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回到未來》跨入未來

2021-01-09 中國數字科技館

文_趙 洋

10月21日,是經典科幻電影《回到未來》第二部裡的主人公從1985年穿越到2015年的日子。布朗博士和馬丁的這次時空之旅,帶領觀眾飽覽了一個光怪陸離的近未來世界,大堆離奇花哨的發明充斥著這個世界。在主人公居住的加州小城裡,你可以買到自動烘乾的衣服,穿上自動繫鞋帶的鞋子,踩上懸浮的滑板,再跳過會飛的汽車,穿過一頭3D虛擬大白鯊……歡迎來到虛構的2015年。

超越1985

《回到未來2》中對2015年的科幻設想是否靠譜呢?為了理解三十年來人類取得的進步,我們不妨先梳理一下世人已經取得的科技成就:

機器人大顯神通。有能識樂譜、可彈奏悅耳電子琴的音樂家;有四條腿和兩條腿行走的機器人;有可舉重250公斤的大力士;有用聲音或顏色控制的雜技表演。仿人機器人有走鋼絲和舞劍弄刀的,也有聽候召喚的駕駛員和守門員,還有能畫像、並有觸覺和視覺的各種機器人,它們可以互相對話和暗示,幾乎與真人無二。 人工智慧系統,可識別自然語言、形狀、顏色,可自動設計、自動繪畫或診斷故障。

由於光導纖維和雷射通信的發展,遠程會議的參加者不但可以進行對話,還能看到對方的畫面太陽能電話、自動翻譯電話,成套的辦公室自動化網絡系統和家庭自動化的設施、自動駕駛的汽車、交通指揮自動化模型及城市管理自動化系統都給工作、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

高達十幾米的西紅柿樹培育成功,2000多個紅豔豔的果實壘壘可觀,預計年內可結果12000個。這要歸功於無土栽培和組織培養等生物技術新方法……

很炫目,不是嗎?

但這不是2015年的科技成就,而是中國政府代表團參加1985年在日本筑波科學城舉行的世界博覽會後寫出的考察見聞。那屆博覽會的主題是《居住與環境:面向家居的科技》。

如果說,世博會是觀察一個時代光榮與夢想的最佳窗口,那麼下面這些展示則表明了1985年的「古人」對「近未來」的暢想:

博覽會指出了未來社會的模式和方向,21世紀的城市能源是太陽能和氫能;交通是自動控制、高速強磁超導、海陸空立體交叉;食品是用生物技術培育的農產品和果品;醫藥也是植物天然型的,可隨時接受核磁共振、CT掃描檢查。國土將得到綜合利用,海洋資源充分開發,機器人進入家庭生活使人充分感受到未來城市的新氣息。

飛向外層空間,開闢新的世界,是人類的夢想。蘇、日、英、法、中等國家都展出了他們的航天技術,設想將太空作為人類居住和工業生產的場所。日本還把利用太空的無重力、高真空和太陽能資源作為未來冶金工業的發展方向。

來來的交通是個什麼樣子?日、英、聯邦德國等館都有答案,這裡有21世紀汽車的各種模型,有雙C型汽車系統,有磁懸浮列車供人乘用,有未來個人用的電動汽車等多種車型。

這些都引起人們的深思,對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趨勢有所啟發。

所以,我們平穩跨越了1984,但我們超越1985了嗎?

已經實現的預言

讓人能聊以自慰的是,通過回顧《回到未來2》可以看出,我們還是實現了不少該片對2015年的設想。

可穿戴設備

電影中出現了馬丁的女兒在脖子上戴著視訊眼鏡的畫面,並且還能夠接聽電話。或許為了讓當時的觀眾明白這是一部電話,鏡片上還顯示了「Phone」的字樣。仔細一想,這不就是增強現實眼鏡的前身嗎?現實中的谷歌眼鏡並未大規模發售,所以馬丁一家算是敢於嘗鮮的「科技潮人」了。

