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透的草莓從青翠的綠葉中冒頭而出,惹人垂涎;似火焰的火龍果點綴在長滿刺的莖蔓上,溫暖了秋冬;黃澄澄的小桔子掩映在綠葉中猶抱琵琶半遮面,羞澀得可愛……
五雲街道周村公路邊,打造這片果園的陳禮泉每日都忙得不亦樂乎。從打鐵匠到種植種類繁多的水果種植戶,陳禮泉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打造幸福生活。
如今,陳禮泉的果園裡種了4畝9個大棚的紅霞品種草莓、3畝火龍果、50株的沙糖桔,還有若干已採摘的黃桃等等。
今年50歲的陳禮泉,是七裡鄉黃村畈村梅店自然村人。16歲那年,他跟隨七裡鄉的打鐵師傅樊群亮學打鐵手藝,18歲出師,19歲自己開了打鐵鋪。不過隨著打鐵鋪生意的日漸冷清,陳禮泉和當時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去了工廠打工。
兜兜轉轉,2008年,陳禮泉開始在河宅種植葡萄。2011年,受七裡鄉科技特派員的影響又種了草莓。這之後,陳禮泉堅定不移地走上了種植水果之路。
7年前,周村的草莓基地剛好有土地要流轉,陳禮泉就到了周村,繼續他的水果種植業。
多年從事水果種植這一行,讓陳禮泉有了非常豐富的水果種植經驗,成為一名妥妥的「土專家」。
這段時間,正是頭茬草莓上市季節。每天早上6點30分,陳禮泉就和愛人到大棚裡摘草莓,送往縣城的水果店。因其種植的紅霞品種草莓個大、顏色飽滿、口感酸甜,一上市就深受消費者青睞。儘管這段時間草莓產量還不高,價格也有些「金貴」,但陳禮泉每日都要向水果店供應50餘斤的草莓,幾乎要忙到上午10點多鐘才有空扒口早飯。
走進陳禮泉管理的草莓大棚,一畦畦草莓植株整齊劃一,綠油油的草莓葉覆蓋下,青紅相間的果實已垂掛在了黑色的地膜上,惹人垂涎。
「現在草莓剛冒頭,批發價每斤35元左右,產量還不是很高。冬至到春節期間,是草莓口感最佳的時候。」陳禮泉說,那個時候草莓因坐果時間長,低溫聚糖,口感更甜。
剛剛鋪了新薄膜的草莓大棚右邊,是同樣惹眼的火龍果大棚。因火龍果是一批批成熟,所以採摘期很長。到現在火龍果植株上還有不少紅似火焰的果實,酸甜清香,軟糯爽口,口感也是極好的。
最顯眼的就數果園入口處的桔子樹了,黃澄澄的小桔子挨挨擠擠,像是害羞的姑娘。陳禮泉說,這是沙糖桔,前幾年試種的,今年剛投產。
採下一個小桔子,捏著有些硬邦邦,還未送入嘴裡,味蕾就開始泛酸。一入口,甜中帶有一絲絲酸,是生津止渴的佳果。現在沙糖桔成熟度還不夠,等過了一個月,那是真的甜。」陳禮泉有些自豪。
水果的好品質緣於陳禮泉在種植業上的用心。用心學習種植技術,用心管理每株果苗,用心對待消費者。
農業部門哪裡有相關技術培訓,陳禮泉就扎在哪裡。聽課學、照著書學、跟同行學。2014年,陳禮泉已嘗試自己育草莓苗,獲得成功。
他的用心,還從整理的如方塊如列隊般的果樹植株中可見一斑。還從他積極鑽研,種出無公害品質佳的果子回饋消費者中體現。如今,陳禮泉種的草莓和火龍果畝產都在2000斤左右;單草莓一項,一年就有10萬元左右的收入。
雖然在今年的黑格比颱風中,陳禮泉的果園損失了3萬多元,但他將更多的心思放在了接下來的水果種植上,期待來年再獲豐收。
從打鐵到現在種植水果,陳禮泉堅信,幸福要靠打拼。
來源:縉雲新聞網 作者: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