互相鞠躬大喊,「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謝謝)」,彼此擊掌,解散回家。

家長比孩子來勁。有的拿手機在場邊全程錄像,回家做技術指導;有的穿著球衣在大太陽下做蜷腹拉伸。有人送孩子來強身健體,有人希望孩子踢進職業球隊。

張駿為了給兒子張皓然找個好教練,最初每天開車一個多小時到蛇口,觀察樂山怎麼給孩子上課。

觀察了二十多天,他沒看到一堂重複的課,認定這是個好教練。

下課前做放鬆運動,

張駿注意到,對於初級班,樂山不會把球員的位置規劃好,孩子喜歡踢前鋒,就去踢前鋒,如果所有孩子都想進攻,就全體參與進攻。尊重孩子個性,發揮特長。

深圳有很多外籍教練做青訓,有巴西的,塞爾維亞的,西班牙的……張駿欣賞日本足球的技術,還有日本的教育特點。

他看到「樂山足球塾」的日本孩子,「永遠是摔倒了爬起來,不知疲倦在那瘋跑,你把他鏟倒了踢倒了,他打個滾立馬就起來了,從來不去爭吵。」

他也這樣教育孩子,「一點點小事不要和別人糾纏,當你把別人踢倒了,要立刻去把別人扶起來。」

張駿覺得樂山功利心沒那麼重,比起結果,他更重視過程,比賽中隊員百分之百投入,把訓練的內容踢出來就行。

除了觀察訓練,張駿也觀察日本孩子和家長。早期球隊裡日本小孩居多,日本家長把孩子帶來練球,在場外一句話不說。「孩子交給職業教練,職業的事情交給職業的人去辦。」

他看到日本孩子沒做好時,樂山會罵得非常兇。「對中國孩子,還是文化不同吧,擔心家長有意見,特別是第一年,我很少看到他說中國孩子,第二年開始,你表現不好他會吼你。」

樂山要求隊員自立。他看到有爺爺奶奶幫小孩穿球襪,會讓小孩子自己穿,告訴孩子:「你自己的事情都照顧不了,那球也照顧不了。」

他希望孩子在球場上學的不僅是足球。就像他的教練曾經教的那樣。

家長在場邊給孩子攝像。

「足球本」

樂山孝志1980年出生於日本富山縣(「縣」為日本區域劃分單位,相當於中國的「省」,編者注),7歲開始在小學校隊踢球,他認為自己一生得益於啟蒙教練。

教練教他基本的動作打法,但是怎麼踢怎麼處理球,讓他自己想,從小養成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習慣。

「比如站位,應該站在哪裡最好。教練會提問,讓球員們自己說出來。」

如今樂山在訓練場上常看到,中國家長在場邊指導孩子踢球。「孩子每次遇到困難的時候都用家長的方法處理球,碰到以前沒碰到的問題時就不知道該怎麼辦。」

整個小學時代,每周兩到三次,樂山放學後在校隊訓練一個半小時,有時去打比賽。他用白天間隙時間把作業做完,在學習上從不服輸。

他記得大概小學二三年級時,東京舉辦豐田杯足球比賽,世界頂尖的AC米蘭來參加比賽,樂山的教練打了幾十次上百次電話才買到票,帶著孩子們去東京看了比賽。

那是樂山第一次去東京,在佔地113000平方米、容納幾萬人的東京國立競技場,樂山見識了AC米蘭黃金時代的比賽。那一天,樂山在本子上寫下夢想——成為職業球員。

小學六年級畢業時,他自己收集資料,認準家鄉實力最強的足球俱樂部,跟爸爸說想去那裡踢球。

家裡人支持,從此初中三年,一周三次訓練。

樂山上完課騎車30分鐘到火車站,坐30分鐘火車,下車後再騎車30分鐘到俱樂部訓練。訓練一個半小時後,再花一個半小時回家。寒暑假照常訓練。

比賽時,樂山的父親陪他一起,如果輸球,父親會問他輸的原因,讓他自己思考回答。

初中畢業,為了去校隊最強的高中,樂山選擇離開家鄉,去讀靜岡市立清水商業高中。這所高中的足球隊久負盛名,曾三次獲得日本全國高中足球聯賽冠軍,培養出許多日本國家隊球員。

