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遒勁中的恣意朦朧

2020-12-17 怡然聽雨齋Art

沈平 怡然齋主

大凡中國畫家都講究以書入畫,追求筆墨的遒勁挺拔、蒼圓晬美和陰潤華滋,把筆墨的遒勁作為國畫的第一要義。追求筆墨的遒勁當然是必須的,好的筆墨有骨有血有肉,遒者柔而不弱,勁者韌則不脆,呈現給人的感覺如同「醉裡看劍」,骨肉豐盈,又似「霧裡看花」,幻化斑斕,蒼勁雄強而不失多姿曼妙。

「醉裡看劍」如痴如夢,一半清醒一半醉,「使劍一以術,鑄刀若為筆」,中鋒用筆、書法入道,放蕩不羈,筆墨剛中帶柔,線條挺拔奔放,恰似八大山人的荷梗、雛雞、蒼鷹,把控到位的筆墨,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濃淡、乾濕、枯潤變化。「百鍊成鋼化指柔」,既是開放張狂、姿勢剛烈,如潑如傾,又是潤含春雨,節奏輕柔婉轉、韻律自由超脫,達到由量變到質變的高雅境界。 筆墨意境是精神層面的,枯溼濃淡,焦、積、破、潑都要遵循一定規律,不可隨意亂來,即便包含了諸多的主觀成分,從青藤、八大、石濤、揚州八家到趙之謙、吳昌碩、黃賓虹,筆墨的遒勁都是創造、服務意境的產物。

「霧裡看花」羞澀動人,漸漸呈現,墨色由濃到淡或者由淡到濃,一點點向外浸暈、舒展、擴散,宛如剛剛睡醒的美人,輕緩身體,慢慢地伸著懶腰,柔情似水,「千呼萬喚始出來」,於朦朧中見真諦。黃賓虹的畫看似黑糊朦朦一片,仔細分辨,卻筆筆清晰,濃淡枯溼,層次井然,豐富多變,宛如美人由遠及近,款款而來。菩提語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清明、寧靜、熾烈,不汙濁漫漶,厚重酣暢,墨中有筆、筆中有墨。

中國畫家在長期的創作實踐中,總結了一整套筆墨技法,黃賓虹提出「平、留、圓、重、變」,無非是擯棄用筆輕浮淺薄、缺少內涵,破壞美感的法度。筆墨的遒勁最終目的是把形似、骨氣、立意、用筆之間的「神」、「韻」、「 意」關係揭示出來,不然便是瞭然無趣、毫無意義和價值。

