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小熊的新家(讓孩子懂得珍惜愛護自己的玩具)

2021-01-09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愛讀童書媽媽小莉,ID:xiaolijianggus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愛讀童書媽媽小莉。畢業於播音專業,和三個娃一起讀了2000多本繪本。在她的公眾號裡(ID:xiaolijianggushi),每天都會更新一個故事音頻,分享育兒故事,已經吸引了百萬媽媽關注。

一天,在放學回家的路上,保羅發現有一隻熊寶寶被人遺棄在垃圾桶旁邊,他和姐姐決定把熊寶寶帶回家。

第二天,另一件驚奇的事發生了,姐姐在放學的路上,又在同一個地方發現了一大包給熊寶寶穿的衣服。

是誰拋棄了熊寶寶呢?姐姐和保羅都非常好奇。於是他們想去調查一下,想去尋找熊寶寶的主人。

原來,因為熊寶寶的主人要搬新家了,媽媽不讓她帶那些舊玩具到新家,於是,她決定給自己的舊玩具找到一個新家。

聽完了這個故事後,希望小朋友們也像保羅、姐姐,還有熊寶寶的舊主人那樣,珍惜愛護自己的舊玩具。

精彩賞析

在家做作業的時候,他腦子裡總想著那隻泰迪熊,他放佛看到熊寶寶就坐在他的面前。外面,雨點兒正打在窗戶上。

然後,兩個孩子坐在沙發上看他們最喜愛的動畫片,還把泰迪熊放在兩個人的中間。現在,它真正地成了家庭的一員。

相關焦點

  • 故事|大團團和小圓圓(讓孩子懂得珍惜友誼)
    在她的公眾號裡(ID:xiaolijianggushi),每天都會更新一個故事音頻,分享育兒故事,已經吸引了百萬媽媽關注。大團團和小圓圓在玩探險的遊戲。可是,大團團被困在了一棵空心樹裡,這場冒險變得不再那麼有意思了。
  • 讓孩子學會自己玩玩具,比給他買100個玩具更重要
    很想知道玩具車裡面有什麼東西,想自己研究玩具車的車門是怎麼固定在車身上。但是家長看到孩子這樣的行為通常會很不理解,會誤認為孩子不珍惜玩具,喜歡搞破壞,出面制止,甚至會把孩子臭罵一頓。有些家長會給孩子買一個他們認為很有趣,充滿益智的玩具。買回家後迫不及待的給孩子展示這個玩具的玩法,試圖感染孩子,發現這個玩具的樂趣。然而,很多時候家長們只能實現自嗨。孩子在看到家長的演示後並不怎麼感興,玩了沒多久就會把這個新玩具扔到一邊。大人們看到這樣的情景會感到內心受挫。
  • 和玩具「神神叨叨」的孩子是泛靈期到了,媽媽要懂得及時「賦能」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寶媽在日常帶娃的過程中可能發現過寶寶的「反常行為」,比如寶寶自己抱著玩具小熊「神神叨叨」,給玩具熊講故事,和玩具熊聊天,甚至還時不時要給玩具熊餵水或分享自己的零食。
  • 孩子不愛惜玩具怎麼辦?聰明的家長來引導,幫助他們體會來之不易
    隨著寶寶漸漸長大,玩具和書越來越多,親戚朋友送的,爸爸媽媽送的,小朋友自己挑選的,簡真可以開個玩具店和書店。慢慢地,家長會發現寶寶開始不珍惜這些玩具和書籍,甚至自己的衣服鞋子也不再愛惜。有時候會亂扔亂摔,弄得四零八散的。
  • 孩子玩具太多怎麼辦?給孩子買玩具切記2大原則
    首先,容易讓孩子不懂得珍惜孩子的注意力很短暫,他們對於新鮮事物總是會很好奇,同樣他們也會很快忘記剛剛玩的很好的玩具。不斷地給孩子添置新玩具會讓孩子產生喜新厭舊的感覺。孩子會覺得反正自己很快就會有新玩具,對於已經擁有的玩具反而不懂得珍惜,甚至會惡意去破壞。
