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0基礎的同學一開始畫畫就開始臨摹,臨摹的圖也不篩選,全靠自己喜歡,導致自己畫了很久人體還是沒有進步。
接著,心裡開始慌的1b,開始到處找人體資料瘋狂練習。
天真地以為只要「畫的多」=「畫的好」,結果夜以繼日地練習了一陣子後……
正確地畫畫比無腦堆量更重要,我們需要找到一個練習模型來輔助我們不斷學習:
用這樣一個思路來學習,不斷重複這個過程!並且要用系統科學的學習方法來作為主線劇情,在主線學習中練習——找出問題——解決問題,解決好了只有就升級下一個知識點/難點。
而且學習也是需要循序漸進的,如果你D等級問題沒有解決,就開始急匆匆的話A等級的練習,畫得再多也是無用功。
不是,如果定一個死的量,比如100張每天,你的99張都是為了完成量而畫,並沒有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做就沒有意義。
正確步驟應該是這樣的:
①從火柴人開始,確定好各個部分的比例大小。把4個大點(紅色部分)8個小點(藍色部分),想像成球體,骨頭都從球體裡長出來,並且球體是可以轉動的,是靈活的。
PS:非常建議剛開始練習的時候,可以「蒙著」一張參考圖畫,覺得找到感覺了,再照著畫。這樣可以快速get到,到底這8個點在哪裡,而不是練習的時候也「憑感覺」猜。
②在畫出骨架,把胸腔和盆骨的加上,這樣好確定胸腔多大,盆骨佔比。等於把骨架又多分成了幾個段。這樣從簡單到細緻的比例畫法,比較循序漸進,對觀察力還不是很好的新手寶寶們非常實用。
③確定好比例以後,把人體想像成方塊體,這一步是把扁平的人「立體」化的過程,這樣就能很好判斷出,胸腔側到什麼程度,看不看得到轉過去的肩膀,以及盆骨轉動的位置等。
這一步其實就是把人體變成方塊體來練習好簡單的透視,只有這一步練好了,以後畫長滿「肌肉」的人體透視才會相對輕鬆~
這一步也可以像第一步一樣,「蒙」著一個參考圖畫方塊!
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要找到不同角度方塊的不同透視,還是非常有難度的!千萬不要覺得沒用而跳過!!這一步非常關鍵!!!!!!!!!!!!
④這幾步都練習好之後,就可以練習在方塊體上「加」肌肉。
因為肌肉非常多,還會根據不同動作,肌肉發生拉伸或者收縮,所以這一步算是最難的。需要「背誦全文」,並且帶著透視靈活運用。
這樣循序漸進的練習人體比例,然後再各個階段的練習中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解決了之後繼續向下一個更難的階段「闖關」式的出發,這樣畫好人體就so easy惹~
封面圖:轉自ArtStation 畫師jess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