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於2014年9月19日開賽的印度超級聯賽已吸引皮雷、卡普德維拉、永貝裡等「世界巨星」。據悉,印度超級聯賽規定8支參賽球隊必須擁有一個超級巨星。大手筆自然有豐厚的資金支持,2010年12月,世界體育和娛樂產業巨頭IMG與印度足協籤署了一份為期15年、總價1.4億美元的合同,買下了聯賽的舉辦權。此後,傳媒大亨默多克與印度首富安巴尼聯手力挺印度足球。印度足協甚至放言:「3到5年,超越中國足球。」
若了解印度足球歷史,或許你對他們的「狂言」不會感到吃驚。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印度才是真正的亞洲足壇霸主,曾獲得奧運會第4名,兩獲亞運會金牌。1950年印度隊打進了世界盃決賽圈,這是印度足球最為輝煌的瞬間。但遺憾的是,國際足聯禁止赤腳參加比賽,因此印度拒絕參加世界盃。
以下為澎湃新聞文章《陌生印度足球不差錢:每隊都要買巨星,稱3到5年超中國》(作者:陳均 馬作宇)
皮雷和永貝裡,這兩個遠離人們視線許久的名字日前又成為了焦點,因為兩位前阿森納名將在短短幾天之內先後宣布加盟印度超級聯賽。
印度超級聯賽?一個聽上去有些陌生的名詞,這個世界足球版圖內的貧瘠之地何以吸引曾經的足壇大腕屈尊駕臨?事實上,早在兩年以前,印度足球聯賽就宣布籤下過克雷斯波、奧科查、卡納瓦羅等名將,但最終因為一些因素沒有成行。2013年印度超級聯賽橫空出世,而在今年它們一舉拿下了皮雷和永貝裡等球星,隨著他們的加盟,原本神秘的印度足球也掀起了自己的面紗,走到了人們的視線之中。
被IMG和默多克都看中的印度足球
印度足球聯賽(I League)始創於2007年,取代了原有的印度全國足球聯賽,但水平低下,印度的冠軍隊甚至沒有資格出徵亞冠聯賽,只能參加低級別的亞洲足協杯,可以說,印度聯賽根本得不到足球世界主流媒體的關注。但最近兩年,印度聯賽卻悄悄開始發生改變。
2012年,印度聯賽一度宣布籤下了多位曾經叱吒風雲的足球明星,開出的薪水接近百萬美元。對於一些職業生涯臨近尾聲的球員而言,是一個難得的美差。
雖然因為俱樂部在FIFA的註冊問題以及與當地政府的場館使用權沒有達成協議,比賽流產,但來自印度的足球聯賽第一次讓世界投注了別樣的眼光。此間,包括英國《衛報》在內的多家歐洲媒體都給予了關注,能一氣攬下一票球星,看上去,印度聯賽似乎不差錢。
事實上,早在2010年12月,世界體育和娛樂產業巨頭IMG就與印度足協籤署了一份為期15年、總價1.4億美元的合同,買下了聯賽的舉辦權,按照合同計算,印度聯賽每年得到的贊助費用甚至超過了中超聯賽。
而到了2013年,印度聯賽迎來了再一次的升級。全新的印度超級聯賽(Indian Super League)問世,這個聯賽成了印度最高級別的聯賽之一,就連傳媒大亨默多克都對這個超級聯賽頗感興趣,2013年時他與信實工業集團(老闆安巴尼為印度首富)聯手力挺印度超級聯賽。
據傳,默多克在未來十年內將為印度聯賽投資達到150億盧比到200億盧比之間(2.5億美元至3.3億美元)。而此次皮雷和永貝裡加盟的就是這個印度超級聯賽,而另兩位昔日球星路易斯•加西亞、卡普德維拉也已經加盟。
2014年6月11日,印度古瓦哈提,世界盃熱潮席捲全球,印度祭司聚集寺廟踢足球
聯賽只有三個月,引進世界級球星成硬指標
印度超級聯賽還有一項特殊的規定,超級聯賽中的8支球隊必須引進外籍教練和一名世界級球星(總共4名外援名額),這已經成為硬性標準,簡而言之,沒有大牌球星的球隊無法成為印度超級聯賽的一員。
這樣一來,今年10月到12月就將舉行的印度超級聯賽必將星光熠熠,對此常年研究國際足壇的印度媒體人Bivash Mukherjee坦言:「能在印度看到這麼多大牌球星,對於印度的球迷絕對是一件值得興奮的事。印度超級聯賽的組織者也很聰明。他們把比賽更多地放在一些足球文化很濃厚的城市,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加爾各答。這是一個足球文化甚至超過板球文化的城市。這樣一來,印度超級聯賽能很快在這些城市內發展起來。」
有了眾多金主的加盟以及超級聯賽的舉辦,印度足球猛然間也牛氣沖天起來。《今日印度》和《印度快報》就曾援引印度足協的話,「3到5年內,印度足球要超越中國。」
