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中國姓氏的來源

2021-01-10 黃哥讀歷史

中國的姓氏經歷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從最早的圖騰姓氏,到現在的百家姓,許多姓氏都經歷了不盡相同的變化,但中國的姓氏幾千年來代代相傳,每個姓氏都有其確切的出處,都有清晰的變化脈絡,根據一條條脈絡,我們可以尋根溯源,找到自己的遠祖,找到本姓的發祥地,從而增強民族的凝聚力。中國的姓氏源遠流長,很是複雜,內容豐富,從中國姓氏發展變化的歷程中,大致可以歸納出以下七種姓氏的來源:

一、以氏族圖騰為姓

原始社會的人們把某種動物、植物或物體當作自己的親屬、祖先或保護神,相信它們能夠保護自己,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圖騰是氏族的象徵,它具有區分群體、團結群體、密切血緣關係的作用,因而成為了本氏族的徽號和標誌,直至後來演化成氏族全體成員的姓氏。

原始人將圖騰視為自己的祖先,也被視作氏族始祖的名號,以始祖名號為姓氏是古人廣為遵循的方法。現在的馬、牛、羊、熊、鹿、龍、鳳、山、水、花、葉等姓,都與古代的圖騰信仰有關。

二、以封地住地為姓

①以封國為姓 這一類姓氏起源很早,夏朝實行分封制,因而以封賞國為姓氏的現象也隨之產生,並流傳至今。

周文王的第三子管叔鮮封於管國,周武王次子唐叔虞封於晉國,即以國為氏,管叔鮮和唐叔虞分別成了管、晉二姓的開氏始祖。

魯姓是周公(姓姬名旦)之子伯禽的後人。周成王封伯禽在魯地,所以後人便以魯為姓氏。戰國時的縱橫家魯仲連,三國時的吳國名臣魯肅都是伯禽的後人。

曹姓是周武王兄弟叔鐸的後人,蘇鐸被分封於曹國(今山東省定陶縣附近),其後人以曹為姓氏。

以國為姓的還有衛、韓、祝、呂、杞、雷、薛、楊、魏、秦、楚、宋、鄭等。

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齊、魯、晉、宋、鄭、吳、越、秦、楚、衛、韓、趙、魏、燕等,都成為了今天的姓。

②以封邑為姓 邑,又叫採邑,是一國君主分封給貴族的田地。這些貴族的後裔有的便以邑名為姓。以這種方式取得的姓在漢族姓裡佔了相當大的比重。

例如,周代統治者雖然姓姬,但周文王之子季載受封的採邑叫冉(湖北荊口),所以季載的後人便以冉為姓氏。 周昭王之子的採邑在翁(廣東翁源)這個地方,其後人就以翁為姓。 梁文王之子在卜梁(山西河曲)這塊採邑生活,後代便以卜梁為姓。 楚武王之子食採邑於屈地(湖北子秭),因此就以屈為姓氏,詩人屈原就是其後裔。

晉國有一個地方叫羊舌(山西臨汾),晉國公靖侯的後代得封地於羊舌,因此羊舌就成了他們的姓。 又如古代秦國有公族大夫封於逯(lù)邑(今屬陝西省境內),其後人就以封邑取姓為逯。

③以居住方位為姓 以居住地方位為姓,是古人姓氏的來源之一。傳說上古時代,虞舜出生居住於姚墟,便以姚為姓。春秋時代,齊國的公族大夫們分別住在東郭、南郭、西郭、北郭,便以東郭、南郭等為姓。住在西門的,便以西門為姓。齊國太子住在東宮,他的子孫就以東宮為姓;魯國的仲閔居住在南宮,他的後人就以南宮為姓;魯莊公的兒子遂居住於東門,他的後人就以東門為姓。其他的如東方、左、南等,也都是將居住的方位為姓的。

三、以官職、爵位為姓

①以官職為姓 先秦時代,很多官職都是世襲的,即使後來失去了官職,他們的後代也以這些官職的名稱來稱呼這個家族,用來表示他們的社會地位。

西周設置五種官職,司徒掌教化、司馬掌軍事、司空掌工程、司士掌爵祿、司寇掌刑獄。每一種官職都由家族世代相傳,這五種官員的後代就以其官名為姓。

史姓,先秦各國都有史官,史官是世襲的,這些史官的後人就以史為姓。尉姓,「尉」原為古代掌管刑罰、監獄的司法官,尉姓的一支源於尉官。籍姓,「籍」掌管保存國家典籍、文獻的官員,其後代以籍為姓。據《通志·氏族略》統計,源於官職的姓氏約有100個,行、上官、山、充、錢、僕、樂、雲、席、宰、師等姓,也是源於官職的姓氏。