高中三年,除了新年12月31日到1月3日休息,其餘每天都在訓練,雨雪天也一樣。打雷的話,在室內訓練。

生病可以請假,但如果請假,主力的位置可能會丟掉。教練會提醒他們,職業球員也是這樣。如果你休息,你的位置就會拱手讓人。

教練不讓學生耽誤學習。告訴他們並不是每個學生都能當上職業球員,即便當了職業球員,職業生涯可能只有十幾年。

每個學生都被要求準備一個「足球本」,做長遠的規劃——當職業球員要怎麼做?當不成職業球員的話要做什麼?三個月內要做什麼,一年以後要做什麼,五年十年以後要做什麼?

隊員們每天寫,上交,教練寫一句評語後還回來。樂山印象最深的一句是:「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如今每次累的時候,他會想起這句話,然後「繼續拼命做」。

高中三年,樂山覺得教練要求最嚴苛的不是足球,而是做人。比如見面一定要和對方打招呼,才能得到對方尊重。

「雖然道理簡單,但簡單的事情一直做下去就是不容易的,老師就是讓我們把簡單的事情做到完美。」

他告訴記者自己的經驗,好的球員一定是個好人。因為足球是團體運動,你幫別人,別人才會幫你。

高中畢業,優秀的球員直接被俱樂部選中,樂山不是其中之一。他進入中京大學,大學畢業後籤約千葉市原足球俱樂部,開啟了職業足球生涯。

家長張駿記得樂山說過,他不是一個非常有天賦的球員,但經過長期的刻苦訓練,最終也成為職業球員。樂山的經歷讓他培養孩子時相信,「堅持下去就會跟別的不堅持的不一樣。」

小隊員們。

足球教練的基本功—「說學逗唱」

「集合了! 3,2,1」樂山足球塾的教練對喝水做倒計時。

一個小男孩不急不慢。他剛找到杯子,喝幾口又抱著杯子慢慢走回場地。集合不及時,教練讓他到球門罰站,幾分鐘後歸隊,小男孩又開始蹲在地上玩草。

這是5月23日周二下午五到七歲年齡段的班級。小朋友注意力難以集中,教練很是頭疼。

關於如何讓小孩子集中注意力,周二上午,樂山和其他七名教練開例會時剛討論過。會上,有人建議多吹哨子。

樂山走到黑板前,在黑板上寫下「笛」(註:「哨子」的日語)。用日語問教練們,「哨子在生活中,原本什麼時候會被用到?」

他接受採訪時說中文,雖流利,也有表達不暢的時候。和同事交流業務時說日語,教練們大多聽不懂,在日企工作過的蔡教練給大家翻譯。

教練們開始逗笑,有說養動物的,有說其他的。樂山在黑板上寫下:「1,警察2,動物員(註:動物飼養員)」,在旁邊又寫下——「控制」。

他不希望教練員們居高臨下靠哨聲控制孩子,而是通過其他方式吸引孩子集中注意力。有的教練埋頭做筆記,樂山說著說著突然不作聲了。

會議室裡一片寂靜。做筆記的教練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抬頭看樂山。樂山笑笑:「看,突然安靜,也能讓注意力集中。」

