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宮崎駿的《千與千尋》,卻一直都沒看懂。
這部片子莫名吸引我,印象最深刻的,我最喜歡的,不是千尋,也不是白龍,而是無臉男。
無臉男,飄動如魅的黑影,哀怨呆板的臉上,沒有具體表情,也沒有變化,卻讓我覺得又熟悉又很害怕。
我,想到了鬼。
也許是年幼時,在外婆家,夏夜屋坪時,老外公講的各種離奇的鬼怪妖狐故事,讓各種神異的意象無端生發出來的?
又或者,按照榮格老爺子說的,當一個人在年幼時,受到創傷過多,便會自動的開啟自己的集體無意識,以便從中汲取能量與現實對抗?
總之,從小到大,我一直對各種恐怖片神怪誌異片是既愛又怕。難不成,被《千與千尋》吸引,也是這樣嗎?
片中各種各樣離奇的神怪形象:猶如神將的白龍,有幾隻伸縮自如長長的手的鍋爐爺爺,有會各種法術的巫婆,還有能夠引路的路燈,有戰鬥力的紙鳥……但,對於無臉男這種感覺非常特別。
看到他,我有一種熟悉的感覺。終於,看到了這裡:千尋說:「你是誰?請你回到你來的地方。」
無臉男說:「我很寂寞。千尋,你要什麼?你喜歡什麼?我都給你。我只給你。」
我好像有點明白了。
無臉男,最開始只是一個透明的人,只有千尋才看得到他,只有千尋對他好,對他尊重。對一個寂寞的人來說,被看見,被尊重,是最大的幸福,他也會因此而慢慢成長。
所以,他漸漸變得強大了。他便非常希望給千尋自己的所有。可千尋不需要,他覺得自己被拋棄了,發怒發狂。
而當千尋同意帶他一同前行救白龍,因為得到安撫,再次變的溫順善良,留在善良的巫婆那裡。
無臉男,就是一個寂寞孤獨的影子,就是每個人壓抑的陰影。
也許,他本來就是,千尋踏入這個魔幻世界中,內心分離出來的影子。也許,他是這個外表絢麗的魔幻世界當中,許多神怪的寂寞孤獨的影子。所以他可以輕易的蠱惑到人,輕易的去吞噬掉人,輕易地的變幻出人們所想要的種種金錢與物質……
他可以是透明的,他也可以是無所不能的,但他需要被看見被陪伴被安撫……否則,也有可能從依賴善良,變得暴躁發狂不受控制……怪不得,無臉男沒有臉部表情變化,因為他的臉,很有可能隨你的心而變化……
怪不得,我會覺得他如此熟悉。莫名的,我想到了媽媽,想到了自己;而大女兒說,她覺得這個無臉男很可愛。我聽她這麼說,好開心。
內心即世界,幻想即現實。親愛的,你心中無臉男的臉是什麼樣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