布朗博士手腕上佩戴的多功能電子表一定羨煞1989年觀看影片的孩子了,那時他們手上的電子表僅僅是電子表,除了顯示時間,沒有別的功能。拜摩爾定律的威力,電話、電報、電腦、攝像機、電視、收音機、血壓計、計步器……現在都集成在手機裡,更進一步集成在智能手錶中。2015年的消費者能夠買到的智能手錶應該比布朗博士的那塊功能更強大。

裸眼3D

影片中一頭大白鯊向馬丁撲來,驚魂未定的他發現那只不過是3D虛擬影像,為的是宣傳已經拍到第19部的《大白鯊》。現在,3D影像技術已經進入消費者市場,3D電影、3D電視都是很常見的產品,裸眼3D遊戲機已經賣了幾千萬部。好在《大白鯊》並沒有真的拍這麼多續集。

自動鞋帶

如果說電影中關於2015年的預言有一個能絲毫不差地成為現實的話,自動繫鞋帶的鞋一定當仁不讓地位列第一。

電影中的那雙鞋有巨大的logo,分明是某廠商的植入廣告,2015年該廠商復刻了這雙鞋子,其中就帶有自動繫鞋帶的功能,此外,該廠商甚至為自動繫鞋帶技術在美國申請了專利。這套裝置位於鞋底,通過外部按鈕觸發一種滑輪系統。這已經不是該品牌首次想讓《回到未來2》中的自動鞋帶成真了。2011年時,有150雙自動繫鞋帶的發光運動鞋被拍賣,為帕金森症研究籌集資金。

除了美國人,還有不少人想把這個創意變成商品。目前,德國弗萊堡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正在研究一種可利用傳感器自動繫鞋帶的鞋,當使用者碰撞鞋跟時,鞋帶就能自動解開。這種鞋可根據足形自動調節。只要穿上鞋,腳就位時,壓力傳感器就會告知「智能鞋」,觸發鞋跟的小發動機,將鞋帶繫緊。當你想要脫鞋時,碰撞鞋跟兩次,發動機就會釋放鞋舌部位的彈簧,鬆開鞋帶讓你脫鞋。這項獨創性的發明甚至無需充電或更換電池,因為它僅靠你走路時雙腳的擺動來發電。此外,加拿大的一個創業團隊發明的鞋採用機械動力的方式實現了自動繫鞋帶功能。

食物反脫水器

影片中,有一幕是把餅乾大小的濃縮披薩在一個「水合器盤子」上放置12秒後,它就會變成一塊正常大小、可以吃的披薩。這臺機器既能把葡萄乾變成新鮮葡萄,也能把高度脫水的披薩變得鮮嫩多汁、酸爽可口。這不由得讓人聯想起太空人吃的脫水復水太空食品。20世紀60年代,美國「雙子星座號」飛船和「阿波羅號」飛船採用氫氧燃料電池做電源,這種電池工作時會產生大量的水。於是,脫水復水食品應運而生,這是一些冷凍乾燥的食品,加水軟化就可以吃了。它們的性狀和口感更接近於地面的普通膳食,能滿足航天員的口味。「阿波羅10號」以後的食品有了很大的改進,主要是改進了食品的包裝和增加了食品的花樣,例如,將復水食品的包裝上加了一個進水口,可加入熱水,用勺子吃。

生物識別技術

電影中提及主人翁透過虹膜掃描以及指紋掃描的方式,進入了未來的家。在今日,指紋辨識已經被運用在部分高階智慧型手機當中。對於安全要求較為嚴格的核能電廠、銀行以及出入境檢查處,都已採用生物技術。

懸浮滑板

在《回到未來》三部曲中,出境最多的道具除了那輛可以穿梭時空的汽車,就要數滑板了。在1985年,滑板是有輪子的;在19世紀美國西部,馬丁踩一個小平板車權當滑板(《回到未來3》)。在2015年,馬丁驚喜地發現,滑板的輪子消失了,卻增加了貼地飛行的功能。當然反重力技術不會這麼快被發明,否則人類早就徵服銀河系了。所以現實世界的懸浮滑板要靠磁力抵消重力。

2015年8月,一家國外汽車廠商公布了幾段懸浮滑板的視頻,以推銷汽車。視頻中展示的滑板只是樣機,它是由一塊液態氮冷卻的超導體製成的磁體板和一塊覆蓋著磁鐵的斜面來驅動的。為了達到當前的效果,該公司的工程師花了四百天來進行研究和試驗。

