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高曉松的母親對他說的這句話,曾經一度刷屏了朋友圈,甚至也被一些人引申為辭職的理由:「生活不止眼前的工作,還有詩和遠方……」
更讓我哭笑不得的是,平時張口閉嘴就是「讀書無用論」和「讀書好不如賺錢早」的那些人,在那一段時間裡,朋友圈也儘是「詩和遠方」,仿佛自己也是一個文藝青年。
當時,我想了想,還是算了,人艱不拆,只是關閉了朋友圈半年。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詩和遠方」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被文藝青年所推崇,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話說,我朋友都說我是一個文藝青年,但我對「詩和遠方」與「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並沒有什麼感覺……
如此看來,我也是一個偽物啊!
言歸正傳,就我個人而言,比起「詩和遠方」,我更注重「眼前的苟且」。
人們之所以嚮往「詩和遠方的田野」,那是因為比起「眼前的苟且」,那遙不可及的「詩和遠方」,就像是遺世獨立的理想鄉——阿瓦隆。(最近Fate小說看多了,下意識就用上了凱爾特神話的聖地)
因為無法前往,所以更加憧憬。
但是,生活不只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還有眼前的不完美。
生活啊,就是讓你想想就想哭,想想又想笑的真實,而非只有美好的幻想。
你會為每一天的柴米油鹽而發愁,也會為自己成功烹飪出一道美食而欣喜;
你會因為別人的看法而煩惱甚至氣憤,但也會因為別人的讚賞而開心,充滿活力;
你會為自己每一次的失敗而感動氣餒,但經歷失敗的成功,會帶給你更多的快樂和收穫……
生活並不完美,但也是恰恰是這些並不美好的細節,才構成了生活的全部。
如果不曾難過,怎會知道快樂的滋味?
如果不曾難過,又怎會懂得追求快樂的人生!
只有快樂,沒有難過的刺激,只會麻木,乃至失去快樂的滋味。
一顰一蹙,皆是生活。
說了這麼多,我並不是在呼籲人們抵制「詩和遠方」,每一個人都擁有追求美好的權利,這是誰都無權剝奪的。
只不過,有一個成語,叫做「好高騖遠」。
如果你的眼裡只有「詩和遠方」,忽略了自己現有的條件,到頭來,你只會一無所有。
當然,如果只看著「眼前的苟且」,心裡沒有更遠的目標,到最後,會迷失自己的方向。
所以,我只是覺得,不需要為了「詩和遠方」,而拋棄「眼前的苟且」。
況且,眼前的未必都是苟且,詩和遠方的田野,也未必儘是美好。
夢想總是要有的,現實還是要繼續。
腳踏實地,砥礪前行。
心中嚮往詩和遠方,雙眼看著現實,這才是當代人應有的生活態度!
(本文由閒聊一二三原創,歡迎關注點讚評論分享,傳播歡笑散播愛!)
(圖片來自原著,如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