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MBA微金
普漲之下,A股的分化情況已經引起市場高度關注。
翻開A股的歷史,2017年末至2018年初,A股也曾出現過一次分化明顯的「二八」行情。
還是以滬深300和中證1000指數為例,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26日,滬深300累計上漲14.20%,走出強勢行情,與之相比,中證1000指數掉頭向下,累計下跌10.03%。
與現在相類似,資金也在不斷向藍籌、大市值個股聚焦。反映到二級市場,龍頭白馬一路領漲,其中部分個股估值充分修復,並積累了一定的泡沫。
自2018年1月末開始,美股突然大跌,並引發A股共振。藍籌股相繼下跌引發市場恐慌,A股相關的指數也連續大幅下跌。
「二八行情」在加劇
這一次A股會不會重蹈覆轍呢?
對於這一問題,市場的觀點也出現分歧。其中,中泰證券認為,市場將進一步分化。
其邏輯為,在註冊制和市場化的退市制度下,A股有望加強「優勝劣汰」,有利於篩選和孕育出一些偉大的公司,但也要不斷地、較大比例地淘汰失敗和落後的公司。因此市場的分化將進一步加劇,指數表現穩健的同時,沒有成長空間和治理能力差的一些小市值公司可能存在較大的估值下修的壓力。市場分化的加劇使得投資的難度和專業門檻都顯著提高,A股的機構化進程將加速。
對於部分大漲的個股,有觀點則認為其已經過熱。這其中,福耀玻璃董事長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新能源汽車行業這塊可能已經累積了一定的泡沫」。
從數據來看,部分板塊確實已經呈現過熱狀態。
Wind數據顯示,代表大藍籌的滬深300目前平時市盈率為16.89倍,超過過去10年12.05倍的平均水平,並處在近10年較高水平。
代表中等市值的中證500指數最新市盈率29.06倍,剛好位於過去10年中位數水平,低於過去10年平均值水平。
代表小市值個股的中證1000指數最新市盈率為42.21倍,位於過去10年中位數與平均數下方。
招商證券則在《A股4次著名「抱團」事件啟示錄》中寫道,2006年以來,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逐漸崛起為A股的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機構投資者通常擁有相似的決策框架、考核機制、信息渠道、行為模式,導致A股在2007年以後出現過4次非常著名的「抱團」。
每次抱團真正瓦解前,會有1-2次假摔,但之後評估了業績趨勢後又會重新抱團,並比上一次更加堅定,因此,抱團板塊的超額收益每一次假摔後都是加速上行的。每次抱團瓦解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出現了業績更好的板塊,所以,不要被虛妄的概念所蒙蔽,找到那個最強業績板塊,並重倉它。而比找到業績更好的板塊更重要的找到驅動業績變化的中觀和宏觀變量。
滬指創出5年新高,4300點能到嗎?
為什麼在滬指屢創新高之時,北向資金卻蜂擁而入呢?它們不畏高嗎?北向資金的走勢雖然僅供參考,但是仔細想想確實也很有意思。
圖片來源:粵開證券研報
對於A股今年會如何走,各大機構眾說紛紜。粵開證券分析師陳夢潔發布了題為《2021年A股十大預測》的策略專題,可以挑一些有意思的觀點來討論一下:
首先,粵開證券認為,2021年A股會演繹「龍頭牛」和「機構牛」。這比較好理解,市場也形成了共識:「業績好、ROE高的行業龍頭將持續獲得估值溢價」;「居民財富向機構轉移+機構收益具備吸引力+機構話語權增強,這三點支撐A股繼續向機構化市場演進的邏輯」。
圖片來源:粵開證券研報
其次,外資持續流入,「具體到行業方面,春季躁動行情以電子、計算機、電氣設備為代表的科技股,以及北上核心重倉的醫藥生物、食品飲料板塊勝率更高」。
另外,對2021年A股走勢有三重預期:一、第一阻力區域在3700點區域;二、第二阻力區域為4000點區域;三、第三個預期點位約在4300點區域。
最後,粵開證券列出了2021年A股配置的「四朵金花」:大消費(醫藥、食品、家電、汽車、餐飲、旅遊)、順周期(有色金屬、化工、工程機械)、大科技(5G、新能源、半導體、晶片等)和政策紅利(軍工、光伏、新能源汽車、半導體)。
北向滯漲藍籌受青睞
本周,北上資金積極加倉滯漲藍籌股。海螺水泥是中國最大的水泥生產企業之一,在疫情背景下,2020年前三季度,其營收和淨利潤均實現了正增長,但其股價全年卻逆市下跌了2.23%(復權,下同)。本周北上資金大幅淨買入海螺水泥13.03億元,為本周唯一一隻淨買入超10億元的個股。
本周北上資金淨買入居前的個股
上海機場為中國最大的三個國際中轉樞紐航空港之一,而航空運輸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2020年前三季度上海機場營收大幅下降58.11%,淨利潤巨虧7.37億元,為其上市20多年來首次虧損。上海機場股價也因此受到壓制,2020年全年逆市下跌3.92%。
本周北上資金連續加倉上海機場,合計淨買入9.36億元,持倉由上周末的2.64億股,增至2.76億股,增持1218萬股,持倉市值再度突破200億元。北上資金持倉佔上海機場流通股的逾25%,為A股中北上資金持倉比例最高的個股之一。
中國石化2020年下跌16.91%,中國石油更是大跌26.94%,幾乎處於被市場遺忘的角落裡。但本周北上資金淨買入中國石化3.82億元,淨買入中國石油2.28億元。實際上從去年10月開始,北上資金就默默的大幅加倉2股,持有中國石化由5.12億股增至目前9.35億股,增倉83%,創近2年新高;持有中國石油由約3.2億股增至目前6.33億股,持倉幾近翻倍,持股及持股市值近期不斷創歷史新高。
順豐控股、分眾傳媒、海爾智家、特銳德等在2020年漲幅相對較小,並為各自行業龍頭企業之一的個股,本周也獲得北上資金超億元的加倉。
來源:證券時報、每經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