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認字,3歲背唐詩,6歲讀幾百本書,這個女孩如何做到的?

2020-12-22 今日女報

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章清清

2歲已認識上千個漢字,3歲開始自我閱讀,6歲熟讀了少兒版的四大名著,閱讀書籍已逾幾百本……這是長沙博才雲時代小學一年級6歲女孩王筱玥的閱讀簡歷,讓人羨慕吧!

家有「神獸」的家長們一定好奇,一個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怎麼會有這麼高的閱讀量?王筱玥的爸爸媽媽們有什麼育兒秘笈嗎?媽媽謝宇說,其實女兒很普通並不是什麼神童,只不過從小他們對她的教育裡,做到了這四個字。

王筱玥和媽媽在一起的閱讀時光

1歲認字,3歲背唐詩,4歲主題閱讀

在王筱玥家的書架上,今日女報記者看到了成套成摞的繪本故事書,很多書都被翻得卷邊、破舊了。媽媽謝宇說:「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因為搬家,大部分都被我裝箱打包了。」

她告訴記者,讓孩子愛上閱讀,最關鍵的四個字是——「引導和陪伴」。

在孩子半歲時,她和筱玥爸爸就制定了每天帶她讀書的任務。啟蒙閱讀的書本有《三字經》《千字文》《唐詩三百首》,這些書朗讀起來有節奏又押韻,能吸引孩子對書本的興趣。1歲開始,他們就用認字卡,教她認漢字。三百個漢字,只用了一個星期孩子就認全了。

「我們念「人之」,她會念「初」。我們念「性本」,她會念「善」。我們念「苟不」,她念「教」。就這樣,她能跟著我們背完三字經。再過幾個月,說話流暢起來後,就已經很輕鬆地通篇背誦《三字經》《千字文》」。

這讓他們大為驚訝,也讓他們對孩子的接受能力有了全新的認識。「我跟她爸爸就說,孩子的潛力是無限的,我們要把它挖掘出來。」

從此,只要有閒暇時光,筱玥的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就帶著她閱讀。不過,孩子不識字,怎麼讓她始終對閱讀保持興趣呢?

筱玥最愛呆的地方是書店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會很用心地挑選一些顏色鮮豔,製作精美的繪本,也是為了吸引她對書本的興趣」。謝宇說,一開始,這對家長的精力消耗是很大的,全靠家長帶著孩子閱讀,但這實際上也是對家長的要求,但他們一家人都堅持下來。

到筱玥兩三歲的時候,她就開始會自主閱讀了,並且沉迷在閱讀中。3歲開始系統背誦唐詩,4歲開始進行主題閱讀,6歲已經閱讀了幾百本書籍。記者看到,在筱玥讀過的書本裡還留下許多她劃重點的橫線標記。

記者隨意拿起一本書向筱玥「請教」,小女孩指著一行行沒有拼音的字就讀了起來,雖然偶爾會念到個別不認識的字,但能非常完整的讀完整段段落。

「有段時間,我們還非常擔心,覺得孩子不應該這麼沉迷閱讀,應該要和其他孩子一樣玩才是。我和她爸爸做了一件非常搞笑的事情,我們把家裡所有的書都藏起來,用箱子裝起來,不讓她看書,甚至擔心她不正常。當然,後來發現我們的擔心是愚蠢的,孩子玩起來和別的孩子沒有區別」。謝宇笑著說。

校長媽媽彭曉明也很喜歡筱玥

不愛玩具,不看電視,只愛「啃」書

一般小女孩喜歡的玩偶、布娃娃,他們家都沒有。6歲的筱玥放學回家後,也不看電視,做完作業就開始專注的畫畫,一個多小時都樂此不疲。

謝宇說,從孩子出生到現在,為了給孩子營造閱讀的氛圍,他們家的電視基本沒開過。為此,連平時最愛看電視的爺爺為了孫女也「忍痛割愛」,拿起書本一起加入「家庭閱讀大軍」裡。