視頻中,專業滑板運動員腳踏滑板從水面及汽車頂上「飄過」,極其符合《回到未來2》中對未來滑板的想像。這並不是第一款會飛的概念滑板。與其他的懸浮滑板一樣,它也不能完全憑空飛翔,而必須藉助特殊的磁體面或者金屬面。這塊滑板的超導系統要用-196℃的液氮冷卻,雖然最大承重200千克,但運行高度和運行時間仍受限制,只能連續使用15分鐘。相信沒有哪個滑板小子願意提著一隻裝滿液氮的暖瓶在埋好金屬軌道的場地耍酷,所以廣告片中的懸浮滑板離貨架還有很長距離。

飛行汽車

1986年,美國總統裡根在國情諮文中引用了《回到未來》中的經典臺詞:「正如他們在《回到未來》中所說,『我們要去的地方不需要路!』」

是的,2015年的城市本該不再堵車,汽車都飛在空中,立體交叉地行駛。但在真實世界裡,汽車司機還得繼續忍耐。雖然多年來,各國的發明家不斷提出磁懸浮飛車、旋翼式飛行汽車、摺疊翼飛行汽車等等設計方案,乃至造出不少樣車,但基於飛行器原理的飛行汽車結構複雜、成本高,載重量和飛行性能都很低。作為飛行器,飛行汽車無法與飛機相比;作為汽車,又結構脆弱,容易損壞。這註定了它無法取代飛機和汽車,只能成為像氣墊船一樣尷尬的小眾存在。所以,2015年確實有飛車,但絕不是隨處可見。你看,就連那家汽車製造商也沒有造出飛行汽車,而是選擇了更容易的懸浮滑板來打廣告,可見飛車要普及難度有多大。

迷你垃圾發電機

有了車,沒有燃料也開不起來。《回到未來2》中的拉風汽車有名為「聚變先生」的動力源,靠吞噬垃圾發電。

美國普渡大學的麥可·拉迪什教授製造了一種可移動的垃圾發電機,本意是讓戰場上的士兵可以就地取用垃圾來發電。如圖所示,它其實算不上「迷你」,還需要進一步縮小才能裝在小轎車上。

國外還有技術達人DIY了名為「小聚變先生」的自製能量反應堆。這其實是一款迷你發電機,能量源自廢料的燃燒,如紙張、木材、院子裡的斷樹枝,甚至是某些塑料。建造「小聚變先生」的靈感來自《回到未來2》。這種燃燒廢物的小型能量反應堆有很大的潛在利用價值,實際上,這種技術在二戰時曾被用在許多汽車的能量供應上,當時是木炭汽車。今天,它是適合發展中國家(那裡主要利用燃氣爐)使用的能量來源。

上述這些是否證明《回到未來2》是一部偉大的技術預測電影呢?不一定。有國外網友評論道:「我不會把這些叫作預言……我會用其他說法……大公司從這類電影中獲取靈感,再把它付諸現實。」

尚未實現的預言

智能快幹夾克衫

男主角不慎落入水池變成落湯雞後,身上的夾克衫立馬把自己吹乾,並且淡定地跟男主角匯報:「我搞定了。」目前具有這種功能的實用服裝只有太空衣,它不但能自動除溼,還有恆溫功能。只是價格昂貴(艙外太空衣價值3000萬元),質量巨大(120千克),普通地球人無福消受。

自動遛狗機器人

在電影中,全自動遛狗器這個發明解救了無數懶成狗的主人。透過無人飛行器來遛狗,可以讓主人有時間做別的事情。如果你對科技新聞還算熟悉,應該會記得Amazon、Google、Disney、DHL都開始運用無人機來送貨。而利用無人機空拍,也已漸漸流行起來。

目前,智能無人機可以做到影片中的空中懸浮和自動避障,但螺旋槳產生的升力並不足以在託舉無人機的同時,再牽住一條大狗。地面輪式機器人或多足機器人更能勝任遛狗的任務。但是當這樣能跑會跳的智慧機器人普及時,還有多少人會養狗作為寵物呢?