②以爵位為姓 爵位是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徵,周朝的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由於爵位是世襲的,這種世代相傳的爵位後來就成為姓氏。

中國姓氏源出爵名的主要是公、侯兩姓。我國歷史上3000多年前的晉國,是周成王的小弟唐叔虞的封國。而侯氏正是出自晉國的公族。春秋時期晉國的公族晉哀侯和他的弟弟被晉武公所殺,他們的子孫便遷居他國,以祖先的爵位為姓,這就是侯姓的來源。侯姓與含有侯字的複姓,都與爵位有關。

《左傳》、《史記》等書中有許多以「公」字開頭的複姓,如公子、公孫、公父、公孟、公仲、公叔、公西、公夏、公明、公玉、公乘、公若、公山、公冉、公石、公幹等。「公」是先人的爵位名。這些複姓一般都簡化為公姓,公姓許多是出自姬姓,公姓的先人是春秋時的魯定公。

綜上,中國姓氏的來源多種多樣,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以及歷史的演變與發展

相關焦點

  • 中國姓氏來源和中國上古八大姓!
    中國上古時期有著名的八大姓,分別是姬、姚、媯、姒、姜、嬴、姞、妘,後面所有姓氏也基本發源於此!中國開始是母系氏族,所以所有上古姓氏皆從「女」字旁,這也側面反映了中國姓氏最初都是產生於母系氏族社會。秦漢以來,姓氏合而為一,自此以後,姓即氏,氏即姓。中國現代姓氏來源主要有以下幾類:1、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以國名為氏有齊、魯、晉、宋、鄭、吳、越、秦、楚、衛、韓、趙、魏、燕、陳、蔡、楊、曹、胡、許等,後面都成為常見姓。
  • 中國姓氏10大來源:你的姓氏從哪裡來?低頭看看自己的根
    相識相與的大門,以姓氏開啟。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國家,從母系氏族社會產生中華古姓算起,迄今已有約一萬年的歷史。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而言,姓氏的古老,象徵著歷史文化的悠久,是文明的重要標誌;對我們每個人而言,姓氏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第一符號,是我們家庭或宗族的群體標誌,是我們在人類社會維繫血親、區別族別的重要依據。
  • 民俗趣談:中國三大尷尬姓氏,取什麼名都像在罵人
    姓名是一個人的標誌,伴其一生,而中國又是個特別重視家族傳統的國度,按我國古代傳統,孩子們從小就要誦讀三本重要蒙學書「三百千」,也就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其中,《百家姓》源於宋朝,記載了500多個姓氏,實際上中國人的姓氏很多,有上萬個,其中有一些可能是大家意想不到的,比如下面要談到的這三個:一、豬姓豬姓起源於三國時期,具體來源不詳。
  • 姓名趣談|古代姓氏和名字的起源及發展
    姓名趣談|古代姓氏和名字的起源及發展文:枯木姓名是每個人的代表符號,是區別每個人的第一抽象特徵。人的姓名涉及到姓氏文化、語言文字、天文地理、藝術宗教等等多門學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蘊涵豐富,多姿多彩,是一門值得探討的學問。中國人的姓名,在古代包含姓氏、名字、表號、地望等等。其中姓氏是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係的標誌和符號,一般情況下只能繼承。而名字表號則是由父母或自己命名,以示區別。
  • 滿族姓氏的來源
    □ 文/ 金誠  一個民族的姓氏,原是該民族社會血緣團體的符號,或者說是這個民族中一個家庭系統的符號。滿族姓氏即是構成滿族某家族血緣團體的符號。姓氏在滿語中稱「哈拉」,家族稱「穆昆」。  我們讀清史、看影視片,常接觸到一些滿族人的名字。例如籤訂尼布楚條約的索額圖、鴉片戰爭時期中堂穆彰阿等等,但很少人知道他們姓什麼。
  • 別以為英文的姓氏很高級 它們的來源簡單又粗暴
