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人穿太空服能在太空活多久?大約6.5-8個小時!

2020-12-16 新浪科技

來源:新浪科技

太空人能在太空服中存活多久?當前,太空人普遍使用的艙外航天服(EMU)中的兩個氧氣罐和應急氧氣補給系統可提供6.5-8個小時的氧氣供應。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只要氧氣罐能持久讓太空人保持呼吸,他們就能存活在太空服中。當前,太空人普遍使用的艙外航天服(EMU)中的兩個氧氣罐和應急氧氣補給系統可提供6.5-8個小時的氧氣供應。

人類的思維被宇宙空間的錯綜複雜和神秘感所迷惑,並致力於揭曉其中的謎團,從相信以「地心說」為中心的扁平地球理論到現今拍攝到的黑洞陰影,以及幻想太空電梯和親眼目睹商業公司執行載人軌道飛行,伴隨著人類科技發展,我們在天文領域取得了巨大進步。

這些進步使得人類社會向太空擴張的夢想得以實現,儘管人類向太空殖民擴張的觀點仍有爭議,然而,在人類探索宇宙空間的過程中提出一個問題:人類能否永遠在太空中存活下來?

我們都應該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人類不可能持久地在太空中存活。但是我們在太空服的保護下會怎樣呢?奧斯卡獲獎影片《地心引力》劇中一名太空人穿著太空服在宇宙空間漂浮掙扎著,並詳細講述了她是如何克服各種困難存活下來,真的有可能僅穿著太空服就能在空曠的太空中存活嗎?如果是的話,會持續多久?

太空人在空曠的太空中將面臨哪些威脅?

在我們回答太空服如何保護太空人多長時間之前,我們應當清楚宇宙空間中存在的各種威脅。

太空人進入空曠的宇宙空間,將對身體帶來致命的傷害。

宇宙空間最明顯的特徵是沒有任何可呼吸的氧氣,這是人類在太空中無法生存的主要原因,人體血液中儲存的氧氣僅能讓人保持清醒大約15秒,之後缺氧的血液被輸送至大腦,人們就會逐漸失去知覺。然而,該狀況下並不一定就是「被宣判死刑」,如果昏迷狀態的太空人在1-2分鐘內被及時拉回充滿氧氣的呼吸空間,他們就有可能活下來。

同時,太空人在太空中摒住呼吸實際上會導致更快速死亡,這聽起來似乎違背常理。事實是這樣的,當空氣進入人體肺部,將對肺壁施加恆定壓力,這個壓力相當於地球上的大氣壓力,當我們需要吸氣和呼氣時,其波動非常小。太空中沒有大氣層,因此也就沒有大氣壓,沒有大氣壓平衡人體內部空氣壓力,我們的肺就會逐漸膨脹,最終破裂。膨脹的空氣會衝入呼吸道循環系統,造成氣體栓塞。如果你在空曠的宇宙空間摒住呼吸並阻止快速膨脹的空氣離開身體,將很容易導致肺部破裂加速。所以,雖然這聽起來很荒謬,但當某人漂浮在太空時,首先要做的是保持正常呼氣。

體液沸騰(Ebullism),是體液中一種氣泡形式,是人體由於缺乏大氣壓力而引起的另一種可能致命的現象。

液體沸點是指達到一定溫度,液體蒸汽壓等於其周圍的壓力。同樣,在太空中沒有外部壓力的情況下,體液(唾液、眼淚、汗水等)的沸點大大降低,因此它們立即開始蒸發。幸運的是,血液不會沸騰,因為血液循環系統能維持血壓穩定,防止血液沸騰。然而,溶解在血液中的氮分子可以汽化,導致血液循環組織膨脹,身體會膨脹至原來的兩倍,導致一些器官組織嚴重受損。

幸運的是,我們的皮膚擁有足夠的彈性,可使人體內部容納蒸汽從而防止在太空環境下身體膨脹至一定程度。如果恢復至正常大氣壓,膨脹的身體就會恢復至正常。

此外,太空人暴露在太空中還將承受未屏蔽的宇宙輻射和太陽風,人體除了導致一些致命曬傷,還會導致人體組織受損,DNA變異,增大癌症和白內障發生概率,並可能導致不育。此外,太空中還有非常快速的微流星體和太空碎片,能像子彈一樣射穿人體。