虛擬景色窗戶

虛擬景色窗戶是科幻電影裡的常客,《全面回憶》裡也有這樣能夠隨意變換「窗外景色」的窗形顯示屏。未來的高超音速客機可能會使用這種虛擬舷窗。但是高超音速客機還沒有實現,所以能用到這種窗戶的只有地下室和核掩體了。

當然,整個系列影片裡最核心的科幻設定——時間旅行——也尚未實現,而且是最難實現的。

《回到未來2》最大的沒料到是——2015年的人全部把臉埋進了有屏幕的電話裡,觀察別人無趣的生活而錯過自己的精彩人生……

科技進步變慢了嗎?

上面列舉的發明是如此有趣,以至於在《回到未來2》首映的時候,很多影迷給製片廠打電話,詢問他們在哪裡能夠得到如此神奇的物品。只是,這些發明好像都是「小玩鬧」,並未大規模提升生活質量和生產效率,人的幸福感好像也沒有顯著增加。

在《回到未來》系列電影首映的1985年,美國科學促進會曾發表報告預測,從那時至公元2000年的「未來十五年」,世界科技將出現一連串重大突破。該協會預測的部分科技突破項目有:

電腦化移植手術。電腦將按病人的需要,設計適合病人使用的人造器官,然後由機器人製造,最後由電腦操縱的機器人進行移植手術。人造器官植入人體後將運行自如、持久耐用,而且費用低廉。

利用人類身體內的蛋白質,製造出一種療效高、治療範圍廣的「超級藥物」,這種藥對從血友病到普通的傷風感冒均有療效。

陶瓷引擎。目前世界上已有一些新型的陶瓷引擎部件問世,不久的將來,汽車將用此種引擎推動。這種陶瓷引擎簡單、經濟、耐用。

超級植物。遺傳工程的應用,改良玉米、小麥、大米和豆類的品質,不僅產量高、營養豐富,還可抵禦蟲襲、嚴寒、乾旱和多種病蟲害。

新型材料。新的塑膠材料將取代傳統建築業使用的鋼和木材,新材料輕巧而又堅固。這些材料還可應用於汽車外殼,使車身更輕巧、省油。

醫生可以把健康正常的遺傳因,植入遺傳病患者細胞內。利用這一技術,可以治癒超過三千種以上的遺傳疾病。

物質製造的突破。新發明的催化劑等,將創造出各式各樣的新奇物質、新燃料、新的靈丹妙藥。

新式太空船。未來的宇宙飛船將由太陽能和核能推進,重量輕、成本便宜。由於攜帶的燃料少,便有可能向其他星球進發。

乍一看,我們仿佛已經進入了《回到未來2》中的未來,只不過2015年實現的多是與通信和娛樂有關的科技,那些更「硬」的科技實現了多少,我們可以對號入座,很遺憾,還不夠多。2015年甚至離科技界在1985年設想的2000年都有不小的差距。正如前西洋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和貝寶創始人泰爾認為的那樣:四十年來,人類在IT領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這掩蓋了能源、交通、太空、醫藥等其他領域的相對停滯。我們拋棄了一個世紀以來敢想敢幹、以快速科技進步為基礎的雄心大志,以謹小慎微的心理取而代之,僅僅滿足於小打小鬧的漸進改良。

無人駕駛汽車固然科幻,但它與革命性的內燃機驅動汽車相比,只不過是一種交通方式的改進。電子郵件和光纜確實有效率,但與電報線和無線電取代信使的巨大變革相比,現代通信並沒有發生質變。根據演化經濟學的「長波理論」,每個時代都以一種技術集群為標誌,這些技術集群的進步和發展推動了經濟增長。這樣看來,從1985年到2015年的三十年,仍在一個「長波」中,其標誌性技術集群就是微電子技術與通信技術。基於這兩種技術取得的進步,遲早要進入收益遞減階段。經濟的再次增長需要一套新的核心技術來推動。

