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格特魯德·斯泰因著,張禹九譯,四川文藝出版社
美國小說家、詩人、劇作家和理論家格特魯德·斯泰因,致力於語言文字的創新,對20世紀西方文學產生重要的影響。《艾麗斯自傳》是格特魯德·斯泰因的一部傳記性的小說。以她的女秘書艾麗斯的視角,描寫作者旅居巴黎三十年的經歷,細緻地描繪了馬蒂斯、畢卡索、阿波利奈爾、海明威等現代派藝術家的肖像,以及與他們之間的友誼、談話、爭執。
《暗黑女子》&《亡者在放學後歸來》[日]秋吉理香子著,竺家榮譯,時代文藝出版社
秋吉理香子,日本推理界炙手可熱的新生代推理作家,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文學系,獲得美國羅耀拉瑪麗蒙特大學電影電視製作碩士學位。2008年以《雪花》榮獲第三屆「Yahoo!日本文學獎」,2009年以收錄該得獎作品的同名短篇小說集《雪花》正式踏入文壇。《暗黑女子》和《亡者在放學後歸來》是她的兩部長篇小說。《暗黑女子》講述了聖母女子高等學院的校花——聰明又富有魅力的校董之女——白石泉被發現在校園中意外身亡。一周之後,曾與泉親近的六名文學社成員聚在一起,分別表達了對這樁意外事件的分析和看法。六篇被朗讀的證詞,令事態走向意想不到的幾個方向——泉死去的真相究竟如何?哪篇是真話?哪篇是謊言?隨著聆聽的繼續,每一篇言之鑿鑿的「肺腑之言」似乎都變得似是而非……暗影中的惡意、出人意料的結局。《亡者在放學後歸來》寫主人公「我」頂著別人的皮囊在醫院裡醒來後,以這副新面孔作為插班生回到了原來的班級,因為我相信自己活下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查清到底是誰殺了我。尋找真相的路上,充滿了悲傷。
《獨角獸魔法全書》[英]塞爾文·菲普斯著,[英]哈利·戈德霍克、[英]贊娜·戈德霍克、[烏克蘭]海倫·達迪克繪,王爽譯,湖南文藝出版社
獨角獸有幾大家族?分布在全球哪些地方?有哪些關於獨角獸的傳說?它們有哪些魔法技能和飲食習慣?怎樣才能找到乃至馴養獨角獸?翻開這本書,你能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
《父親的軍裝》徐子建著,人民文學出版社
該書為家族三部曲「家園徐望」的第一部。作者為徐靜蕾的父親徐子建,主人公是徐靜蕾的祖父徐成沄,現年103歲,曾獲抗戰勳章。徐家家族產業曾在湖南湘潭盛極一時,後經商失敗,家族敗落。抗日戰爭爆發後,家族中有11人先後參加抗戰。徐成沄作為軍醫加入國民黨部隊,參加淞滬抗戰,立有戰功,蔣介石曾籤署嘉獎令。不久,徐成沄因牽扯進「桃色事件」退出國民黨。此後,參加共產黨,挺進大別山,親見趙錫田被俘,曾為劉伯承醫治眼睛。
《沒什麼好怕的》[英]朱利安·巴恩斯著,郭國良譯,譯林出版社
「我哥哥質疑記憶的根本真實性,而我質疑我們渲染記憶的方式。」
《沒什麼好怕的》是英國當代著名作家朱利安·巴恩斯的家庭回憶錄,其中既有他與身為哲學系教授的哥哥的觀念交鋒,又有對家族往事抽絲剝繭般的探索;既是他對於死亡與永生、上帝與自我、時間與記憶之思考的梳理與追憶,又是對他崇尚的文學家和藝術家的集體致敬。儘管巴恩斯鄭重警告讀者「這不是我的自傳」,但這部作品依然為我們呈現了作者創作生涯的思想脈絡,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辨認出《福樓拜的鸚鵡》《終結的感覺》《時間的噪音》等所有經典作品的影子。