太空探索主題的電影和書籍讓我們普遍認為,當人體身處太空中會立即凍結,但事實並非如此。雖然宇宙空間確實很冷(具體溫度取決於你所處的位置),但宇宙空間也缺乏任何形式的物質,熱量離開身體的唯一途徑是通過輻射(傳導和對流需要一種介質傳遞熱量)。考慮到熱量通過輻射傳遞的速度,人體在太空中會在12-20小時內凍結。

綜上所述,在空曠的宇宙空間中,沒有穿太空服的太空人可以保持意識15秒,存活1-2分鐘,然後在上述情況下死亡,最終身體凍成冰棍。

太空服

當太空人在太空旅行時穿著兩種不同類型的太空服,第一種是壓力服,在飛船升空和返回地球大氣層時穿在裡面,在發生減壓緊急情況以及升空著陸時可能發生的任何事故時,太空衣可以起到保護太空人的作用;除此之外,太空人還需要攜帶氧氣罐或者其他襯墊來抵禦太空輻射,但意味著這些裝置無法使太空人在宇宙空間中存活下來,最多僅能阻止肺部爆炸和身體膨脹,但仍無法改變缺少氧氣的狀況,太空人將在一兩分鐘內死亡。

壓力服實際是人形服裝,是由上軀幹、下軀幹、降溫服和頭盔四部分組成。

第二種太空服是艙外航天服(EMU),顧名思義,這種太空服是在任何艙外活動中穿著的,因此它是用於保護太空人免遭上述所有威脅。為了便於理解,艙外航天服可分為兩個主要部分:壓力服和生命維持系統。

壓力服實際是人形服裝,是由上軀幹、下軀幹、降溫服和頭盔四部分組成,從內而外,太空人在進行隨意的太空行走之前要首先穿一件降溫服,這件降溫服是由網眼氨綸材料製成,覆蓋著100米長的微管,微管中大約有4.4-10攝氏度的水持續流過這些微管,幫助散熱。

接下來由裡而外的是堅硬的上軀幹部分,是由多層輕質量玻璃纖維構成,一個尿烷塗層可充氣尼龍襯底在最內層,起到調節身體壓力的作用,可充氣尼龍襯底向外分別是滌綸抑制層和抗撕裂尼龍層。接下來向外的5層是聚酯薄膜層,起到保持體溫的作用,再向外是幾層防水防火層,最外層是白色塗層,有助於反射陽光,它是由3種不同材料製成。此外,太空人還需要穿上尿布,戴著具有加熱功能的手套,有助於保持手指溫暖,這樣便於太空人操作靈活。

生命維持系統、手臂、頭盔、顯示和控制模塊等都安裝在太空服上軀幹部分,而安全繫繩則連接在下軀幹下端的D環,腰部軸承可使太空人身體自由移動和旋轉。

太空頭盔是由堅固的塑料製成,與太空衣類似,它有助於提供一個加壓空間,鍍金護目鏡和遮陽板保護太空人免遭陽光直射,同時,頭盔的通風系統從生命維持系統輸送氧氣,頭盔側面安裝了攝像機和燈,用於記錄和協助艙外活動,一種由耳機和麥克風組成的特殊裝置可實現與太空人同伴交流通訊。

對於生命維持系統,這個背包裝置是太空飛行必不可少的物資,沒有它太空服僅是化裝舞會的一個套裝,生命維持系統包括:氧氣罐、二氧化碳過濾器、電池、壓力調節器、無電線和其他通訊設備、水箱、泵、冷卻系統、循環氧氣扇等。生命維持系統中所有電子和機械組件都是通過安裝在上軀幹部分一個顯示控制模塊進行控制的。

壓力服和生命維持系統結合在一起可充當「單人飛船」,允許太空人進行地外勘測或者國際空間站必要的艙外維修工作。

那麼,太空人能在太空服中存活多久?

