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平 怡然齋主
大凡中國畫家都講究以書入畫,追求筆墨的遒勁挺拔、蒼圓晬美和陰潤華滋,把筆墨的遒勁作為國畫的第一要義。追求筆墨的遒勁當然是必須的,好的筆墨有骨有血有肉,遒者柔而不弱,勁者韌則不脆,呈現給人的感覺如同「醉裡看劍」,骨肉豐盈,又似「霧裡看花」,幻化斑斕,蒼勁雄強而不失多姿曼妙。
「醉裡看劍」如痴如夢,一半清醒一半醉,「使劍一以術,鑄刀若為筆」,中鋒用筆、書法入道,放蕩不羈,筆墨剛中帶柔,線條挺拔奔放,恰似八大山人的荷梗、雛雞、蒼鷹,把控到位的筆墨,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濃淡、乾濕、枯潤變化。「百鍊成鋼化指柔」,既是開放張狂、姿勢剛烈,如潑如傾,又是潤含春雨,節奏輕柔婉轉、韻律自由超脫,達到由量變到質變的高雅境界。 筆墨意境是精神層面的,枯溼濃淡,焦、積、破、潑都要遵循一定規律,不可隨意亂來,即便包含了諸多的主觀成分,從青藤、八大、石濤、揚州八家到趙之謙、吳昌碩、黃賓虹,筆墨的遒勁都是創造、服務意境的產物。
「霧裡看花」羞澀動人,漸漸呈現,墨色由濃到淡或者由淡到濃,一點點向外浸暈、舒展、擴散,宛如剛剛睡醒的美人,輕緩身體,慢慢地伸著懶腰,柔情似水,「千呼萬喚始出來」,於朦朧中見真諦。黃賓虹的畫看似黑糊朦朦一片,仔細分辨,卻筆筆清晰,濃淡枯溼,層次井然,豐富多變,宛如美人由遠及近,款款而來。菩提語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清明、寧靜、熾烈,不汙濁漫漶,厚重酣暢,墨中有筆、筆中有墨。
中國畫家在長期的創作實踐中,總結了一整套筆墨技法,黃賓虹提出「平、留、圓、重、變」,無非是擯棄用筆輕浮淺薄、缺少內涵,破壞美感的法度。筆墨的遒勁最終目的是把形似、骨氣、立意、用筆之間的「神」、「韻」、「 意」關係揭示出來,不然便是瞭然無趣、毫無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