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茶陵教育榮光|陳智芳:師德樹新風 潤物細無聲

2020-12-12 湖南24小時

「甘作春蠶吐絲盡 , 願化紅燭照人寰」,是人們對教師無私奉獻精神的讚美 , 也是棗市中學教師陳智芳的人生追求。30個春秋 , 陳智芳始終苦學不倦、勤耕不輟、紮根農村、心系學生,像春雨潤物一樣用心耕耘教育這塊土地、用愛澆灌這土地上的花朵 。

陳智芳1989年6月畢業於攸縣師範學院 , 默默奉獻、不求索取的她,在鄉村學校踏踏實實的度過了30個春秋 。 這30年來,她工作兢兢業業 , 幾十年如一日,從未因個人私事影響工作 ; 她多次獲得到縣市工作的機會,卻拱手讓給了同事 ; 她把對事業的追求,對理想的憧憬 , 對未來的設想,全部融匯為對學生無私的愛 。

「我自己生長在農村 , 我覺得去城裡每個老師都願意,但是留守在農村需要一份情懷 , 需要一份情感。」陳智芳說 。

棗市中學副校長肖喜介紹 , 「陳老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30餘年,一直紮根在農村、紮根在基層學校 , 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很有成效 , 對學生非常關心、非常愛護。」

「她從來不邀功、不爭功、不搶功 , 當學校有榮譽的時候,她把榮譽都讓給別人 , 自己依舊在工作上兢兢業業。」 棗市中學教師陳豔春評價 。

「要想給學生一滴水 , 自己須有一桶水。」陳智芳老師為了給學生更好的教育 , 樹立了終身學習的理念,常常利用休息時間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知識 , 認真鑽研教學教材,參加各級培訓 , 不斷地吸收新知識,努力提升自身素養和業務水平 。

「我對自己的要求是做一個能讓學生敬佩、愛戴的老師 。 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自學,學習專業知識 , 提升自我的教學水平,豐富自己的學識 , 起到教書育人的作用。」陳智芳說 。

陳智芳老師治教嚴謹 , 對教學工作精益求精。在教學過程中 , 既能遵循教學原則,合理安排教學過程 , 又能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大膽嘗試、勇於創新 , 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傳授知識 , 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

棗市中學教師陳豔春介紹 , 「她的教學素養非常高,她的學生評價她的課就像畫一樣精美 , 就像詩一樣華麗,就像歌一樣動聽 。 同事們評價她的課,有三美:節奏美、音樂美、結構美 。 」

「她是我們的語文老師 , 而且我們都特別喜歡她的課,她在學習上對我們的要求比較嚴格 , 她的課比較詼諧、幽默,我們都特別喜歡她的課 。 」 學生陳林強說道。

身正為範 , 言傳身教。陳智芳老師在教學中 , 十分注重為人師表,做學生的表率 , 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他們吃苦耐勞、胸懷開闊、樂於助人的健康心理和良好的意志品質 。

「她對學生的教育在品格培養方面能夠想很多辦法 , 能夠取得很多的成效,她任教的學生綜合素質非常的高 。 」 棗市中心副校長肖喜介紹。

陳智芳表示 , 一個好的老師不僅需要淵博的知識,上課需要風趣幽默 。 另外一方面還需要有人格魅力,影響學生 , 這樣才會獲得學生的認可,讓學生親近你 。

惟篤行不移 , 方得天道酬勤。在陳智芳老師為教育事業奉獻自己青春的同時 , 也收穫了諸多家長的稱讚、老師的好評、學生的尊敬和愛戴、領導的信任和支持。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中 , 陳智芳始終秉持著為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崇高理想和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用語言播種 , 用粉筆耕耘,用汗水滋潤 , 用心血澆灌,盡心盡力地培育了一屆又一屆的莘莘學子 , 成為了鄉村學生成長成才的指路燈。

「陳老師無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會非常關心我們 , 我覺得她特別的可愛。」棗市中學學生陳芳怡說 。