《明人日記:透明生活》安諒著,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本書是作家安諒「明人日記系列」的最新一輯,精選了其近兩年撰寫的短篇小說。全書以明人之眼,展現了一個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有真摯的父子情義,也有新鮮的職場趣聞,呈現出作者獨特的藝術視角和感性體驗。
《聊天記錄》[愛爾蘭]薩莉·魯尼著,鍾娜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愛爾蘭女大學生弗朗西絲寫詩,愛文藝。21歲那年的夏天,她和女友博比結識了小有名氣的女作家梅麗莎和她的演員丈夫尼克。在書店、花園、咖啡館、公寓樓,弗朗西絲和她的新朋舊友談天說地,妙語連珠之間,人與人的關係或拉近,或疏離。不知不覺,弗朗西絲與尼克開始了一段明知不會有結果的婚外戀。生活漸漸失控,價值理念歸零,弗朗西絲在愛欲和傷痛中迎來第二次成長,重新審視自己的脆弱與偏見,拷問並習得關於友誼、愛情、婚姻、金錢、宗教、疾病等一系列問題的答案。要明白世界與自身必須先要經歷生活,弗朗西絲發現,她不能總是做一個紙上談兵的人……
《旅館裡發生了什麼》王安憶著,河南文藝出版社
本書是著名作家王安憶的最新自選散文集,精選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寫作的隨筆,包括遊記、書評、序跋、訪談,分為四輯,共24篇作品。本書開篇即為3萬餘字的作家旅居美國紐約期間的一組隨筆,涉及自然、政治、外交、文化以及生活習慣、風俗風情等方方面面,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是作家思想與情感的一次集中展現。其他主要內容,則是作家閱讀最新出版的外國小說的觀感;圍繞新長篇《考工計》及重版《母女同遊美利堅》,與提問者的互動問答;寫父親寫長輩寫同道的陳年記憶……
《日本歷代都城小史》[日]喜田貞吉著,楊田譯,清華大學出版社
本書原名《帝都》,記述了日本歷代都城的沿革,作者親自前往遺址勘察,以期為讀者講述實際面貌。不僅介紹有記載的史實經過和地理考察,同時力圖探尋其內在的因果關係。
《乳牙》春樹著,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乳牙》是春樹的回歸之作。跨度十年,輾轉於北京、柏林兩地。倏然之間,她已不再是少年。故事源自內在的情緒驅動力,講述了主人公吳楠從後青春期女孩成長為一位母親後的心靈嬗變,書寫人生的「第二季」,探討女性面對人生的新階段和社會的飛速發展,要如何面對自身、面對世界。
《給演員的簡單手冊》[意]達裡奧·福、[意]弗蘭卡·拉梅著,陸辛耘、瞿姍姍譯,上海文藝出版社
這不是一本單純的手冊或者工具書,這是一份熱血的回憶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達裡奧·福與弗蘭卡·拉梅寫過數百出喜劇,在世界各地上演。他們的人生跟舞臺劇有十分密切的關係——七十年代的政治局勢和理想主義氣氛為他們創作多出喜劇提供了靈感。他們分享了結識貝克特、斯特雷勒、薩特,並和這些大師合作的難得經歷。書中也揭開了舞臺劇背後的內幕,比如《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的歷史政治背景,提供給身為演員的讀者們一些小秘方,比如忘了臺詞該怎麼辦。達裡奧·福探討了一些印象最深刻的表演,以及觀眾的反應;福曾造訪中國,這趟旅行很大程度上開闊了他的眼界。
《失控》裘山山著,北嶽文藝出版社
