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漫長而又艱難,有句話說的特別好,「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這就是說,人在漫長的一生中,其實有很多的無可奈何。
但是當年我們面對這些無可奈何的事情的時候,究竟是自己的不作為還是沒有選對方向呢?而這種問題的答案,在易經中早就有所記載。
提起《易經》來,很多人都會覺得《易經》只是算命佔卜的一本書,殊不知,這才是對易經最大的誤解。
《易經》被稱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其中易經的核心觀點就是陰陽辯證法的觀點。
《易經》中所蘊含的道理和自然的法則息息相關,人順應自然法則,就會如沐春風,事事都會得到大自然的「青睞」,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則必會咎由自取。
《太上感應篇》中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個人的報應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自作孽,不可活。切不可心存僥倖!
古代經典《易經》中,老祖宗傳下兩條人生的天規,一旦違背,命途艱難,人生將陷入低谷。
《易經》洩露的2個秘密:人一生拼到最後, 從來不是靠智商和運氣
1、高飛之鳥,死於美食;深潭之魚,亡於芳餌。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天上高飛的鳥,往往會死於地上的美食;處於深潭之中的魚,往往會死於釣竿上芳香的誘餌。
莊子曾說過:「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
王陽明也曾經說過,成功很重要的一個因素便是減少欲望,人不能沒有野心,但最可怕的就是野心太大,最後連自己都搭進去了!
《易經》講:一陰一陽之謂道。
大道至簡,真正的大道絕不複雜,也不神秘,就是陰陽二氣的轉化。人也一樣,境界越高,生活和生命就越簡單。
2、直木先伐,全璧受疑;知止能退,平靜其心。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越是挺直的樹木越是先被砍伐,越是完好無缺的玉璧越會受人質疑;當形勢不當時,要懂得暫時退避,以此讓自己的內心保持平靜。
老話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一個人過於出眾,鋒芒畢露,便很容易遭到別人的忌恨,畢竟人皆有妒忌之心,所以人要懂得謙遜、低調,才能更好地積蓄自己的力量,也能避免給自己招惹不必要的麻煩。
人生難測,所以人要懂得順勢而為,看清形勢變化,這樣才能保留東山再起的實力。
《易經》:「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人的心態極其重要,保持自己的平靜,才能靜待時機的到來。
易經最講究做事的時機,不能急於求成,也不能優柔寡斷,當我們處於低谷的時候,一定要沉得住氣,急於求成只能一敗塗地!
易經不僅不是迷信,還是讓人成功的法寶
故宮就是按照《易經》的卦理來設計的,歷經幾百年風吹雨打,至今依然堅固;
儒家以《易經》乾卦立派,道家以《易經》坤卦立派,諸子百家更是來源於《易經》思想!
就連高考、公務員國考命題,也有它的出現,2019年《易經》冷知識成為公務員考題。
自古以來,那些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士,皆把《易經》列為必讀書籍。
悟透易經中的道理能幫你度過遇到的坎坷
《易經》自身的複雜廣博,深奧晦澀。
孔子曾說過: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有人說:西方智慧的源頭是柏拉圖,印度智慧的源頭是《奧義書》,中國智慧的源頭是《周易》。
《周易》這部特殊的經典,在我國歷史上地位非常高。儒家認為它是第一經典,所謂的五經之首;道家認為它是第一經典,所謂三玄之冠。
馮友蘭教授之所說:「《周易》是宇宙的代數學。」
在遠古知識匱乏的年代,周易就相當於今天的「百度知道」。
但是很多人覺得《周易》這本書晦澀難懂,上面都是文言文,不知道從哪裡下手開始閱讀。
我現在每天都在看的是《圖解易經》。《圖解周易》,他使用圖文結合的方法,把難懂的古文用白話告訴你,把深奧的原理一一圖解給你看,同時全書配有幾百張的彩圖。從起卦到講解,結合生活中具體的例子,讓你即使讀不懂文言文,也能了解易經所說的知識。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再深刻的道理,也讓你一目了然。
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周易》64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易經最神奇的地方就在於,64卦每一卦都是不同的生命密碼,不同的排列組合就對應著不同的選擇,每一種選擇緊跟著不同的人生命運,因此只要跟著易經做選擇,你的人生就不會差!
而且這本書才45元,現在45還能幹點啥?但是卻能讓你近距離接觸古代先賢的思想文化,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同時能讓你逆風翻盤!
對自己以及家人都是最好的,能讓你們的日子越過越順。何樂而不為呢?一本易經,能讓你終生受益!
如果您想購買的話,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