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輩子專注畫「鬼圖」,大人看後毛骨悚然,小孩卻看的津津有味

2020-12-15 騰訊網

在我國封建傳統思想裡,鬼神這種東西是一直存在的。雖然並沒有實質性證據表明古人真的見過鬼,但關於鬼的形象創作,在歷史上一直層出不窮。

而古代最早關於鬼的形象創作,其實來源於《山海經》,這本上古奇書裡除了神話故事外,還有不少志怪傳說。這些傳說算是建立起了我國古人對鬼怪的最早認知,像是「夔」這種半龍半人的生物,就是《山海經》裡記載的最古老鬼怪之一。

到了後來的《搜神記》裡,鬼怪的形象則進一步成熟,開始貼近現實生活。譬如其記載過一種叫彭侯的人面狗身的鬼怪,乃是吳朝建安太守派人砍樟樹時,從樹樁裡跳出來的了,據說這個彭侯鬼還能吃,味道則跟狗接近。

而要說我國古代鬼怪形象創作的巔峰,還得是蒲松齡《聊齋志異》發表的清朝時期。作為我國古代藝術成就最高的鬼怪小說,雖說《聊齋志異》發布不久後就被統治階級視作禁書,但依然難掩它在民間的流傳程度。老百姓讀著還不過癮,不少畫師開始主動給其配圖插畫,一時間,竟掀起了民間畫家對鬼怪形象創作的浪潮。

而清朝那會,就曾有一個怪畫家,他一輩子只專注畫「鬼圖」。不僅豐富了大眾腦海裡鬼的形象,還顛覆了人們對鬼的印象。這位畫家到底是誰?他的「鬼畫」又如何?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他便是當年「揚州八怪」之一的羅聘,之所以入選「八怪」,正是在於他對「鬼畫」的熱衷。年輕時,羅聘曾拜著名畫家金農為師,深得金農真傳。他在工筆畫上的造詣,在同時期可謂無人能及。因此,重金求購羅聘畫作的人,可謂絡繹不絕。

雖然如此,但羅聘卻是一個相當窮困潦倒的畫家。他一幅畫雖然賣價高,但他花錢也是業界出了名的大手大腳。即便掙得再多,也經不住他如此揮霍。據說晚年那會他在外面玩得忘乎所以,一度沒路費回家。

除了工筆畫上的成就外,羅聘還有很大一部分名氣便是因畫「鬼畫」積累起來的。他畫的鬼畫大多都天馬行空,跟他自由浪漫的性格如出一轍。用一句話來概括羅聘鬼畫的特點,便是大人越看越毛骨悚然,小孩越看越津津有味。

為何會如此,筆者猜測跟羅聘的性格有關。從他的鬼畫裡,不難看出一些童心童趣的影子,就拿他最經典的《鬼趣圖》來說,裡面的鬼怪一個個無不充滿的搞怪、趣味的效果。尤其是它們的腦袋,各個奇形怪狀,童趣盎然,難怪小孩子看了都覺得有趣。

但對於大人而言,由於「鬼怪恐怖」這一潛意識早就根深蒂固在腦海中。他們會帶著主觀經驗去看鬼畫,很難從中品出童趣。反倒畫中鬼怪因造型奇異,容易被大人過度解讀,從而產生「細思極恐」的效果,所以才會越看越可怕。

至於羅聘想要在他的鬼畫中傳遞什麼信息,這麼多年過去,仍沒有一位鑑賞師能分析出來,也沒有人史學家搞明白羅聘花一輩子畫鬼畫的意圖是什麼。但這並不重要了,這些作品能夠流傳到今天,已經足以證實自身的藝術價值了。

或許,羅聘作畫時並沒有摻雜任何主觀意圖。生活向來順風順水的他也許只是想用其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給世人創造一個最溫柔的鬼魂形象罷了。當然,這只是筆者的猜測,各位還能從這鬼畫裡品出什麼門道嗎?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相關焦點