相關焦點

  • 待她笑顏如花筆墨山河入畫是什麼歌 小阿七《酒家》哪裡聽
    抖音待她笑顏如花筆墨山河入畫是什麼歌呢?相信很多小夥伴最近都有在抖音刷到這首歌,那麼這首歌名叫什麼呢?很多小夥伴還不是很清楚,所以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抖音》待她笑顏如花筆墨山河入畫歌曲分享,一起來看看吧。  《抖音》待她笑顏如花筆墨山河入畫是什麼歌
  • 乾隆通寶「遒勁蘇」特徵是什麼?怎麼區分?三分鐘了解遒勁蘇!
    對於很多新手泉友來說,乾隆「遒勁蘇」是一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說熟悉是因為它名氣較大,說陌生是因為很少有人研究它的細節。所以,問題來了,乾隆「遒勁蘇」到底是一個類別還是一個版別?為了更好地解釋這個問題,我們暫且先將「寶蘇局-乾隆通寶」分為三個大類,分別是:「部頒式類」、「地方式類」和「宋體字類」,本文將要介紹的「遒勁蘇」隸屬於「宋體字」類。下圖是這三個大類,您可以先在對比圖上找一下區別。說起「清錢」的字體,會讓很多剛入門的新手泉友很迷惑,「宋體」和「楷體」看上去都差不多,到底應該如何區分呢?
  • 大愚擬賓虹筆意,重現3.45億天價書畫《黃山湯口》筆墨!
    其代表作就是《黃山湯口》,可以從畫中隱約感覺到筆鋒精嚴,其山峰山勢綿綿起伏,高聳而入雲端裡,遠景比近景更加壯麗河山,林中重重疊疊在筆墨的刻畫下更加引人入目。黃賓虹晚年的筆墨也隨之多年的歷練而變化,其中做獨特的就是,以幹筆淡墨的手法,能從畫中看出筆墨疏淡為特色,整體看過去更加的映入眼帘,有一種很強烈的視覺衝擊感,讓人一眼就覺得身心舒坦。
  • 民國一代書法名家程潛,筆法古樸嫵媚而遒勁,偉人親身為他划船
    程潛書法大家可能只知道程潛在政治軍事中的才能,殊不知,程潛也是一代隸書大家。程潛的隸書主要取法於漢隸。大家也知道漢隸筆畫由方圓轉為方折,而且開始出現簡化的特徵。程潛書法程潛的隸書在用墨上筆墨均勻纖細,線條間充分彰顯著隸書一波三折的特點。
  • 趙子昂《壽春堂記》中,遒勁流美的15個姓氏,看看有你的嗎?
    其實《壽春堂記》中,涉及很多姓氏的書寫,筆者從中整理出15個瀟灑、遒勁、流美之字,細品起來,每一個字都脫胎於王羲之的閒適,而兼有李北海的恣縱,一改趙孟平日書法中的流媚習氣,達到了一種人書俱老的境界。11、程姓12、梁姓13、危姓14、臧姓15、蒲姓以上就是筆者從趙子昂《壽春堂記》中集字總結出來的15個姓氏,外貌圓潤而筋骨內涵,點畫華滋遒勁
  • 趙孟頫67歲作《相州晝錦堂記》,遒勁秀髮,氣勢暢旺
    趙孟頫書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結體謹飭內斂,筆墨遒勁秀髮,通體氣勢暢旺,深受李北海影響。是其逝世前兩年,六十七歲之作。 公在至和中,嘗以武康之節,來治於相。乃作晝錦之堂於後圃;既又刻詩於石,以遺相人。其言以快恩讎、矜名譽為可薄。蓋不以昔人所誇者為榮,而以為戒。於此見公之視富貴為如何,而其志豈易量哉!故能出入將相,勤勞王家,而夷險一節。至於臨大事,決大議,垂紳正笏,不動聲色,而措天下於泰山之安,可謂社稷之臣矣!其豐功盛烈,所以銘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閭裡之榮也。
  • 8歲男孩街頭寫春聯,字跡遒勁,20元一幅,成為網友傳閱焦點
    從這位男孩的字跡上看,他對王羲之的行書的用筆之道是了如指掌,在書寫過程中,一個「福」字,一氣呵成,而且無論是點畫之間的聯繫上,還是相互之間的避讓上,都能夠體現出一種很融洽和諧的氣氛,點畫與點畫之間,不僅有明顯的牽絲引帶,而且筆意始終不斷,聯繫十分緊密,從其書寫的過程中看,筆力十足,有筋骨,而在字形處理上,也是非常見功夫的,只見筆墨在筆端輕易流暢出來,每一筆,每一划
  • 記憶中那些最恣意的日子!(混剪美女壁紙第二期)
    記憶中那些最恣意的日子!好像寒冷的冬天裡難以想像冬天的熱 而這幾天 大部分城市都出著太陽 讓人想起悄悄走掉的夏天 緊隨的秋天 你還想得起來夏季的烈日嗎 那些恣意而止不住流汗的日子
  • 渾厚遒勁,豐腴妍麗,唐玄宗李隆基《鶺鴒頌》書法欣賞
    書法上,李世民遒勁瘦硬,而唐玄宗則流麗秀美。唐玄宗的行書寫得豐厚腴美,這恐怕與盛唐經濟繁榮而蘊育出「以肥為美」的審美觀有關係。在這一審美觀念的驅使下,繪畫表現出人物仕女的豐腴肥美,書法上也出現了肥厚取代初唐「瘦硬通神」的新書風。唐玄宗書風肥厚的「上行」導致了徐浩、蘇靈芝甚至顏真卿等人的「下效」,從而開創了有唐一代渾厚樸茂的書法新風,推動了書史的演進。
  • 「化機在我求自由」——程大利的筆墨文心
