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美的、格力,年入5300億,這家日本電器巨頭,隱藏中國42年

2020-12-18 科技小野馬

中國有句古話,條條道路通羅馬。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裡,各個行業都在不斷的發展,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智能設備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的智能家電開始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扮演起重要的角色。這的確給我們的生活增加了不少的便捷。

家電

中國是個人口大國,家電已經越來越普遍了且需求量也就越來越大了,那麼這個龐大的市場,必然會出現很多的競爭者。在家電的市場,不管是品牌還是種類都已經五花八門了,不單單是國內的品牌,海外的品牌在中國市場也是很吃香的。當你留意的時候,普遍存在我們生活中的家電,就是來自於國外的品牌。

智能家居

其中有一個來自於日本的電器巨頭,這個品牌已在中國市場深耕長達42年,曾經超越國內家電巨頭美的、格力,創造了高達5300億的年收入。那麼這家日本電器巨頭就是松下,看到這兩個字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松下生產的不少的家電都已經進入中國市場,並且還很廣泛。

在智能家電這一塊,國人還是很注重的,作為被我們頻繁使用設備,能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少的幫助,因此在選擇家電這方面還是很注重品牌。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國內家電品牌還沒有開始盛行的時候,而像東芝、三洋、夏普、松下等這些日本品牌佔據了市場,不過隨著國產品牌的相繼崛起,對海外品牌也造成了不小的衝擊力。

海爾

畢竟國內品牌價格上的優勢,吸引了不少的用戶,當然松下也不免俗,或多或少受到了影響。松下是一個老牌子了,從成立至今已經長達100多年的歷史了,其創始人是松下幸之助。沒有哪個企業是一蹴而就的,松下在成立初期也是一家很小的作坊,其主要的經營僅僅只是一些小零件,比如燈泡插座。

松下

之後松下才開始不斷的開拓業務,進軍更多的領域,收音機、通信設備、燈具、乾電池等等,不過始終這些沒有與家電能夠掛上鉤,而真正是松下公司的轉折點,是他與荷蘭的飛利浦達成了合作,因此開始正式進入家電的大門。

家電

進入家電行業的松下開始不斷的發展,不單單在本土開疆擴土,在1978年的時候進入中國的市場,從今天看來不得不說這個決定很成功,進入中國市場已經長達四十多年的歷史,目前在中國市場已經擁有了強大的陣容,80多家的企業,企業員工達到10萬人左右了。這也足以表明松下在中國市場發展趨勢看好。

松下電器

在市場中競爭是肯定存在的,松下在市場的火熱也讓松下企業一直在世界500強之中,霸佔著領先的地位,曾經躋身進入26名,然而隨著其他品牌的崛起,松下的排名開始出現了變動,明顯的下滑趨勢。海爾、惠而浦、美的這幾大黑馬開始搶佔市場,在全球家電市場的佔有率中,位列前三名。而曾經名聲大噪的松下卻屈於第五名。

海爾

據悉,雖然松下在市場的佔有率上要低於這三大企業,但是在營收方面卻不遜色,甚至還高於這幾大巨頭,也是另一種成功。近年來,海爾、格力、美的已經迅速在市場上打下自己的江山,海爾電器在市場的佔有率中更是遙遙領先,可以算得上家電行業的龍頭老大。

格力

不過從營收上面看,松下卻是獨佔鰲頭,即便在市場的佔有率上並沒有領先的地位。那麼這就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了。其實這與公司的定位不同,松下企業所針對的客戶群體不同,產品定價不同,那麼自然其營收也會有所不同。國內的產品的價格更加親民,性價比高是一大特色,這讓家電成為大眾都能夠消費得起。

松下

而松下不同,主要針對的是中高端的客戶,只要在經濟層面比較自由,且更加注重生活品牌的用戶,更多的選擇松下電器。那麼產品的定價高了,這也極大地彌補了市場佔有率上的不足,這也就能夠說通了,為什麼佔有率不領先,而營收上面卻領先的問題。