在大人們的集體表率下,筱玥最愛的玩具就是書,最喜歡逛的商店就是書店。 謝宇還告訴記者,讓孩子愛上閱讀,除了家庭氛圍,對孩子的表揚也非常重要。」

表揚是孩子興趣的保鮮劑。我們從不吝嗇對孩子的表揚。她在閱讀中每取得一點進步,我們都是及時地,發自肺腑地表揚她。」謝宇說,因為有家長的表揚,孩子會變得更自信並且會主動跟我們分享,複述她看完的故事。甚至有時侯,他們還會主動「裝不懂」,故意引誘孩子來分享表達,滿足孩子小小的「虛榮心」,卻也更激發了孩子對閱讀的興趣。

不過,謝宇也表示,雖然他們很重視孩子的閱讀,但從來沒有強迫孩子去識字學習,都是在孩子自願、快樂的基礎上進行的。

「我們是讓孩子像學說話一樣自然地去識字和閱讀,孩子的潛能是無限,相信孩子,只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和陪伴,他們真的會帶來無限驚喜。」

編輯:小清

相關焦點

  • 3歲認識3000多漢字,4歲熟背百家詩,神童是怎樣養成的?
    相信大家都有看過央視播出的《歡樂中國人》這檔節目,在節目中有一位3歲的「神童」令我印象深刻,他就是來自青島的王恆屹,年僅3歲半就認識3000多漢字,4歲熟背百家詩。今年,中國詩詞大會開播我們都認識到了王恆屹的厲害,撒貝寧老師都誇他是「行走的詩詞庫」,5歲儲備了很多的詩詞,而且我在網上看到他很多的視頻,從識字到背詩都是慢慢積累的成功,而這一切都是奶奶的啟蒙教育做得好!
  • 四歲幼兒認字3000個,羨慕!家長這樣做可以讓孩子多認字,記憶深
    4歲的孩子能認識3000字,唐詩、宋詞、《弟子規》、《三字經》信手拈來,不光能熟練地背下來,還能應對自如外加解釋說明,這可真的不一般。這個四歲的小男孩是山東青島人,名字叫王恆屹。小恆屹有他的特殊性,但其他的孩子多認些字還是可以做到的,並不是遙不可及的神話。
  • 六歲的孩子如何做到認字2000, 實現自主閱讀?
    娃不到6歲時識字量達到2000字,已經實現自主閱讀成套書《不一樣的卡梅拉》(二年級水平),做數學題自己讀題,現在來分享一下啟蒙過程吧!1-3歲--親子共讀繪本從會坐會走路開始,親子共讀《好餓的毛毛蟲》、小熊寶寶系列等。這個時候主要以開發想像力,養成好習慣為主。主要給他看圖片,沒有刻意讓他認字。經常帶他去圖書館,挑選好多繪本讀。
  • 別人家的孩子3歲就能背唐詩,我家孩子怎麼都背不會怎麼辦
    還記得詩詞大會裡那個5歲多就能認識3000多個漢字,熟背580多首古詩詞的王恆屹小朋友嗎?他從1歲開始學習認字、古詩,接受力超級強,3、4歲時就已經把《三字經》、《千家詩》背得滾瓜爛熟了。而且他對詩詞可不是死記硬背,而是深入理解、靈活運用。
  • 3歲背詩,10歲奪詩詞大會亞軍:從小讀古文的孩子有多厲害?
    更讓人驚喜和感動的是,年僅10歲的亞軍韓亞軒小朋友。3歲就開始讀詩的他,詩詞儲備量驚人,臨場沉著冷靜,反應敏捷。離場時還用一首詩跟大家道別:「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網友盛讚,被詩詞餵大的孩子,氣度果然不凡,有出息。
  • 5歲能背460首唐詩宋詞 記者探訪《挑戰不可能》中的青島萌娃王恆屹
    文/半島記者 劉禮智 圖/半島記者 賈馨儒日前播出的央視節目《挑戰不可能》發布「不可能完成的任務」:300卷唐詩中,隨機挑選10聯(上下句為一聯),再隨機挑選3個字保留,然後讓選手填寫完整。10道題全部答對,才算挑戰成功!萬萬沒想到的是,這道題目當場就被破解,而且破解者就是青島的5歲萌娃王恆屹。
