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浸遊泳訓練方法是拉夫林·特裡在TI工作室的研究成果,訓練方法適合大部分人,能讓所有喜歡或學習遊泳的人能夠達到如下的目的:
1)健康的運動
2)享受每一划
3)遊得更輕鬆
4)更有效率
5)任何水域中從容自信地遊泳
無疑,全浸方法是目前比較適合業餘愛好者的訓練方法,因為全浸方法對於遊泳水平的提高,不是建立在大運動量的訓練上,而是建立在對於遊泳的全新的理解的基礎上的。孔子說過: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這裡的「學」有一層意思是「實踐」。好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實踐缺一不可。我們只是一味地進行大運動量的遊泳訓練就是「學而不思」,而單純進行遊泳的理論研究而自己不遊泳、不教學的話,就是「思而不學」了。而全浸的教練拉夫林,則是一個又「思」又「學」的成功教練。他不僅喜歡遊泳,喜歡研究遊泳——甚至和一些思想家交流來獲得啟發,而且熱衷於把研究的成果用於大量的教學,通過對比教學的方式充分地驗證其研究成果的有效性。
全浸工作室的教練們把這種遊泳水平的提高稱之為「進化」,這個說法太形象了。通過學習全浸的遊泳理念並且進行有效練習提高的遊泳水平,就象是進化——你已經成為比你以前更加高級的遊泳生命。
1)全浸的確強調划水效率。由於前交叉比較利於長體滑行(滑行時始終有一個手臂前伸),因此每次動作的效率比較高,比較適合長遊。當然,要多練習慢慢適應這種遊泳方式才行。
2)25米15劃(包含蹬壁和適當蝶泳腿)是長遊時可以達到的——俺遊1600時基本上可以在15劃以內。短遊由於可以採取長滑行和划水更加用力,因此可以用更少的劃數達到。當然,根據各人身體情況不同,這個數據只是參考。只要通過練習劃數減少了,而且穩定的話,就意味著您又有了提高。
3)如果是新手的話,劃數先不著急數。先要把自由式的基本技術練好,如果身邊有高手可以請教是最好,只能自學的話可以參考論壇裡很多的教程,選擇一個進行練習。當然也包括下載全浸教學錄像,自己看著練習。另外初學不要急於遊長距離,能很輕鬆地、動作穩定地遊25米就是很大的成功了。
全浸的教學方法時時以「劃距」作為參照。學到新的技巧,都會以每單趟的划水數SPL(每一趟所需的划水次數,稱為StrokeCountPerLength)作為參考。每個人的身高不同,SPL也不同。SPL並非越低越好,而是要保證在最低的SPL下,遊進仍然順暢、省力且安靜。因為改進SPL真正的目的是省力,而不是降低划水次數……等等。
全浸自由式的特徵就是很漂亮的三角形來起水和移動手臂,安靜優雅又輕鬆的遊泳。
全浸遊泳中的同步遊是一個使練習者快速進步的方法,全浸遊泳也分享了自由式教程之同步遊來讓全浸遊泳愛好者快速學習到全浸裡面的技巧,使泳技更快、更好的提高。
由於時代的進步,泳技也越來越成熟,老一派就很難改變「推水推到後面」的習慣,而新一代的學生就沒機會學到這個技巧。此泳姿真的非常像簡單版的孫楊在遊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