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碟實體未發生損壞只是邏輯數據故障,可使用軟體進行修復,這類硬碟故障稱為「邏輯故障」。硬碟邏輯故障相對於物理故障更容易修復些,而對數據的損壞程度也比物理故障輕些。
1 在Windows初始化時死機
【故障表現】:電腦開機自檢時停滯不前且硬碟和光碟機的燈一直常亮不閃。
【故障分析】: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由於系統啟動時,從BIOS啟動然後再去檢測IDE設備,系統一直檢查,而設備未準備好或根本就無法使用,這時就會造成死循環,從而導致計算機無法正常啟動。
【故障處理】:用戶應該檢查硬碟數據線和電源線的連接是否正確或是否有鬆動,讓系統找到硬碟,就可解決此問題。
2 分區表遭到破壞
【故障表現】:電腦開機時出現提示信息【Invalid Partition Table】,然後無法正常啟動系統。
【故障分析】:該信息表示電腦中存在無效分區表,該故障現象出現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分區表錯誤引發的啟動故障,二是分區有效標誌錯誤的故障。
【故障處理】:根據不同的情況,設置不同的排除方法。
1.分區表錯誤引發的啟動故障
分區表錯誤是硬碟的嚴重錯誤,不同的錯誤程序會造成不同的損失。如果沒有活動分區標誌則電腦無法啟動。但從軟碟機或光碟機引導系統後,可對硬碟讀寫,可通過FDISK命令重置活動分區進行修復。如果某一分區類型錯誤可造成某一分區丟失。分區表的第四個字節為分區類型值,正常可引導的大於32MB的基本DOS分區值為06,而擴展DOS分區值是05。利用此類型值可實現單個分區的加密技術,恢復原正確類型值即可使該分區恢復正常。
用戶遇到此類故障,可用硬碟維護工具NU 等工具軟體修復檢查分區表中的錯誤,若發現錯誤將會詢問是否願意修改,只要不斷回答「YES」即可修正錯誤(或用備份過的分區表覆蓋)。如果由於病毒感染了分區表,即使高級格式化也解決不了問題 ,可先用殺毒軟體殺毒,再用硬碟維護工具進行修復。
2.分區有效標誌錯誤的故障
在硬碟主引導扇區中最後兩個字節55AA為扇區的有效標誌。當從硬碟、軟盤或光碟啟動時將檢測這兩個字節,如果存在則認為硬碟存在,否則將不承認硬碟。
此類故障的解決方法是:採用DEBUG方法進行恢復處理。當DOS引導扇區無引導標誌時,系統啟動將顯示為Missing
Operating System。這時,可從軟盤或光碟引導系統後使用SYS C:命令傳送系統修復故障,包括引導扇區及系統文件都可自動修復到正常狀態。
3 硬碟的邏輯壞道
硬碟邏輯壞道故障的表現如下。
⑴在讀取某一文件或運行某一程序時,硬碟反覆讀盤且經常出錯,提示文件損壞等信息,或者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成功,並在讀盤的過程中不斷發出刺耳的雜音。一旦出現這種現象,就表明硬碟上的某些扇區已經損壞。
⑵ Windows中的Scan Disk功能可以在開機時對硬碟實現自動監測並修復硬碟上的邏輯壞道,如果每次啟動Windows系統都會自動運行Scan Disk掃描磁碟錯誤進行自檢,有時還不能通過自檢,這時就可以判定硬碟上已經存在壞道。
⑶在用FDisk分區時,FDisk會對每一分區中的扇區進行檢測,如果發現有扇區損壞,FDisk的檢測進度就會反反覆覆,如FDisk已經檢測了一半,又會從頭開始檢測,如此這樣反覆進行。這種現象就意味著該硬碟有壞道。
⑷開機時系統不能通過硬碟引導,軟盤啟動後可以轉到硬碟盤符,但無法進入,用SYS命令引導系統也不能成功。這種情況比較嚴重,很有可能是硬碟的引導扇區出了問題。
⑸在用FORMAT格式化硬碟時,到某一進度停止不前,最後報錯,無法完成。這也說明硬碟中存在壞道。因為在用FORMAT格式化硬碟某一分區時,FORMAT會以簇為單位對分區進行檢測。若某一簇中有壞扇區存在,該簇即為壞簇。FORMAT發現後就會試圖進行修復,在修復的過程中進度會停滯不前。
⑹正常使用計算機時,會頻繁無故地出現藍屏、死機的現象。這也是由於硬碟扇區上的數據信息被損壞而造成系統程序出錯引起的,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
上述故障都是用戶會經常遇到的,也是一些非常典型的硬碟壞道故障。一些普通的硬碟修復工具都可處理邏輯壞道,遇到這類故障用戶不必心慌。
⑴使用Windows自帶的SCANDISK工具修復。SCANDISK工具只能修復邏輯壞道,對於物理壞道則無能為力。啟動SCANDISK工具後會自動對硬碟上的邏輯壞道進行修復,即使用戶在Windows操作過程中非正常關機,當再啟動Windows時SCANDISK仍會自動啟動以修復硬碟上的邏輯壞道,就好像有記憶功能一樣,給用戶帶來極大的方便。另外,在DOS狀態下,也可啟動SCANDISK工具進行全盤掃描和修復。