    英語名字歷史   你可能想不到,一開始英國人只有名字,沒有姓氏。   直到1066年諾曼徵服,諾曼人給英國帶來了姓氏這個寶貴的傳統。此後,英國人才有了完整的姓名。   英語姓氏來源   職業   英國人的姓氏大概有5大來源,最常見的是以職業為姓氏。大部分人可能意識不到這點,因為有些單詞已經漸漸丟失了原來的意思,或者一些行當消失在了歷史中。
  • 歷史上最特別的六大姓氏,快來看看有你嗎?怎麼取名都好聽
    文/小夏歷史趣談我們都知道,中國的歷史是十分深遠的。大約在5000年前的伏羲時期,姓氏就被作為世襲制一代一代地流傳了下來。一開始姓和氏是分開的,在先秦時期,男女是有區分的,女子為姓,男子為氏。直到秦王朝將中國統一後,才將姓氏統一起來。
  • 淺談任姓的姓氏來源、文化、名人!
    關注我,了解自己的姓氏! 姓氏文化 任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關於任姓的起源,有以下來源: 一、源自黃帝 據《姓纂》的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十二人以德為姓,一為任氏,六代至奚仲,封薛,魏有任座,秦有任鄙。」
  • 我國有一罕見姓氏,人口佔比不到百分之一,來源與十大名劍有關
    中國上下五千年,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的祖先創造了燦爛的文明,經過一代又一代流傳至今。不管是至今仍在的古都,還是詩詞歌賦,無一不顯露出古人的智慧。說起中國十大名劍有軒轅、湛瀘、赤霄、泰阿、七星龍淵、幹將、莫邪、魚腸、純鈞、承影,這些名劍中有些事真實存在的,也有些是神話傳說中經過文學渲染的。但無論是傳說還是確有,都讓人對它們讚嘆不已。而「幹」姓,就與這十大名劍中的「幹將」有關。
  • 這4個姓氏像日本姓氏,其實來自中國,最後一個只出現兩次
    文丨通史花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中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而我們姓氏的來源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甚至更早之前。從伏羲氏族開始,為了防止近親結婚和區分高低貴賤,姓氏由此誕生。5000多年時間裡,最早的姓氏演化而出各種各樣不同的姓氏,有些姓氏在今天很常見,但是有些姓氏卻很稀少。擁有複姓的人數在我國相對於單姓來說要少得多,而在日本卻非常常見,所以有些複姓看起來非常像是日本的姓,事實上在日本也的確存在,但是其實它們的源頭都來自中國,比如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4個姓氏。
  • 西北回族姓氏探秘:十回九馬與十三姓的來源
    西北回族姓氏探秘:十回九馬與十三姓的來源 秦玉龍/文 與漢族不同,回族的姓氏不但有傳統的漢姓,還有一些姓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至於西北回族到底有多少姓氏,筆者沒有找到確切數據,從現有的一些常見姓氏及筆者收集的資料判斷,估計姓氏不少於百個。 除了回族第一大姓馬姓之外,還有楊、李、張、於、丁、畢、董、秦這些漢族也有的傳統姓氏。同時,還保留了一些回族獨有的稀僻姓氏。
  • 中國有幾個姓氏,很像日本的,哪個姓氏最有日本風?很多人想不到
    歷史上的日本,深受漢文化的影響,從漢字到城市建築,甚而是天皇的年號,都來自於中國的古典文獻中。但他們的姓氏文化,卻起源的相對比較晚,明治維新以前,日本的姓氏,一直是貴族階層所有,只是到了明治維新之後。但有時也有例外,在我國的姓氏中,複姓是其中的一大分支,如諸葛、上官等,在眾多的複姓中,就有這樣的幾個複姓,聽起來非常像日本的姓氏,其實他們才是貨真價實的中國古老姓氏,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千代。千代是中國古老的一個姓氏,但具體來源已經不大可考了,《百家姓》而且在我國現存的複姓中,千代這一姓氏似乎也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裡。而在日本,以千代為姓氏的現象比比皆是。
  • 鬼滅之刃:香奈乎姓氏來源揭秘,她是自學花呼的奇才
