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過三巡,男孩的父母開始話多起來。
這是雙方父母第一次見面。兩家相隔千裡,為了這次會面,女孩家隆而重之地訂了當地最好的大酒店。
菜是最好的菜,酒是最好的酒,兩位爸爸漸漸地就喝美了。
」在我們那,家家都是不生男孩不罷休的!如果誰家沒有生出兒子來,那就沒臉見親朋好友,也沒臉見祖先!「
當聊到為什么女孩家就一個獨生子女時,男孩爸爸這樣豪言壯語。
一時間氣氛有些尷尬,男孩的臉有點紅,求救似地去看自己的母親。
可媽媽沒有搭理他的眼神,反而連連點頭,表示贊成老公的言論:「是的是得,有些人家連生好幾個女兒,才生出一個兒子的。」
女孩在桌下踢了男孩一腳。
男孩的臉更紅了,但卻索性低頭不語。
女孩子的媽媽就不樂意了,她半開玩笑地說:「你們那地方這麼重男輕女,那姑娘們嫁過去,有點可憐啊!再說了,生多了不罰款?」
男孩爸爸卻更加不樂意:」這話說的,你,你就是地域歧視!什麼叫我們那地方?全中國,全世界,誰家不想要個兒子?為了生兒子花錢那是應該的,生不出的才會說不想生!哈哈哈!「
女孩媽媽笑了:「誰說全世界人人都想要兒子?現在的年輕人,以後肯不肯生還難說呢!」
男孩爸爸一瞪眼一拍桌:「不生兒子,要女人幹嘛?!女人不就是為了生孩子傳宗接代的嗎?親家,你這思想不對頭,不對頭!你這樣想不要緊,不要教壞我兒媳婦!」
男孩媽媽趕快拉住老公:「你喝多了,怎麼說話的呢?!」
女孩媽媽這時冷著臉站起來:「不好意思,稱親家為時過早,兒媳婦就更不知道從何說起了。你們這樣的地方,這樣的家庭,恐怕咱們高攀不起呢。」
她一拉女兒和老公,三個人頭都不回地就走出了包間,氣得單都沒買,揚長而去了。
男孩一家後來看著昂貴的菜單發愣,正猶豫的時候,女孩給男孩微信發了個紅包,差不離就是這頓飯錢。
然後跟著是一條消息:「我爸媽不同意我們的事了。他們說,他們放在手心裡寶貝長大的女兒,是不可能去到人家去做生育工具的……事實上,我也這麼想,生不生孩子應該是我們自己的事,所謂不生兒子不罷休的觀點,我真的接受無能。抱歉!「
男孩趕忙回信息:」那是我爸媽的想法,我可並沒有這樣的想法啊。「
女孩回:」可你也並沒有站出來擺明你的觀點。我打算遠嫁,爸媽已經是讓步了,可你今天的表現,確實是讓我看清了一些東西。我覺得也沒有討論的必要了,再見吧。「
一段感情,就這樣結束了。
從男孩的角度來說,父母除了講話不分場合外,所說的倒確實沒什麼錯。耳濡目染地在一個環境長大,他並沒覺得必須生男孩是個過分的要求。
人類繁衍,靠的不就是生男孩嗎?所謂血脈相傳,血脈自然是男孩的血脈,比如說人們會覺得曾祖父出生的地方就是自己的祖籍,有誰會去管自己的曾外祖母出生在哪?祠堂的宗譜,也是以男性為脈絡垂直往下,誰會以女性血緣往上追根溯祖?
他雖然是大學生,但身邊的親人朋友都以兒子為重,他就算不覺得這樣有多么正確,但終究也感覺錯不到哪兒去。
可從女孩的角度來講呢?從女孩的父母角度來講呢?
從出生的小嬰兒開始,父母處處呵護著長大,愛她,見不了她受委屈,哪怕只是情緒低落,都會讓兩人擔心很久。
所以最初知道她找了個外地的男朋友,媽媽是偷偷抹過淚的,她心裡其實是萬般不願意。怕遠嫁的孩子再也沒有媽媽庇護。
可是女兒是個獨立的人,她總要慢慢學著長 大。又 因為那是女兒喜歡的人,在幾次長談以後,既然女兒還是想要和男孩在一起,做媽媽的,也就默許了。
她不確定自己就是對的,那就只能尊重女兒的意願。
可當對方爸爸說出那一通」生育「大論時,她就當場堅定了信心,這樣的家庭,堅決不許嫁。
女兒從小到大努力又陽光,快快樂樂地變成個很有抱負的年輕人。她用功學習,期待著未來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這樣的女兒,難道讓她遠嫁千裡,就為了去當個生育工具嗎?還生不出兒子不罷休?
做為媽媽,她當然不反對女兒生孩子,孩子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但女兒也應該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事業,要活得精彩所以現在才那樣孜孜不倦地努力學習。
如果為了一個男孩,去到一個陌生的家庭,完全不會被尊重,只會變成移動的子宮,那這樣的婚姻,在最初就能一眼看到頭。對女兒而言,那絕對是一生的悲劇。
那麼現在做媽媽的她,就一定要站出來,不管女兒怎麼想,都要嚴防死守了,就算被怨被恨,也得做好這銅牆鐵壁。
好在女兒思維清晰也很有理性,稍有猶豫之後,就和媽媽站到了同一立場。媽媽這麼愛她,她也要學會愛自己。
這個家庭是杜絕了一個悲劇,但還有很多女孩因為單純,因為愛到深處,會做出將來讓自己後悔的決定。
只盼著天下的小姑娘們,要多多學習,靠自己的努力自由地生活,活成一個獨立大寫的人,而不是一隻行動的子宮。
因為一旦做出錯誤的決定,畢竟你所受的委屈,只有你一個人默默承受了。
但這世間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為了心愛之人生一堆孩子,從有些人的角度來講,也可算是圓滿的結局。
所以姑娘們啊,還是要想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然後再朝著目標前進。這樣才能不白活一生。也不會走到絕境只會抱怨,把自己活成一隻不快樂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