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淵的侄女,為何成了張飛妻子?正史或掩蓋了一段真相

2020-12-15 諸史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掌握魏國大權,夏侯淵之子夏侯霸逃亡蜀國,得到蜀主劉禪高規格接待,並寬慰夏侯霸:

裴松之注《三國志》引魏略記載:及霸入蜀,禪與相見,釋之曰:「卿父自遇害於行間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指其兒子以示之曰:「此夏侯氏之甥也。」厚加爵寵。

張飛有二個女兒,先後成為劉禪皇后,都沒有子女,為何劉禪會對夏侯霸說「此夏侯氏之甥也」?原因很簡單,張飛第二任正妻是夏侯氏,夏侯霸的堂姐妹,張飛二個女兒雖然沒有子女,但身為皇后,宗法制度上劉禪所有兒子的大母,所以劉禪才會說「此夏侯氏之甥也」。

所謂漢賊誓不兩立,蜀魏你死我活,張飛是劉備兄弟,夏侯淵是曹操兄弟,既然如此為何夏侯氏會成為張飛妻子?

01

與古代一般婚姻大不相同的是,張飛與夏侯氏的婚姻非常離奇,猶如演義小說裡的狗血橋段。

《魏略》記載: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時霸(夏侯霸)從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採,為張飛所得。飛知其良家女,遂以為妻,產息女,為劉禪皇后。故淵之初亡,飛妻請而葬之。

簡而言之,夏侯霸堂妹13或14歲時,外出砍柴或收集燃燒物,結果被張飛「所得」。張飛獲知夏侯氏是良家女,就娶她為妻,生下的女兒成為劉禪皇后。定軍山一戰中,黃忠斬殺了夏侯淵,張飛妻子夏侯氏請求厚葬夏侯淵。

史書記載,夏侯氏是夏侯淵弟弟之女,弟弟去世之後,就將唯一女兒託孤給夏侯淵。而夏侯淵表現得非常義氣,因饑荒拋棄幼子,以養活已故兄弟的孤女,《魏略》記載:「時兗、豫大亂,淵以飢乏,棄其幼子,而活亡弟孤女。」

02

關於張飛與夏侯氏相遇,《魏略》上的記載疑問眾多,筆者梳理一下,至少有以下四個。

1,夏侯淵是沛國譙郡(今安徽亳州市譙城區)人,記載中的「在本郡」,是不是這個地方?

2,曹操起兵之前,或起兵之初,夏侯淵家族生活或許比較困難,但在公元200年時,夏侯淵貴為曹操手下重將,家人生活必有保障,既然如此為何小小年紀的夏侯氏要親自「出行樵採」?如果夏侯氏不受重視就罷了,而夏侯淵寧可餓死一子,也要養活已故兄弟的孤女,說明夏侯氏在夏侯淵心目中地位很高,就更沒有必要親自「出行樵採」了。另外,古人社會治安不比如今,一個貴族小姑娘單身出城樵採,怎麼看都很夢幻,很難讓人相信。

當然還有一種黑暗風格的解釋,即夏侯淵有一個「毒妻子」,因為了拯救夏侯氏,而餓死一個兒子,於是夏侯淵的妻子責怪夏侯氏,夏侯淵在外時就虐待夏侯氏,所以夏侯氏才會去城外「出行樵採」。

3,「張飛所得」中的「所得」二字耐人尋味,是偶然路過所得,還是有目的的擄掠?

4,「飛知其為良家女,遂以為妻」,以張飛的身份,亂世之中想必很多大戶人家的良家女願意嫁給他,有必要在荒郊野外掠得一個所謂的「良家女」,然後就以其為妻嗎?

欲解開這些問題,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公元200年時張飛、夏侯淵的經歷。

03

公元200年8月,曹操與袁紹為了爭奪北方霸權,爆發了官渡之戰。作為曹操手下悍將的夏侯淵,從頭到尾參與了這一戰。官渡之戰中,夏侯淵行督軍校尉職,擊敗袁紹後,夏侯淵督運兗州、豫州、徐州軍糧,當時軍中糧乏,夏侯淵及時運輸補給,軍勢遂得以重振。

三國時期將軍出徵,不少人都帶著妻兒,比如呂布偷襲下邳城,「虜先主(劉備)妻子」;劉備召來白水關的督軍楊懷將他殺了,然後「徑至關中,質諸將並士卒妻子」;呂蒙偷襲關羽後方,「盡得關羽及將士家屬」等。但夏侯淵與他們不同,譙郡是曹操故鄉,當時是曹操地盤,官渡之戰又是決定命運的一場大戰,曹操治軍嚴明,斷然不會讓夏侯淵等攜帶家小在身邊,因此《魏略》中的「本郡」應該就是譙郡。

之所以累贅的說上這麼一段分析,與張飛有關,張飛有沒有可能來到譙郡呢?