  • toyplus玩具+:親子玩具送到家,引領玩具行業新潮流
    toyplus玩具+:親子玩具送到家,引領玩具行業新潮流 資訊標籤: toyplus玩具 創意親子 玩具套餐
  • 故事|艾瑪和韋伯(大象艾瑪系列,珍惜愛護你的小夥伴)
    在她的公眾號裡(ID:xiaolijianggushi),每天都會更新一個故事音頻,分享育兒故事,已經吸引了百萬媽媽關注。現在這篇故事,是講艾瑪和最好的小夥伴韋伯之間發生的一件有意思的事。韋伯是花格子大象艾瑪的小表弟,他也非常頑皮,不過,與艾瑪有點不同,韋伯是一隻黑白格子大象。故事裡的這一天,小表弟韋伯來找艾瑪,可是,艾瑪等了韋伯好久,都沒看到他的身影。
  • 玩具多和玩具少的孩子,未來會有什麼區別?差距不是一點點
    畢竟孩子天生就有喜新厭舊的心理,給孩子太多的選擇,反而會讓孩子覺得無從下手,甚至是不懂得珍惜。一旦孩子的新鮮勁一過,再昂貴的玩具也會被扔到一旁,玩具多的孩子也總會做事3分鐘熱度。玩具這種東西給予孩子太多的話。孩子反而更難集中自己的精力,而那些從小玩具就比較少的孩子,也沒見的比玩具成山的孩子差多少。在這一點上,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應採兒和朱丹,朱丹是典型的中國式父母,聽到友人稱讚了一句:哎喲,你家孩還挺有天賦後,便立刻花重金給孩子買琴回家。
  • 童話故事《小女孩的毛絨小熊》
    小女孩三歲的時候,得到一隻漂亮的毛絨小熊。毛絨小熊是粉紅色的,特別愛幻想,因為粉紅是充滿幻想的顏色嘛。小女孩很愛毛絨小熊,每天晚上都抱著它睡覺。她還經常講故事給它聽。在她講的故事中,有很多是關於熊的。漸漸的,毛絨小熊有了一個夢想。他夢想著當一隻真正的、有生命的小熊,哪怕只當一天也好啊。日子一天天過去,小女孩漸漸長大了,她離開家,到很遠的地方上學去了。毛絨小熊卻被留在了家裡。它現在已經是一隻很舊的玩具熊了,身上的顏色褪了很多。但是那個夢想卻一直藏在它的心中。
  • 伯德小姐:深度解讀成長背後的意義——懂得珍惜和理解家以及親情
    媽媽是孩子成長路上的保護者,她一直在盡力地保護自己的孩子免受外界傷害。但她的過分保護有時也會阻礙孩子的成長。爸爸是孩子成長路上的支持者,有了他的鼎力支持,克裡斯汀才能如願去申請自己喜歡的學校。凱爾和他的朋友們就是克裡斯汀成長路上的「風雨」,是他們讓克裡斯汀明白誰才是真正愛自己和在乎自己的人,誰才是自己應該去愛和珍惜的人。
  • 玩具是成長過程中的必要品,玩具多和玩具少的孩子,未來也有差距
    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也越來越好,尤其是現在的孩子,不僅吃的東西越來越多,玩具也越來越多,光挑玩具就可以花掉很多眼睛。一般有孩子的家庭,總會為孩子開闢一個「寶地」,讓他們把玩具放進去,而寶地只會變得越來越大。許多家長因為工作忙沒有時間陪孩子,會買很多玩具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小樂就是這樣。
  • 孩子亂扔玩具,提醒也沒用?4個妙招培養整理習慣,父母告別催促
    要想讓孩子獨立整理自己的生活,那麼從整理自己的玩具開始最好不過了,從簡單的整理玩具開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在2歲左右,由於孩子控制肌肉運動的能力還不太協調,讓孩子收拾玩具、擦桌子等這樣的小事情可能會做得「一塌糊塗」,但是,我們不要嫌棄孩子的「笨手笨腳」,應該耐心地引導孩子,教給孩子方法,慢慢地,你會發現孩子會熟練地收拾好自己的玩具,並且擺放整齊,這當中也無形的提高了孩子的手眼腦的協調能力。
