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納影業IPO即將上會:章子怡、黃曉明都是股東,行業卻尚未真正復甦

2020-12-14 界面新聞

文 | 財聯社 唐葉天

苦候1140天,老牌影視公司博納影業終於要迎來IPO的最後大考。據證監會網站消息,11月5日,擬登陸深交所中小板的博納影業將接受發審委審核。

博納影業主營業務為電影的投資、發行、院線及影院業務,早在2016年4月,博納影業私有化並從美股退市後,即開啟回A之路。招股書顯示,經營多年來,博納影業累計出品影片超過250部,其中有10部影片票房超過10億元,67部影片票房超過1億元,累計總票房超過350億元。不乏《紅海行動》、《中國機長》、《烈火英雄》、《湄公河行動》等知名影片。

據其招股說明書,公司擬募資14.25億元,主要用於博納電影項目及博納電影院項目。IPO後,於冬直接持股為23.04%,阿里直接持股為6.95%,林芝騰訊持股為4.36%。在其自然人股東名單中,明星黃曉明、張涵予、章子怡等赫然在列。

事實上,對於博納影業來說,目前並不算一個好時機。在招股說明書中,博納影業承認,疫情將對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將有可能導致公司上市當年營業利潤下滑50%以上。

疫情讓本身處於寒冬期的影視業雪上加霜,據各家影視上市企業披露的業績,三季度影視行業收入同比下滑48%,為傳媒行業受疫情衝擊最大板塊,但經過兩個季度的調整,行業增速也在逐步回升中。

疫情為影視劇行業發展、公司經營帶來了更多不確定因素,也影響了2019年開始的去庫存及現金流回暖的趨勢,2020年行業去庫進展整體略低預期。年初至今,僅有40餘部新電影開畫。目前領先年度票房的為華誼兄弟出品的戰爭大片《八佰》,達30億,博納影業作為35家聯合出品方之一的《我和我的家鄉》緊隨其後,而另一被寄予厚望的抗美援朝主題電影《金剛川》上映12日間,已完成7億多票房。

數據來源:藝恩

今年僅參與聯合出品了《家鄉》的博納影業,財務數據也並不「好看」;2020年上半年,博納影業的營業收入為7.55億元,淨利潤為2680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母淨利潤僅剩793.11萬元,但其在娛樂需求開始從線上向線下轉移後,受益於院線觀影需求的釋放,近期數據有所回暖。

對於板塊後續的走向,中航證券分析師裴伊凡稱,雖然大多數公司尚未擺脫虧損的處境,但隨著行業復甦穩步進行,建議關注電影後續票房表現和四季度其他待上映影片,如《風平浪靜》《一秒鐘》《晴雅集》《侍神令》等。