教練員們變著花樣讓小朋友不走神,周孫君教練開玩笑說足球教練的基本功是——「說學逗唱」。

他帶的一個班是五到七歲小朋友,6個中國孩子,7個日本小孩。

剛開始上課時,他需要藉助翻譯,後來索性自己模仿日本青訓的視頻,瘋狂學起了日語。一年的時間,他不僅發音標準,而且情緒飽滿,成了日本小朋友眼中的熱血教練。

下課時,一個日本小朋友跑到周教練身旁抹眼淚。「因為他沒當上本場的MVP(註:Most Valuable Player,最有價值球員)。」周教練笑著告訴澎湃新聞。

這是樂山所期望的,他希望孩子在球場上有競爭心。對於12歲左右的孩子,樂山常和其他教練一起上場和他們踢比賽。

周二下午這場,10對10比賽。最大隊員13歲,有人已經入選俱樂部踢比賽了。

剛下課的周孫君在場下觀戰,記者問:「教練們會不會讓著隊員?」「不會,樂山讓教練員認真對待每一場比賽,這樣學員才能重視每一場比賽。」

教練員開會。

開會時看似文質彬彬的蔡斌斌教練,在球場上急速奔跑,為了和隊員拼搶,還推人犯規。

教練們多是年輕人,周孫君今年25歲,杭州人,休閒體育專業出身。他對日本青訓一直很感興趣,不明白為什麼日本小孩那麼厲害。

去年4月來深圳加入樂山足球塾前,周孫君在杭州做青訓教練。他記得那時杭州有6家俱樂部做青訓,深圳至少有100家。

周孫君來投靠樂山。對比下來,他發現教案沒有太大不同,問題出在教法和態度上。

樂山對細節要求嚴苛,一個連貫動作,要把動作拆開,分解到最簡單,用小孩子喜歡聽、能聽懂的話解釋。

日本的青訓教學大綱可以參照,但樂山不直接給教練。他讓每個教練自己做計劃,開會一起商量修改。教學過程中錄像,開例會時回放,討論不足加以改進。

蔡斌斌參與教練的招聘,他介紹樂山的標準:除了技術好,人品好外,還希望教練不滿足於今天,一直堅持。樂山常念的一句話是:「石の上にも三年(註:直譯為石頭上也要坐三年,寓意堅持忍耐必將有收穫)」。

職業的精神,失業的滋味

樂山在中超踢了三年。

2011年,到中國踢球時,他已經31歲,看到國外有球員三十七八歲還在踢職業聯賽,知道其中必有原因,便研究他們怎麼訓練、怎麼休息,自己照做。

初來中國,樂山不會說中文。周文印象中樂山比較內向,看起來很「高冷」。

從第一天訓練開始,周文就對樂山的「職業態度」印象深刻。

訓練時,球員們怕受傷,拼搶球時可能會「收一下」,有時也會嘻嘻哈哈。樂山會百分之百拼搶,甚至用鏟球或者身體碰撞。他甚至在場上咆哮。

「他用肢體語言去傳遞給每一個人訓練應該怎麼練,想告訴你這樣去踢是對你不負責任,對隊友不負責任,對球隊不負責任。」大家理解樂山的善意,因為訓練中養成的習慣會帶到比賽,平時越是怠慢,比賽越容易受傷。

有時候實在憋得難受,樂山在微博上寫日語,請求懂日語的網友幫他翻譯成中文給隊友們看。

在一次失利後,他寫道:把失敗推責給教練是最容易的,但是下雨天沒有帶防滑鞋釘這樣的失誤是自己的責任。之後他也曾口氣嚴厲:能做而不全力做是罪過。

樂山分析這樣的失誤,可能是因為球員們平時在下雨天沒有好好訓練,才意識不到防滑鞋釘的重要性。

後來他做青訓,下雨天只要不打雷閃電,訓練就會繼續。下雨天受傷,如果不是什麼骨折,樂山也會鼓勵孩子繼續訓練。

去客場踢比賽,周文有時和樂山住一個房間,他看見樂山每天用手機軟體、新華詞典學中文。半年後基本就可以交流了。

有了語言,周文記得樂山在休息室耐心跟年輕隊員們說,訓練場下我們是兄弟哥們,場上是工作。

他說我們平時也就工作兩個小時,這兩個小時可能負荷著平常人八個小時十個小時的班。我們不比別人幸福嗎?為什麼不能在兩個小時工作時間裡認認真真工作?