相比松下電器,國內的品牌想要超越還需要不斷的提升,單單價格上的優勢還不能夠完全的突破,在技術層面上也需要不斷的升級,只有跟隨時代的發展趨勢,才能被時代所認可。

相關焦點

  • 藏在中國42年日本家電隱形巨頭,打敗格力、美的,年入超5300億
    日本百年家電巨頭:別人都以為它沒落,實際年營收5100億是美的2倍推薦語: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各種家用電器的需求量可謂大增。由此,也助推不少國產品牌開始崛起。不過,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國內的電器市場一度被日韓廠商佔據。本文要介紹的這家日本家電巨頭,在中國深耕了42年不久。不僅每年賺取5200億元,更擊敗格力、美的等巨頭,它就是松下電器。擁有百年歷史的老品牌中國消費者對於松下這個家電品牌,一定不會感到陌生。
  • 日本家電品牌,「闖入」中國42年,打敗海爾、格力,年賺5300億!
    導讀:日本家電品牌,「闖入」中國42年,打敗海爾、格力,年賺5300億!在中國的家電市場上,最近這幾年也崛起了不少的家電品牌,像格力、美的、海爾、TCL、長虹等品牌都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品牌;但我們仔細地觀察中國的家電市場,我們會發現在中國還有一大品牌的家電也十分的受人歡迎,它就是松下家電,這是一個擁有100多年歷史的老品牌了,但是松下卻不是一個中國品牌,而是隱藏在中國長達42年之久的日本家電巨頭品牌!
  • 敗退的日本家電巨頭,隱藏中國42年,超越格力美的,捲走近5000億
    根據2019年媒體發布的家電行業市值排名,美的市值為3787.19億元,位居第一,其次是鐵娘子董明珠的格力電器,以及張瑞敏的海爾。與此同時,曾經在中國非常受歡迎的日本家電品牌也在逐漸走下坡路,甚至很多已經被國內消費者「遺忘。 但「遺忘」這也並不意味著真的被「打敗」,也並不意味著已經退出市場。事實上,日本家電巨頭在國內家電行業中仍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其中就包括了潛心「隱藏」在中國市場的日本松下電器,他在中國已經謹慎地經營了42年之久。
  • 日本家電巨頭深藏中國42年,打敗格力、美的,一年進帳5300多億!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內家電市場幾乎被東芝、夏普、三洋等日本幾大巨頭所佔據。如今,中國家電市場發展演變愈演愈烈,國內家電企業迅猛發展,我們耳熟能詳的便有美的、格力、海爾、小米等等家電品牌。國內家電企業強勢崛起,不斷更新換代,快速搶佔市場。憑藉著性價比高,產業性能強等突出優勢得到了大量消費者的青睞和一致好評。
  • 被人「遺忘」的日本電器巨頭:深藏中國42年,低調打敗美的、格力
    被人「遺忘」的日本電器巨頭:深藏中國42年,低調打敗美的、格力眾所周知,日本雖然寸土尺地,但卻擁有著一批世界級的知名企業。就以日本家電品牌為例,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家電市場的話語權並非掌握在本土品牌手上,而是那些來自日本的品牌。
  • 首次超越!美的成為空調老大!格力為啥敗了?
    反觀美的集團,營收、市值等方面,在家電領域也是不容小覷的,但相比格力的業績,還是略遜一籌的。然而進入2020年,局勢發生了驚天大逆轉,格力電器業績與利潤接連下跌之後,美的意外地取代格力成為家電行業中吸金能力最強的企業,這回空調界的老大可要歸美的所有啦。根據數據顯示,美的空調市場份額為36.5%,而格力空調份額為29.1%。線上與線下渠道,美的空調市場份額依然保持上升的勢頭。
  • 日本百年家電品牌,年營收5264億,力壓美的、格力、海爾
    美的、海爾還是格力?經過多年發展,去年我國家電市場銷售規模超8000億元。龐大的市場下,主要有美的、格力、海爾等頭部品牌。也就是說,現在大眾買家電產品,大概率會選擇這些本土品牌。不過,如果將時間往前推20餘年,那時候國人更青睞日本品牌。因為當時市面上基本是日本家電品牌,比如東芝、夏普、大金、松下等。今天給大家介紹下松下電器。
  • 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的「明撕」與「暗戰」
    原標題: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的「明撕」與「暗戰」 摘要 【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的「明撕」與「暗戰」】透過 「明撕」的表面現象看,是渠道變革下,兩大空調巨頭的「暗戰
  • 董明珠輸了,中國最大空調集團誕生:超越格力,半年入帳1397億!
    夏天接近尾聲,空調市場上半年的競爭賽也隨著史上最特殊冷年也落下帷幕,格力、美的兩大巨頭在家電市場廝殺多年,兩者競爭日益激烈,素來話題不斷。作為長期在空調市場獨領風騷的格力電器,因今年疫情導致業績大幅下滑,在空調市場隔10年輸給美的,讓出了「空調一哥」的寶座。
  • 超越格力、美的!中國真正的空調巨頭,出口量蟬聯3年全球第一
    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空調行業產量達到2.18億臺,同比增長6.7%,美的、格力、海爾三足鼎立局面已經形成。值得一提的是,海爾空調不僅國內銷量表現出色,在海外市場也同樣十分受消費者歡迎。雖然美的、格力也有產品在海外進行銷售,不過,兩家廠商在海外市場主要是通過貼牌的方式進行出口,海爾則是始終堅持自主品牌出口。
