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麒麟系統,相信很多朋友聯想到的是華為的麒麟晶片和鴻蒙系統,其實我國還有一個以麒麟命名的自主研發產品,那就是銀河麒麟作業系統。
麒麟系統是什麼
麒麟系統是由國防科技大學開發的開源伺服器作業系統。該作業系統的目標是打破對外國作業系統的壟斷,並在中國開發一套具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伺服器作業系統。
麒麟系統具有以下特點: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可用性,跨平臺和中文化。
前面幾項都比較好理解,關鍵是跨平臺和中文化,跨平臺指的是可以兼容linux應用,所以可以直接運行linux平臺的應用,避免生態阻礙。
中文化指的是強大的中文處理能力,提供了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中文字體等。
麒麟系統的現狀
據報導,麒麟作業系統是從2001年開始開發的,中國政府和軍用計算機自2007年以來已成為該系統的第一個用戶。
2010年,麒麟系統已與另一種國內作業系統,即「 中標Linux」作業系統合併,並且雙方將來將以「中標麒麟」的新品牌共同出現在市場上。
即便如此,該作業系統在民用領域目前可以說依然沒有進展,至少在身邊,相信大家幾乎都看不到麒麟系統的用戶。
麒麟系統的爭議
最大的爭議當屬麒麟系統並非自主研發,而是直接用的開源作業系統了。
在網民Dancefire於2006年發表的一篇技術分析文章中,聲稱通過反編譯麒麟作業系統的2.0版本,麒麟作業系統與美國開源FreeBSD 5.3版本之間的相似度超過90%。
換句話說,麒麟作業系統只是對開源FreeBSD的某種修改,而不是中國自主研發。
當然,事實到底如何,十幾年過去了麒麟系統是否有新的進展,就不得而知了。
總結
作為一款國產作業系統,雖然距離其他民用作業系統還有差距,但是在一些重要領域,至少也不必再使用美國的作業系統擔心出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