樂山想提醒年輕球員,如果不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就有可能被淘汰,甚至失業。

他知道失業的滋味。

樂山在日本千葉市原俱樂部踢了6年職業聯賽,俱樂部領導層出現變動,他轉會去了廣島三箭。沒有太多比賽的機會,他想或許可以通過踢球去國外生活。

他評估了自己的實力,歐洲強隊進不去,那就找一個從沒有日本球員踢球的國家,他去了俄羅斯。

在俄羅斯踢球的過程頗不順利,樂山又回到日本。有幾個月,他失業,甚至想到放棄足球。

樂山曾經那麼喜歡足球,可當它變為一份工作時,便再也無法享受小時候那樣單純的快樂。比如,「踢不好別人會罵你」。

機會還是找到了樂山。當得知前日本國足主教練特魯西埃正在執教中國深圳紅鑽,並在尋找一名日本外援時,他用了30分鐘便作出決定——去中國。

在南京客場比賽時,全場幾萬人一起罵「八嘎亞路」,這是他來中國前不曾預料的。賽後,他去參觀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2012年,因釣魚島問題中國各地舉行反日遊行。深圳晚報記者黎曉斌記得樂山當時開玩笑說過,小心自己車被砸。

中國小將被踢了33:0

2013年最後一天,33歲的樂山宣布退役,選擇和妻子留在深圳,開設樂山足球塾,英文縮寫tcf(註:total communication football),寓意通過足球來交流,不受地域限制。

此前,他看到其他外援在中國做過青訓,一年沒招到多少學生。靜岡市立清水商業高中畢業的樂山,自信有更好的商業思維。

商業思維滲透在細節裡。教練員開會,評論教學視頻時,除了討論教學內容,樂山會考慮如何排兵布局,讓上課場面看起來更高效有序。

不過,起步時也沒好到哪裡去。樂山回憶最初報名只有兩個小孩,沒有場地。周文記得樂山總是碰壁,別人不待見他,他歸結原因——中國人講的是人情,外國人哪裡懂?

如今的樂山入鄉隨俗。「現在叫他出來吃飯,他端起白酒杯,說『幹了』。要是放以前,就『慢點兒慢點兒』。」周文說,「他現在必須這樣。」

樂山看得到中國足球市場的潛力。了解深圳足球的記者黎曉斌告訴澎湃新聞,深圳有濃厚的青訓氛圍,外國教練和俱樂部大概有上千個。

樂山足球塾如今發展到280多人。據黎曉斌介紹,這個球隊比賽成績如今能佔深圳前三。

2016年,樂山帶領一班學員去日本夏令營,和日本同齡的孩子進行足球交流。其中一場比賽,七八歲的中國小將被踢了33:0,哭得稀裡譁啦。

2017年夏天,又有15個同學要去日本參加夏令營,他們很多第一次出國,對和日本小孩踢球,緊張又充滿期待,或許就像當年富山縣那個二年級小學生樂山,等待去東京看球那樣。