    一語中的,生動明了。而對於董其昌的「留白」藝術,他更是醉心。在心像的營造和虛白的處理上,了無痕跡地消化著董氏匠心。靜觀《新安諸家入夢來》,只覺滿紙古意,程邃筆下的乾裂秋風,梅清畫間的奇險盤曲,皆撲面而來。鬆弛中得見功力,零亂中亦求整秩。值得留意的是,程大利對先賢的研究並不囿於作品與畫論,詩歌中的奇崛雄偉、流動迴旋、曲筆隱約的諸般魅力,都成為他營造畫面的手法。
  • 人生本該瀟灑恣意
    人間本就路遙馬急,為何不在心中修籬種菊;人生本就坎坷不平,為何不讓生活瀟灑恣意人生本就坎坷不平,為何不讓生活瀟灑恣意;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人生本就坎坷不平,為何不讓生活瀟灑恣意;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
  • 夜色朦朧思千緒,離愁說與彎月聽
    恣意不管雲煙。水流琴韻望斷,靜心清塘細觀。枯荷老去枝殘,難剪相思一片。夜來漫捲西風,傷葉亂影。哪堪秋刀淫威蕩,強忍淚,啜泣聲。遺恨堆愁心底,疏林鳥驚。芳華未盡遭侵擾,無力抗,一層層蒼茫孤寂無助,奈何四野悽風。浮萍亂影新愁起,轉瞬即逝一年終。霜打落凋零。試把裙擺輕提,階下鋪滿曾經。夜色朦朧思千緒,離緒說與彎月聽。
  • 無論你是明豔動人,還是朦朧悽美,繪畫是我一生不變的那份痴迷
    一盒五彩蠟筆和一支黑色馬克筆,簡簡單單,放縱恣意,就能勾勒出屬於查理和蘿拉的整個世界。在這裡,土豆泥可以是太空中的雲,胡蘿蔔可以是外星人的最愛,就連番茄也可以是美人魚的減肥餐……只要你想,沒有什麼不可以!那時,小小蠟筆就能俘獲我的心,塗鴉讓我打開了新的世界。九歲那年,我接觸了素描,從此開始了我真正的學藝之路。起初,那一個個立體的幾何石膏讓我感到了無生趣。
  • 淺析對中國畫筆墨的認識
    中國畫一切審美形式與審美內容都是圍繞筆墨而展開的,筆墨就是最基本的構成要素,是最本質的東西,是有別於其它畫種的首要特徵,我國的傳統繪畫都是用筆墨表現在紙或絹上,筆墨是中國畫表現手法的主題,所以評畫離不開筆墨。
  • 美術研究|一幅中國畫的筆墨之氣,在於總體格局方面的有無變化!
    在一幅中國畫中,用墨特然一下處,往往是用濃、焦墨一次而成的筆跡,它口子生辣,甚至給人以濃如點漆之感,是一幅中國畫的骨力顯露之處;而淡蕩虛無處則筆跡多皮、多筋而薄,所謂薄如蟬衣。不過淡蕩虛無處用筆也不可一味的輕,還應該有力盡鋒鍔之處,即通過遒勁澀重的筆力,把筆內剩餘的水分擠壓出來,以充分有力地體現虛無的感覺。以上一用濃焦墨一用淡墨,但所著重體現的還是用筆。
  • 了廬|以有形筆墨表現山色空濛的無形——對米家點的思考
    在繪畫藝術的表現中也是一樣,在通常所見的水彩和水粉之類的作品中,這種虛無的形象都是以水的渲染和衝洗來表現。但是在傳統中國畫中,宋代的米芾和米友仁父子二人就顯得另有一種滋味,他們創造了一種被後人譽為「米家點」的筆墨形態來表現煙雨空濛的無形空間,米家點的筆墨構成就是用相對平行的橫點左右上下的參差,表現在山和雲之間,它充分體現了傳統中國畫中以筆墨為主要表現形式,體現了所謂骨法用筆的藝術精神。
  • 石魯談藝:畫有筆墨則思想活,無筆墨則思想死
    生活中要忘我,有我時要化生活。生活時有我則難客觀,有我時棄不掉生活則難升華。 觀物當面面觀、變動觀、上下觀、遠近觀、四時觀、表裡觀、無所不觀,無微不至,必熟才能活。
  • 筆墨趣味很高級
    在筆墨語言的表達與陳述中,書法與畫法必然存在一定的關聯。許多藝術家,藉助文字的形象意味所進行帶有繪畫性質的現代水墨探索,以及在象形文字中直接注入繪畫因素的現代書法探索,即是試圖將分屬書與畫的兩種語言打通的可貴嘗試。陳衛東這副「水墨開奇境,絲桐發幽香」對聯,即是一種積極的探索。
  • 古裝童話劇於朦朧中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也主演了這些電視劇
    於朦朧在其中播放白真,突出顯示他當時的才華。2016年《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同年於朦朧領導玄幻扮演《軒轅劍之漢之雲》角色。這是一種內在感覺獨特的造型。它真的有不同的形象。2019年,於朦朧在古裝神話劇中扮演《新白娘子傳奇》,於朦朧扮演許仙,這可能是非常好看的許仙,比白娘子更好。真漂亮。
  • 情景合一 筆墨融情——方金爐寫意花鳥畫賞析
    在傳統中國畫中,線條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筆墨繪畫的基礎特徵。黃賓虹曾說:「畫之分明難,融洽更難。融洽中仍是分明,則難之又難。大名家全是此處見本事。」線條的重要性是中國筆墨畫中的根本,融洽渾厚的線條層次分明意義重要,但凡好的作品都以線條優美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