東吳證券分析師張良衛也稱,隨著影院的放映限制進一步放開,以及頭部影片的定檔,預計行業有望在年底及2021年春節檔中迎來復甦催化。

相關焦點

  • 最牛股東名單來了!章子怡、黃曉明、張涵予…博納影業IPO能否闖關...
    疫情之下,影視行業凜冬未過,博納影業的回A之路卻初露曙光。除了董事長於冬之外,張涵予、黃曉明、章子怡、陳寶國等一眾明星均有捧場。在博納影業實現回A夢後,明星股東們的身價也將隨之大漲。不過,博納影業雖然回A之心迫切,但回顧過去幾年影視行業的情況,博納影業選擇的時機的確不佳。在2017年博納影業遞交招股書之時,影視行業正逢「查稅風波」。而2020年開年疫情,同樣給影視行業帶來重創。在IPO闖關後,博納影業能否憑藉上市紅利突圍,依然值得市場關注。
  • 博納影業衝刺IPO:黃曉明章子怡等明星股東雲集,疑存實控人風險
    去年國慶檔期電影,憑《中國機長》、《烈火英雄》、《決勝時刻》三部影片,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納影業」)成為「大贏家」。然而今年同樣檔期,博納影業卻低調得多。自2020年伊始,因新冠疫情席捲全球,電影行業受到不小影響。在此背景下,博納影業卻欲再次闖關A股,此番衝刺,勝算幾何?
  • 博納影業負債率居高不下,章子怡、韓寒會不會栽在這家公司身上?
    這要從他們在2017年3月「突擊入股」博納影業說起。彼時,博納影業即將申請A股上市,並且被十分看好。本就渴望分一杯羹的明星們,紛紛「解囊」。 奈何流年不利,博納影業先是趕上了影視行業「大洗牌」,2019年又因聘請的審計機構瑞華會計事務所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而受拖累,雖然手握爆款電影,卻被攔在了上市門檻之外。
  • IPO明日過審,博納影業股東的套現機會來了?
    博納影業成立於2003年8月,是國內首家從事電影發行業務的民營企業,主營業務為電影的投資、發行、院線及影院業務。已深耕影視行業多年的博納影業,憑藉向產業鏈上下遊的不斷延伸,現已成為全產業鏈布局的電影集團公司。  早在2010年9月,博納影業便登陸納斯達克,成為第一家在美上市的中國影視企業。
  • 股東有黃曉明章子怡,集齊半個演藝圈的博納影業卻業績堪憂
    正因為實力出眾,博納影業早就吸引了各路資本入駐,阿里、騰訊、復星國際、紅杉資本、賽富都參與其中。根據招股書披露的最新的公司前十大股東榜單顯示,阿里影業以7.72%的持股位列第三大股東,林芝騰訊的持股比例則為4.84%。
  • 博納影業苦等1140天終過會,黃曉明章子怡等明星扎堆入股
    論業績,博納影業一直都不算差,但論資本運作,博納卻一直都沒踩對點兒,上市經歷可謂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早在2010年9月,博納影業就在納斯達克上市,是中國第一家在美上市的電影公司,但沒想到的是,在美國上市後,博納影業的股價一直表現疲軟,也並未獲得較高的市值。
  • 股東有黃曉明章子怡 集齊半個演藝圈的博納影業卻業績堪憂
    資料來源:公司公開數據除了這些耀眼的機構投資者,張涵予、黃曉明、章子怡、陳寶國、黃建新、韓寒、毛俊傑等明星,也讓博納的股東名單變得星光熠熠。但是,這樣的一家明星公司,會帶來「明星級」的投資回報嗎?博納影業這次回A股上市,擬發行不低於10%的股份,募集14.25億的資金,以此來算,博納影業的發行市值在140億元左右,與華誼兄弟當前市值相當,算是一個比較公允的估值。電影製作發行,不是一門好生意即使如此,博納影業還是有可能不會是一隻好股票。
  • 博納影業攜黃曉明、章子怡等明星回A,聯席承銷商控股超13%
    翻看博納影業的股東名單,其中明星不少,就跟翻開紅地毯一般精彩。其中,張涵予持股0.31%、黃曉明持股0.31%、章子怡持股0.19%、陳寶國持股0.13%,另外黃建新也持有博納影業0.06%的股份、韓寒持股0.06%、毛俊傑持股0.03%。
  • 博納影業再戰A股 這次能否如願上市
    曾出品《一代宗師》《紅海行動》等多部爆款影片且擁有一眾明星股東的博納影業又開啟了A股上市之路。日前,證監會官網披露了博納影業招股說明書,這也是時隔三年後,博納影業再度遞交IPO上市申請。黃曉明、章子怡等股東苦等了三年,這次博納影業能否如願上市,又能否賺到在納斯達克沒有賺到的錢?
  • 博納影業「流年不利」,從納斯達克退市後一蹶不振,股東:腦闊疼
    華誼兄弟靠《八佰》和《金剛川》走出無片可拍的尷尬,然後加大對電視劇等線上娛樂項目的業務拓展,集中資源開啟「影視+實景」的新商業模式,推動企業更快更好的回歸健康發展的快車道,駛離影視行業「大洗牌」後的「影視寒冬」現場。
