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針」成功植入海底國內海上風電最大直徑Ⅲ型單柱嵌巖樁成功植樁
工程人員合影中國日報福州4月1日電 3月27日,福能三川風電傳來好消息:莆田平海灣海上風電場F區項目首個單樁風機基礎工程鋼管樁順利植入海底。該樁長62米、直徑6.7米、重約740噸,是目前國內海上風電領域最大直徑Ⅲ型單柱嵌巖樁。
-
福建福清海上風電項目首批嵌巖樁鑽孔平臺順利安裝
12月12日,葛洲壩路橋公司承建的福建福清海上風電項目首批2套嵌巖樁鑽孔平臺順利安裝。 作為輔助嵌巖樁施工的大型臨時設施,鑽孔平臺採用雙層桁架式結構,長28米、寬26米,自重208噸。
-
國內首座1200噸自航自升式風電安裝平臺「振江號」首吊成功!
3月24日,「振江號」順利完成江蘇如東風場的風機吊裝任務。據悉,此次吊裝是國內首座1200噸自升式風電安裝船「振江號」的首個任務,也是對新船船體、液壓抬升系統、起重機、抱樁器等一系列系統的完整檢驗。
-
湛江風電開啟海上風電運維2.0時代
1月9日17時伴隨著槳葉轟鳴聲2名湛江風電運維人員走出停機坪剛剛他們順利完成海上升壓站及風機的故障處理與以往不同的是接送他們的不是運維船而是一架最快時速達324公裡/小時的雙發遠程中型直升機這次檢修作業也正式開啟了
-
大加那利群島:浮式海上風電的天堂
在群島上大規模開發陸上風電是不可行的,因此海上風電就成了首選。但由於在地質上屬於火山群島,大陸架以一定的速度下降,因此不能使用固定式基礎,所以漂浮式基礎就成了為數不多的選擇。這裡以超高的風速、適合的水深吸引了眾多歐洲開發商、設計公司、整機商等來此試驗新型浮式海上風機甚至大規模開發浮式風場。
-
中交三航局發力深遠海域的海上風電安裝和運維裝備,佔國內海上風電...
「『三航風和』號風電安裝船的打造源自中交三航局進軍海上風電領域的剛需,以適應目前海上風電單機容量大型化、風電場建設遠海化以及海上風電場運營維護的需求。」首先,需要一艘能將所有設備送到指定地點的運輸船;其次,需要一個可以上下升降的作業平臺;最後,至少還需要吊裝風機的起重設備、打樁施工設備和定位系統。近年來,我國海上風電安裝船的設計建造能力不斷提升,逐步擁有了一系列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
-
中節能陽江南鵬島風電項目海上升壓站今日順利裝船
當前,陽江各大海上風電項目已進入規模建設高峰期,眾多重大節點性工程正加快推進。今天上午,中節能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220kV海上升壓站上部組塊在深圳赤灣港碼頭順利裝船,即將啟動運往項目風電場進行吊裝作業,為實現首批機組早日併網發電奠定了堅實基礎。
-
莊河海上風電Ⅱ項目以52小時打破國內同級別海上單機安裝最快紀錄!
在零下15度的黃海北岸莊河海域 華能遼寧清潔能源有限責任公司 莊河海上風電Ⅱ項目吊裝作業平臺的 擎天巨臂正在穩穩起吊 今天,一起乘風破浪 聆聽他們的奮鬥故事 第一陣風:面向大海出擊 當遼寧陸上風電資源競爭趨近白熱化時,海上風電的開發卻還是一片「藍海」。2013年7月,經國家能源局批覆,遼寧將在大連莊河海王九島和花園口附近劃分5個場址,規劃海上風電總容量達190萬千瓦。作為遼寧首批海上風電項目,這裡成為了清潔能源企業的「必爭之地」。
-
全球海上風電突遇新「瓶頸」
雷斯塔能源的報告顯示,目前,全球的海上風電施工船平均能在3-4天內完成一座海上風機的吊裝工作,鑑於海上風電項目的平均規模,海上風電施工船的作業周期通常要持續數月,這導致市場上的施工船經常供不應求,往往需要提前數月預定。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歐洲地區海上風電施工船的租賃價格已高達每艘每天數十萬歐元,並呈現上漲態勢。
-
國能大豐H5#海上風電項目完成了28#單樁基礎沉樁
2021年1月3日凌晨2:05,伴著寒冷的海風,歷時5個小時的連續作業,華電重工國能大豐H5#海上風電項目部順利完成了28#單樁基礎沉樁,實現了新年海上作業的「開門紅」,邁好了新年第一步。鹽城國能大豐H5項目位於江蘇大豐近海海域,總裝機容量206.4MW,共布置32臺單機容量為6.45MW的風力發電機組。
-
國家能源集團攜手法國電力集團建設全國首個中外合資海上風電項目