「一個人遇見一個好老師是他的幸運 , 一個學校擁有一個好老師是這個學校的光榮,我們棗市中學正是由於有一批這樣優秀的老師 , 所以在農村基礎教育裡面成為了一個窗口學校,我要為這些堅守在鄉村的優秀老師點讚 。 」 棗市中學校長彭春明說。

陳智芳表示 , 「我會一直秉持我的座右銘,讓自己學識豐富 , 像陶行知說的:『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儘自己的能力 , 把鄉村的孩子教育好,讓他們多學點知識 , 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為社會、為農村的孩子 , 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來源:茶陵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立高尚師德 樹教育新風——甘井中心小學師德師風建設示範項目啟動...
    師德是教師的靈魂,師德師風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永恆的主題。為貫徹落實立德樹人要求,加強我校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爭做"四有"好教師,進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2020年12月15日晚,甘井中心小學召開了以"立高尚師德 樹教育新風"為主題的師德師風建設示範項目啟動儀式。活動伊始,辦公室主任喬建宏同志帶領大家學習了《甘井中心小學師德建設實施方案》。
  •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這才是我心心念念的春雨
    可能骨子裡還是農民意識比較重,我最盼望的是一場春雨,那種潮潮潤潤、沾衣欲溼、潤物無聲的春雨,真的,沒什麼比這樣的雨更有詩意了。春夜喜雨 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 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石堅:立德樹人 潤物細無聲
    立德樹人 潤物細無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既要有高尚品德,又要有真才實學。學生在大學裡學什麼、能學到什麼、學得怎麼樣,同大學人才培養體系密切相關。……要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
  • 縉雲:成風化人 潤物無聲
    構築精神家園 文化潤澤城鄉浙江日報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正如杜甫《春夜喜雨》詩所描述的,文明新風的培育、文化內涵的提升是一場場潤物細無聲的春雨,需要長期的堅持、多方的滋養,才能達到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目標。
  • 小小「軍營」夢潤物細無聲
    小小「軍營」夢潤物細無聲 陳曉丹     12月12日,克拉瑪依區平安幼兒園開展了「我是小小兵」軍事特色教研活動。    活動中,每位老師結合幼兒園特色,學習、查找了軍事器械和軍用設備的型號、作用及作戰方法,將其融入班裡環創中。
  • 文化力是學校教育最偉大的力量,文化精神是學校教育最內在的精神
    在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教育發展行動綱要的指引下,我們秉持「美好品行,卓著人生」的辦學追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育人理念,實施以文化引領發展,以系列教育活動鑄就現代化學校品質,力求再創學校新輝煌。一、品行美好 潤物無聲——做活德育(一)滲透學校文化,規範德育管理德育管理是一個整體系統,不斷建立完善德育管理格局。實行德育處、少先隊、班主任、家長通力協作的德育管理機制。
  • 巴慕達加溼器三重淨化除菌,健康加溼潤物細無聲
    本網11月17日訊 如今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溼潤潔淨空氣對健康的重要性,於是加溼器成為不少家庭的剛需。然而市面上的加溼器品牌琳琅滿目,需要勤做功課才能從中選到心儀好物。近些年來,一款能夠「潤物細無聲」的日本加溼器走紅市場,深受國人喜愛,這就是日本巴慕達加溼器!
  • 徐家井小學教育集團:樹優良師德師風 建文明淳正校風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劉紅豔 唐博文)3月31日,根據市區關於師德師風建設的有關要求,零陵區徐家井小學教育集團組織召開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動員視頻會議,持續加強集團教師隊伍師德師風建設,弘揚集團教師樹師德、立師表、鑄師魂、強師能、正師風的精神風貌,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 原標題:美德新風潤賨州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美德新風潤賨州&nbsp&nbsp&nbsp&nbsp「這一刻,我感到很自豪!」近日,鄰水小夥黎志偉出現在2020年第三季度「惠州好人」頒獎儀式現場,榮獲見義勇為類「惠州好人」稱號。
  • 融「德」於教 潤物無聲
