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食人樹大都存在於西方的一些傳說之中,不過,在許多西方的文獻記載中,多次出現了食人樹。傳說中,食人樹是一種巨大的食肉植物,它們能夠將人吞下並消化掉。但是,在自然界中,植物吃肉本就罕見,更不用說一種大到可以吃人的植物了。那麼,世界上真的有食人樹嗎?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食人樹的傳聞
最早關於植物吃人是從20世紀初傳出來的,在1920年,德國的一位探險家Carl Liche(卡爾·李奇)在《美國周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描述了1878年自己在馬達加斯加的從林中親眼目睹了一種巨大的開花植物將當地一個部落的年輕女子吞食並且消化的全過程。
之後在1925年,布蘭特(W.C.Bryant)稱自己在菲律賓南部的棉蘭老島的叢林中也發現了一種可以自由伸展樹枝和樹葉,並且能夠通過樹葉嘶嘶聲的食人植物。據他描述當時他想近距離觀察一下,但是被同行的嚮導打暈後拖離了這片危險的區域。
如此多的目擊者,讓科學家們也非常的感興趣,因此,從20世紀的70年代開始,有許多的科學探險隊踏上了尋找這種「神奇」植物的道路,並且在目擊者描述的區域內展開了地毯式的搜索。但是,結果讓人大失所望,沒有發現任何食人樹的蹤跡。
因此,就目前來看,食人樹還是停留在傳說的層面上,並沒有任何的證據證明它們的存在,而且人們說的「非洲蛇樹」、傳說中高的「食人花」等等其實都是食人樹的俗稱,都是不存在的。
自然界中有沒有食肉的植物?
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動物與植物最大的區別就是一個能夠自由的移動,一個則無法自主的活動,這也就限制了植物獲取營養的方式。但是在自然界中,確實有一些植物是食肉的,而且它們還會像動物那樣主動捕獵。
目前已知的肉食性植物超過了500種,其中主要以茅膏菜科、豬籠草科以及狸藻科這三個科的植物為主。
在所有的肉食植物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捕蠅草了。捕蠅草就是茅膏菜科下的成員,它能夠主動的捕獵昆蟲並且「吃掉」,它的武器就是酷似貝殼的捕蟲夾。當然捕蠅草並不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而是在捕蟲夾內分泌蜜汁來吸引喜食甜食的昆蟲,等到昆蟲飛入捕蟲夾後,它會立即關閉捕蟲夾,然後利用捕蟲夾內壁下的消化腺體分泌消化液將昆蟲消化到渣都不剩。
當然,肉食性的植物並不是只能吃昆蟲,有的肉食性植物甚至能夠「吃掉」一隻大老鼠,它就是豬籠草科下的馬來王豬籠草。馬來王豬籠草是世界上最大的食肉植物,是一種熱帶的植物,僅分布於馬來西亞。雖然馬來王豬籠草是熱帶植物,但是它們大都分布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之上,因此有很強的抗寒性。與捕蠅草不同的是,馬來王豬籠草的捕獵方式是用一個巨大的甕形捕蟲器來捕獵的。
從外觀上看,馬來王豬籠草全株高約1.2米,葉片大都以長圓形為主,捕蟲器為甕形,上面開口,高度約在30-60公分之間,直徑約有20公分,上面有一個籠蓋狀的葉片遮擋,目的是為了防止雨水進入捕蟲器。
馬來王豬籠草的捕蟲籠裡有大量的消化液,消化液幾乎佔整個捕蟲籠容積的一半以上。它與捕蠅草一樣都是主要以昆蟲為捕獵對象的,但是不同的是,由於馬來王豬籠草的捕蟲籠體積很大,所以它能夠捕獵更大的獵物,包括鳥類、小型哺乳動物等等,而且科學家曾經在馬來王豬籠草的捕蟲籠中發現過小型哺乳動物的殘骸,比如老鼠、山地樹鼩等等。
相比而言,狸藻科下的植物大都是水生的,它們的莖枝大都比較細長,它們之所以能夠捕獵昆蟲是因為它們大都有捕蟲囊,但是由於捕蟲囊非常的小,所以它們只能捕獵一些小型的昆蟲。
除了以上三個科的成員,植物界中,最強的「獵手還要屬普亞菠蘿了。它是生活在智利安第斯山脈中的一種鳳梨科植物。從外觀上看,它的全株高約2米,直徑1米左右,而且最主要的是它的全株幾乎都被尖刺覆蓋,甚至於它們剛開出來的花都有剃刀狀的刺。當花期時,這些看似鮮甜的花會吸引食草動物前來覓食,但是如果食草動物認為它能吃並且一口下去,那麼這些刺就會牢牢的將食草動物控制住,極難掙脫。最後,普亞菠蘿會利用這些刺直接吸收動物體內的營養物質為己用。
因此,當地人如果放牧時發現了普亞菠蘿一般都會將其砍掉,以免它危害到羊等家畜。
總結
所有的食肉植物都無法通過延展自己的身體來捕獵,而是靠吸引獵物靠近後再利用自己的「武器」或者消化液將獵物消化掉。對於人來說,人會主動規避這些植物,況且它們的體型即使將人束縛住,人也是能夠掙脫的,因此,自然界中並沒有食人樹的存在。
不過,在自然界中確實有一種可以「吃羊」的植物,它就是普亞菠蘿,不過它「吃」的大都是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