10月20日,國家能源集團與法國電力集團(EDF)合資建設的國華投資江蘇東臺5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落地揭牌暨深化中法合作儀式在南京舉行。這標誌著我國首個中外合資海上風電項目正式落地,為「一帶一路」倡議再添能源合作項目。 2019年3月25日,國家能源集團與法國電力集團籤署了江蘇東臺海上風電項目合作協議。
-
中國鐵建海上風電市場再拿大單
中國鐵建海上風電市場再拿大單 2020-12-24 2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煙臺再添海上新地標!「耕海1號」海洋牧場綜合體抵達作業海域
25日,記者從交通運輸部北海救助局和煙臺市海事局獲悉,5月25日上午9時,大型現代化海洋牧場綜合體「耕海1號」被拖航出中集來福士碼頭,經過5.5海裡航行,13時左右抵達煙臺漁人碼頭附近目的海域,將開展後期作業。煙臺海事局全力做好「耕海1號」出運安全監管與服務保障工作。
-
華電重工國能大豐H5#海上風電項目完成了28#單樁基礎沉樁
華電重工國能大豐H5#海上風電項目完成了28#單樁基礎沉樁 發布時間: 2021-01-05 11:39:32 來源: 作者: 2021年1月3日凌晨2:05,伴著寒冷的海風,歷時5個小時的連續作業
-
岱山4號海上風電項目54颱風機全部安裝完成 刷新5項全國紀錄!
12月22日,三航局承建的岱山4號海上風電項目的施工海域內,三航工5號繁忙地工作著。在呼嘯的寒風中,隨著最後一颱風機葉輪與發電機螺栓精準對接,該項目的54颱風機全部安裝完成,比計劃時間提前了整整8天。該項目是浙江省擴大有效投資重大項目之一,也是浙江省政府督辦項目。三航局承建了其中54颱風機基礎、風機安裝和一座220千伏升壓站的施工。
-
海上風電配儲經濟性待考零碳未來海上風電仍需
日前,在以「海上風電場儲能技術創新」為主題的英中海上風電系列研討會上,英國伯明罕大學教授、儲能研究中心主任丁玉龍表示:「對於零碳未來,可再生能源裝機必不可少,而構建合理的海上風電轉換、存儲、輸送和利用系統,將有效解決進一步開發海上可再生能源面臨的技術瓶頸,推動高效的零碳能源系統發展。」
-
「雄程天威1」號風電運維船順利完成海試並交付使用
近日,江蘇大洋海裝為上海雄程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雄程天威1」號風電運維船進行試航並順利通過試航驗收。由無錫賽思億電氣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全船直流組網電力推進系統動力總成(含直流母線變頻控制配電系統、柴油發電機組、舵槳系統、動力定位系統(DP-2)、配電板及機艙檢測報警系統等設備)也順利通過了首次海試任務,完全符合船東的技術要求,滿足本船的使用條件,獲得了各方高度的讚賞。 本項目也是中國市場內首艘直流組網全電力推進的風電運維船。
-
中廣核浙江岱山4#234MW海上風電項目一期50颱風機全部安裝完成
12月11日9時31分,隨著28#風機最後一支葉片與輪轂精準對接,中廣核浙江岱山4#234MW海上風電項目一期風機全部安裝完成,標誌著項目主體工程順利完工,進入全力衝刺年內全場投運目標階段。自2019年12月9日首臺吊裝完成以來,項目建設團隊發揚「敢闖善為」的工程鐵軍文化,不斷科技創新破解難題,首創「浮吊船+風機安裝船」組合吊裝的施工方案,突破深厚淤泥底質海床坐底式風機安裝關鍵技術,同時,創造了國內風機安裝支腿平臺插腿入土深度紀錄。極大提高了項目風機安裝工效的同時,為國內乃至全球風機安裝提供了技術示範!
-
陽江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創造多項國內第一
南方網訊 不久前,中廣核新能源廣東陽江南鵬島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實現73颱風機全容量投產運行。該項目年上網電量達10.15億千瓦時,可節約標煤31.1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2.88萬噸。經過近年來的不懈努力,我省海上風電取得較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