多層的上軀幹和下軀幹太空服部分可以保護太空人免遭宇宙輻射和微流星體的傷害,並有助於保持體溫和提供一個加壓大氣環境。就像在地球上一樣,我們人類生存需要3種基本需求:食物、水和氧氣,這也是太空生存的限制因素。

由於太空艙外活動需要持續幾個小時,太空人在進行艙外活動之前需要吃食物和喝水。為了謹慎起見,他們還需要將裝飲料的袋子填滿,並在太空服上附加一個水果棒。太空人可以依據自己的需要選擇0.6升或者0.9升的飲料袋,從飲料袋中伸出一根帶有閥門裝置的吸管,放置在頭盔中嘴部旁邊。當太空人喝水時,吸管閥門會自動打開,水果棒使用可食用的米紙包裹起來,放在靠近頸部的袖子中,上端延伸至嘴部附近。每當太空人咬一次水果棒,就會將水果棒拉近嘴部,飲料袋和水果棒都使用尼龍搭扣固定在上軀幹太空服。

對於生命維持系統,這個背包裝置是太空飛行必不可少的物資,沒有它太空服僅是化裝舞會的一個套裝,生命維持系統包括:氧氣罐、二氧化碳過濾器、電池、壓力調節器、無電線和其他通訊設備、水箱、泵、冷卻系統、循環氧氣扇等。

生命維持系統背包中的兩個氧氣罐可維持太空人艙外活動大約6.5-8個小時,具體時間因人而異,取決於個人的身體代謝率,因為每個人的氧氣消耗量和產生的二氧化碳都不同。同時,艙外航天服的壓力相當於地球大氣壓的三分之一,在該壓力下,空氣無法容納足夠的氧氣。因此,氧氣罐內充滿100%的純氧氣,二氧化碳過濾系統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它過濾人體呼出的氣體,並幫助未吸收的氧氣再次循環。一個應急氧氣包附在生命維持系統的底座上,可提供額外大約30分鐘的氧氣供應。

因此,雖然太空在很多方面威脅著人類的生命,但是太空人穿太空服的存活時間取決於太空服所含的氧氣量。目前,太空服僅能提供6.5-8個小時的太空探索時間,如果太空人希望繼續飛行,則需要返回飛船更換氧氣罐,目前最長的太空行走記錄是吉姆·沃斯和蘇珊·赫爾姆斯實現的,他們花了8小時56分鐘維修國際空間站。

迄今為止,人類並未計劃在空曠的宇宙空間建造未來派的太空房屋,因此,除非你是一位太空人,否則你無需對太空服的細節和限制擔心太多。近年來,科學家密切關注太陽系其他行星,如果某人決定未來有一天到外星球生活,應當先了解你能在這顆神秘星球上存活多久?看一下這些星球是否適宜人類生存!(葉傾城)