  • 他一輩子專注畫「鬼圖」,大人看後毛骨悚然,小孩卻看得津津有味
    作為我國古代藝術成就最高的鬼怪小說,雖說《聊齋志異》發布不久後就被統治階級視作禁書,但依然難掩它在民間的流傳程度。老百姓讀著還不過癮,不少畫師開始主動給其配圖插畫,一時間,竟掀起了民間畫家對鬼怪形象創作的浪潮。而清朝那會,就曾有一個怪畫家,他一輩子只專注畫「鬼圖」。不僅豐富了大眾腦海裡鬼的形象,還顛覆了人們對鬼的印象。這位畫家到底是誰?他的「鬼畫」又如何?
  • 他畫了一輩子「鬼圖」,大人越看越可怕,小孩反而覺得很可愛!
    這個很玄學的問題,即使科學界也難以完全解釋清楚,而且從古至今無論是哪個民族的文化中,都有著鬼神的傳說,只不過迄今為止,也只有人們所臆想出來的各種畫面,並沒有誰真正的見過,比如在畫壇中,便有一位被啟功稱之為「天下第一」的畫「鬼」人才,他不僅畫了一輩子「鬼圖」,還改變了人們對「鬼」的可怕印象。
  • 一幅「詭異」的古代畫作,大人不敢看,小孩看了覺得很有趣
    一幅「詭異」的古代畫作,大人不敢看,小孩看了覺得很有趣前言:不管是書法,還是作畫,都是需要具備藝術感的。世界上有很多的畫作,讓人看起來都很是詭異,甚至根本達到了不敢看的地步。然而就是這些字畫,在仔細的觀察,仔細的體會後,才能發現到當中內涵。就好比有著「鬼圖」稱號的羅聘,他的作品就很是深受大家的認可與喜歡。羅聘就是清代的一位畫家,他從小家境很是貧寒,但是在畫畫上就顯得很有天賦。因此,他為了能維持生計,就只能每天靠著賣字畫來賺錢。
  • 800年前的鬼圖,畫個骷髏卻成千古名畫?專家:看頭上戴的啥
    鬼,作為一種子虛烏有卻又無處不在的「精神怪物」,無論是傳說寓言,還是民間故事,亦或是一些宗教信仰,都是一個離不開的東西,而在畫壇之中,「鬼神」也是一個極為常見的題材,就像是過年時貼的牆畫一樣,在故宮博物館中,便有著一幅最為詭異的「鬼圖」。
  • 動畫電影《小王子》:小孩的想法PK大人的世界
    「也許這個世界太像大人太成熟」,電影的開篇就是老頑童飛行員的敘述,他認為他與小王子的故事無法與大人分享,這就為小女孩的出現做出了鋪墊。還有一些不易發現的事情,比如電影中大人埋頭工作而忽視陪伴孩子;母親勉強小孩子在聚光燈下面對面無表情的面試官;小時候的飛行員畫的一幅簡筆畫,大人認為畫得像是帽子,小時候的飛行員卻說是大象;小女孩需要交朋友,媽媽卻說安排到明年才能讓她交朋友。成年人的世界與孩子的世界相差甚遠,但沒有大人用心發現。
  • 故宮這幅鬼圖,800多年無人能看懂,放大10倍,網友:越看越可怕
    文尾附有5篇免費的精彩文章連結】故宮這幅鬼圖,800多年來無人能看懂,放大10倍,網友:越看越可怕!這幅距今800多年,確切地說是808年,都無人能看懂的鬼圖,叫《骷髏幻戲圖》(全圖見文尾),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一看這畫的名字就像現在的驚悚片,玩的是魔幻和高科技,沒想到在800多年前就有骷髏幻戲這玩意。
  • 故宮這幅陰森的「鬼圖」,800多年無人看懂,網友:越看越詭異
    俗話說畫皮畫虎難畫骨,這幅畫乾脆畫的就是「骨」,透著一股陰森的味道。這幅畫叫《骷髏幻戲圖》,出自南宋著名畫家李嵩之手。這位李嵩的經歷和齊白石竟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自小家境貧寒,做過木工,然後鑽研畫技終成一代名家。李嵩畫過很多底層人民生活的作品,比如說《貨郎圖》、《春溪渡牛圖》、《春社圖》等等,都是表現出溫馨祥和的民間生活場景。
  • 「怨靈」系列第三部《看不見的小孩》:比鬼更可怕的是什麼
    烈日炎炎的天氣裡適合看恐怖片,在影院裡感受後脊背一陣陣發涼,舒爽無比。然而內地恐怖片審查制度嚴苛,不管中間如何嚇人最後都要「走近科學」,所以我一向對國產恐怖片都會包容三分,但今年暑期檔卻上了一部出自泰國人之手的「怨靈」系列第三部《看不見的小孩》,不禁讓我期待值爆表。
  • 他畫了一輩子貓,被送入精神病院後畫風大變,網友:看久讓人不適
    繪畫是1種非常高大上的藝術,古今中外有不少的著名畫家,其中好多人都擅長畫動物。齊白石老爺子善於畫蝦,徐悲鴻大師喜歡畫馬,孫菊生非常擅長畫貓。不過在國外卻有個人畫了一輩子的貓,結果得了精神病後突然風格大變,硬把貓畫成了人,讓其越看越詭異。
  • 彩鉛畫如此逼真,大人小孩都喜歡看,直呼「太有愛」
    水彩鋪底,彩鉛畫出動物細膩的毛髮肌理。彩鉛的獨特性在於讓畫面色彩更加豐富且刻畫深入,並且相對水彩來說,非常可控,這是其他工具材料所不能達到的。Tanya Bonya的作品,充分利用了彩鉛的獨特性,塑造的動物的神態表情非常到位,不同年齡段的大人和小孩都非常喜歡,很有愛!俄羅斯插畫師 Tanya Bonya 動物系列作品。俄羅斯插畫師 Tanya Bonya 動物系列作品。