公元198年,呂布打敗劉備,劉備、張飛、關羽就投奔了曹操,曹操任命了張飛為中郎將。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劉備衣帶詔事情洩漏,率領關羽、張飛逃走,殺徐州刺史車胄,讓關羽據守下邳,自己與張飛屯小沛。曹操親徵劉備,劉備戰敗,關羽被擒,劉備與張飛逃奔河北的袁紹。

公元201年,張飛與劉備在汝南聯結劉闢、龔都等人擾亂曹操後方,但被曹仁打敗。汝南,是今天河南駐馬店下轄縣,距離亳州大約200公裡。那麼,劉備張飛敵後襲擾戰,會打到譙郡城下嗎?以敵後襲擾戰的隱蔽性要求來說,如果到了譙郡城下,遇見夏侯氏的話,為了保密的確可能將她搶走。但張飛到汝南開闢敵後襲擾戰,是建安六年的事情,而非建安五年。

從張飛活動軌跡來看,在建安五年時,似乎沒有時間來到譙郡城下。當然,也可能是史書記載遺漏,早在建安五年時,張飛與劉備已經開始敵後襲擾戰,但即便張飛襲擾了譙郡,夏侯氏「出行樵採」又違背常理。總而言之,張飛在譙郡城外搶到夏侯氏讓人匪夷所思,難以相信。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張飛與夏侯氏如何相遇的,只在《魏略》上有所記載,《三國志》上沒有記載。而《魏略》作者是魏國郎中魚豢,魚豢一生忠於曹魏,不仕晉朝,因此《魏略》是一本傾向魏國的史書,對東吳與蜀國「黑歷史」描述較多。

綜合以上各方面因素,筆者大膽設想,所謂張飛掠得夏侯氏,極有可能掩蓋了一段真相,曹操任命了張飛為中郎將時,或為了拉攏猛將張飛,或是覺得門當戶對,夏侯淵就將夏侯氏許配給了張飛,但夏侯氏許配張飛不久,劉備帶著張飛就叛變曹操,對曹操而言這是典型的賠了侄女又折兵,小臉被打的啪啪響,於是對外宣稱張飛私下掠走了夏侯氏,用了極為含糊的「所得」二字。