  • 媽媽提問:怎樣教3歲寶寶認字?
    怎樣教3歲寶寶認字呢?3歲寶寶已具備學習的能力,怎樣教3歲寶寶認字?下面一起來看一看。1、從最簡單開始。學齡前寶寶的智商發育還不完善,初次識字還很困難,必須找一些最簡單的單字或者單詞來教寶寶,這樣能夠讓寶寶輕鬆的認識並記住。
  • 4歲男孩認識2000個漢字:小學霸背後,都有會教的父母
    同齡的孩子都認識幾百個字了,我家的還一個字不認識,真讓人捉急。想教孩子識字,但一說要認字孩子就很牴觸,這可怎麼辦?教了好些日子好不容易才認識的幾個字,隔了幾天又都忘光了,漢字該怎麼教,怎麼學?事實上,每個孩子在各項發展水平上存在差異很正常,幾歲開始學認字也沒有強制規定,真的沒必要在這個問題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攀比。
  • 6歲前,不培養孩子閱讀能力,上小學後追悔莫及
    3-6歲是孩子培養閱讀習慣的黃金時期,寶寶在這個階段,會萌發出想要自己讀書的強烈願望。想要自己讀書,就必須先認字,當然,許多家長也會使用字卡、識字APP等幫助孩子認字。正適合處在閱讀關鍵期、剛開始認字的3~6歲孩子培養閱讀興趣,和獨立閱讀習慣。《小羊上山》是罕見的高品質漢語分級讀物。得到了眾多教育領域、圖書領域專家一致認可和推薦。
  • 15歲印度女孩登上《時代》雜誌封面!父母的「高級放養」有多牛?
    但2020年,《時代》破天荒地評選出了一個孩子,她就是15歲的印度裔女孩吉坦賈莉·拉奧。這個孩子到底有多優秀,才能夠站在這個位置上呢?看看她的成績就明白了。12歲時,拉奧利用碳納米管傳感器,發明了一款叫Tethys的設備,這個設備在水中放置5秒中,就可以在藍牙手機上查看飲水中鉛含量的檢測結果。憑藉這個發明,拉奧闖入了探索頻道與3M科技公司聯合舉辦的「青年科學家」挑戰賽決賽,並最終從十名入圍者中脫穎而出,獲選「美國傑出青年科學家」。
  • 貴州9歲小女孩教爺爺認字3年,爺爺教孫女畫畫
    在我們爺爺的那個時代,很多人都沒有機會讀書認字,這不,貴州的9歲女孩熊露妃,一年級開始教爺爺識字,她今年已經上了四年級了。從四年級到現在小妃在回家之後,都會用黑板給不識字的爺爺進行教學。這對爺孫倆互相溫暖,互相幫助,一起進步,在這個寒冷的冬季也有彼此的陪伴,讓人感覺十分的有愛。對此你怎麼看?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俗話「3歲定80」,孩子是否聰明關鍵看3歲?
    3歲定80歲」,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會聽說過老人家的說法。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人在3歲的時候,就可以知道他到80歲的時候的樣子,包括智商、性格、人品等。老人家們甚至現在的育兒專家們也會經常教導年輕人說小孩子的壞習慣和好習慣都要在3歲前完成改掉壞習慣和培養好習慣的根基。
  • 3歲讀科普書,16歲上清華,「學霸」陳鯤羽稱自己並不是天才
    這個人就是清華學霸陳鯤羽,遼寧人。他曾在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獲得過一等獎,後來因物理成績名列前茅,16歲被保送到了清華大學就讀物理系。而他最早被人熟知的是在參加《加油向未來》這個央視舉辦的科普節目中。在《加油向未來》中,陳鯤羽所展現的知識面讓人驚嘆,上到浩渺的宇宙,下到無垠的深海,沒有他不知道的。