  • 於東A股「登陸」:博納影業業績遭遇滑鐵盧 明星股東或空手而歸
    不可否認,博納影業的成功過會,無異於給整個影視行業資本化行情帶來了新的生機,也讓一度中斷的影視行業看到了未來更多發展的可能性。但隨著「後疫情」時代,除了業績、用戶上座率等數據受到不可逆的負面衝擊,博納影業更應該警惕的是,隱藏在更深層次的危機——影片發行與用戶觀影陣地的遷移。
  • 博納影業攜黃曉明、章子怡等明星回A聯席承銷商控股超13%
    博納影業IPO亮相,引起市場注目。該公司作為國內首家從事電影發行業務的民營企業,深耕行業多年,除了布局全產業鏈之外,如《紅海行動》和《中國機長》等拿得出手的作品,也有不少。本次募投項目中也包括6部未上映電影。或許是看中了公司的潛力,多位明星與各路資本也都齊聚一堂,打算分享盛宴。
  • 博納IPO面臨的「三道坎」
    此外,博納負面消息不斷,今年6月博納影業集團副總裁黃巍墜樓身亡,讓行業的艱難置於臺前,更為博納IPO增加了變數。明星股東雲集,是好事還是壞事?博納影業的股東陣容堪稱豪華。這裡面不僅有阿里巴巴影業、林芝騰訊、浙江中泰、中信證券、復星國際、紅杉資本、軟銀賽富等明星機構,也有不少明星個人。其中,張涵予持股0.31%、黃曉明持股0.31%、章子怡持股0.19%、陳寶國持股0.13%,另外還有黃建新、韓寒、毛俊傑等明星導演和演員。
  • 歷時千餘天 博納影業回A股夢圓
    至此,經過一系列兜兜轉轉,博納影業的回A股路走了三年才得到了答案。明星扎堆入股欲搶先機隨著博納影業IPO已經有了明確的答案,該公司現階段的經營發展也處於聚光燈下,受到業內各方的關注,而首先備受矚目的便是公司星光熠熠的股東陣容,不僅有多家知名企業,也有多位明星的名字出現在股東列表上。
  • 三年後,博納影業再衝A股IPO!2020全年營收利潤或下滑超三成
    而影視行業經過疫情期的重新洗牌,資源會進一步向頭部企業聚集,博納影業能成功抓住此次機遇嗎?回A路漫漫博納影業是國內首家從事電影發行業務的民營企業,已成為全產業鏈布局的電影集團公司,主營業務為電影的投資、發行、院線及影院業務。
  • 博納影業IPO過會引爭議監管悄發會後意見 募資待啟項目已現巨虧
    早在11月5日,既博納影業IPO上會之時,叩叩財訊便獨家報導,在當日上午召開的證監會2020年第159次發審會上,博納影業經過了近三個小時的答辯、問詢和審議,最終才涉險過關。(詳見系列報導《深度捆綁中信證券「PE腐敗」魅影難消 博納影業IPO挾「特例」或單挑多道監管紅線》、《獨家|博納影業IPO成功過會:發行定價才是難點,章子怡、黃曉明等突擊入股帳面或血虧,中植系收穫近年首個IPO!》)
  • 博納影業「村民入股」引發猜測,一場疑因落子新疆引發的「套現風雲」
    在博納影業11月5日成功過會之後,不少人關注到了這家主要由村委會為股東的公司,也因此引發了一些不必要的「套現猜測」。 但實際上,對於博納影業來說,首先0.06%的股份實在是過於「迷你」,對博納影業本身起不到任何實質性影響。其次刀郎莊園的「突擊入股」,很可能和當年博納影業遷址新疆烏魯木齊尋求IPO綠色通道有關聯。
  • 博納影業回A,到底成色幾何?真相可能殘酷
    撰文|張銀銀 近日,據證監會披露消息,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博納影業」)首次發行募股順利過會。 作為國內首批從事電影發行業務的民營企業,博納影業2003成立,深耕於影視行業,以發行業務為核心競爭力,不斷向產業鏈上遊(投資、製作)布局,衍生出主投發行、參投發行、純發行和純投資四類業務。
  • 博納影業的豪華股東團,為何進入了新疆資本?
    等待三年,在受新冠疫情衝擊,電影行業更舉步維艱的情況下,行業龍頭的博納影業,終返A股。2020年8月24日,證監會網站披露了博納影業的招股說明書。11月5日晚間,博納影業首發獲得通過。同時一同出現在公眾視野的,還有博納影業的「豪華」股東團。
  • 博納影業回A股 上市之後恐破發
    顯然,上市並不是博納想要的終點。但市值觀察分析後發現,即使正式過會,博納短期賺錢效應仍然堪憂,甚至有破發風險,長期價值更需要時間去檢驗。此外,博納有一個其他公司無法代替的優勢,即深度綁定中國香港優質製作班底和導演。由於中國香港電影工業體系成熟,團隊成本控制能力強,與博納聯手出品了不少大製作影片。如《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無雙》等都取得了相當不俗的票房成績。在電影院的布局方面,博納亦位居行業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