本書收錄作家裘山山最新創作的《失控》《曹德萬出門去找愛情》《加西亞的石頭》《調整呼吸》《滷水點豆腐》《聽一個未亡人講述》等發表於各大刊物的中短篇小說以及她的中篇小說代表作《水天一色》。
《失蹤表演》棉棉著,長江文藝出版社
《失蹤表演》首發於《收穫》雜誌2017年第3期,幾乎是一部宣言性的先鋒文學作品。作者棉棉認為「這是一次關於如何處理條件限制的痛苦而必要的寫作」。故事發生在上海,故事的男女主人公沒有具體的名字,他們分別被稱為「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甚至男主人公「有可能是中國人也有可能是歐洲人」。而故事真正的主角也有可能是「男主人公」在上海的親密朋友紅——一位從14歲就開始寫小說的上海作家——也是棉棉的成名作《糖》中的主人公——紅。這是一部描寫恐懼的作品,它帶出了一種新型「市中心人類」,他們「一律在拯救者和怪獸之間轉換」。這也是一部描寫上海的夜晚的靈魂的作品——這個獨特的靈魂奇蹟般地與棉棉的文學(虛構)觀互為映照。
《屬於你的巴黎》[美]埃莉諾·布朗著,劉勇軍譯,灕江出版社
《紐約時報》暢銷書女作家埃莉諾·布朗領銜主編,18位女性暢銷書作家筆下與眾不同的巴黎。巴黎是一座怎樣的城市?貝雷帽,咖啡館,風花雪月,艾菲爾鐵塔上的熠熠燈光,林蔭大道,窗外花箱的錦簇花團,《悲慘世界》,畢卡索,香奈兒……巴黎意味著許多事物——美妙的事物。共同創作這本書的18位女性作家都與巴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她們在這座城市上演的故事各有不同,為我們展現了一副真實靈動的巴黎生活圖景。
《歲月風塵》尹學芸著,百花文藝出版社
血與火洗禮過的冀東大地,近百年波瀾壯闊的社會人生圖景,性格迥異的姐妹在歷史的長河中拼搏抗爭,造就了不同的人生際遇。李勳一生都在尋找和等待愛情。李荃則始終不忘參加革命的初心,追求光明。兩姐妹都有自己的執念,一個是為愛情,一個是為光明。小說以女性命運觀照時代、社會,用歷史、文化的眼光重新審視中國女性的命運。
《同名人》[美]裘帕·拉希莉著,吳冰青、盧肖慧譯,浙江文藝出版社·KEY-可以文化
本書是美國普利茲文學獎得主裘帕·拉希莉的長篇小說處女作。裘帕·拉希莉是與薩爾曼·拉什迪、阿蘭達蒂·洛伊比肩,轟動世界文壇的印裔美國作家。小說講述一個印度移民家庭來到美國建立新生活的歷史,這也是他們在異域走過的心靈歷程。主人公果戈理有著印度移民孩子勤勉的長處,同時兼具美國少年的叛逆個性,他要跳出印度人的圈子,可終究還是與一位印裔女孩結婚……通過姓名這個線索,拉希莉講述了在細流無聲的日子裡,兩代人的愛與孤獨。小說於2006年被改編為電影,感動了千千萬萬的觀眾與讀者。
「現代性五面孔」叢書黃詠梅、畀愚、陳集益、黃孝陽、鬼金,花城出版社
2019年,花城出版社推出了「現代性五面孔」叢書的第三輯,繼續聚焦70後實力派作家的現代性寫作,該輯叢書收入黃詠梅《走甜》、畀愚《通往天堂的路》、陳集益《製造好人》、黃孝陽《我永遠忘不了那個夜晚》、鬼金《秉燭夜》五部作品。
《西窗瑣言》馬識途著,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本書為馬識途先生散文集選編,收入其《盛世微言》《盛世閒言》《景行集》《西窗文集》中精華篇目,包括往事回首、雜感閒言、青年寄語、文藝隨談、遊記等。
《新娘》吳克敬著,安徽文藝出版社