參考資料:《魏略》、《三國志》

相關焦點

  • 張飛搶了夏侯淵的侄女為妻,夏侯淵為何不報仇,把侄女搶回來
    張飛這一段時間張飛跟隨劉備,活躍在徐州的小沛一帶,劉備和張飛駐守小沛,充當前鋒抵禦曹操,關羽駐守徐州治所下邳城,鎮守老巢。同一時期的夏侯淵侄女應該是生活在譙縣一帶,因為這裡是曹操和夏侯淵的家鄉下,同時這裡離徐州很近,離許都也不遠,甚至有可能是劉備率軍從許都到徐州的路上,張飛順手牽羊搶走了夏侯淵年僅十三四歲的侄女做妻子,要知道這個時候的張飛35歲左右,正當壯年。
  • 張飛的妻子是夏侯淵的侄女,那趙雲的妻子是誰?
    有趣的是這裡面的男女婚配差不多都是內部消化的,比如夏侯淵就娶了曹操妻妹為妻,而張飛的妻子是夏侯淵的侄女,裙帶關係交雜在政治溝通之中,也更加推動他們之間的互動。不過到了夏侯淵這一代由於社會跌宕家族也逐漸衰敗了,當時夏侯家餓死了很多人。當時夏侯家有一位兄弟去世只留下一個女兒。為了延續夏侯家的香火存活,夏侯淵對侄女疼愛有加,這個侄女在歷史上沒有全名,被稱為「夏侯氏」。在《三國》中就有一個夏侯氏,這個夏侯氏最後嫁給了燕人張翼德。而根據280年-290年編寫的《三國志》中記載過,在夏侯氏少年時期出城拾柴時與張飛偶遇。
  • 張飛搶13歲小蘿莉做媳婦,是夏侯淵的侄女,為何曹魏政權沒報復?
    當時,劉備和張飛駐守小沛,關羽駐守下邳,大概就是在這個時間段內,張飛搶了夏侯淵的侄女夏侯氏。根據《魏略》記載,當時夏侯氏居住在譙縣一帶,那天出城去砍柴,正好被張飛遇上,於是就搶了回去。張飛的原配早死,他看夏侯氏長得漂亮,又是良家女子,於是將其娶為妻子,當時夏侯氏才十三四歲。
  • 定軍山一戰,夏侯淵被黃忠活劈,為何是張飛厚葬了夏侯淵?
    史書記載,事後張飛厚葬了夏侯淵,問題來了,作為蜀國五虎將之一的張飛為何收殮厚葬夏侯淵呢?說實話,夏侯淵修路障這事是吃了頭孢喝酒——找死,曹操聽說夏侯淵被殺後,除了惋惜外就是恨鐵不成鋼。他對身邊將士說:「作為一位元帥竟然這麼幼稚,放棄指揮修鹿角,真乃一個白地將軍,意思是白痴」。
  • 夏侯淵侄女才13歲,被張飛搶走當媳婦,為什麼夏侯家不報復?
    張飛是劉備的三弟,也是蜀漢五虎上將之一。夏侯淵是曹操的宗親,在曹營當中的地位相當高。張飛與夏侯淵這兩人原本應該是死對頭,但是夏侯淵的侄女卻嫁給了張飛。夏侯淵侄女才13歲,被張飛搶走當媳婦,為何夏侯家不報復?
  • 夏侯淵的侄女被張飛強行掠走,為什麼夏侯一家沒有找張飛報復?
    夏侯氏說尚未婚配,於是張飛二話不說,把她帶回了家,做了他的老婆。張飛雖然是個粗俗之人,但他也有原則,並不是個蠻橫無理,隨便強搶民女之人。如果夏侯氏此時已有婚配,張飛也絕不會強行把她娶回家。只因當時張飛尚未娶妻,而且夏侯氏也是單身,張飛才有了這樣的心思。事後,張飛對夏侯氏非常好,還跟她生育了兩個女兒,這也證明了夏侯氏應該是心甘情願嫁給張飛的。
  • 張飛搶了夏侯淵13歲的蘿莉侄女做老婆,為何夏侯家族沒報復?
    而張飛看到夏侯氏長得漂亮,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搶了過來,後來又經過測試知道她是良家女,而且還是夏侯淵的侄女。無論是樣貌,還是地位,都配得上自己,於是就將其給娶了當作正妻。以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張飛當時跟著劉備搞遊擊,充其量就是個土匪;而在路上直接將人家黃花大閨女給搶了,毫無疑問屬於採花劫色了。
  • 夏侯淵的蘿莉女兒被擄,夏侯氏為何沒有營救,任憑她做了張飛之妻
    她的身份據說是夏侯淵的亡弟之女,養在夏侯淵膝下,算是夏侯淵的養女。 夏侯淵是個很講義氣的漢子,早年家鄉鬧饑荒,為了養活亡弟的侄女,寧肯餓死幼子;而現在作為曹操的大將,夏侯淵自有勢力;曹魏內部的夏侯氏家族,更是僅次於曹氏家族的存在。 那麼,夏侯淵為啥不把侄女搶回來呢?
  • 三國逸事:張飛搶了夏侯淵侄女,夏侯氏兩個女兒皆為劉禪皇后
    張飛的媳婦夏侯氏是搶來的,這是千真萬確的。而且,他搶的是夏侯淵的侄女,那年夏侯蘿莉才十三四歲,三十多歲的莽夫張飛豔福不淺。從此,張飛和夏侯淵成為親戚,甚至得認夏侯淵為老丈人。夏侯淵呵護的侄女丟了史料記載,夏侯氏是夏侯淵已故弟弟的孤女,由夏侯淵撫養長大。早年鬧饑荒,夏侯淵拋棄了自己的幼子,讓侄女活了下來。後來,夏侯淵投奔曹操,侄女應該留在家中,否則張飛沒機會得手。建安五年是個重要的年份。
  • 張飛搶了夏侯淵13歲的蘿莉侄女做媳婦,為何夏侯一家沒有報復?