⑵使用低級格式化軟體修復。將硬碟低級格式化操作後,硬碟所有扇區的伺服信息和校驗信息都將被重寫,數據區也全部歸零。硬碟的邏輯壞道其實就是磁碟扇區上的校驗信息(ECC)與磁軌的數據和伺服信息不匹配造成的,低級格式化後這些不匹配信息也都被全部歸零,這樣邏輯壞道就不存在了。可以對硬碟進行低級格式化的軟體有多種,如DM、Lformat等。
⑶使用清零軟體修復。使用清零軟體將硬碟扇區中的數據區全部清零也可修復邏輯壞道,這種方法的操作和對硬碟進行低級格式化操作基本相同。可對硬碟清零的軟體有多種,如MHDD、DM軟體,其中MHDD中的清零功能是一種比較典型的方法。
4 磁碟碎片過多,導致系統運行緩慢
電腦使用一段時間後,速度就會變慢,除了系統本身的原因以外,磁碟中產生文件碎片也是一個非常重要原因。
由於硬碟被劃分成一個一個簇,然后里頭分成各個扇區,文件的大小不同,在存儲的時候系統會搜索最匹配的大小,久而久之在文件和文件之間會形成一些碎片,較大的文件也可能被分散存儲;產生碎片以後,在讀取文件時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查找,從而減慢操作速度,對硬碟也有一定損害,因此過一段時間應該進行一次碎片整理。
整理磁碟碎片的具體方法,用戶可以參照本書8.1.2小節中的相關內容進行操作,這裡不再重複講述。
5 其他
硬碟出現邏輯故障時,常常會有如下幾種現象。
1.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disk and press a key to reboot
該信息表示系統從硬碟無法啟動。出現這種信息的原因有兩種:一是CMOS參數丟失或硬碟類型設置錯誤造成的,只要進入CMOS重新設置硬碟的正確參數即可;二是系統引導程序未安裝或被破壞,重新傳遞引導文件並安裝系統程序即可。
2.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或Missing Operating System
該信息表示裝載的DOS引導記錄錯誤或DOS引導記錄損壞。DOS引導記錄位於邏輯0扇區,由高級格式化命令FORMAT生成。主引導程序在檢查分區表正確之後,根據分區表中指出的DOS分區起始地址讀DOS引導記錄。
如果連續讀五次都失敗則顯示「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錯誤提示;如果能正確讀出DOS引導記錄,主引導程序則將DOS引導記錄送入內存0:7c00h處,檢查DOS引導記錄的最後兩個字節是否為「55 AA」。如果不是這兩個字節,則顯示
「Missing Operating System」的提示。一般情況下可以用硬碟修復工具(如NDD)修復,若不成功只好用FORMAT C:/S命令重寫DOS引導記錄。
3.No ROM Basic,System Halted
該信息表示系統無法進入ROM Basic,系統停止響應。造成該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碟主引導區損壞或被病毒感染,或分區表中無自舉標誌,或結束標誌「55 AA」被改寫。
執行FDISK/MBR可生成正確的引導程序和結束標誌,以覆蓋硬碟上的主引導程序。但FDISK/MBR並不是萬能的,它不能對付所有由引導區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硬碟分區表損壞的故障,所以用戶在使用時一定要小心。
4.HDD controller failure Press F1 to Resume
在開機自檢完成時屏幕提示該信息,表示硬碟無法啟動,按【F1】鍵可重新啟動。一旦出現上述信息,用戶應該重點檢查硬碟有關的電源線、數據線的接口有無鬆動、接觸不良、信號線接反等,其次還要檢查硬碟的跳線是否設置錯誤。此故障的解決方法就是需要重新插拔硬碟電源線、數據線或將數據線改插到其他IDE接口上進行替換試驗。
5.FDD contreller failure HDD contrller failure Press any key to Resume
該信息的意思是軟、硬碟無法啟動,按任意鍵可重新啟動。出現該信息通常是由於連接軟、硬碟的I/O部分接觸不良或有損壞。如果故障較輕還可以修復;若故障較嚴重,如硬碟碟片有損壞,可能就需要到專門維修硬碟的地方換配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