  • 為什麼現在的小孩很多不愛看漫畫書?
    哈嘍,大家好,又來聊動漫了~文/小右為什麼現在的小孩很多不愛看漫畫書?小時候,我們看了很多漫畫書,可是現在卻沒有多少人看了,這是怎麼回事?在這個以電子產品為主流的年代,紙質產品終將成為過去,漫畫書也不例外,小孩子不愛看漫畫書,還有可能是出於以下幾個原因:①年齡問題:比如識字少,看書覺得枯燥等;②漫畫書要花錢,即使是在線看的話;③對小孩而言,就純觀賞效果來說,文字不如漫畫,漫畫不如動畫。
  • 他畫了一幅「女鬼圖」,很多人都不敢看,你敢不敢看?
    他畫了一幅「女鬼圖」,很多人都不敢看,你敢不敢看?文/小藝導讀:說起鬼怪,相信很多人都有著非常深刻的印象,從小我們就聽過很多鬼故事,又或者看過一些和鬼怪相關的電影、電視,那些可怕的鬼怪形象會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裡,每每遇到一些新的鬼怪故事,很多人都是既害怕又想看,看了更害怕,甚至看完之後晚上都不敢出門,又或者嚇得睡覺也不敢關燈
  • 《千與千尋》:小孩看的是故事,大人看的是現實
    孩子看可能看到的是影片中美味可口的佳餚,宏偉壯觀的建築,甚至是千尋父母變豬的神奇和魔幻,而大人卻能從這奇幻的「神靈世界」裡看到現實:燈紅酒綠的誘惑,太容易激起人內心的貪慾。《說文解字》中提到過:「貪者,欲物也。」
  • 簡單有趣的石頭畫,讓孩子邊玩邊學,大人小孩都愛玩的手工畫
    平時去外面玩撿點鵝卵石回來,買點顏料看能畫哦,各種塗鴉很解壓,也非常有趣哦。大人小孩都愛玩的石頭畫,一起來吧!石頭宇宙系列繪畫石頭動物系列繪畫其實畫畫真的很簡單哦,可以藉助一些小東西來完成,比如膠帶、線、尺子等畫一些字母也很好看哦,真的的實現邊玩邊學,畫著畫著就學會了這些字母,開心又有趣。
  • 看 這就是中國古代繪畫中的「鬼」
    吳道子在長安景雲寺畫《地獄變相圖》,描寫墮入地獄後受的種種酷刑,據載畫成後讓觀者皆心生畏懼。著名捉鬼大神鍾馗的繪畫也源自唐代,至五代更多方繪製以求趨吉避邪,明清時期神鬼繪畫的內容更為豐盛。中國繪畫史上許多聞名於世的畫家們都曾以鬼為題材入畫,清代畫家羅聘尤善於畫鬼和捉鬼大神鍾馗,留下不少傳世名作,如《鬼趣圖卷》、《雄鬼圖冊》、《鍾馗醉酒圖》等。
  • 清朝一幅女鬼圖,放大10倍後你看她的舉動,網友:越看越害怕
    而在我國國家博物館中,就珍藏著一位不知名畫家的《窺窗見鬼》圖。儘管這位畫家信息不詳,但他優秀的作品卻在數百年來一直啟迪著人們的心靈。打開《窺窗見鬼》圖,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個綠毛惡鬼,他此時正將一個女子壓在桌上,手拿毛筆,不知在幹些什麼。而從綠毛惡鬼周邊的環境來看,他應該是在書房中的一角,後面擺放著整齊的藏書典籍,旁邊還放著提升品位的花草。
  • 放棄油畫改學國畫,畫鬼魂一舉成名,看了讓人受不了!你敢看嗎?
    陳洪標|文放棄油畫,改學本國畫一舉成名,愛畫鬼魂、骷髏和內臟,尤其畫自傷性作品,想化疼痛為美,卻疼到了看畫的觀眾,讓人受不了!你敢看嗎?松井冬子作品《九想圖》(局部)。一看她的畫,第一你很難想像這是日本畫壇最美的女畫家松井冬子畫的,而且還是繪畫博士。
  • 故宮有一幅「鬼圖」,距今800餘年,無人能懂,專家:放大100倍看
    故宮藏有一幅「鬼圖」,距今已800餘年,無人能懂,專家:放大100倍你再看亂世的黃金,盛世的古董,此言不虛,但少說了一項,盛世除了古董之外,文玩、字畫、玉石、寶器,同樣深受也世人追捧喜歡。例如,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唐代閻立本的《步輦圖》,以及宋朝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一幅被珍藏在北京故宮多年的「鬼圖」。這幅畫作出自南宋名家之手,距今已有長達800多年的歷史,然而,令人不可思議之處,至今無人能夠看懂這幅畫所表達的真正含義。
  • 畫了一輩子,他把金魚畫活了!
    畫了一輩子,他把金魚畫活了! 虛谷很喜歡畫金魚, 便引起了汪亞塵畫金魚的動機。 《百魚圖》 他在新華藝專任教時期, 每年寒暑假都要去無錫榮巷嶽父家小住幾周
  • 毛骨悚然!新加坡繁華街道驚現鬼娃娃布偶
    原標題:毛骨悚然!新加坡繁華街道驚現鬼娃娃布偶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獵奇新聞網站「odditycentral.com」報導,新加坡被認為是一個很和平的國家,但最近發生的一則怪事讓當地居民很害怕。事件的起因是路人在一條繁華的街上發現一個鬼娃娃布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