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總複習才開始,有人問我該背什麼?怎麼說呢,文科性的東西,不背是不行,重複乃學習之母。但又不能死記硬背,畢竟現在的高考很靈活,而且也很全面。有時為了刻意避免重複和押題,會選擇一些冷門來考。所以我們不能抱有僥倖心理,一輪複習還是要扎紮實實的,不要投機取巧。
如果要背,還是要理解地去背,理解萬歲,要搞清楚知識的來龍去脈,搞清楚知識的框架體系。千萬不要一知半解、囫圇吞棗地背,那樣記不住、記不牢,反而耽誤時間和精力。老師給你總結好的東西固然好,但要想效果好,還是要自己動手去總結,只有自己實踐過了才印象深刻。做筆記,畫思維導圖、樹狀圖、表格等,實在不行就多讀書。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反覆看反覆讀,久而久之,肯定能記住的,關鍵要有毅力有恆心有信心。
第一,要背目錄。高考政治只考四門必修,每本書都有目錄。目錄的作用就是綱舉目張,指明方向。第二要背每一單元的知識樹,搞清楚單元的邏輯順序。第三要背基礎知識主幹知識。高考好比蓋房子,關鍵是打好基礎,抓好主幹。花裡胡哨的裝飾固然好看,但不實用。萬變不離其宗,我們還是要以本為本,以不變應萬變。
比如說經濟生活第一單元講的是生活與消費,主幹知識有四點:商品、貨幣、價格、消費。商品和含義和基本屬性基本上考的是選擇題,不用去背,關鍵是理解。貨幣也是如此,影響價格的因素和價格變動的影響可能會出小大題,一般不會單獨命題,畢竟知識點太單薄了。消費這一塊是可以大做文章的,尤其是當下的經濟背景下。疫情影響,全球經濟低迷,外需不足,加之中印中澳中美等貿易摩擦,更是雪上加霜。投資固然好,但不可持續,甚至會造成資源的浪費。拉動經濟增長還是要靠消費,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如何擴大消費,消費與生產的關係,消費原則,都是重點內容。
第二單元第四課理論性太強,有點脫離學生生活,一般只考選擇題,關注國企混改、農村集體土地三權分置、兩個毫不動搖。第五課要背企業經營成功的因素,要結合世界500強榜單、華為等熱點問題,全面思考。還有就是就業問題,就業的意義、如何擴大就業。勞動者合法權益這塊一般只是選擇題。第六課選擇題,沒什麼好說的。第三單元是熱點問題,如何縮小收入差距、促進收入分配公平,如何發揮財政的巨大作用,保持國民經濟平穩健康運行都是要背的。第四單元要背宏觀調控的相關內容,貫徹新發展理念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要結合一帶一路、進博會、服貿會、絲路基金等背景材料,還要與政治生活的第四單元放在一起備考。
政治生活第一單元的重點在於我國的國體,這是貫穿於全書的線索。還有就是公民的權利、義務,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公民的政治參與。以前考公民的政治參與喜歡整課籠統地考,今年的全國卷一居然考得很細,有點出乎意料。第二單元全是重點,尤其要把握好政府的性質、職能、宗旨和原則、依法行政、自覺接受監督,結合簡政放權、服務型政府建設、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等熱點問題綜合備考。第三單元的考法有兩種,一就是單純考黨、人大、政協這些主體;二就是考整個單元的制度和政策。這裡尤其要關注黨,明年是建黨100周年,黨的地位、性質、宗旨、中心、執政理念、指導思想、領導方式執政方式等都是要背的。第四單元國際社會也是備考重點,後疫情時代的國際社會必將紛繁複雜、動蕩不安。學習理論知識就是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拋開種種表象,抓住問題的根本。主權國家的權利、義務、構成要素,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國際關係的基本形式和決定因素,時代的主題和潮流,世界多極化,國際競爭的實質,我國外交政策的內容也是要背的。
文化生活第一單元是很重要的,文化的社會作用,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文化與綜合國力,文化對人影響的來源、表現形式、特點,優秀文化塑造人生都是常考的內容。第二單元文化多樣性與文化傳播、傳統文化、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文化創新都是常考內容。第三單元中華文化的特徵、民族精神是常考內容,而且很容易出大題。第四單元大眾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核心價值觀、意識形態工作、思想道德建設等內容龐雜且有不少老教材沒有的,還是要關注的。
生活與哲學第一單元基本都是選擇題,理解就好。第四課物質的概念、世界的物質性理解就好,物質與運動的關係,運動與靜止的關係基本是選擇題,大題可能會考的就是規律的含義、特徵及其方法論。第五課意識的本質、意識的能動性選擇題備考,大題主要在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及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第六課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係及其方法論,追求真理是個過程主觀題備考,需要背誦,其他內容如實踐的含義、特徵,真理的含義、特徵選擇題備考。
第七課聯繫的特徵及其方法論,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係及其方法論,系統優化的方法主觀題備考。第八課發展的實質,發展的前進行與曲折性關係原理及其方法論,量變與質變關係原理及其方法論主觀題備考。第九課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關係原理及其方法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關係原理及其方法論,矛盾的不平衡原理及其方法論主觀題備考。十一課唯物史觀這塊主要考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係,社會的基本矛盾運動,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原理,社會歷史的主體及其方法論,都有可能考大題。十二課主要考價值、人的價值、價值觀的含義及其導向作用,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如何實現人生價值,都有可能考大題。