相關焦點

  • 【物理科普】太空人穿太空服能在太空活多久?
    太空人能在太空服中存活多久?當前,太空人普遍使用的艙外航天服(EMU)中的兩個氧氣罐和應急氧氣補給系統可提供6.5-8個小時的氧氣供應。只要氧氣罐能持久讓太空人保持呼吸,他們就能存活在太空服中。當前,太空人普遍使用的艙外航天服(EMU)中的兩個氧氣罐和應急氧氣補給系統可提供6.5-8個小時的氧氣供應。人類的思維被宇宙空間的錯綜複雜和神秘感所迷惑,並致力於揭曉其中的謎團,從相信以「地心說」為中心的扁平地球理論到現今拍攝到的黑洞陰影,以及幻想太空電梯和親眼目睹商業公司執行載人軌道飛行,伴隨著人類科技發展,我們在天文領域取得了巨大進步。
  • 太空人身穿的橙色太空服和白色太空服有什麼區別?
    我們常見的是穿著白色太空服在宇宙「遨遊」的太空人,那穿著橙色太空服和白色太空服有什麼區別嗎?橙色太空服只有在通過大氣上升或下降的車輛內才能穿著。他們的主要目的是保護船員免受車內減壓的不利影響。在宇宙飛船發射和著陸時太空人需要穿著它,因為它能夠在宇宙飛船發生意外的時候保護太空人。橙色太空服中帶有空氣和水供應,還配有一個降落傘和應急生存裝備,比如無線電、閃光燈和藥品。為什麼設計為橙色的?
  • 去太空也要時尚!來看SpaceX最新設計的太空服,是如何改變傳統的
    自十年前宇宙飛船時代開始以來,美國太空人有望在5月27日乘坐SpaceX公司的Crew Dragon飛船飛向太空,這標誌著近十年來太空人將首次從美國本土飛向太空。長期關注航空的人會發現一件不一樣的事——Crew-1的太空人Bob Behnken和Doug Hurley將會穿上時髦的太空服,它們不是NASA規定的太空人在飛船發射期間需要穿的橘色「南瓜」太空服。
  • 如果太空人不小心掉進太空,會有多悲慘的結局?
    太空對於人類來說絕對是個禁區,這裡高度真空,輻射很強,還是微重力狀態,所以一旦從飛船飄離後如果不藉助第三方力量是很難回到飛船的,不過有兩個辦法不妨一試:1、用力拋棄手中的物品,太空人會得到一個反向作用力,有助於向飛船移動,如果離得不是遠,有可能回到飛船。
  • 太空人有哪三怕?萬一空間站出了事,能從太空跳傘回到地球嗎?
    太空火災極其可怕 由於近幾十年來人類頻繁地向太空發射太空飛行器,加上空間武器實驗和衛星意外相撞,在近地軌道上遊蕩著數以十億計的大小碎片,這些碎片不是靜止的,它們全都以每秒7.5公裡以上的速度繞地球旋轉
  • 太空垃圾又多一件 太空人出艙換電池弄丟小鏡子
    6月26日,美國太空人克裡斯·卡西迪(Chris Cassidy)和鮑勃·本肯(Bob Behnken)按照計劃進行了一次長達6小時的太空行走,執行國際空間站電源系統升級任務。然而在任務進行過程中,卻發生了一起小意外:一名太空人不慎丟失了面小鏡子。
  • 如果太空人太空出艙時沒有抓緊,脫離了飛船會怎麼樣?
    1965年,前蘇聯航天員阿列克謝·列昂諾夫乘坐上升2號飛船順利升空,並成功進行太空行走,成為世界歷史上首位離開太空艙開展太空漫步的太空人。隨著科學技術特別是航空航天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太空人被送入太空執行各種各樣的任務,那麼離開太空艙進行太空行走,也已經成為太空人們的「家常便飯」。
  • 假如太空人失去太空衣在太空會發生什麼
    當太空人乘坐宇宙飛船到達太空時,由於我們對宇宙的了解知之甚少,無知意味著很多的不確定,各種突發事件都可能發生,太空人可能隨時喪生。雖然在太空執行任務時,有昂貴的太空衣供氧和各種保護,但如果太空人的失去太空衣那會發生什麼呢?
  • 在太空不穿太空衣,是怎樣的感覺,可以生還嗎?
    在太空中高度真空,極度寒冷,充滿了宇宙射線,太空衣就是為太空人們防護這些的,起到保溫、抗壓、防輻射的作用,還能夠提供所需要的氧氣。如果沒有太空衣的防護,暴露在太空中的人就會很快憋死、低氣壓脹死、凍死或曬死、宇宙射線殺死。何謂太空?所謂太空,一般認為是極高的天空。
  • 假如迷失在太空會怎麼樣?太空狗漂浮太空,一支筆拯救2個太空人
    從1961年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登入太空以來,至今人類探索太空已經59年了。太空人不僅需要有強大的專業知識,而且在去往太空前要有「赴死」之心。航天事業蓬勃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太空人將繼續探索太空,替我們照料宇宙。有人可能會問:如果太空人不慎掉落於太空,那麼他們會去向何處?最終的命運又會如何?
  • 人類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 在太空中行走是啥感覺?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兩位太空人傑西卡·梅爾、克裡斯蒂娜·科赫走出國際空間站,開啟了她們的太空漫步之旅。這是今年以來國際空間站的第8次太空漫步。     NASA兩位女性太空人開啟首次全女性太空漫步。