印度鄉村更愛足球
印度這個足球貧瘠之地何以擁有非凡的吸金能力?外媒認為印度廣闊的市場是贊助商齊聚的關鍵,畢竟這是一個擁有12億人口的大國,而印度足球過去處在的位置也讓它擁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信實工業集團方面則表示,在印度,足球的潛力還沒有完全開發出來,和其他的運動不同,足球有機會能夠帶來從未有過的商業成功。在各方的合力下,印度的足球聯賽至少在資本層面上已經發生了質變,從這個角度看,吸引幾個過氣甚至曾經退役的足球大腕復出來到印度淘金順理成章。當然,想要依靠一個聯賽就在足球上完成蛻變也並不容易,畢竟印度足球依然痼疾纏身。
高盛(世界著名投資機構)的一組研究報告顯示,印度足球很難擺脫幾方面的軟肋:
首先印度足球的設施非常落後,很難滿足足球人口的需要,此外,印度足球缺乏高水平的訓練體系,這是足球發展的一個硬傷。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國內的第一運動板球同樣壓制了足球的發展空間,國內的民眾、媒體也更關注板球,在印度只有東西部及南部的小部分地區才有職業足球聯賽,而對足球更感興趣的印度農村,足球愛好者很難找到走向職業聯賽的途徑。
在《高盛全球投資研究》中,過去的十多年印度的GES(增長環境評分:通過捕捉政治、經濟以及社會因素來預測一個經濟體的經濟增長能力)增長極慢,與此對應的國際足聯排名亦持續低迷(現世界排名第151位)。Bivash Mukherjee也表示:「在印度最受歡迎的體育項目一直是板球。而印度的職業板球聯賽(Indian Premiere League)也一直是所有運動中最賺錢的聯賽。為了讓足球也有相應的發展,現在有了從賽制上仿照板球的印度足球超級聯賽。不過要複製板球的成功並不那麼容易,現在超級聯賽請來的球星都是過氣的,他們能給聯賽帶來的影響力和競技水平上的提升也是有限的。」
聽上去,印度足球想要徹底改變面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印度聯賽就像一個矛盾體,一方面他們得到了巨大的外力支持,另一方面,內部還有很大的阻力需要克服。來自蘇格蘭的達菲就向媒體透露了印度足球的妙趣橫生,作為2013-2014賽季印度聯賽的最佳射手,他在接受BBC採訪時描述了他在印度踢球和生活的故事。
永貝裡(左)與皮雷
百姓也能乘俱樂部巴士,18歲才接受專業培訓
「每次俱樂部的巴士車來接我們這些球員前往訓練場的時候,它都會在許多不停的站點停靠,很多男孩也會坐在我們公交車的地板上,甚至有的男孩還會坐在其他男孩的膝蓋上,如果我們速度的慢一點,可能連個專屬座位都拿不到。」現年30歲的達裡爾•達菲2013年來到印度的薩爾高卡俱樂部,是該俱樂部歷史上的第三位外援。
「我初來乍到的時候,覺得隊裡的其他球員都在用北印度語交流,他們都在笑我。但我不知道他們到底在說什麼。這裡和英國的一切都不一樣,這裡沒有人行道,野狗到處竄。」不過深入了解了印度足球後,達菲開始喜歡上了印度,「一開始印度俱樂部接觸我的時候,我一直在說我對去印度不感興趣。但我在那裡待了一個星期之後,徹底改變了看法,那裡的俱樂部和英國的俱樂部從職業性來說差不多。就足球智慧而言,在這裡和在英國差距並不大。從技術上講,這裡也有一些好球員。但他們在思維的速度上比不上英國球員。這裡的孩子,到了18歲才會來到俱樂部,接受足球方面的專業教育。所以我覺得理解能力是他們與英國球員差距最大的地方。」
印度班加羅爾的足球迷
達菲的故事無疑具有代表性,和很多足球發展較為落後的國度相似,印度也有好的苗子,但不完善的體制和成才系統讓印度足球深受其害,印超聯賽的抬頭是否可以改變這一切呢?
「我們將通過吸引大牌球員的到來提升聯賽的吸引力,負責印超運營的管理公司也開始向東南亞、歐洲和美洲出售比賽的電視轉播權,現在足球也逐漸成為了學校裡最受歡迎的運動,甚至歐洲的一些球探也來到了印度。」印度足協秘書長甘谷力憧憬無限,自上而下的改革或許並不符合一項運動的發展規律,但印度畢竟已經走出了屬於自己的第一步。
(綜合澎湃新聞、《晶報》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