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電視劇裡,警察和黑社會都拜關公。同一把青龍偃月刀,不同的立場,有不同的解釋。紋身何嘗不是如此,好人壞人都可以有。它不過一個圖案,代表什麼,全憑人嘴兩張皮。
這一身好花繡,在不同人眼裡有不同的說法
匪幫
有些紋身雖然漂亮,但不一定人人都適合
有些人不喜歡紋身,認為它會讓人聯想到負面、頹廢的東西,這和紋身在匪幫文化中的盛行有很大關係。
在歐美的監獄紋身圖譜中,梅花撲克代表刑事罪,滴淚代表殺過人,蜘蛛網是服重刑的記號,A.C.A.B.的意思是「All Cops Are Bastards」,MOB除了黑手黨也有「member of blood」的意思,意味著你是幫派裡的blood(血親),是袍澤手足……
匪幫題材紋身雖然很有誘惑力,但還是謹慎為好。圖為美劇《Sons Of Anarchy》中的幫派徽章
對於普通的紋身愛好者,應該避免觸碰這些圖案,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這也是一個好紋身師應該說在前面的。畢竟紋身可能要跟一輩子的,青春期的衝動並不代表永恆。
水手
和匪幫紋身相似,水手們的紋身也是有說法的,不過對於普通人,禁忌少了很多。
海盜紋身因為同題材文學、影視作品的流行而再度風靡
有些紋身是對一位水手經歷過磨難的獎章。燕子,意味著你已經航行了5000海裡。烏龜,意味著你已經穿越了赤道。錨,意味著你曾航行過大西洋。而另外一些紋身,就更有行業特色了。出海的人都迷信,有人紋北極星(航海之星),寓意總能找到回家的路。有人在腳背上紋公雞和豬,認為這樣就不會溺水了。
古時出海,船上帶有活雞活豬作為日後食物。一旦遇上海難,雞籠豬籠往往會浮在海面上
水手們有一句話最能代表紋身在這個行業的普遍性:沒有紋身的水手,就像沒有朗姆酒的船,不適合遠航。
現代人身上的航海題材紋身
和咖啡、菸草一樣,紋身也是西方從少數民族部落掠奪來的戰利品。到了18、19世紀,港口城市很容易找到紋身師,因為除了妓女,他們是水手最需要的人。
運動員
留鬍子,有紋身的梅西,看上去更成熟了
在其他一些熱衷紋身的行業,紋什麼圖案就沒那麼多行規了。比如足球運動員的紋身大多帶有個人色彩,包括個人信仰,家人的名字或面容,或者是一句心靈雞湯。
義大利球員迪亞曼蒂的小腿紋身實在有些隨意
貝克漢姆的紋身有監護天使、孩子的名字、側面基督像。伊布的身上紋了50個飢餓難民的名字。曾經效力於利物浦的丹麥球星丹尼爾·阿格,他的紋身多與維京主題有關。荷蘭球星德容以球風彪悍著稱,他的紋身包括幾何設計和部落圖案。
球員身上的個性化標籤
關於球員們為什麼紋身的說法很多,比如他們有錢有閒,畢竟紋身不便宜,有的大幅作品在床上爬一天都完不了活兒。不過,球迷們更願意臆想自己的偶像是出於某種對抗精神:球場上的商標太多了,從運動衫到採訪背景板,自己的偶像紋身就是為了挑戰這些商業標識。
有時,球員自己也成了紋身圖案
樂手
RATM貝斯手Tim Commerford
另外一個熱衷紋身的職業是搖滾樂手。不同音樂類型之間可能存在鄙視鏈,但這些人對紋身的熱愛卻出奇一致。想要在他們當中找一張細皮嫩肉、乾乾淨淨的皮囊實在太難了。
Limp Bizkit主唱Fred Durst原本就是一名紋身師
當然,在國內可能要簡單的多,因為紋身必須被遮擋。比如第一季的《樂隊的夏天》,海龜先生每一場的造型都「很熱」,你可以說這是風格需要,但遮擋紋身恐怕也是原因之一。
海龜先生樂隊貝斯手蔣晗有一身漂亮紋身
其實,紋身到底有什麼錯呢?好壞都是人賦予它的意義。借用《天下無賊》裡的一句臺詞:「開好車就一定是好人嗎?」這話講理,有紋身也不一定就是壞人。
不要以貌取人,也不要以紋身取人
我們的市井中對紋身有著根深蒂固的偏見,就因為它曾經是刑罰的一種?可是,給犯人的刺青主要是侮辱性的紋路或字樣,幾時聽說刺配要刺一隻雄鷹或錦鯉的?
「在刮痕與傷疤之間,一個新的皮膚審美空間誕生了。」——《文化與承諾》,馬格麗特·米德
當人們自發地在身上紋一些圖案時,終究是出於審美而非審醜。學者們說,紋身是表達身份與信仰最直接的方式。但如果你問真正有紋身的人,得到的答案通常很簡單,喜歡就紋嘍。
這個紋身,是一位媽媽去世前最後一段心電圖,兒子把它紋在了身上
和這些人接觸多了就會發現,紋身並不妨礙他們彬彬有禮,也不妨礙他們古道柔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