  • 5歲熟背400多首古詩詞,獲董卿稱讚的「神童」,現在如何了?
    從3歲左右,王恆屹就經常出現在各種綜藝節目中,憑藉著可愛的「童言童語」和上千的識字量、豐富的古詩詞以及超高的記憶力受到了不少觀眾的注意。在《挑戰不可能》節目中,王恆屹面對現場觀眾和攝影機非常大方的做了自我介紹,當時只有5歲的王恆屹說自己能背下來300多首唐詩、100多首宋詞,把撒貝寧驚住了!而王恆屹當時挑戰的方式是從300卷詩詞中隨機挑選10聯,再隨機保留3個字。
  • 1-3歲繪本清單|其他可以不買,但孩子的繪本總是忍不住剁手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閱讀能夠促進語言發展,提高詞彙量。也能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孩子的感情也更加豐富細膩。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對孩子的成長發育有很大的好處。前面一篇文章我介紹了0-1歲的繪本清單:繪本清單|我給萱寶買的0-1歲繪本,她愛不釋手今天我主要介紹1-3歲的繪本清單。
  • 孩子「大語文」啟蒙,從背古詩開始,家長學會這兩點,可事半功倍
    因為語文是唯一一個孩子從0歲開始每天都在接觸的學科,家長跟孩子說的每一句話都是語言構建的一塊磚,讀的每一本書都是思維發展的一座橋。因此家長先別著急教孩子認字,而是要先培養語文素養,也就是「大語文啟蒙」。那什麼是真正的大語文?背詩?認字?
  • 3歲認識3000多漢字,4歲熟背千家詩,神童原來是這麼培養的!
    在央視的《歡樂中國人》欄目中,有一位4歲男孩被稱為「神童」,他就是來自於青島的萌娃王恆屹。小小年紀,卻熟背千篇詩詞,而且聲情並茂,吸引了一大批粉絲。一直以來,要不要早一點教孩子認字,都是父母們討論眾多的話題。在積木育兒微信後臺中,也有很多媽媽詢問一些關於孩子認字方面的問題。其實,原本「認字」不過是一個工具。關於「到底要不要教孩子認字」這件事,我們需要區分對待和討論。孩子3歲8個月,還不會認數字怎麼辦?
  • 盧梭:單字拼讀、字卡、房間變印刷廠的認字方法,真是可憐
    尹建莉的女兒圓圓,剛入小學的時候就能達到三年級孩子的識字量和閱讀水平,背後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當她第一次拿起一本書給孩子講故事時,採用的辦法是不「講」,只「讀」。意思就是不把故事轉化成口語或者「兒語」,完全按照書上的文字,一字字給孩子讀。
  • 3歲識得百家字、4歲熟背千家詩,神童是怎麼煉成的?
    4歲的他能將《三字經》、《千家詩》倒背如流,參加央視《挑戰不可能》時以驚人的詩詞能力驚豔全場,小小年紀的他認識3000多個漢字,100多個國家的國旗國徽,還能將580多首唐詩宋詞倒背如流。而今年《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播出後,5歲的王恆屹更是憑藉出色的表現一夜成名,成為了大家口中的小神童。
  • 帶4歲娃讀完1000本書後,我寫了這份5000字的閱讀規劃
    對於捲兒的閱讀,我當前思考得更多是,如何讓她去享受讀書的狀態?怎麼能讓閱讀在她今後的成長中發揮更大的助力。我給捲兒的閱讀規劃是,6歲之前,實現自主閱讀。所以,我今天也梳理了一下,我是如何給捲兒培養讀書習慣的,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