    近年來,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大力推動以「德融課堂」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梳理各門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形成了線下「123」課程思政工作體系和線上「3+X」課程思政工作模式,通過評選「德融教學」好教師、「德融教學」好教案、「德融教學」好課堂,及時總結提煉課程思政建設的新成果、新經驗、
  • 霑益花山:春風化雨樹新風 潤物無聲聚民心
    整合現有基層公共服務陣地資源,統籌打造5大「平臺」:即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與科普服務、健身體育服務平臺。圍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傳播5大「內容」: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深入移風易俗。
  • 溫州上線「師德碼」,老師不是物,何以「碼」的!
    一個很奇怪的教育現象,引發了全網的熱議。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師德如何?誰又會想到,浙江溫州上線「甌越師德碼」,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教師本人能在線了解師德師風情況,並可為每位教師出具師德健康報告。不得不說,教育部門的管理是「與技術俱進」,很快就從「健康碼」中獲得靈感,搞出「師德管理」新辦法。
  • 河南省信陽市第九中學優秀班主任潘頻,蕙質蘭心 潤物無聲
    一、心中有愛 溫暖四季「我只想做一名學生信任、家長喜歡的語文老師」——這是她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卻蘊含著她對教育最深沉、最本真的理解。潘老師注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摸清學生的思想動向,掌握每個學生心裡的想法,利用班會、課間等時間,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思想教育,穩定他們的學習情緒、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激發孩子們的鬥志。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讀書活動,豐富學生精神生活,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潘老師對待學生亦是如此。
  • 「地評線」東湖評論:小善眾人為,和諧新風潤民心
    積小善如江流到海,老人用一次次的善舉,轉為助力教育後一代的具體行動,可謂是「潤物細無聲」。「勿以善小而不為」,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力所能及的為「小善」,匯集在一起定能迸發撼人力量。小善人人可為,其可貴恰恰在於廣參與性和可持續性。新華社曾報導浙江寧波寧海縣前童鎮童姓家族,為過往行人提供免費茶水,十代人接力為善,300多年沒有間斷,在當地傳為佳話。
  • 餘君君(指尖花花)教師節獻禮詩五首,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畢業感懷(新韻)欲探本緣須墾荒,今春又入大陽堂。詩詞聯曲同一脈,不忘師恩國粹揚。
  • 環境育人 潤物無聲——淄博市淄川區實驗幼兒園開展「環境創設展評...
    活動旨在研討在「啟迪生命、潤澤童年」辦園理念下,充分發揮環境對幼兒潛移默化的影響,深入挖掘環境的教育價值。在環創交流展示過程中,各班主任依次介紹了本班環境的設計思路、主題牆面的設置、自然角的創意、區域活動及材料的投放、遊戲牆、走廊環境蘊含的教育價值。
  • 馬龍:弘揚文明新風 凝聚奮進力量
    在馬龍城區的大街小巷、住宅小區等地,一幅幅製作精美、各具特色的公益廣告賞心悅目、潤物無聲;在車站、服務窗口、十字路口等地,一名名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在熱情服務、奉獻愛心;在這座溫暖人的城市,一件件誠實守信、助人為樂的好人好事每天都在發生……在我們身邊,處處洋溢著蓬勃生長、向上向善的新風。
  • 這十五首古詩詞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經典就是百讀不厭
    春風是冬天告別的象徵,它淺唱低吟,柔情嫵媚;春雨是春姑娘派來的信使,它潤物無聲,充滿詩意。我們愛春天,喜歡柔和的春風和絲滑的春雨,但春風十裡,不如古詩一句,下面就奉獻一些描寫春風春雨的古詩詞,歡迎收藏。1、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 中國文化輸出到世界,需潤物無聲!
    文化輸出這種事,硬實力軟實力都不能缺,還需要潤物無聲的耐心。
  • 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齊利利老師的二三事
    在短短的幾年間,她摸索出一套深受學生們喜愛和同事們稱讚的教育教學和學生管理模式。自2014年以來,她先後四次被評為優秀輔導員、優秀團幹部和指導員;2019年獲河南省「基層團幹部微團課大賽」二等獎,2020年被全國民辦高校學生工作者聯席會評為閃電演講之星,2020年獲得第一屆鄭州地方高校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特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