樂山謹慎維護著自己的生意。他曾接受採訪,見報的文章引用他的話:「我的學生若能贏日本我會很開心」。

樂山說自己原意不是這樣。

「那你的原意是什麼?」記者問。

「這個我不要說,錯誤的話又不好。」他猶豫,還是解釋了:「希望儘可能多培養能在世界足球活躍的選手,如果將來日本隊和中國隊打比賽,我培養的孩子能出場,就最好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日本教練批中國青訓現狀:小孩踢球臥草,說明有大人這麼教
    我們其他的梯隊也一樣,教練可以在網上找到視頻訓練內容,但高仿從本質上還是不同的,我們這些教練,會在細微的方面做得更好,所以現在與其改變隊員,不如先把教練改變,教練的理念培養好了,才能培養出更好的隊員。相對日本的小孩,中國小孩更聽教練的話,但相反,這意味著,如果教練教錯了,那麼這個小孩可能就朝錯誤的方向去了。例如說,做好判斷和好好觀察。但球員觀察哪裡?
  • 足球追夢人③丨日本教練高畠勉:紮根,培養中國的足球紳士
    但對於中國足球人而言,他們腳步匆匆,片刻都不敢停歇。在過去的兩年裡,中國足球是如此分裂的存在。一面是天價聯賽版權和無數大牌外援的湧入,中超一時間成了世界足球都不能忽略的版圖。另一方面,中國足球依然被「世界盃出局」、「亞洲杯失利」的字眼充斥著。在足球改革的大旗下,2018年,中國足球或將迎來拐點。
  • 胡爾克:中國足球和日本足球不太一樣 職業球員需要適應
    胡爾克:中國足球和日本足球不太一樣 職業球員需要適應 北京時間明晚9點,上海上港將迎來亞冠小組賽的第三個對手橫濱水手
  • 中國足球為何一直進不了世界盃?
    作為一個足球迷,對中國足球的情感真的是複雜。2002年,藉助張吉龍的妙手,加上我們本已成熟的體系和自身實力,中國足球第一次也是目前唯一一次進入世界盃。個人認為國足一直無緣世界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客觀上的實力薄弱。
  • 創始人北大學霸、教練985和211,太空翼培訓要讓足球多一點教育
    近日,太空翼聯合創始人李昊天接受了體育大生意專訪,他表示,太空翼的目的不是培養職業運動員,而是通過足球運動讓孩子們的身心能夠健康發展,比大空翼多了一點,就是足球之外還有教育。高材生教練任職通過率仍不足10%中國足球人和中國名校高材生在人們的潛意識裡是截然不同的兩類群體,而這種衝突,在太空翼被有機結合在一起。
  • 日本教練談中國小球員臥草:說明有這樣踢球的大人教著這樣踢
    圖片來自足球報官方微博直播吧1月1日訊 日前,《足球報》採訪了梅州客家俱樂部青訓總監川合學,在此次採訪中,這位日本教練表示中國小孩踢球臥草拖時間,說明有大人就是這麼教,這是不好的習慣。此外還表示和日本相比,中國足球的硬體環境更好。
  • 日本高中足球年年刷屏!中國球迷在關注什麼?
    再過一個月,國內足球圈又會颳起一陣日本高中足球大會的新聞浪潮,這應該是最近幾年年底中國足壇的保留節目。你會在新聞客戶端看到這樣的標題,例如:熱血青春!日本高中足球大會XX你會在很多短視頻平臺,看到日本高中足球大會的視頻評論區:國足,你又給我看科幻片;國足不信謠,不傳謠是的,這就是魔幻的中國足球,一面我們在嫉妒羨慕恨人家的足球環境,一面我們又在無休止的嘲笑我們的足球!不知道這會不會是同一批人!為什麼這些年日本校園足球會在國內足球圈,引起這樣的轟動呢?我也不知道!或許大家缺什麼,就越羨慕人家有的吧!
  • 中田英壽:因漫畫選足球 日本足協不阻國腳旅歐
    新京報:中國一些球員到歐洲踢球可能會受阻於俱樂部,中國足協這個時候會出面做工作。你去歐洲前,日本足協是否給你提供過幫助?  中田英壽:日本足協沒做什麼,轉會這件事還是俱樂部和俱樂部之間的事情,跟日本足協關係不是很大。
  • 通過日本集訓中國足球小將們學到了什麼?
    文章類型:青少年國外足球集訓總結即便近20年以來我們的近鄰日本在足球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由於中日之間歷史淵源的存在,註定了中日之間不可能在足球領域出現像中國與巴基斯坦兩國之間的「巴鐵合作關係」。因為南京大屠殺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痛。
  • 中國足球,應該讓人看到進步
    本賽季中國職業足球聯賽接近尾聲,中國足協杯的比賽將隨後展開。在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看來,這個不尋常賽季「任務很重」,「儘管受疫情影響,但是我們各級聯賽仍得以順利開展,我覺得所有足球人都在傳遞一種共識——中國足球應該讓人看到希望,看到進步。」
  • 日本1足球教練偷拍更衣室 還與女學員發生關係