    歷史上有關於張飛和妻子夏侯氏的婚姻,歷史上的記載也是相當的模糊。竟按照慣例,除非出現了改變歷史或者特殊的政治女強人,否則即便是名人的女眷,在史書當中,也只是草草帶過而已。
  • 蜀漢滅亡後,關羽家族慘遭滅門,為何張飛後人平安無事?
    蜀漢滅亡後,關羽家族慘遭滅門,為何張飛後人平安無事? 劉備一生充滿波折,遭受了無數次的失敗,幸運的是,他有兩位兄弟願意一直追隨左右,不管處境多麼糟糕,關羽張飛都是不離不棄生死追隨。雖然他們結義之時有著同生共死的願望,但是他們的命運卻截然不同。
  • 張飛得夏侯夫人為妻,夏侯淵怎麼沒有追究?其後人成為蜀漢將領
    劉備的結拜兄弟五虎上將之一的張飛有一妻子夏侯夫人,她是夏侯淵之侄女,夏侯霸的堂妹。當時的蜀漢和曹魏是死對頭。為何夏侯夫人會嫁給張飛呢?夏侯淵是曹操的重臣,而且曹操本是夏侯氏血脈,因其父親曹嵩是東漢末期大宦官曹騰的養子,所以改為曹姓,實際上他的本家是夏侯氏,曹魏時的夏侯惇是曹操的堂弟,夏侯淵也是他的族弟,夏侯淵在曹魏多次領兵出徵,夏侯惇卻在曹魏獨當一面,不光是因為他們倆才能出眾,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都是曹操的本家。那麼夏侯淵為什麼會把侄女嫁給張飛呢?
  • 張飛搶了夏侯淵13歲的侄女,為何夏侯家族一聲不吭?
    張飛圍著姑娘,欣賞獵物一般仔細打量姑娘,身後將士們高聲起鬨,那意思像是在挑釁張飛:張將軍你是不是個男子漢?張飛一彎腰,以一個漂亮的海底撈月,將姑娘攔腰抱住,兜上了馬背,結結實實地摟在自己懷裡,縱馬直奔小樹林,遠處將士們一片歡呼......事後,張飛滿腦子精蟲退卻,才發現自己惹下了大麻煩,原來小蘿莉竟然是夏侯淵的侄女。
  • 為什麼張飛搶了夏侯淵的侄女,沒有被報復?
    所以為什麼人們老問魏國滅蜀之後,殺光了關羽後人,卻沒有殺害張飛的後人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因為張飛的媳婦是夏侯淵的侄女,算是親戚。
  • 歷史上,關羽、張飛、趙雲的妻子都是誰?
    關羽正史中關羽的妻子並沒有相關記載,不過關羽倒是曾經喜歡一個女人,結果最後被曹操橫刀奪愛。曹操擊敗劉備,張飛臨走時對秦宜祿說:「人家把你妻子都搶去了,你還給人家賣命,哪有你這麼窩囊的人,跟我走吧!」秦宜祿看來也受不了這份屈辱,於是跟著張飛和劉備走了,結果走出去沒有幾裡路,又後悔了,想回去,結果被張飛一刀殺了。
  • 夏侯淵被黃忠陣斬於定軍山後,為何會是蜀漢的張飛隆重收葬了他?
    此役,劉備親自掛帥,平西將軍馬超、徵虜將軍張飛、翊軍將軍趙雲、討虜將軍黃忠、牙門將軍魏延等全部隨戰,可是,饒是在廣石、陽平關、馬鳴閣一帶受到夏侯淵、張郃、徐晃的層層阻擊!所以,為了打破僵局,正月,劉備突然率軍來到陽平關東南部的定軍山安營紮寨,其目的就是利用這裡的地理優勢居高臨下,但是,更深層次的考量是吸引陽平關的夏侯淵所部前來爭奪交戰!
  • 夏侯淵年僅14歲的侄女被張飛搶了,還做了媳婦,他為啥不報復?
    而這場戰爭中的定軍山之戰,則更是讓大家稱羨,因為此戰中,黃忠直接陣斬了曹魏主將夏侯淵!夏侯淵是曹魏集團在關中一帶的軍事主帥,他一死,頓時使得曹軍軍心動蕩,逼得曹操親自前來決戰。不過作為敵軍,夏侯淵死後,卻也得到了妥善的安葬,因為他有個侄女在蜀漢,而這個侄女正好又是張飛之妻,劉禪的丈母娘!
  • 張飛搶了13歲夏侯淵侄女做媳婦,為什麼夏侯家沒人報仇?
    前言:不管是《三國演義》還是其他三國有關的書籍,都有描寫張飛搶了夏侯淵的孫女夏侯氏做媳婦的故事。張飛在譙縣出城拾柴時,看到13歲的夏侯氏住在這裡,得知她是良家婦女之際,就娶她為妻了,於是夏侯氏與張飛結婚,最終為張飛生了兩個女兒,都成了劉禪的皇后了。
  • 偷玉米被追,關羽張飛跑掉曹操拿錢贖回劉備:類似的事情在三國正史...
    讀者諸君不要以為這僅僅是個玩笑,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類似關羽張飛跑掉、曹操營救劉備這樣的事情,在三國正史中還真有記載,不信我們就看看《三國志》卷一、卷九、卷三十二、卷三十六。
  • 三國猛將張飛的妻子是何來歷?張飛死後她又是如何生存?
    張飛,三國時期的一員猛將,在劉關張兄弟三人中排行老三,武功可以在三國時期名列前茅, 無數的曹魏大將在張飛前面,就像乳臭未乾的小毛孩。張飛長相彪悍、謀略多才,他可以在長坡戰爭中以及在江州和嚴顏戰鬥中展示他的策略。說起張飛的妻子有一個必須要說的歷史細節,在張飛死後,他妻子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