    #宅家遊戲大賞#鬼滅之刃19卷附錄中有很多關於蝴蝶三姐妹的信息,其中有關慄花落香奈乎的內容最多,包括其加入鬼殺隊的原因、姓氏來源等等姓氏的來源有關香奈乎的悲慘過去相信看過動畫的朋友都已經有所了解,在被蝴蝶姐妹領養後,香奈乎就成了蝶屋的一分子,她的名字是花柱香奈惠起的,而姓氏的來源說起來就很有趣了。
  • 300個中國姓氏英文翻譯
    300個中國姓氏英文翻譯 2020-04-26 10:57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我們看一些美劇或TVB港劇的時候,中國姓氏「張」一般拼寫為Cheung,而不是「zhang」,這是為什麼呢?
  • 2020中國十大姓氏排行榜即將出爐,你的姓氏排第幾?
    中國人的姓氏來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所以中國的許多最早的姓氏都是女字旁或底,如姚姓。姓是作為區分氏族的特定標誌符號,如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姓氏分布是漂移,突變和遷移等進化力量的綜合結果,其中包含重要的種群動態信息。姓氏分布的某些關鍵特徵可以視為人口動態的指標。中國姓氏非常適合研究姓氏分布對人口動態的影響。由於儒家文化的盛行,中國人的姓氏已經保存了好幾代人了。在這種文化中,人們只有在不改姓的情況下才可以改變姓氏。這使得長期隨機漂移能夠發揮其作用超過4000年。
  • 那些有趣的德國姓氏來源|杭州德語培訓
    杭州德語培訓姓氏作為一種符號,承載了許多文化內涵。今天西諾君就和同學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德國的姓氏。德國姓氏來源大致分為這幾類:1、以職業為姓Koch(科赫)——含義:廚師Bauer(鮑爾)——含義:農民Fischer(費舍爾)——含義:漁夫Schneider(施耐德)——含義:裁縫Müller(米勒)——含義:磨坊工人,磨坊主Schmidt(施密特)——含義:工匠(Schmied)
  • 這3個明明是「中國姓氏」,出自中國古代,人們卻誤以為出自日本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黃帝的十四個兒子受封之後,將姓氏擴張了出去。據說黃帝本姓公孫,後來改成了姬姓。另有一說,中國古代姓氏大都來源於姬姓和姜姓。由此可見,中國古代姓氏變遷和演化,多半正是和黃帝的姬姓和炎帝的姜姓有關。而關於姬姓這個姓氏的演變擴張,目前根據可以查到的資料顯示,應該跟周朝建立之後的分封制有關。
  • 中國5個姓氏人數超過美國總人口,最罕見的5大姓氏,都是常見字
    在百家姓中,排名靠前的姓氏並不一定在中國的總人口中佔比最多。按照中國當前的姓氏人口分布來看,最常見的、人口數量最多的5個姓氏分別是王、李、張、劉、陳。要是把這5個姓氏的人加起來的話,總數量約為4億人,超過了全國人口總量的四分之一。而目前美國的總人口數量就只有3.3億人,也就是說,中國只是這5個姓氏的人數加起來就比美國總人口還多了。也正是因為人口眾多,這5個姓氏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幾乎每個人的人脈圈裡都有這5個姓氏的人。
  • 中國姓氏當中筆畫最少的是哪個?
    先說說丁姓,丁姓為古老的姓氏之一,宋代位列一百七十七位,現代為四十八位,人口約四百七十多萬。丁姓來源眾多,其一源自商朝王族子姓,諸侯丁侯的後裔;春秋時期的宋國,第四任國君宋丁公,後裔以其諡號為姓氏。丁姓的第二個來源是姜姓,姜太公之子姜伋諡號為「丁」,稱「丁公伋」,曾為周成王時期的重臣,周康王時期的顧命大臣,後世子孫以其諡號為姓氏,這一支佔了丁姓人口的大半,發源地在山東濟陽。
  • 中國古代阮國的滅亡,讓世界上產生了一個新的國家和姓氏
    探究一種姓氏的來源,一般都要追溯到這種姓氏最開始產生的遠古時代, 但是,在很多國家都開始出現人類文化時,越南還處於一片荒地狀態,越南開始有自己的文明後的公元前三世紀晚期至十世紀前期這一段時間,一直為中國的國土,這期間統治者用中國的制度來教化越南人民,越南受中國人文的影響,形成了他們最原始的文化和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