話說回來,如果科幻電影中的美妙預言都實現了,豈不有些無趣?正如《回到未來》系列影片告訴觀眾的:未來不是命定的,而是取決於我們的行動。所以,十年後的2025年、二十年後的2035年會怎樣呢?我們會迎來一個新的技術長波嗎?沒有人能給出答案,但我們知道,只要創新的腳步不停止,未來一定會更加振奮人心。

【責任編輯:楊 楓】

相關焦點

  • 影評《回到未來》
    1.回到未來 Back to the Future (1985)《回到未來》是一個美國科幻電影系列,共有三部,分別上映於1985年,1989年和1990年。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麥可·J·福克斯、克里斯多福·洛伊德等出演。
  • 《回到未來》:不變的是過去,可創造的是未來
    《回到未來》是我覺得最經典的一部穿越題材的電影,它用一種新的手法去展現了時間旅行的驚險刺激,用一種幽默的敘事方式來發人深省,寓意深刻。本片主要講述了高中生馬丁意外搭乘了布朗博士的時光機器回到了30年前,在想方設法回到未來的期間,陰差陽錯地介入到父母的生活中去,最後,他因為改變了父親的性格,在回到未來的時候,將未來的所有事情都改變了。這部電影的寓意十分深刻,未來不是一成不變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 回到「未來」之日
    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看過一個叫做《回到未來》的電影(英文原名叫做「Back To The Future」)。《回到未來》是一個美國科幻電影系列。說起《回到未來》,Marty McFly和Doc Brown所駕駛的時間機器——DMC-12也應該被當做「主角」來對待。
  • 穿越過去、《回到未來》,未來要靠自己創造!
    前些年開始流行的穿越劇,讓人們過了一把癮,看著現代人去清朝禍亂宮廷或者歷史上的人物來到當今甚至闖進未來,影視中的人物替我們實現了恆久的夢想。其實很早就有穿越作品了,如今這些都是當年的大師玩剩下的。《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是美國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的作品,三部曲分別拍攝於1985年、1989年和1990年。
  • 25周年慶:遊戲版《回到未來》開始預訂-回到未來,Back to the...
    為了慶祝《回到未來》誕生25周年,這部獲得過奧斯卡大獎、全球票房收入近1億美元的經典科幻電影三部曲除了發行DVD、BD藍光重製版,還正在變身為遊戲,由Telltale Games操刀開發。
  • 電影推薦:《回到未來》三部曲
    做為穿越劇的鼻祖,《回到未來》三部曲開創了一個嶄新的劇情模式。
  • 資源《回到未來》1-3
    公眾號輸入片名:回到未來   立即觀影
  • 《回到未來2》「預言」失敗
    原標題:《回到未來2》「預言」失敗  好萊塢科幻電影《回到未來2》中一些預言已經成為現實,如網絡電話工具、指紋掃描識別,另一些預言有望實現,但有一條預言已經破滅:芝加哥小熊隊將在2015年贏得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總冠軍。
  • 《回到未來》主演重聚掀回憶殺
    《回到未來》三部曲是80年代最重要的科幻電影之一,影響了之後的很多的科幻作品,也是一代人心目中的集體記憶。在一遍又一遍重溫電影的同時,我們也已身處電影預言的未來之中。       不同於《侏羅紀公園》《終結者》等老題材不斷重啟,媒體近些年一直不放棄挖掘《回到未來》重啟的可能性,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的回答也一直都是:「絕無可能!除非我和鮑勃·蓋爾(編劇之一)都死了。」
  • 來自未來的科技書包!Nike Air 回到未來書包 開箱鑑賞
    耐克回到未來書包 耐克雙肩包 耐克書包 耐克背包 耐克旅行包Nike Air Comback to Future Bag 回到未來書包,靈感來自於《回到未來》經典系列電影中的道具nike燈鞋 帥氣科技感十足的未來燈光加上銀色、藍潑墨的配色搭配,相信無論是電影粉色還是鞋迷們都會爭相收藏這款獨家味道的書包MAG。
