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月3日,好萊塢報導者講述了奧特曼加入漫威以後的合作變化,在圓谷製作與漫威娛樂確定合作的時候,當時只說了是發行小說和發行漫畫,而且當時與圓谷製作合作的是漫威娛樂,並非漫威影業。然而到了新年之後,漫威影業突然宣布2020年電影《奧特曼》將要出爐,讓影迷們覺得轉變有些大。筆者就從從出版漫畫到拍攝電影,淺談奧特曼加入漫威以後的合作變更。
奧特曼這個亞洲人的童年英雄角色加入漫威,是漫威娛樂與圓谷製作的合作,這在去年大家已經搞清楚了。而且當時對於這樁合作,漫威方面也說過,奧特曼是作為宇宙英雄的主角加入漫威大家庭,先要發行關於奧特曼的圖像小說,「看看這個角色在西方的反響」。不過漫威也沒有把話說絕對,他們並沒有排除奧特曼會以宇宙電影的主角,為了這個角色發行超級英雄電影的可能性,這就是為雙方的合作發生了變更空間。
所以筆者認為,合作的變更,還得從西方人重新認知了奧特曼這個角色,對於東方人的非凡意義說起。首先,筆者一開始就覺得這個合作是不平等的,不管是漫威娛樂還是漫威影業,當奧特曼確定加入漫威宇宙英雄的大家庭後,關於奧特曼的漫畫是由外國人製作,這就代表著:奧特曼這個角色的海外版權問題基本解決。作為奧特曼的亞洲粉絲們,最擔心的也是奧特曼的版權問題,所以我們可以由此得出,發行漫畫是解決角色版權的第一步。
角色版權解決,就給奧特曼加入漫威大家庭後的合作變更,提供了變更空間。於是,我們就有可能在《頭號玩家2》裡看到奧特曼這個角色的出沒了,到時候「奧特曼大戰哥斯拉」這種亞洲影迷期待的場景有可能實現,當然,這些只是影迷們的設想而已。接下來大家需要關注的就是,東西方的電影文化的衝突,前不久剛出了個馬來奧特曼利布特,未來可就能會出現美國、甚至是歐洲某個國家版的奧特曼也說不定。
所以說,奧特曼也逐漸走向國際化,是奧特曼加入漫威以後的合作變更「驅動力」,漫威看到了奧特曼的國際市場,當然也就從一開始說好的出版漫畫和圖像小說,變成了現在的拍攝電影,當然奧特曼在西方的漫畫還是在創作中。筆者也推測,一開始漫威讓奧特曼加入他們的大家庭,是為了通過奧特曼擴展漫威的亞洲市場,同時他們也低估了奧特曼在西方的影響力,認為原版奧特曼的很多特性與西方文化存在著衝突。
從這個合作發布以來,西方觀眾對奧特曼的響應其實還是不錯了,所以在這一點上,筆者不得不讚揚一下圓谷的新社長塚越隆行,這位有著迪士尼背景的人就是不同凡響——這人脈、這運作能力讓人瞠目。他很早就看到了東西方文化衝突,雖說圓谷自從被萬代買了後就一直被吐槽劇情不佳、只會製作玩具或者奧特曼的其他周邊產品,但無可否認的是這家影業經濟實力真的上來了,而且知道了國際化觀眾的需求。
現在令和開山作泰迦廣受好評,之前和網飛合作出了機動奧特曼,也符合國際化的理念,而且2022年又要和東寶合作出超級英雄電影——這說明了奧特曼這個角色已經國際化了。奧特曼本來與漫威合作出漫畫,就是為了讓奧特曼這個「大流量」起死回生、在煥生機。這部操作讓西方觀眾反而看清了奧特曼的理念逐漸國際化,所以西方觀眾的反響,是漫威從出版漫畫到拍攝電影,與圓谷製作發生合作變更的根本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