本書是一部原創長篇抗日題材小說。《陝西日報》記者「我」在壯麗多姿的中條山中,在浩蕩不息的黃河邊上,在雄奇險峻的虎跳峽旁,尋訪了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抗日誌士故事:《新娘》《廢戒》《斷臂》。這三個既相互關聯,又可獨立成章的故事均以「新娘」為描寫對象,塑造了以袁心初為代表的三個為家國大業奉獻一生的偉大女性形象,同時圍繞她們,刻畫了渭河平原上令人動容的英雄群像。
《新世界—東南一隅剿匪記》楊少衡著,作家出版社
1949年9月,廈門解放前夕,敵特派員林慶奉命潛入閩南小縣城,組織潛伏特務,企圖在後方製造叛亂,幹擾解放軍攻打廈門。剛剛到任的年輕共產黨幹部侯春生以救人為己任,勇闖被逃敵遺棄的傷兵醫院,以新世界感召走投無路的傷兵們,排除了敵暴動引信;冒死解救五歲男孩小猴子,危急時刻為獨立團長連文彪解圍,擊破林慶策動的黃松叛亂;侯春生於槍口下救出疑為特務的連文彪之弟連文正,後者在廈門戰役打響之際於前線殺人跳水逃跑。侯春生協助縣公安局長鄭勇消滅了林慶匪幫。身負疑點的徐碧彩帶著兩歲男孩胡蘿蔔進山任教,侯春生借前往縣城開會之機送徐碧彩與兩個男孩離山,卻因連文彪夥同林慶叛亂被捕。侯春生逃出溪壩趕往縣城,在叛匪大舉進攻之際被困於文廟,終徐碧彩母子被土匪擄走。侯春生帶五區幹部退守三區,與鄭勇一起趁連匪出擊蕉山之際突襲北山,搶運糧食以解縣城春荒,不料被敵包圍於連氏大樓裡。鄭勇、侯春生率民工突圍,小猴子被誤留於房間,侯春生帶人趁亂摸回大樓救孩子,與徐碧彩意外相逢。為了解救小猴子和戰士,侯春生不惜以身引敵,被追至河邊槍殺。他在槍聲中聽到了心中的天籟之聲,是新世界孩子們的歡笑與歌唱。民工隊在鄭勇、劉勝利等人的帶領下繞行蕉山,成功突圍。其後叛匪被剿匪部隊殲滅。
《嚴酷地帶:查爾斯·西密克詩選》[美]查爾斯·西密克著,楊子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普利茲詩歌獎獲獎者,美國第15屆桂冠詩人——查爾斯·西密克的首部中文版詩集,共收入150首西密克詩歌,涵蓋了西密克寫作生涯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品,包括《肉店》、《掛氈》、《恐懼》、《夏天的早晨》、《拆寂靜》、《卡隆的宇宙觀》、《夢的王國》、《老夫婦》、《嚴峻》、《傾聽足音》等,絕大部分為國內首譯。
《原宿牛仔:日本街頭時尚五十年》[美] W.大衛·馬克斯著,吳緯疆譯,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Evisu、Bape、UNIQLO等品牌如何風靡全球?從美國到原宿,從原宿到世界各地,日本如何從時尚荒漠成為潮流先鋒?西裝和牛仔褲中究竟隱藏著多少不被人注意的文化細節?原宿,日本潮流聖地;牛仔,美國文化名片之一,西部開拓先鋒。1964年東京奧運會前夕,當脫下沉悶制服、渴望展現自我的日本少年迎頭撞上來自大洋彼岸的美式時尚風潮,一場滿懷熱情與工匠精神的衣櫥革命就此展開。自此之後五十年,日本從一個時尚荒漠演變為當下最重視服裝搭配的國度之一。當年藉由美式風格發展而來的時尚潮流,又從原宿出發反向輸出西方,進而影響全球。《原宿牛仔》藉由講述潮流先鋒的故事,梳理日本五十餘年街頭服飾發展脈絡。
《張中行全集》張中行著,北方文藝出版社
該全集收錄了張中行先生的所有作品,主要包括先生最有影響力的負暄系列作品,即《負暄瑣話》《負暄續話》《負暄三話》,人生哲學《順生論》,佛學著作《禪外說禪》《佛教與中國文學》,學術著作《文言和白話》《文言津逮》《作文雜談》,詩詞著作《詩詞讀寫叢話》及其習作《說夢草》,自傳《流年碎影》,雜文《散簡集存》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