  • 日本電器巨頭:進入中國四十多年,看似輝煌不再,其實滿世界賺錢
    時光倒退四十年,日本的家電行業可謂如日中天,特別是在中國市場上,可以說是風頭無兩。為什麼當年日本家電這麼輝煌呢?除了過硬的技術和質量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夠早。如今,中國人家裡已經很少再見到日本牌子的身影了,因為我們的國產電器足夠物美價廉。但在四十多年前,我們在大多數電器領域就不僅是缺乏競爭力了,而是完全一片空白。換句話說,當年在很多領域,國產電器和日本電器的區別不是質量高低、市場大小的區別,而是有和無的區別。
  • 在中國25年撈金1400億?日本的空調巨頭,卻被誤以為是國貨
    國內空調現狀:節能化、人工智慧化 但要說國內的空調名牌,國內只有海爾、美的、格力被大家熟知,從我國空調市場飽滿以後,空調逐漸朝著智能領域發展
  • 空調界巨頭創全球三個第一!格力、美的誰是未來老大?
    馬上就要進入空調銷售旺季,計劃添置更換的朋友也在考慮如何選擇,格力、美的、海爾這三個品牌在空調領域做的都很好,過去的2019年,國內空調總銷量2.18億臺左右,美的、格力、海爾這三家表現得都比較搶眼。格力空調格力空調曾被稱為「空調老大」,格力已把空調產業做到極致,在產業規模和利潤方面領先於美的和海爾。近幾年格力空調發展似乎進入「瓶頸」期,不再專注單一空調產業,也開始多元化發展,冰箱、洗衣機、手機、汽車等領域,根據媒體分析,未來格力「空調老大」地位或將不保。
  • 疫情衝擊 白電巨頭格力電器預計一季度利潤下滑超七成
    4月14日晚間,格力電器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2020年1-3月,格力電器預計總營收規模為207億元-229億元,而去年同期這一數值為410億元,預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的為13.3億元–17.1億元,同比下降70%—77%。
  • 國內最大的空調集團:超越格力電器,它一天可以賺走8000萬
    但是,最近一段時間,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空調巨頭們的日子並不好過。根據奧維雲網發布的數據,2020年冷年國內空調市場零售額規模為1600億元,相比於2019年下滑了18.2%。而在今年上半年,格力電器也失去了自己「空調一哥」的地位。 據悉,在今年上半年,格力電器的空調業務實現了413.33億元的收入,而美的集團的暖通空調營收則達到了640.3億元。換言之,美的集團超越了格力電器,成為國內最大的空調集團。
  • 家電巨頭海外營收超1100億,力壓格力,獲海外投資者追捧
    美的集團的營收就達到了2209億元,而緊隨其後的格力營收僅為1550億元。再次是海爾智家的1489億元,美的已執國內家電行業牛耳。值得注意的是,美的不僅在國內市場表現出色,其在國際市場的營收也是比較高的。隨著更多中國品牌獲得海外消費者認可,海外投資者也開始追捧中國企業。
  • 格力生活電器能否逆襲?
    格力電器的空調業務高度集中,空調市場的天花板也每每被人提及。自從2019年開始,格力電器落地多家冰洗產業園,發力生活電器之心凸顯。 生活電器會不會成為格力電器發展中的第二條賽道? 生活電器會不會改善格力電器營收結構,從而突破「天花板」之說?
  • 格力美的爭鬥50年:一場品類爭霸戰,一出接班風雲錄
    作 者丨邢若峰華商韜略原創文章 在10月胡潤百富發布的《2020胡潤中國10強家電企業》中,美的以5100億價值成為中國及全球最值錢家電企業;格力電器以3210億價值排名第二。 然而事實的另一面,是受疫情影響兩家巨頭依然沒有「緩過勁來」——格力第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18.8%,而美的下滑1.88%,增速都尚未轉正。 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白電將走向何方?
  • 格力的機器人夢想,歷經8年,如今怎麼樣了?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9年12月,註冊資本約為60億,法定代表人為董明珠,經營範圍包括研發、製造、銷售:泵、閥門、壓縮機及類似機械,風機、包裝設備等通用設備等。天眼查十大股東信息顯示,高瓴資本持股15.00%,為該公司最大股東。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專利數據顯示,格力電器的運營主體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共計申請專利近6萬項。
  • 格力美的互撕升級,一艘航母、一支艦隊,到底誰的技術實力更強?
    因為牽涉中國移動招標案,格力與美的下場「互撕」。在招標案中,格力被指「造假」,對此,格力回應只是「材料整理失誤」,同時直指廣東某某同行企業藉此事件誹謗格力,格力沒有點名,但有消息稱這家企業就是美的集團。 網友和媒體的推測不無道理,能與格力掰手腕的,美的首當其衝,而且兩家已經纏鬥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