    網易體育3月7日報導:根據日媒報導,近日,東京一家足球俱樂部教練因在更衣室安裝攝像頭偷拍學員換衣服,被法院判處4年有期徒刑。
  • 日本最帥國腳秒變教練,他退役後說出了日本足球從來不認的大實話
    11月13日,第99屆全日本高中足球選手權大會的應援大使人選正式確認,由今年8月剛剛退役的前日本國腳後衛內田篤人擔任。這是內田篤人第二次擔任這一職務。儘管如此,高二才從前鋒轉行邊後衛的內田,卻憑藉在邊路出色的能力,在高中時作為日本足協選出的第一批「早生選手」的代表,入選了日本U系列國家隊,進而被豪門鹿島相中,在畢業後直接進入了J聯賽。內田為大賽寫下了一份題為「向前」的親筆信。在接受採訪時,內田篤人表示,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高中足球的話,那就是「青春」。
  • 直播吧專訪汪強:踏實做青訓 培養出好的苗子就是貢獻
    你在做這份工作的同時應該也會遇到一些同行教練,你現在對於這個行業有沒有一個新的認識?對於中國青訓來說,踢球的孩子少是一個目前存在的問題,還有一個問題是現在優秀的青訓教練很少,我們現在很多青訓教練自身對於足球的理解都是匱乏的,那他們教給孩子的東西就很有限。
  • 日本男足已是世界二流水平,中國男足何時能趕上日本?
    一:日本足球為什麼能成為世界二流?幾乎在二十多年以前,日本足球可以說是中國足球的小弟,賈秀全在1992年~1993年能成為日本足球的全明星球員,足以說明當時中國足球的水平要高出日本足球一頭!從1993年至今,日本足球一直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在這個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日本足協是最大的功臣!沒有他們的承上啟下和非常職業化的管理方式,日本足球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當然,在日本足球開始發展之前,足球體系的建立是日本足協做得最正確的一件事!二:中國足球為什麼一直上不去?
  • 被足球耽誤的跳高運動員 雷文杰想做上港"小豌豆"
    雷文杰說,自己很感謝當時的體能教練曹曉東(現國青體能教練),為大家制定的周期身體訓練計劃,確保球隊有充足的體能儲備,再加上成耀東的技戰術部署,所有這一切都是教練和球員的互相努力得來,「此後的全運會,其實也等於是這樣一個周期,一路拼下來。」
  • 陳戌源:爭取年內成立中國足球職業聯盟,定能打贏40強賽
    本賽季中國職業足球聯賽接近尾聲,中國足協杯的比賽將隨後展開。在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看來,這個不尋常賽季「任務很重」,「儘管受疫情影響,但是我們各級聯賽仍得以順利開展,我覺得所有足球人都在傳遞一種共識——中國足球應該讓人看到希望,看到進步。」
  • 前國腳做小學教練月薪只有4000,批評小孩踢球天天開大腳
    1個月4000去教小學生踢球,不找兼職還真是難以維持生計,前國腳汪強在採訪中的話,也揭示了中國足球以及體育教育現有的諸多問題。他說道:「我現在一個月4000塊錢,沒有五險一金,我也不是正式編制。刨除開車的油錢和生活基本開銷,就剩1000多塊。
  • 調教中乙玩傳控足協杯黑馬日本儒帥製造,為中國足球指明路
    丟球後內田一夫有些無奈,但他知道隊員已經拼勁全力,此前多人抽筋的蘇州東吳已經沒法在比賽的最後關頭嚴格執行他的戰術。17輪漫長的點球大戰後,儘管遺憾的輸掉比賽,但蘇州東吳表現出的鬥志和打法讓人側目。內田一夫接手還不到半年,他的改造已經出具成效。54歲的內田一夫,教練生涯開始於1994年,在長達近10年的時間裡擔任千葉市原青年隊的教練。
  • 生於中國的他,用48年將靜岡足球打造成日本高校的LV
    這位出生於中國東北(原因就不多說了)、日本最為著名的青訓老帥,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靜岡足球。井田勝通中學時就在靜岡讀書,在從慶應大學畢業後就進入靜岡銀行工作。1972年,有著一份體面工作的井田勝通選擇退出銀行系統,進入了靜岡學園擔任足球部的主帥,這一當就是37年,直到2009年他將帥印交給了如今靜學的主帥川口修。
  • 世界足球日,來聊聊貴州的足球小將們
    在貴州恆豐青訓基地,孩子們都會被教練灌輸這樣一個觀念:「勝負不是第一位,享受足球的快樂、為勝利拼搏的過程,更重要。」因此,袁弋告訴記者,俱樂部更多是把足球看做是一種教育手段,「沒踢過足球,很多孩子未必知道團隊協作的重要;沒踢過足球,很多人也不理解如何面對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