  • 35年過去,《回到未來》仍然經典
    沒錯,小萬說的就是經典科幻電影《回到未來》系列。如今,這部穿越始祖上映35周年了,跟著小萬一起回顧下——《回到未來》三部曲始於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的一個腦洞:如果我回到過去,遇到我的父親,我們會不會成為朋友?
  • 今天給你介紹——《回到未來》三部曲
    假設我們可以在這條線上自由移動,那麼我們也將回到我們曾經生活的世界。這類型的影視作品很多,諸如回到過去要把未來扼殺在搖籃之中的《終結者》,利用時光機器的力量穿梭在過去未來的《哆啦A夢》,無法控制自己穿越時空能力的《時間旅行者的妻子》等等。今天我們要來講的也是一部關於時空穿越的經典科幻電影——《回到未來》。
  • 荷蘭弟&唐尼"換臉"版《回到未來》預告
    前不久麥可·J·福克斯和克里斯多福·洛伊德現身慈善活動     《回到未來》三部曲是80年代最重要的科幻電影之一在一遍又一遍重溫電影的同時,我們也已身處電影預言的未來之中。       不同於《侏羅紀公園》《終結者》等老題材不斷重啟,媒體近些年一直不放棄挖掘《回到未來》重啟的可能性,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的回答也一直都是:「絕無可能!除非我和鮑勃·蓋爾(編劇之一)都死了。」
  • 新奇配件 《回到未來》時光車手機殼
    《回到未來》時光車手機殼(圖片來自p-bandai)《回到未來》時光車手機殼(圖片來自p-bandai)《回到未來》時光車手機殼(圖片來自p-bandai)  在1985年推出第一集之後,《回到未來》成為了影史上科幻時空電影的經典三部曲;其中貫穿全劇情的時光車更是多年來許多影迷爭相收藏的經典載具,尤其是在《回到未來2》劇情中虛構的2015年登場的飛行版時光機,更是最熱門的款式。
  • 《回到未來》:博士藉助閃電能量將少年送回未來
    《回到未來》是1985年上映的美國經典科幻電影,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麥可·J·福克斯、克里斯多福·洛伊德等出演。一經推出便獲得好評一片!連續11周穩居票房榜首,影片的北美票房高達2億1061萬美元,全球票房達到有3億8111萬,成為1985年的票房冠軍。
  • 《回到未來》-風靡世界的「加拿大小鮮肉」
    本周,整個美國、加拿大和英國都在聊2015年10月21日的「Back to the future」《回到未來》。
  • 重溫經典《回到未來》第二部
    專注好電影,今天小編跟大家重溫經典電影《回到未來》第二部,在第一部裡博士發明時光機後,馬丁意外回到30年前,為了撮合父母而改變了父母甚至是一家人的命運,而第二步緊接著上一部的故事展開主要講述的是馬丁和博士穿越到未來拯救兒子,進而引發的一系列的故事。
  • ——《回到未來》三部曲的觀感
    斯塔克諷刺地問道:「你真要跟我說,是基於《回到未來》的嗎?」《回到未來》於1985年上映,在上映後大受好評,並分別於1989年拍了《回到未來2》、1990年拍了《回到未來3》。《回到未來》系列電影擁有著開創性的設想,並影響著大量穿越時空類電影。比如《蝴蝶效應》三部曲、《黑洞頻率》、《復仇者聯盟4》等等。
  • 《回到未來》劇情介紹:想去未來看看自己活成了什麼樣
    定格第490期,這個瞬間來自電影《回到未來》,布朗博士發明時空穿梭機與高中生馬丁一同進行試驗,試驗成功後兩人臉上都現出了驚訝的表情。­  馬丁是一個擅長滑板和喜歡音樂的高中生。他和熱衷發明的布朗博士是忘年之交。同時,他還有一個美麗可愛的女友珍妮弗。但馬丁的家庭狀況卻頗為糟糕。
  • 影響了一個時代的經典科幻電影《回到未來》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經典影視作品是《回到未來》。《回到未來》是一部很有教育意義且很具觀賞性的電影,可以作為經典片來收藏。 每一分努力、每一次寬容、每一個善念都對自己的未來有影響。《回到未來》作為一部科幻電影,運用了當時非常前衛的特效,並且融合了各種流行元素,浪漫、幽默、驚險、動作,很適合全家一起觀看,給當時略顯沉悶的美國影壇帶去一陣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