  • 在太空中如廁是什麼體驗?未來的太空廁所又將會是什麼樣?
    這時候美國坐不住了,世上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次月球探測和第一艘載人飛船這三個重要的節點全給前蘇聯拿下了。但在加加林上太空僅僅23天之後,1961年5月5日,艾倫·謝潑德(Alan Shepard)搭載自由7號成功發射升空,成為了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美國太空人,也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二個。
  • 太空旅行時代到了:馬斯克載人飛船發射成功,驚心動魄72小時回顧
    太空人與家人溫情送別 特斯拉充當擺渡車本次載人航天活動直播在北京時間5月30日11點正式開始,發射前4小時,太空人在NASA位於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穿上太空衣,並進行裝備測試。兩位太空人更換太空衣的地點正是50多年前,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和柯林斯穿上太空服的房間。
  • 太空旅行時代到了!馬斯克載人飛船發射成功,驚心動魄72小時回顧
    二、太空人與家人溫情送別 特斯拉充當擺渡車本次載人航天活動直播在北京時間5月30日11點正式開始,發射前4小時,太空人在NASA位於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穿上太空衣,並進行裝備測試。兩位太空人更換太空衣的地點正是50多年前,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和柯林斯穿上太空服的房間。
  • 剛到太空沒多久,送他上去的國家就沒了,只能在太空待了311天
    剛到太空沒多久,送他上去的國家就沒了,只能在太空待了311天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也是越來越頻繁,但是相比於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上面,人類在太空當中,總還是會有很多的不適應,尤其是在失重的情況之下
  • 太空中長眠著3位太空人,只有他飄到了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太空中長眠著3位太空人,只有他飄到了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蘇聯發生了一件足以震驚全球的事情,這便是在1961年4月12日這一天,蘇聯向太空發射了一艘命名為東方一號的飛船,飛船中有一位太空人,他的名字叫加加林。
  • 新一代航天服亮相,重量減輕性能逆天,太空人穿在身上都笑了
    隨著人類將活動範圍擴展到太空,科學家又研發出一種新的服飾——航天服,這種服飾只能用於太空人在登上太空的時候使用,最根本的作用就是保護太空人不受太空射線的傷害,並為他們在真空環境下提供減壓保護。過去的航天服是什麼樣子的?
  • 太空中十大最奇特的事,那太空上有外星人嗎?
    從太空探索的早期開始,太空人和科學家就發現了一些非常奇怪的現象,從不明飛行物到奇異的燈光,有很多關於太空的疑問。    3、巨大的蓄水池  在大約120億光年之外,一個類星體儲存著地球海洋中140萬億倍質量的水。雖然在太空中發現水本身並不是獨一無二的,但這個發現對於它產生了多少水來說,卻是特別了不起和奇怪的。  4、活細菌  人們普遍認為活的有機體不能在太空的冷真空中生存。
  • 太空人從太空返回後,身體通常會發生什麼變化?
    ,全世界共將400多位太空人送入了太空,其中有一在半是前蘇聯和美國的太空人,有22名太空人在執行任務時出現意外而光榮獻出了生命。而我國自從2003年利用神舟五號飛船將楊利偉送入太空之後,至2016年11月神舟十一號將景海鵬、陳冬兩位太空人送入太空,總共有12位太空人送入太空,其中景海鵬一人3次進入太空。
  • 第一隻進入太空的貓咪太空人
    法國是世界上第三個將動物送入太空的國家——1961年2月22日,法國在撒哈拉沙漠的基地成功發射的火箭上面載了一隻名為赫克託的老鼠。這隻老鼠在它的頭骨上植入有電極,因此可監測神經活動。 10月15日至18日,又有兩枚帶有老鼠有效載荷的火箭成功發送。因為有了這幾次大量的神經學數據,因此他們開始考慮選取體型更大一點的哺乳動物,貓就是他們的最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