  • 玩具並非越多越好,家長給孩子選購玩具時,可以遵循可玩性原則
    而最讓我們父母自己覺得非常無語的就是,有些教育孩子正確對待中國玩具企業只是為了一時起興,玩一兩次就置之不理了,於是再繼續買新玩具,久而久之,家裡的玩具越堆越多,扔了覺得挺可惜,但不扔又沒有什麼地方放。可每次米米外出,看見新的玩具企業還是自己要買,哪怕我們家裡有重複的,也依舊要新的,而且學生每次可以買到的新玩具,米米也是玩一兩次就扔到了他們一邊,不再沒有理睬。同時,米米玩具處理得不是很仔細,經常弄壞這個,弄丟那個,讓米米媽媽很頭疼。
  • 《可愛的玩具小熊》操刀鬼-協助拍攝
    可愛的小熊既是孩子們喜歡的玩具,又是他們的陪伴,像朋友一樣忠實的守候在孩子們的身邊。可愛的玩具小熊【第1幅圖】此作品由泉州攝影愛好者雙先生在著名的山西地區拍攝可愛的玩具小熊【第2幅圖】此作品由南通攝影愛好者席先生在著名的廈門地區拍攝
  • 照射僅幾秒,9歲孩子「左眼失明」,這4類玩具,千萬別給孩子買
    今年9歲的小軍, 是南昌市某小學三年級的學生, 出於好奇,他拿雷射筆,對著自己眼睛照了幾秒鐘,隨即趕到左眼不適,家長馬上把他送入醫院。經醫生診斷,小軍的左眼被雷射筆灼傷,引發左眼眼底黃斑區變性,左眼視力僅為0.04(從醫學角度來看,視力低於0.05即可定性為失明)。
  • 幼稚園一節生命教育課,由小蟲子死亡引發,讓孩子懂得珍惜生命
    幼稚園的老師帶著孩子們感受到了死亡的意義,並引導孩子們更深入的理解生命,珍愛生命。關於死亡的生命教育課,由一隻皮球蟲的死亡引發,孩子們很好奇,皮球蟲為什麼會死,死了又是什麼?因此,關於死亡的生命教育課程就正式啟動了。
  • 日本紙藝大師的18招:別再買傻玩具了,益智是讓孩子愛上自己動手
    在多少個漆黑的深夜,老父親和老母親們看著孩子學校布置的手工作業,額頭滲汗,兩眼發暈,這種高階玩法,硬是把只會摺紙飛機的老孩子們,對著視頻教學,試圖用剪刀膠水變出孩子想要的手工。而真正的作業主人,此時已經睡得乎乎甜了。
  • 繪本推薦:《要幸福地活著》讓孩子懂得珍惜愛,珍惜擁有的一切
    是呀,這個故事讓人覺得很傷心,很難過,覺得命運安排的太湊巧,如果在其中任一環節出現轉變,也許結果會很好,但是,生活不會有如果,命運的走向取決於我們當時的選擇。我想對我家娃說的是,讓她體會擁有的快樂,同時也要了解到失去的意義,選擇很重要,但是一旦做了選擇,也要堅強的承擔後果。
  • 給孩子買玩具,提前立好這4條規矩,不僅省錢還能提高財商
    一、以玩具換玩具想要買玩具的時候,首先要想到能不能跟鄰居的小夥伴,用自己的玩具進行交換。比如鄰居家小朋友正好有一個玩具車你很喜歡,孩子有一個恐龍,小朋友也很喜歡,這樣就可以進行交換。自然這都是跟鄰居和朋友先溝通好的。
  • 痛心孩子吃兩口就扔掉,4本繪本讓孩子懂得每粒糧食都有一個故事
    我們的孩子從小就生活在衣食富足的社會,沒有參與過農耕,他們很難體會食物的來之不易,也就很難去珍惜其實對他們很珍貴的眼前小小的一粒米,一口面。今天K媽和大家推薦幾本繪本,讓孩子學習小小糧食的大學問,學會從內心懂得珍惜食物,感恩大自然的饋贈。1.《謝謝你,好吃的麵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